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行軍運貨利器
說完了橡膠提煉的事宜,趙朗又把根據貢嘎山上獲得的自行車行產工藝寫出來的冊子交給了許貫忠,吩咐陳元英配合許貫忠建設自行車配件工廠,先製造自行車的各種配件,等橡膠提煉出來,便可製造橡膠輪胎,然後進行自行車組裝。
裝上橡膠輪胎的自行車是個好東西呀,想當年的二八大杠,2000年的非洲還有大量的黑人兄弟用這神器運載貨物,趙朗曾看過一個旅遊節目,非洲好幾個國家的鄉村裏的黑哥們都用中國生產的二八大杠運貨,一趟所載重量達400斤。看著節目裏的黑哥們騎著二八大杠,載著400斤貨物行動自如,時速可達20公裏,趙朗感歎,這二八大杠自行車真是行路運貨的利器。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自行車前輪比後輪大上一倍,樣子古怪,各種零部件有一百多個。趙朗略為修改,以後世的二八大杠為模板,設計出一輛適合大宋路況的自行車。
趙朗把支架、後座架、車把、輪轂、鋼條、齒輪、鏈條等各種配件分成各類工坊製作,全套配件齊備後再由組裝車間進行組裝。
這樣一來,以後世的流水線式的分段生產車間管理方式生產自行車,效率和產能就能一步到位。現在已是1123年八月,時間已不多了,離1125年隻有短短的兩年,按趙朗的設想,這兩年裏一定要生產出5萬輛以上的自行車,方可滿足那一場時代變革的需要。
按這個數量,每個月要生產2000輛,每天要有約70輛出廠,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難度不小啊!
未來一段日子,除了開發流求、擴軍練兵、又多了一項生產自行車這個行軍運貨利器的任務,還有訓練士兵們學會騎自行車,擔子不輕呀。
一提起生產,還有一大堆事呢。黑火藥生產、鐵絲網生產、強弩、佛朗機、9磅滑膛炮、蓋倫船等生產製造,忙呀,忙,煩呀。若不是1125年已逐漸臨近,趙朗這個甩手大掌櫃真的想撒手不管,這可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啊。
好在有一幫得力的手下,趙朗把各項事兒吩咐下去,格物門這台機器馬上開動起來,眾人各負其責,各項事宜加快推進。
過了中秋節,趙朗與王素就迴到了流求。王素繼續負責教育司的工作,趙朗則先去接見一批人,一批特殊的人。
公孫勝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散落各地的原大宋海軍士兵招攬到了流求。這支昔日的大宋海軍原有八千多人,公孫勝招募到了三千五百多人,總算是湊齊了兩支艦隊的船員。公孫勝把這夥人分散開來,打散到原有的四支艦隊,又加建了一支中海艦隊,把一年多建造的船隻都分配到這支艦隊,近段日子正熱火朝天地訓練、演習。
公孫勝、許貫忠把這三千五百多人召集一起,趙朗在大校場上接見了這支原來的大宋海軍部隊。這大校場正是流求宣布建軍的地方,具有紀念意義。
趙朗再次站在高台上,台下眾人看著他如高山橫亙在高台中央般讓人高山止仰,台下一片寂靜。趙朗這一次沒有像上次那樣陷入權力的迷幻,等台下的士兵靜下來,便高聲道:“兄弟們,我姓趙,大家可以叫我趙總督,以後大家就是在一個鍋裏掄馬勺的兄弟了。我知道這幾年你們都過得很苦,朝廷不管,大夥都是水裏的好漢,又不懂得種地,日子過得不咋地。現在好了,你們到了流求,有好日子在等著你們哩。你們每人三貫月薪起步,想要拿更高薪,那就要努力當上十長、隊長、排長了,哈哈哈……”前些天在昌國開格物門的高層會議,趙朗給自己安上了一個“總督”的虛名,方便士兵們和百姓們稱唿自己。
台下的士兵高聲歡唿。
“大家不用擔心,這裏是流求,咱們不造反,但也不會聽朝廷那幫腐儒的調遣。你們的任務是抵禦外族強敵,驅趕、斬殺覬覦商船的海盜、山賊,明白嗎?”趙朗接著道。
士兵們大聲喊道:“明白。”這些人來到流求已有一個多月,沒有了挨餓,收到了第一份薪酬,大多士兵的家屬搬到了流求,比原來的生活好得太多太多了。受了流求這麽大的好處,不出點力,良心哪裏過得去?
“自此之後,你們就屬於流求,守護流求,隻忠於流求,你們做得到嗎?”
“做得到,做得到。”這些原大宋海軍不停地大聲迴應。這幾年江南經方臘、朱勔的折騰,底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些海軍本身就被視為丘八,臉有刺青,更是生活的艱難。來到了流求後,分到了土地,蓋了大瓦房子,生活就如在天堂,哪還會不忠於流求?
“好了,大夥兒加強訓練,盡早把狀態恢複,為保衛流求效力。”原來的大宋海軍十天一訓,強度與節奏根本跟不上流求的海軍,這段時間公孫勝正加緊訓練這夥人,讓他們早日融入流求的海軍部隊中。
接見了原大宋的海軍人員,吩咐許貫忠要做好安置工作,又叫公孫勝安排許珍君派格物門中央統計委員會人員進駐,把這幫人的思想改造一下,摒去奴性,培養出狼性。
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就是研製自行車這個行軍利器了。
在趙朗眼中簡簡單單的自行車,製作起來可不簡單,輪胎、齒輪、鏈條等關鍵配件無論從生產工藝還是鋼鐵材料方麵都要求頗高,起碼要堅硬、抗碰撞,還要耐磨,最好還防鏽。以現在大宋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力,要製作這些東西幾乎不可能。好在陳元英在研製9磅滑膛火炮時,對鋼鐵的各種參數分析得透徹,從中選出一種切合的品種也並不算難。
趙朗與陳元英一同動手,根據技術手冊,製作出一個個配件的模具,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製作出十套整套的自行車配件。而這一個多月,赴瓊州割橡膠樹汁的夥計迴來了,帶來了二十幾桶橡膠樹汁。
橡膠樹汁提煉成橡膠分六個步驟:第一步是收集橡膠汁液。對橡膠樹的主幹劃開一道淺口,讓橡膠汁從劃口處滲出,收集這些汁液。這個步驟已完成。
第二步是凝固處理。在收集到的橡膠汁液中加入酸劑,以促進凝固反應,使橡膠汁液變得粘稠並形成固態。這個過程通常需要持續攪拌數小時。
第三步是清洗。凝固後的橡膠塊含有雜質和酸,需要在水流中洗滌以去除這些雜質。這個過程要使用刷子進行邊清洗邊刷。
第四步是壓榨和幹燥。通過擠壓除去橡膠中的殘留水分,然後晾曬進行幹燥,以蒸發表麵殘留化學酸。
第五步是成型加工。將處理好的橡膠進行模壓、拉伸、切割等加工工序,得到所需形狀的橡膠製品。
第六步是硫化處理。對橡膠製品進行硫化處理,即在一定溫度和時間下使橡膠分子發生交聯,以提高其強度和彈性。
製成了橡膠,下一步便是製作輪胎。趙朗采用內胎和外胎的設計,這可是個精細活,外胎的製作有嚴格擋的尺寸和硫化過程,要製有一定硬度、有強度、略有彈性,還要加上特種纖維,特種纖維找不到,那就暫用最堅固的生絲代替。而內胎則追求高彈性,可充氣,內胎的氣嘴更是精細而複雜,設計又精巧,趙朗即便是有貢嘎山石室的詳細參數,還是花了一個多月,試驗失敗了八十多次,才製作出基本合格的內胎與外胎。
其時流求已進入了初冬,再過一個多月,1124年就要到來了。
趙朗把全套的自行車配件集中在一起,讓陳元英在一旁觀摩,自己親自動手,一件一件地組裝成一輛嶄新的自行車。
說完了橡膠提煉的事宜,趙朗又把根據貢嘎山上獲得的自行車行產工藝寫出來的冊子交給了許貫忠,吩咐陳元英配合許貫忠建設自行車配件工廠,先製造自行車的各種配件,等橡膠提煉出來,便可製造橡膠輪胎,然後進行自行車組裝。
裝上橡膠輪胎的自行車是個好東西呀,想當年的二八大杠,2000年的非洲還有大量的黑人兄弟用這神器運載貨物,趙朗曾看過一個旅遊節目,非洲好幾個國家的鄉村裏的黑哥們都用中國生產的二八大杠運貨,一趟所載重量達400斤。看著節目裏的黑哥們騎著二八大杠,載著400斤貨物行動自如,時速可達20公裏,趙朗感歎,這二八大杠自行車真是行路運貨的利器。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自行車前輪比後輪大上一倍,樣子古怪,各種零部件有一百多個。趙朗略為修改,以後世的二八大杠為模板,設計出一輛適合大宋路況的自行車。
趙朗把支架、後座架、車把、輪轂、鋼條、齒輪、鏈條等各種配件分成各類工坊製作,全套配件齊備後再由組裝車間進行組裝。
這樣一來,以後世的流水線式的分段生產車間管理方式生產自行車,效率和產能就能一步到位。現在已是1123年八月,時間已不多了,離1125年隻有短短的兩年,按趙朗的設想,這兩年裏一定要生產出5萬輛以上的自行車,方可滿足那一場時代變革的需要。
按這個數量,每個月要生產2000輛,每天要有約70輛出廠,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難度不小啊!
未來一段日子,除了開發流求、擴軍練兵、又多了一項生產自行車這個行軍運貨利器的任務,還有訓練士兵們學會騎自行車,擔子不輕呀。
一提起生產,還有一大堆事呢。黑火藥生產、鐵絲網生產、強弩、佛朗機、9磅滑膛炮、蓋倫船等生產製造,忙呀,忙,煩呀。若不是1125年已逐漸臨近,趙朗這個甩手大掌櫃真的想撒手不管,這可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啊。
好在有一幫得力的手下,趙朗把各項事兒吩咐下去,格物門這台機器馬上開動起來,眾人各負其責,各項事宜加快推進。
過了中秋節,趙朗與王素就迴到了流求。王素繼續負責教育司的工作,趙朗則先去接見一批人,一批特殊的人。
公孫勝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散落各地的原大宋海軍士兵招攬到了流求。這支昔日的大宋海軍原有八千多人,公孫勝招募到了三千五百多人,總算是湊齊了兩支艦隊的船員。公孫勝把這夥人分散開來,打散到原有的四支艦隊,又加建了一支中海艦隊,把一年多建造的船隻都分配到這支艦隊,近段日子正熱火朝天地訓練、演習。
公孫勝、許貫忠把這三千五百多人召集一起,趙朗在大校場上接見了這支原來的大宋海軍部隊。這大校場正是流求宣布建軍的地方,具有紀念意義。
趙朗再次站在高台上,台下眾人看著他如高山橫亙在高台中央般讓人高山止仰,台下一片寂靜。趙朗這一次沒有像上次那樣陷入權力的迷幻,等台下的士兵靜下來,便高聲道:“兄弟們,我姓趙,大家可以叫我趙總督,以後大家就是在一個鍋裏掄馬勺的兄弟了。我知道這幾年你們都過得很苦,朝廷不管,大夥都是水裏的好漢,又不懂得種地,日子過得不咋地。現在好了,你們到了流求,有好日子在等著你們哩。你們每人三貫月薪起步,想要拿更高薪,那就要努力當上十長、隊長、排長了,哈哈哈……”前些天在昌國開格物門的高層會議,趙朗給自己安上了一個“總督”的虛名,方便士兵們和百姓們稱唿自己。
台下的士兵高聲歡唿。
“大家不用擔心,這裏是流求,咱們不造反,但也不會聽朝廷那幫腐儒的調遣。你們的任務是抵禦外族強敵,驅趕、斬殺覬覦商船的海盜、山賊,明白嗎?”趙朗接著道。
士兵們大聲喊道:“明白。”這些人來到流求已有一個多月,沒有了挨餓,收到了第一份薪酬,大多士兵的家屬搬到了流求,比原來的生活好得太多太多了。受了流求這麽大的好處,不出點力,良心哪裏過得去?
“自此之後,你們就屬於流求,守護流求,隻忠於流求,你們做得到嗎?”
“做得到,做得到。”這些原大宋海軍不停地大聲迴應。這幾年江南經方臘、朱勔的折騰,底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些海軍本身就被視為丘八,臉有刺青,更是生活的艱難。來到了流求後,分到了土地,蓋了大瓦房子,生活就如在天堂,哪還會不忠於流求?
“好了,大夥兒加強訓練,盡早把狀態恢複,為保衛流求效力。”原來的大宋海軍十天一訓,強度與節奏根本跟不上流求的海軍,這段時間公孫勝正加緊訓練這夥人,讓他們早日融入流求的海軍部隊中。
接見了原大宋的海軍人員,吩咐許貫忠要做好安置工作,又叫公孫勝安排許珍君派格物門中央統計委員會人員進駐,把這幫人的思想改造一下,摒去奴性,培養出狼性。
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就是研製自行車這個行軍利器了。
在趙朗眼中簡簡單單的自行車,製作起來可不簡單,輪胎、齒輪、鏈條等關鍵配件無論從生產工藝還是鋼鐵材料方麵都要求頗高,起碼要堅硬、抗碰撞,還要耐磨,最好還防鏽。以現在大宋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力,要製作這些東西幾乎不可能。好在陳元英在研製9磅滑膛火炮時,對鋼鐵的各種參數分析得透徹,從中選出一種切合的品種也並不算難。
趙朗與陳元英一同動手,根據技術手冊,製作出一個個配件的模具,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製作出十套整套的自行車配件。而這一個多月,赴瓊州割橡膠樹汁的夥計迴來了,帶來了二十幾桶橡膠樹汁。
橡膠樹汁提煉成橡膠分六個步驟:第一步是收集橡膠汁液。對橡膠樹的主幹劃開一道淺口,讓橡膠汁從劃口處滲出,收集這些汁液。這個步驟已完成。
第二步是凝固處理。在收集到的橡膠汁液中加入酸劑,以促進凝固反應,使橡膠汁液變得粘稠並形成固態。這個過程通常需要持續攪拌數小時。
第三步是清洗。凝固後的橡膠塊含有雜質和酸,需要在水流中洗滌以去除這些雜質。這個過程要使用刷子進行邊清洗邊刷。
第四步是壓榨和幹燥。通過擠壓除去橡膠中的殘留水分,然後晾曬進行幹燥,以蒸發表麵殘留化學酸。
第五步是成型加工。將處理好的橡膠進行模壓、拉伸、切割等加工工序,得到所需形狀的橡膠製品。
第六步是硫化處理。對橡膠製品進行硫化處理,即在一定溫度和時間下使橡膠分子發生交聯,以提高其強度和彈性。
製成了橡膠,下一步便是製作輪胎。趙朗采用內胎和外胎的設計,這可是個精細活,外胎的製作有嚴格擋的尺寸和硫化過程,要製有一定硬度、有強度、略有彈性,還要加上特種纖維,特種纖維找不到,那就暫用最堅固的生絲代替。而內胎則追求高彈性,可充氣,內胎的氣嘴更是精細而複雜,設計又精巧,趙朗即便是有貢嘎山石室的詳細參數,還是花了一個多月,試驗失敗了八十多次,才製作出基本合格的內胎與外胎。
其時流求已進入了初冬,再過一個多月,1124年就要到來了。
趙朗把全套的自行車配件集中在一起,讓陳元英在一旁觀摩,自己親自動手,一件一件地組裝成一輛嶄新的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