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代號:火焰行動


    趙朗把應天府和江州的兩樁事說出來,話音一落,眾人便義憤填膺。


    “剿了他們!”


    “殺上梁山去!”


    魯智深和史進幾乎同時叫道。


    盧俊義道:“梁山那幫賊子,當初在大名府還派了吳用那廝想來賺我,憑地卑鄙奸詐!”


    “門主,這仇若是不報,墜了我流求軍隊之名聲,林衝願為先鋒,把那劉唐、穆春的人頭擰下來,祭拜死去的弟兄。”“豹子頭”林衝叫道。


    趙朗看向公孫勝,問道:“公孫都督,你在梁山呆過,這一次咱們要對付梁山賊人,你是否有不方便之處,若你不想對付舊人,我也理解。咱們英雄好漢,光明磊落,你若有不便,不防明言,我也好作安排。”


    公孫勝立即站起來,向趙朗行了個軍禮,說道:“門主,我現在是格物門之人。我公孫體純隻效忠趙門主一人。我與原來梁山晁天王有點交情,現在晁天王已死,那梁山上已無舊友,何來交情可言。體純請戰,願立軍令狀,三個月內,不把劉唐、穆春擒來,甘受重罰。”他這是向趙朗暗示身份了,他此時是劉體純,不是公孫勝,與梁山那夥人根本沒交情可言。


    趙朗擺擺手道:“都是自家兄弟,無需立軍令狀。”


    公孫勝道:“門主,各位兄弟,據我掌握的情報,自晁天王死後,那黑臉宋江竊取了山主之位。先整合了附近幾個山頭,又打下了祝家莊、曾頭市,收斂了大量的錢銀。再有就是招兵買馬,幾年間已有頭領一百多人,人馬兩萬多,還有大量的家屬、附從。不止如此,宋江采用吳用之計,攻陷了青州、大名府等重鎮,招降了好幾位大宋將領,收刮了幾個州府的錢糧,實力翻上了幾翻。梁山已今非昔比了,咱們流求用兵,還需仔細斟酌。”


    趙朗在另一時空曾看過梁山泊的相關資料。據資料記載,從東漢到北宋,滔滔的黃河曾數次大決口,單是在五代到北宋時期,就有三次大決口,滾滾的黃河水泄洪到梁山腳下(今山東省梁山縣北部),與古巨野澤連成一片,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大水泊,方圓有500多裏,這也就是《水滸傳》中號稱八百裏水泊的“梁山泊”。趙朗穿越之前的那個年代,經過900多年的曆史變遷,黃河多次決口分洪改道,八百裏水泊泥沙沉積,梁山周圍早已變成了耕地。


    公孫勝繼續道:“梁山泊由梁山、青龍山、鳳凰山、龜山四個主峰組成,除了八百裏水泊,還有大小七條支脈,輾轉騰挪、進攻撤離都遊刃有餘。那水泊更是港汊縱橫數千條,船往水汊道一鑽,任你多大本事也找不著。全麵攻打是不可能的,稍後我把圖冊畫出來,再選擇進攻的重點。”


    趙朗道:“公孫都督說得對,咱們不是全麵撒網,這一次隻攻擊重點區域。”


    許貫忠道:“要是知道他們的老巢、糧庫、馬廄、船塢就好了,那樣的話,我們就可進行準確的打擊。”


    趙朗一聽,覺得許貫忠這個武狀元有點水平呀,差點就說出了“精準打擊”這樣的戰術概念了。


    公孫勝道:“我大約三年前離開梁山,那時梁山泊主要的山寨在梁山主峰,水寨也隻有兩個。近三年這梁山發展迅猛,我也不知現在情況如何。我畫出來的地圖也隻是三年前的樣子。”


    議事廳的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分析起來,總的來說就是必須要出手教訓教訓梁山,至於怎麽教訓,那就要製定詳細的計劃了。


    討論了一個下午,定下了戰略方向。趙朗指定由公孫勝、朱武製定作戰計劃,朱武負責指揮作戰行動。公孫勝為了避嫌,主動讓出了行動指揮官的職務,趙朗略一思考,就把朱武任命為這次戰役的前線指揮。


    趙朗把這些行動定下了一個代號:火焰行動。


    這是流求建軍以來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而且是超過兩千裏的遠程作戰行動。這樣的軍事行動涉及到兵力運輸,兵械、彈藥、糧食等戰爭物資調劑。還有戰馬、9磅滑膛炮、佛朗機小炮等等也要運過去,保證給梁山那夥人帶去一次深刻的教訓。


    是的,趙朗把“火焰行動”圈定在打痛梁山山賊的範圍,梁山泊太大了,以現在流求的兵力,想要剿滅梁山的幾萬人幾乎不可能。若是把流求所有的兵力,包括各基地的護衛團、各分店的護衛部隊,全部集結,然後再以步步為營的方式,蠶食梁山的地盤,逐一殲滅梁山有生力量,或許會剿滅梁山的山賊。可這又有什麽用呢?隻會嚴重拖慢流求的發展。還有一個就是把宋江那夥人都滅了,又哪找幾萬人去參加平定方臘、抵抗金兵呢。


    定下了基調,流求的戰爭機器就開始運作起來。趙朗在建軍之時,同時在陸軍和海軍都成立了參謀部,公孫勝、朱武、魯智深、林衝、張橫、李俊、陳元英等人正加昆與兩個參謀部製定作戰計劃。


    張橫把東海、南海、流求的三大艦隊調用,運兵、籌糧、運兵械等工作已開展了起來。趙朗與陳元英又製作了一萬多斤的黑火藥,安排流求鐵器廠全力製作轟天雷的外殼。


    且不說流求方麵密鑼緊鼓備戰,卻說梁山主峰之上。


    晁蓋時的聚義廳已改名為忠義堂。宋江宋公明高坐堂上居中的第一把交椅,看著堂內分坐的三十六位天罡星、七十二位地煞星,心中熱潮澎拜,豪情萬丈。這是他一生中的風光時刻。


    他想起了這幾年的經曆。想他宋江,為了登上山主之位,手段頻出,幾經曲折,終究還是得償心願。他也算是費了大心思,先是陰掉了前山主晁蓋,又搞出了“天門石碑事件”。暗叫人預先製作一塊大石碑,對照著山上的頭領,刻上了三十六位天罡星、七十二位地煞星名字,把山上的一百零八名頭領各安了一個星位,以拉攏人心,宋江自己當然是名列第一,號稱“天魁星”宋江。所謂“魁”,即魁首,第一的意思。這是向眾人表明他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是天意啊。


    宋江把石碑埋在梁山主峰的天門山下,吩咐已投靠梁山的淩振在半夜裏放了幾下大響炮,又暗地買通一個叫何玄通的道人,現場作法,指出石碑的位置,當著眾頭領的麵,挖出石碑。那一百零八名被洗腦的“星將”看到石碑之中竟刻著自己的名字,而且是天上的星宿、神仙降世,自是暗喜不已,立即把這石碑所刻的內容當成了天意。正所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這一百零八名山賊頭領見自己的利益、地位有了保障,自然就心悅誠服地把宋江推舉為“帶頭大哥”。


    要說宋江,也確有幾分本事,短短幾年,愣是把原來隻有幾百人的梁山小賊窩,建設成了幾萬人的大山寨,勢力僅次於江南的方臘。自打下了祝家莊、曾頭市、高唐城、青州府、大名府後,宋江的梁山可以說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糧有糧,連戰馬也有上千匹。


    實力的膨脹讓宋江埋在心底最深處的念頭冒了出來,那就是報仇雪恥。想當初在江州被趙朗所辱,不報複迴去怎消得自己心中的恨意,當淩振投了梁山,宋江親自看了淩振的“轟天雷”後,終於下定決心,報複江州趙朗。


    宋江坐在第一把交椅上,對著台階下的眾頭領,大聲說道:“眾位兄弟,劉唐兄弟和穆春兄弟都迴來了,哈哈,劉唐兄弟你先跟兄弟們說說。”


    “赤發鬼”劉唐一臉喜色道:“眾位哥哥,我奉公明(宋江的字)哥哥和吳用軍師之命,與白勝兄弟領三百五十人赴應天府,把那應天府的潯陽錢莊劫了,哈哈哈,這一次真是宰了隻肥羊,搶到了白銀二十萬兩,還有三萬貫銅錢。嘿嘿,要不是銅錢太重不方便搬運,還有十多萬貫的銅錢在那地窯裏運不出來,這次的收獲還不止二十多萬兩呢。白勝兄弟帶著白銀和銅錢走水路,估計過不了幾天,他便會事著咱們的收獲迴來,哈哈哈哈……”


    饒是宋江、吳用早已得知了這個消息,現在又一次聽到劉唐說出這些數據,還是不由得咽了咽口水,那潯陽錢莊真是富得流油啊。一個小小的錢莊,就有如此大的財富,都堪比一個州府的府庫了。更妙的是,潯陽錢莊還有很多分店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從水底中走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年三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年三省並收藏他從水底中走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