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玉’先是愕然,很快神‘色’劇變,伸手使勁抓住吳鳶的手臂,低聲道:“吳鳶!這些話,絕對不能與你家先生說,絕對不能!你不是練氣士,不是修行人,不曉得大道之爭的殘酷,一句無心之語,一件無心之舉,就可以惹來殺身之禍!”
吳鳶拍了拍傅‘玉’的手背,沙啞笑道:“我當然沒這個膽子,再者以我那位先生的學識才智,可能根本就是我想錯了想淺了,先生肯定瞧不上眼我這點想法。”
傅‘玉’鬆開手後,“你千萬別說漏了嘴,我可不希望哪天你就像宋煜章那樣,莫名其妙就……”
傅‘玉’不再說下去,言多必失。
吳鳶轉移話題,“如果以後我走錯了路,不管那個時候,我吳鳶當了多大的官,傅‘玉’,你記得一定要當麵罵我,最好是罵醒我。”
“放心,到時候我保管二話不說,賞吳尚書一記老拳。”
“六部尚書啊,正二品而已,小了點,小了點。”
“不小,你想啊,等我大驪占據這座寶瓶洲的半壁江山,一個六部尚書,還小?我看‘侍’郎就已經很大了。反正吳大人,我可說好了,我這個人除了會出一點小主意,會謀而不善斷,所以這輩子就算跟死你了,以後你當尚書,給我個‘侍’郎當當,如何?”
兩位已經身在官場的讀書人,笑著走迴衙署官邸。
李家宅邸內,有位青衫讀書人,重新拿起書本,微笑道:“關於事功一事,吳鳶你沒有想錯,但確實是想得淺了。”
————
小鎮日漸繁華喧鬧。
少年崔瀺除了每天去荒廢學塾讀書,平時依然居住在袁氏老宅,每天就搬一把椅子,坐在那口藏風聚水的天井旁邊,經常一次發呆就是一兩個時辰。偶爾去龍尾溪陳氏開辦的嶄新學塾逛一逛,蜻蜓點水,很快就會離開。
龍泉縣縣令吳鳶,已經正式卸去窯務督造官的職務,接任者據說是一位上柱國曹氏的年輕俊彥,而曹氏與吳鳶未來老丈人的袁氏,是出了名的大驪朝堂死對頭,能夠一言不合就在各種場合大打出手,在黃紫公卿碰頭的內廷小朝堂,兩位位高權重的上柱國,相互指著鼻子對罵,更是家常便飯,皇帝陛下對此多是好言相勸,有些時候實在惱火,就讓兩位功勳大佬滾迴家吵去,反正兩家自祖輩起就是鄰居,據說兩家小孩,從小就學會了隔著一堵牆,向鄰居家拋擲各種物件,你丟磚頭我扔泥塊,禮尚往來。
吳鳶這次登‘門’,是跟先生虛心請教:“先生,朝廷吏部那邊,一向是曹家把持的田地,是不是趁我沒能打開局麵,準備將我挪迴京城某個清水衙‘門’,坐幾年冷板凳?”
“不是。”
崔瀺依然老神在在坐在那張大椅上,淡然道:“曹霽的家世如何?能力如何?”
吳鳶苦笑道:“家世遠勝於我,能力也相當不俗。”
“跟這樣的人打擂台,你剛好說明你吳鳶還是有點斤兩嗎?何況你才是龍泉縣令,曹霽隻是窯務督造官,如今重新開禁的龍窯,不過是做一些本命瓷相關收尾的事情而已,沒你想的俺麽嚴重。”
眉心一粒朱砂的少年國師望著那口天井,“曹氏當然想要讓曹霽踩著你往上走,現在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成為曹霽的官場攔路虎。攔不住,袁氏還願不願意嫁‘女’兒,就難說了。攔得住被曹氏寄予厚望的曹霽,袁氏說不定會求著你迎娶那名‘女’子。”
崔瀺瞥了眼吳鳶,“陛下用人,親疏有別是難免的,對待功勳之後,一向優待,可歸根結底,最後還是要看你們各自的真本事。”
吳鳶笑道:“聽過了先生的開解,學生心情好多了。”
崔瀺冷笑道:“你小子心情是好多了,先生我自己怎麽辦?”
吳鳶裝聾作啞,堅決不開口。
崔瀺突然莫名其妙來了一句,“阮師獨‘女’阮秀與外人衝突一事,你有沒有想法?”
吳鳶略作思量,很快就說道:“阮秀雖然出手重了一些,可畢竟是那個自詡風流的白癡糾纏在先,她有過數次提醒,不合情,但合理,挑不出大‘毛’病。何況之前她爹阮邛大打出手,殺得驪珠‘洞’天上空,之後再無修士膽敢逾越規矩,有其父必有其‘女’……”
崔瀺有些不耐煩,大概是嫌棄這個學生太笨了,竹筒倒豆子說了一大串,“我的吳大人,勞煩你去仔細查一查,為何那個白癡會有閑情逸致四處閑逛,又剛好經過阮秀所在騎龍巷的小鋪子,又又剛好一點也不知道她的身份,又又又在家族購買山頭、與大驪‘交’好的時刻,如此不知輕重,如果說一兩個巧合是巧合,那麽如此之多的巧合,你就不奇怪?世上又蠢又‘色’的男人是很多,可是一個有資格代替家族在這裏‘露’麵的年輕人,而且本身修行資質還‘挺’不錯,會這麽黴運連連?”
少年說得詼諧有趣,可是吳鳶聽得神情凝重,心情絕不輕鬆。
說到最後,少年又開始自怨自艾,雙手狠狠‘揉’著自己臉頰,“真說起來,我比那個‘色’胚更慘,但我是真的不走運啊!吳鳶,你不如把臉伸過來,讓先生打幾耳光出出氣,咋樣?”
吳鳶又不傻,明擺著是打了白打的,“先生,我看還是算了吧。”
少年氣憤道:“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啊,你小子‘性’情隨我,多半也是個欺師滅祖的種。等到龍泉縣的事務大致落定,你爭取‘抽’空去一趟京城,跟我……跟那個我,繼續商量在披雲山建造書院一事。”
吳鳶點了點頭,看不出臉‘色’變化。
少年揮手趕人,“忙你的。”
吳鳶起身告辭。
這棟袁氏老宅,除了那個麵容‘精’致的沉默少年,在吳鳶一趟秘密出行後,為恩師崔瀺帶迴來一個名叫夏餘祿的刑徒少年,十四歲,身材修長,不輸青壯,麵如冠‘玉’,‘玉’樹臨風,是一等一的好皮囊。不知為何,崔瀺讓他改名為於祿,少年哪怕十分不情願,隻能默然接受。
吳鳶拍了拍傅‘玉’的手背,沙啞笑道:“我當然沒這個膽子,再者以我那位先生的學識才智,可能根本就是我想錯了想淺了,先生肯定瞧不上眼我這點想法。”
傅‘玉’鬆開手後,“你千萬別說漏了嘴,我可不希望哪天你就像宋煜章那樣,莫名其妙就……”
傅‘玉’不再說下去,言多必失。
吳鳶轉移話題,“如果以後我走錯了路,不管那個時候,我吳鳶當了多大的官,傅‘玉’,你記得一定要當麵罵我,最好是罵醒我。”
“放心,到時候我保管二話不說,賞吳尚書一記老拳。”
“六部尚書啊,正二品而已,小了點,小了點。”
“不小,你想啊,等我大驪占據這座寶瓶洲的半壁江山,一個六部尚書,還小?我看‘侍’郎就已經很大了。反正吳大人,我可說好了,我這個人除了會出一點小主意,會謀而不善斷,所以這輩子就算跟死你了,以後你當尚書,給我個‘侍’郎當當,如何?”
兩位已經身在官場的讀書人,笑著走迴衙署官邸。
李家宅邸內,有位青衫讀書人,重新拿起書本,微笑道:“關於事功一事,吳鳶你沒有想錯,但確實是想得淺了。”
————
小鎮日漸繁華喧鬧。
少年崔瀺除了每天去荒廢學塾讀書,平時依然居住在袁氏老宅,每天就搬一把椅子,坐在那口藏風聚水的天井旁邊,經常一次發呆就是一兩個時辰。偶爾去龍尾溪陳氏開辦的嶄新學塾逛一逛,蜻蜓點水,很快就會離開。
龍泉縣縣令吳鳶,已經正式卸去窯務督造官的職務,接任者據說是一位上柱國曹氏的年輕俊彥,而曹氏與吳鳶未來老丈人的袁氏,是出了名的大驪朝堂死對頭,能夠一言不合就在各種場合大打出手,在黃紫公卿碰頭的內廷小朝堂,兩位位高權重的上柱國,相互指著鼻子對罵,更是家常便飯,皇帝陛下對此多是好言相勸,有些時候實在惱火,就讓兩位功勳大佬滾迴家吵去,反正兩家自祖輩起就是鄰居,據說兩家小孩,從小就學會了隔著一堵牆,向鄰居家拋擲各種物件,你丟磚頭我扔泥塊,禮尚往來。
吳鳶這次登‘門’,是跟先生虛心請教:“先生,朝廷吏部那邊,一向是曹家把持的田地,是不是趁我沒能打開局麵,準備將我挪迴京城某個清水衙‘門’,坐幾年冷板凳?”
“不是。”
崔瀺依然老神在在坐在那張大椅上,淡然道:“曹霽的家世如何?能力如何?”
吳鳶苦笑道:“家世遠勝於我,能力也相當不俗。”
“跟這樣的人打擂台,你剛好說明你吳鳶還是有點斤兩嗎?何況你才是龍泉縣令,曹霽隻是窯務督造官,如今重新開禁的龍窯,不過是做一些本命瓷相關收尾的事情而已,沒你想的俺麽嚴重。”
眉心一粒朱砂的少年國師望著那口天井,“曹氏當然想要讓曹霽踩著你往上走,現在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成為曹霽的官場攔路虎。攔不住,袁氏還願不願意嫁‘女’兒,就難說了。攔得住被曹氏寄予厚望的曹霽,袁氏說不定會求著你迎娶那名‘女’子。”
崔瀺瞥了眼吳鳶,“陛下用人,親疏有別是難免的,對待功勳之後,一向優待,可歸根結底,最後還是要看你們各自的真本事。”
吳鳶笑道:“聽過了先生的開解,學生心情好多了。”
崔瀺冷笑道:“你小子心情是好多了,先生我自己怎麽辦?”
吳鳶裝聾作啞,堅決不開口。
崔瀺突然莫名其妙來了一句,“阮師獨‘女’阮秀與外人衝突一事,你有沒有想法?”
吳鳶略作思量,很快就說道:“阮秀雖然出手重了一些,可畢竟是那個自詡風流的白癡糾纏在先,她有過數次提醒,不合情,但合理,挑不出大‘毛’病。何況之前她爹阮邛大打出手,殺得驪珠‘洞’天上空,之後再無修士膽敢逾越規矩,有其父必有其‘女’……”
崔瀺有些不耐煩,大概是嫌棄這個學生太笨了,竹筒倒豆子說了一大串,“我的吳大人,勞煩你去仔細查一查,為何那個白癡會有閑情逸致四處閑逛,又剛好經過阮秀所在騎龍巷的小鋪子,又又剛好一點也不知道她的身份,又又又在家族購買山頭、與大驪‘交’好的時刻,如此不知輕重,如果說一兩個巧合是巧合,那麽如此之多的巧合,你就不奇怪?世上又蠢又‘色’的男人是很多,可是一個有資格代替家族在這裏‘露’麵的年輕人,而且本身修行資質還‘挺’不錯,會這麽黴運連連?”
少年說得詼諧有趣,可是吳鳶聽得神情凝重,心情絕不輕鬆。
說到最後,少年又開始自怨自艾,雙手狠狠‘揉’著自己臉頰,“真說起來,我比那個‘色’胚更慘,但我是真的不走運啊!吳鳶,你不如把臉伸過來,讓先生打幾耳光出出氣,咋樣?”
吳鳶又不傻,明擺著是打了白打的,“先生,我看還是算了吧。”
少年氣憤道:“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啊,你小子‘性’情隨我,多半也是個欺師滅祖的種。等到龍泉縣的事務大致落定,你爭取‘抽’空去一趟京城,跟我……跟那個我,繼續商量在披雲山建造書院一事。”
吳鳶點了點頭,看不出臉‘色’變化。
少年揮手趕人,“忙你的。”
吳鳶起身告辭。
這棟袁氏老宅,除了那個麵容‘精’致的沉默少年,在吳鳶一趟秘密出行後,為恩師崔瀺帶迴來一個名叫夏餘祿的刑徒少年,十四歲,身材修長,不輸青壯,麵如冠‘玉’,‘玉’樹臨風,是一等一的好皮囊。不知為何,崔瀺讓他改名為於祿,少年哪怕十分不情願,隻能默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