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戚帥的鴛鴦陣
公孫勝跟著災民人流向南而走,看到那潯陽商行的旗幟,心下奇怪,找了一個老者,上前詢問道:“老人家,貧道有禮了,請問這好幾千人都要去何處呀?”
那老者約六十來歲,見一道人相問,也不敢隱瞞,還了個禮道:“這位道長,旱災甚重,地裏長不出莊稼,地主催租,活不下去了。那潯陽商行的大掌櫃是位大善人,載來糧食熬粥給大家充饑,又說動大夥兒遷移到一個叫流求的地方。據說那地方離此有很遠,土地肥沃,莊稼一年兩熟。去到流求,不論男女老幼,都有永業田地分發,男10畝,女5畝。咱們這些人尋思著在這裏邊是等死,倒不如挪個地方,尋個生路,就報名同去了。”
公孫勝道:“一去到流求就發田地?這天底下還會有這等好事?莫非是騙人的勾當?”
那老者邊走邊道:“開始的時候大家也有顧慮,但有已去過流求的鄉親迴來現身說道,說分地之事確是事實,已有一批遼國漢民、金國漢民以及河北、陝地的流民去了流求,都分到了土地。不過這土地要自己開墾,種出糧食‘十稅一’,在種出糧食之前,由潯陽商行管吃住。除了開墾自家田地之外,一年內要參加商行在流求的開荒勞作。就是這條件,那護衛中有我一個子侄,他是第一批去流求之人,這些事都他說的,應不會騙咱們。”
公孫勝更加好奇,這天底之下還真有這等好事?他的閱曆也算是豐富,卻從沒遇上這樣的事情。沉吟片刻,他決定跟著這批人一道南行,反正是同路。或有不妥之處,自己再離開也不遲。他自問不是憂國憂民之人,但若放任這幾千百姓陷入人販子的手中,卻無論如何也過不了自己心裏的那一關。跟著他們,最不濟也可上報官府啊。
這大隊逃荒百姓在前麵的騎馬護衛的帶領下,繞過渭州向武山縣走去。一路上,行進緩慢。潯陽商行的護衛也不急著趕路,每日行進約50裏,沿途百裏都有補給點,三四千人的吃食竟然不缺。隊伍裏還有郎中,幾千人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
半途紮營也很有章法,在眾護衛的地協助下,荒民半個時辰就立起一個個大帳篷。後麵的二十幾輛大馬車都載著帳篷與糧食,每到一處,安營紮寨,埋鍋做飯,如行軍打仗般,有條不紊。
公孫勝一路跟著,越看越驚奇,這潯陽商行的東家究竟是何人,實力如此之大,怎地從來沒聽說過?
這一天,出了渭州州境,走進了臥年山山脈,再向東走30裏便是武山縣城。就在幾千人的人龍進入山穀,忽地,前麵傳來一陣急促的梆子之聲。“鐺鐺鐺.....”伴隨著梆子之聲,一大群山賊從兩邊半山俯衝下來,攔在了官道之上。
一時之間,百姓紛亂,有的向後便跑,有的茫然不知所措,有的蹲在地上大哭。一裏多的隊伍斷成了幾截,大多數百姓驚惶不已。
潯陽商行幾十個護衛立刻行動起來,四十個護衛向前衝了過去,餘下的二十多名護衛手執槍棒,用強硬的手段維持秩序。
公孫勝跟著那四十多名護衛奔向了前麵,他心中尋思著,若是遇上相熟的同道,還是要勸說一番。這些百姓都是逃荒的饑民,哪會有什麽錢財,都是窮苦人,就放他們過去吧。
奔到前麵一看,頓時叫了一驚。卻見那200多個山賊竟都是清一色的彪悍漢子,手上的兵器都是軍中製式刀槍,200多人排成十幾列,步步推進而來,分明就是發起衝鋒的軍陣。
稍一思索,公孫勝便已明白,這些人定是從西夏前線逃迴來的逃兵,無處安身,又怕朝廷追捕,就逃進這武山縣境內的臥牛山脈,以搶掠為生。
公孫勝在東京時已得知,太監童貫已掌管秦鳳路與永興軍路之軍事,種師道等原西軍將將領受了極大的掣肘,軍心受到了影響。此時有逃兵出現在前線後方三百裏外的武山縣,再正常不過了。隻是這樣一來,就難搞了,逃兵哪會有道義與規矩可言。
就在公孫勝思前想後,思索著要不要出手之際,潯陽商行已有4人策馬上前與山賊頭目溝通。隔著有百來米,公孫勝聽不清雙方之間說什麽。不一會,四名騎馬護衛撥馬調頭奔馳,邊跑邊喊:“列陣,列陣,迎敵,迎敵。”看這架勢,明顯是談崩了。
四十多名護衛“嘩啦”一下分開,11人為一隊,最前麵一人執鐵棒;後兩人一執長盾,一執藤盾;再後兩人一左一右,手執一丈多長的大毛竹;第三排有四人,手執長槍;最後兩人手持鏜鈀。
11個護衛手執不同兵器,個個都腰纏短刀,當先一人勇不可擋,向前猛砸,長盾手、藤盾手掩護小隊前進,大毛竹兵手持尖狀長毛竹,用長度優勢刺殺敵人,第三排的四名長槍手照應前後左右,猛衝猛刺,後麵持鏜鈀的護衛防止敵人迂迴攻擊,不時還向前支援。11人的小隊分工明確,精熟隊陣,配合嫻熟,銳不可擋。
公孫勝一見之下,熱血頓時從心髒湧上腦門,口中驚叫:“鴛鴦陣!鴛鴦陣!戚師的鴛鴦陣!”
四隊“鴛鴦陣”小隊向前一衝鋒,半刻鍾不到,已刺傷、砍倒了四五十個山賊,“鴛鴦陣”內竟無一人受傷。這就是冷兵器時代軍隊作戰中軍陣的威力。不要說是山賊,就是趙朗這樣的超強者,當初遇上幾個“五人陣”,也被搞得手忙腳亂,連連後退。
“鴛鴦陣”小隊繼續向前衝,騎馬的商隊護衛繞圈奔跑,絞殺落單的山賊。公孫勝撿了根長槍,跟著護衛一起殺向前,單人單槍,舞將起來,槍法出神入化,如流雲追月,風卷殘雲般殺得當麵之敵紛紛倒下,如摧枯拉朽。
對麵的山賊雖是邊軍出身,但缺少了組織與紀律,況且這是“鴛鴦陣”首次對陣宋朝兵卒,就如鐵拳對朽木,片刻之間,200多個山賊就倒下了一半,剩下的山賊見勢不妙,四哄而散。
殺散了山賊的公孫勝持槍而立,心中熱血沸騰,他尋“轟天雷”不得,卻遇上了“鴛鴦陣”,這怎能不讓他激動呢?
那護衛隊長走上前來,向公孫勝抱拳施禮道:“多謝道長施以援手。在下張漁,乃潯陽商行河北護衛隊隊長,敢問道長尊號?”
公孫勝還禮道:“貧道公孫勝,道號‘一清道人’。貴商行救濟饑民,授人田地,功德無量啊!”
這護衛隊長張漁也就二十多歲,手上提著的兵器甚是奇怪,竟是一個魚叉。張漁最佩服之人是師父趙朗,其次就是叔父張順。師父教他用力的技巧,卻沒教他招式,於是張漁便跟叔父學起了魚叉招式,也讓他闖出了一條路子。
他一聽公孫勝稱讚潯陽商行,立馬自豪道:“那是當然,咱們東家最見不得漢人受苦,看到這陝西大地百姓受災,就派一位大掌櫃解救這一帶的流民,今天這一批已是第四趟了。”
公孫勝暗自吃驚,第四趟?那這商行豈不是從這裏已遷移百姓差不多有2萬人?這商行確是了不得啊!
張漁轉頭對一眾護衛道:“動作快點,帶領大夥兒趕快穿過這山脈,離開這裏。那些山賊屍體丟在一邊,讓那些山賊迴來收拾。咱們快走,周大掌櫃還在前麵等著呢。”又對公孫勝拱拱手道:“一清道長,此地不宜久留,咱們到武山縣再說。”說罷,跑過去吆喝起來,指揮百姓繼續上路。
百姓被山賊這一驚嚇,都想盡快離開這臥牛山的險地,趕起路來也迅速了許多,半天多的功夫,便趕到了武山縣城西郊。西郊的空地早已搭建起一百多個大帳篷,架起了數十個大鍋。
見大批百姓過來,帳篷中走出一百多名統一著裝的護衛,簇擁著兩人迎上前去。公孫勝遠遠望去,一人是位五十左右的老者,一人竟是一位和尚。張漁上前行禮道:“參見周大掌櫃,見過智深大師。”
公孫勝聽說大掌櫃就在前麵,也走上前來,一見之下,大吃一驚,快上前施禮:“小道見過周師叔。”
公孫勝跟著災民人流向南而走,看到那潯陽商行的旗幟,心下奇怪,找了一個老者,上前詢問道:“老人家,貧道有禮了,請問這好幾千人都要去何處呀?”
那老者約六十來歲,見一道人相問,也不敢隱瞞,還了個禮道:“這位道長,旱災甚重,地裏長不出莊稼,地主催租,活不下去了。那潯陽商行的大掌櫃是位大善人,載來糧食熬粥給大家充饑,又說動大夥兒遷移到一個叫流求的地方。據說那地方離此有很遠,土地肥沃,莊稼一年兩熟。去到流求,不論男女老幼,都有永業田地分發,男10畝,女5畝。咱們這些人尋思著在這裏邊是等死,倒不如挪個地方,尋個生路,就報名同去了。”
公孫勝道:“一去到流求就發田地?這天底下還會有這等好事?莫非是騙人的勾當?”
那老者邊走邊道:“開始的時候大家也有顧慮,但有已去過流求的鄉親迴來現身說道,說分地之事確是事實,已有一批遼國漢民、金國漢民以及河北、陝地的流民去了流求,都分到了土地。不過這土地要自己開墾,種出糧食‘十稅一’,在種出糧食之前,由潯陽商行管吃住。除了開墾自家田地之外,一年內要參加商行在流求的開荒勞作。就是這條件,那護衛中有我一個子侄,他是第一批去流求之人,這些事都他說的,應不會騙咱們。”
公孫勝更加好奇,這天底之下還真有這等好事?他的閱曆也算是豐富,卻從沒遇上這樣的事情。沉吟片刻,他決定跟著這批人一道南行,反正是同路。或有不妥之處,自己再離開也不遲。他自問不是憂國憂民之人,但若放任這幾千百姓陷入人販子的手中,卻無論如何也過不了自己心裏的那一關。跟著他們,最不濟也可上報官府啊。
這大隊逃荒百姓在前麵的騎馬護衛的帶領下,繞過渭州向武山縣走去。一路上,行進緩慢。潯陽商行的護衛也不急著趕路,每日行進約50裏,沿途百裏都有補給點,三四千人的吃食竟然不缺。隊伍裏還有郎中,幾千人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
半途紮營也很有章法,在眾護衛的地協助下,荒民半個時辰就立起一個個大帳篷。後麵的二十幾輛大馬車都載著帳篷與糧食,每到一處,安營紮寨,埋鍋做飯,如行軍打仗般,有條不紊。
公孫勝一路跟著,越看越驚奇,這潯陽商行的東家究竟是何人,實力如此之大,怎地從來沒聽說過?
這一天,出了渭州州境,走進了臥年山山脈,再向東走30裏便是武山縣城。就在幾千人的人龍進入山穀,忽地,前麵傳來一陣急促的梆子之聲。“鐺鐺鐺.....”伴隨著梆子之聲,一大群山賊從兩邊半山俯衝下來,攔在了官道之上。
一時之間,百姓紛亂,有的向後便跑,有的茫然不知所措,有的蹲在地上大哭。一裏多的隊伍斷成了幾截,大多數百姓驚惶不已。
潯陽商行幾十個護衛立刻行動起來,四十個護衛向前衝了過去,餘下的二十多名護衛手執槍棒,用強硬的手段維持秩序。
公孫勝跟著那四十多名護衛奔向了前麵,他心中尋思著,若是遇上相熟的同道,還是要勸說一番。這些百姓都是逃荒的饑民,哪會有什麽錢財,都是窮苦人,就放他們過去吧。
奔到前麵一看,頓時叫了一驚。卻見那200多個山賊竟都是清一色的彪悍漢子,手上的兵器都是軍中製式刀槍,200多人排成十幾列,步步推進而來,分明就是發起衝鋒的軍陣。
稍一思索,公孫勝便已明白,這些人定是從西夏前線逃迴來的逃兵,無處安身,又怕朝廷追捕,就逃進這武山縣境內的臥牛山脈,以搶掠為生。
公孫勝在東京時已得知,太監童貫已掌管秦鳳路與永興軍路之軍事,種師道等原西軍將將領受了極大的掣肘,軍心受到了影響。此時有逃兵出現在前線後方三百裏外的武山縣,再正常不過了。隻是這樣一來,就難搞了,逃兵哪會有道義與規矩可言。
就在公孫勝思前想後,思索著要不要出手之際,潯陽商行已有4人策馬上前與山賊頭目溝通。隔著有百來米,公孫勝聽不清雙方之間說什麽。不一會,四名騎馬護衛撥馬調頭奔馳,邊跑邊喊:“列陣,列陣,迎敵,迎敵。”看這架勢,明顯是談崩了。
四十多名護衛“嘩啦”一下分開,11人為一隊,最前麵一人執鐵棒;後兩人一執長盾,一執藤盾;再後兩人一左一右,手執一丈多長的大毛竹;第三排有四人,手執長槍;最後兩人手持鏜鈀。
11個護衛手執不同兵器,個個都腰纏短刀,當先一人勇不可擋,向前猛砸,長盾手、藤盾手掩護小隊前進,大毛竹兵手持尖狀長毛竹,用長度優勢刺殺敵人,第三排的四名長槍手照應前後左右,猛衝猛刺,後麵持鏜鈀的護衛防止敵人迂迴攻擊,不時還向前支援。11人的小隊分工明確,精熟隊陣,配合嫻熟,銳不可擋。
公孫勝一見之下,熱血頓時從心髒湧上腦門,口中驚叫:“鴛鴦陣!鴛鴦陣!戚師的鴛鴦陣!”
四隊“鴛鴦陣”小隊向前一衝鋒,半刻鍾不到,已刺傷、砍倒了四五十個山賊,“鴛鴦陣”內竟無一人受傷。這就是冷兵器時代軍隊作戰中軍陣的威力。不要說是山賊,就是趙朗這樣的超強者,當初遇上幾個“五人陣”,也被搞得手忙腳亂,連連後退。
“鴛鴦陣”小隊繼續向前衝,騎馬的商隊護衛繞圈奔跑,絞殺落單的山賊。公孫勝撿了根長槍,跟著護衛一起殺向前,單人單槍,舞將起來,槍法出神入化,如流雲追月,風卷殘雲般殺得當麵之敵紛紛倒下,如摧枯拉朽。
對麵的山賊雖是邊軍出身,但缺少了組織與紀律,況且這是“鴛鴦陣”首次對陣宋朝兵卒,就如鐵拳對朽木,片刻之間,200多個山賊就倒下了一半,剩下的山賊見勢不妙,四哄而散。
殺散了山賊的公孫勝持槍而立,心中熱血沸騰,他尋“轟天雷”不得,卻遇上了“鴛鴦陣”,這怎能不讓他激動呢?
那護衛隊長走上前來,向公孫勝抱拳施禮道:“多謝道長施以援手。在下張漁,乃潯陽商行河北護衛隊隊長,敢問道長尊號?”
公孫勝還禮道:“貧道公孫勝,道號‘一清道人’。貴商行救濟饑民,授人田地,功德無量啊!”
這護衛隊長張漁也就二十多歲,手上提著的兵器甚是奇怪,竟是一個魚叉。張漁最佩服之人是師父趙朗,其次就是叔父張順。師父教他用力的技巧,卻沒教他招式,於是張漁便跟叔父學起了魚叉招式,也讓他闖出了一條路子。
他一聽公孫勝稱讚潯陽商行,立馬自豪道:“那是當然,咱們東家最見不得漢人受苦,看到這陝西大地百姓受災,就派一位大掌櫃解救這一帶的流民,今天這一批已是第四趟了。”
公孫勝暗自吃驚,第四趟?那這商行豈不是從這裏已遷移百姓差不多有2萬人?這商行確是了不得啊!
張漁轉頭對一眾護衛道:“動作快點,帶領大夥兒趕快穿過這山脈,離開這裏。那些山賊屍體丟在一邊,讓那些山賊迴來收拾。咱們快走,周大掌櫃還在前麵等著呢。”又對公孫勝拱拱手道:“一清道長,此地不宜久留,咱們到武山縣再說。”說罷,跑過去吆喝起來,指揮百姓繼續上路。
百姓被山賊這一驚嚇,都想盡快離開這臥牛山的險地,趕起路來也迅速了許多,半天多的功夫,便趕到了武山縣城西郊。西郊的空地早已搭建起一百多個大帳篷,架起了數十個大鍋。
見大批百姓過來,帳篷中走出一百多名統一著裝的護衛,簇擁著兩人迎上前去。公孫勝遠遠望去,一人是位五十左右的老者,一人竟是一位和尚。張漁上前行禮道:“參見周大掌櫃,見過智深大師。”
公孫勝聽說大掌櫃就在前麵,也走上前來,一見之下,大吃一驚,快上前施禮:“小道見過周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