第二日一早,龐均擴便來敲門,並且帶來一個不不算好的消息:秘藥監監正宋金祥已於日前去了汴梁,歸期未定。


    李存勖犯上了躊躇。


    原本梁王的家底,大都是在汴梁。秘藥監、外廷監等等心腹自然也都駐紮在汴梁。自梁王“受禪”,駐蹕洛陽,這些人就忙碌了起來,時常要兩邊兼顧,是以宋金祥去了汴梁,並不出奇。


    但李存勖卻由此發現了自己謀劃中的一個疏漏——李柷中的毒,既然是出自秘藥監,那麽宋金祥不可能不知道藥性,也就說是,李柷眼下毒發需要解藥,宋金祥是心知肚明的。無論誰救走了李柷,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到汴梁或者洛陽找解藥,宋金祥自己便是首當其衝要嚴加防守的。那麽自己盤算的“神不知鬼不覺”盜出解藥,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宋金祥選擇在這樣一個要緊的關頭消失,其實不一定真的是去了汴梁。李存勖甚至大膽猜測,假如自己此刻在汴梁打探宋金祥的消息,得到的也許是他去洛陽公幹的情報。換句話說,這老小子躲起來了。眼下李存勖等人的行動雖然是在暗中進行,但李存勖已經有了一種被人窺視的危機感。


    李存勖又想到,對方既然已經有了應對的舉動,那麽柳三郎去試探莫副監,是不是也在對方的算計之中?莫副監答應幫忙,究竟是出自真心,還是請君入甕?


    思量片刻,李存勖對龐均擴道:“這間客棧怕是已經不穩便了,今日我便換個落腳的地方。我暫時不離開洛陽,但你就不要主動來找我了。如有需要,讓手底下沒拋頭露麵過的兄弟來接頭便是。宋金祥這條線,繼續跟下去,務必查清他是躲在洛陽還是真去了汴梁。莫副監那邊,也要加派人手,我怕這老小子口不對心。至於柳三郎,多派幾人暗中保護,解藥到手之前,千萬不能讓他死了。”


    龐均擴沒有多問,一一答應下來,告辭離去。


    李存勖叫上肖俞,兩人到樓下會了賬,又給同來的水手預付了半月的房錢,便悄無聲息地離去了。


    離了道德坊,李存勖帶著肖俞看似漫無目的地走了小半個時辰,來到了宮城東門外的清化坊,進了一家毫不出奇的客棧。


    肖俞暗中觀察,這家客棧應該也不是李存勖隨意挑選的。首先,這裏距離宮城不遠,真要去各司監衙門探查,也是很便利的;其次,客棧後麵不遠就是泄城渠,萬一行跡暴露,跑路依舊便利。


    安頓好之後,肖俞悄悄問道:“公子,這裏也是咱們的產業吧?”


    李存勖道:“這裏是孟嚐館置辦下的,龐均擴都不知道。晉陽也沒有幾人知道。”


    肖俞一挑大拇指:“公子行事果然滴水不漏。”


    李存勖道:“孟嚐館在長安、洛陽、汴梁、揚州、杭州都暗中置下了產業,埋了人手,這是監軍大人的主意,我隻是坐享其成罷了。怎麽,監軍沒告訴你?”


    肖俞苦笑這拍拍後腦勺:“哎呀,還真沒有。看來阿翁還是不拿我當自己人啊。”


    李存勖也笑了:“無妨。我拿你當自己人就是了。”


    肖俞還以一個微妙的眼神,便迴了自己的房間。


    ——————————————


    東海,雲台島。


    雲台島與海州城隔海相望,每每天朗氣清之際,城中人登臨高樓,便能遠眺島上景致。


    傳聞中島上有仙人居住,當地人偶爾會看到雲台島周圍瑞鶴盤旋,魚龍出水。


    也有人動了出海尋仙的念頭,可大都因為風急浪高,上不得島。少數運氣好的,勉強登島,卻也是空山不見人,無功而返。也有些人上了島,從此一去不迴。雖然有好事者說那些人得了仙緣,被仙人收入門下,從此與紅塵無涉。但終究是杳杳茫茫,難辨真偽。久而久之,又有一種說法,說島上仙人不喜凡夫俗子叨擾,那些失蹤之人,其實是觸怒了仙人,被丟到海裏喂了魚龍。久而久之,也就沒什麽人敢再登島尋仙了。


    這一日,兩個風塵仆仆的身形出現在了雲台島上。


    兩人俱是麻衣高冠,便飄飄然隱有神仙姿態,隻是神情有些惶急,不似神仙那般悠然。正是前日從洛陽逃出的丹霞子與玄幽子二人。


    雲台島上多山,其正東麵朝大海的最高峰,峰下有深淵,水深不知幾許。常有魚龍來此嬉戲,遺下龍涎,異香可飄出數裏,故此峰取名曰龍涎峰,這一帶群山便被統稱做龍涎山。


    這裏,正是丹霞子師門隱世避居之處。


    二人來到龍涎峰下,卻沒急著上山。丹霞子在前,領著師弟在半山腰轉入峰後的絕壁。絕壁臨海,草木稀疏,常年受海風摧折,岩壁也有些鬆脆,不時有碎石落入海中。但兩人都是修道多年有成的術師,輕身功夫都不在話下,自然不會有所畏懼。


    丹霞子在一處突出岩壁的石台上停住了腳步,神色有些猶豫。


    玄幽子跟在身後,道:“師兄,實在不行,咱們還是先迴去吧。天大的事都可以從長計議,可莫要違逆了師尊的遺訓啊。”


    丹霞子看了玄幽子一眼,又迴頭看看無邊無際的大海,愴然道:“海無涯,而吾生有涯。憑咱們倆的道行,有生之年若想報仇,怕是難了,更別提光耀師門了。”轉過頭來看著石壁,繼續道:“這些事,還得仰仗咱們師叔啊。”


    玄幽子重重歎了口氣,也沒有再說什麽。顯然,這一路之上他也不知勸了師兄多少次,隻是沒什麽效果。這次開口不過是最後關頭再嚐試一下,見師兄仍舊堅持己見,也就不再多說。


    丹霞子吸了口氣,似乎又給自己鼓了一把勁,而後雙手在岩壁上一陣摸索,尋到幾處機關,手上運勁,岩壁發出一陣低沉的轟鳴,竟緩緩打開一個大洞。


    丹霞子與玄幽子交換了一個眼色,先後舉步走進山洞。


    山腹之中,別有洞天。丹霞子與玄幽子往裏走了十幾丈,眼前豁然開朗,是一間高三丈、闊二十丈的石室。


    石室中沒有火把,洞頂有幾個拳頭大的夜明珠照亮,倒也映照得室內纖毫畢現。


    石室盡頭牆壁下放著一張漢白玉雕成的矮榻,榻上端坐一人,衣袍雪白,頭發烏黑,麵如冠玉,看去年紀甚輕,正在閉目養神。


    丹霞子與玄幽子前趨數步,恭恭敬敬地施了個禮,道:“師叔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盛京滄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盛京滄海並收藏唐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