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兩人真要開打,肖俞有些心癢。雖然談不上好武成癡,但肖俞向來是遇到高手過招總要觀摩一下的。


    他起身來到窗前,輕輕將窗戶打開一條縫。窗軸年久幹澀,發出一聲輕微的吱呀聲。好在院中劍拔弩張,誰也沒注意這邊的動靜。


    肖俞趴在窗縫向外瞧去,忽然旁邊又發出“吱呀”一聲,肖俞斜眼一瞄,隻見李存勖也趴在另一扇窗前窺視。兩人不由得相視一笑。


    院中黎老頭與那陳大當家已在一步步走近,陳大當家帶來的兄弟們識趣地散開在牆邊,讓出好大一片空地。


    兩人相距數尺之時,都立住了腳。似乎平地有風席卷而起,兩人的衣角都輕輕擺動。肖俞點點頭,蓄勢之時引動天地元氣,看來二人均已到了上品洞玄境界。


    黎老頭拱手道:“請了。”右手在腰間一撫,抽出一柄極細極薄的軟劍,疾速抖動,如蛇信般向陳大當家麵門刺去。


    陳大當家微微側身,長臂舒展,一掌毫無花巧地拍向黎老頭前胸。黎老頭左手立起,硬擋下這一掌,身形一晃,原本右手軟劍準備好的後招便失了準頭。兩人同時退了一步,虎視眈眈看著對方。


    交手一招,旨在試探。黎老頭經驗老道,劍法飄忽,陳大當家正值當打之年,掌力剛猛。兩人境界上並無太大差距,便隻能在纏鬥中尋機破敵。


    兩人對視片刻,各自低喝一聲,欺身上前,眨眼間掌劍交加,各自攻出數十招。劍風掌力四下溢出,院中幾棵小樹枝幹搖動,樹葉簌簌而落。看到一幹壯漢眼花繚亂,沒口子地給自己大哥助威叫好。而鹿燕兒內行看門道,瞧得出陳大當家掌力雖然剛猛,卻正應了“剛不可久”的古訓,隻要黎老頭不疏神為其所乘,最多再過五十招,陳大當家的攻勢便要放緩。那時黎老頭的成名絕技“二月春風”綿綿施展開來,便要活活累死這漢子。


    果然,又拆了三十餘招,陳大當家掌力便悄然轉弱。黎老頭卻劍勢加緊,劍意如絲,不絕如縷,漸漸占了上風。隻要劍勢完全成型,陳大當家便要飲恨當場。


    驀地,陳大當家大叫一聲,退了兩步,黎老頭不解其意,正待趁勢追擊,隻見陳大當家雙目赤紅,右手五指並攏,以一個刁鑽的角度直直刺向黎老頭。雖是徒手,這一擊卻是劍意森森。黎老頭綿綿的劍意遇上這一記劍指,就像蛛網遇上狂風暴雨般,頓時變得不堪一擊。


    肖俞看在眼裏,泛起一陣熟悉感。扭頭望向李存勖,見李存勖正好也向這邊望來。兩人同時張口,無聲地說出三個字。肖俞說的是“楊師載”,而李存勖說的是“萬劍穀”。


    陳大當家這一招,渾然便是那日忻州城外官道上,劍道大宗師楊師載一擊迫退肖俞所使的招式。難道這名被鹿燕兒稱為“蒙山十八寨”中人的漢子,竟然也是萬劍穀門下?肖俞心念急轉,萬劍穀既然能幫楊師厚的銀槍效節軍潛入河東假扮馬賊,那麽來到蒙山落草為寇也就不稀奇了。隻是蒙山一帶早就歸了梁王朱全忠統轄,那麽萬劍穀在這裏落子又是何意?


    正思索間,院中已分出了勝負。陳大當家一擊建功,黎老頭猝不及防之下,被擊破了原本逐漸凝實的劍勢。陳大當家變招神速,劍指變為看家絕活開山掌,結結實實地一掌擊在黎老頭當胸。隻聽“哢嚓”一聲,黎老頭胸骨斷了一片,鮮血噴出,氣息紊亂,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鹿燕兒叫了一聲“黎師伯”,上前扶住黎老頭。黎老頭輕輕推開鹿燕兒,慘笑一聲,道:“燕兒,師伯先前對你爹打下包票,說要拚死護你周全,現在看來,是老頭兒誇口啦。”扭頭望向兀自喘息不已的陳大當家,又道:“老漢眼拙,不知道大當家原來是萬劍穀門下高徒。失敬,失敬。”


    陳大當家咧嘴一笑:“不敢。在下新近才拜在萬劍穀門下,恩師便是楊家老祖宗膝下第七子,霸劍楊彥君。半路出家學劍,還好沒辱沒師門。”


    肖俞心中翻起巨浪。


    聽院中兩撥人的對話,肖俞不難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雲龍劍派被人打上門,還興許是被滅了門,仇家之一便是蒙山十八寨。肖俞本來還疑惑以雲龍劍派的底子,怎麽會被人輕易欺負到頭上。眼下看起來,蒙山十八寨背後居然有萬劍穀在撐腰。再聽這陳當家所說“新近才拜在萬劍穀門下”之言,竟似乎是為了對付雲龍劍派,刻意抱上了萬劍穀這棵大樹。又或者,是萬劍穀覬覦雲龍劍派的東西,又不便直接出手,於是拉攏了蒙山十八寨???


    再聯想到楊師載在晉梁中間兩邊下注,看來這老兒所謀不小啊,隻怕不僅僅像他自己所說隻在意潁州楊氏的繁盛和萬劍穀的傳承,而是江湖廟堂兩手都要抓。隻是這老兒自己黃土都埋到下巴頦了,這麽折騰還有什麽意思?


    這時黎老頭咳嗽了幾聲,對陳大當家說道:“大當家所要的,不過是一本秘籍。這丫頭年紀輕,他爹怕她守不住家業,便托我保管《雲龍劍典》。”


    陳大當家冷笑道:“哼,現在知道說實話了。”


    黎老頭歎息道:“形勢比人強。老漢也不想有負老友所托,隻是萬劍穀既然插手此事,老漢縱有三頭六臂,也是於大局無補。”


    鹿燕兒似乎聽明白了黎老頭的意思,又叫了一聲:“黎師伯!”隻是這一聲不同於方才的關切,而是充滿了憤怒與不解。


    黎老頭擺擺手,好像不敢再看鹿燕兒:“大當家,老漢為保險起見,將《雲龍劍典》藏在了別處。這便帶大當家去尋劍典。”


    鹿燕兒再度舉劍在手,指向陳大當家,道:“我看誰敢去!”


    陳大當家哈哈大笑:“小妞兒,你這兩下子花拳繡腿,想嚇唬誰?不如跟哥哥我迴山上做個壓寨夫人,總好過這般東躲西藏!”


    鹿燕兒羞惱不已,挺劍便要向前拚命。


    黎老頭一把抓住鹿燕兒,扯動了傷勢,又咳出幾口血,道:“大侄女,留得青山在???”


    鹿燕兒一把甩開,冷言道:“誰是你大侄女?”想到老人一路上的照顧,又有些不忍,心下甚是矛盾。


    陳大當家道:“黎老頭,廢話少說,先告訴我,秘籍藏在何處。待我去尋了來驗明真偽,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處。”


    黎老頭道:“那地方甚是隱秘,隻有我一人知曉。大當家要是信得過老漢,就讓老漢一同前往。至於好處,老漢也不敢奢望。我本就愧對老友,再日日看到老友之女,更是無臉見人。隻求大當家將我這大侄女放了,老漢自當隨大當家差遣。”


    陳大當家眼珠兒一轉,道:“黎老頭,你該不是企圖瞞天過海,騙得大爺我放過這小妞兒,你好接著跟我拚命?”


    鹿燕兒聞言,又望向黎老頭,眼中全是期盼之色。


    黎老頭無奈道:“大當家,老漢行走江湖幾十年,功夫雖說不到家,可虛言騙人的事兒,卻也沒做過。‘沂蒙隱叟’四個字,口碑一向還行。”


    陳大當家沉吟了一下,道:“好,我便信你一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盛京滄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盛京滄海並收藏唐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