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雨》這部電影的故事並不算複雜。


    當然,也不至於用“一個傑寶引發的血案”來概括,雖然這麽概括也並不算錯。


    相比於正統武俠,這部電影多了幾分玄幻奇詭色彩,但點到為止,更多的是作為引子和設定的存在,倒不會怎麽搶戲。


    說是500年前,有一位高僧羅摩坐化後,遺體被分為兩半。


    江湖傳言,誰能湊齊倚天屠龍……咳咳,湊齊羅摩遺體,就能獲得絕世神功,稱霸武林。


    殺手組織黑石最為積極,為此甚至不惜襲殺當朝退休重臣,滅其滿門,而這正是男主的家。


    就比原版,這裏稍稍改了一下,原版可能時突出黑石的牛逼,但是當朝首輔被滅滿門,朝廷但凡沒死絕,就得瘋狂剿滅黑石,所以改成退休重臣,好歹沒那麽誇張。


    黑石老大叫轉輪王,為人神秘威嚴,實際上卻是在宮中一個底層老太監。


    不過這個老太監雖然看著不太起眼,卻是督管宮中信件,其也是黑石的一大情報來源,同時也方便轉輪王隱匿身份。


    轉輪王之下,黑石有三大殺手,一是雷斌,擅長飛針,二是彩戲師,戲法武功雙絕,詭異莫測。


    還有一個就是細雨,劍法高超,是轉輪王的徒弟和最得力的幫手。


    黑石滅了男主滿門,細雨親自殺了男主他爹,男主中劍逃過一劫,換臉重生,在市井當一個驛卒跑腿,準備慢慢報仇。


    而搶到遺體的女主,路上碰上了高僧陸竹,最後被其感化,打算退隱江湖,也換臉重生,變成了京城街市的賣布女。


    昔日的仇家再次重逢,卻因為各種原因走到了一起,上演了一波古代版史密斯夫婦。


    電影裏,細雨最開始是絕對不知道男主真實身份,男主後來和女主決裂,說自己是早有目的。


    但實際上,如果真的知道是殺父仇人,男主早就動手了,更不會愛上女主。


    之後,就算是有懷疑,也沒有往細雨的方向猜,隻以為和自己都是隱姓埋名的江湖客,直到黑石上門,才琢磨出來情況。


    後麵的劇情,夫婦倆因故泄露身份,黑石上門,一番糾結廝殺,黑石覆滅,夫婦重傷離開。


    繁星版本的《劍雨》劇情結構和原版其實差別不大,不同的是削弱了一些配角的戲份。


    其實從原版劇情可以看出,編劇有意塑造江湖群像,針對雷斌、彩戲師等幾個配角都有大量描述。


    但是這樣一來,就容易讓整個電影顯得散,而且會擠占主角的戲份。


    很多導演與名導之間的距離,其實並不是拍攝技巧和劇情安排之類的,而是懂得取舍,把素材剪出一個90分鍾好看又流暢的故事,特別功底了。


    國外不談,導演中心製的國內,好剪輯不一定是個好導演,但好導演一定懂得剪輯。


    甚至有極端的導演表示,電影三分拍七分剪,這話雖是偏頗,但也可見剪輯的重要性。


    原版《劍雨》吃虧就吃在,劇情安排和剪輯不力上麵,導演貪多,所以顯得電影架構分散拖遝,再加上陣容和檔期的原因,最終失利。


    所以曹軒要拍《劍雨》,倒沒有推翻太多的劇本情節,隻是削減一些配角非重要劇情,集中主要角色和主線,把控節奏。


    如果這三點能夠做好,不敢說電影質量翻了一番,但可看性絕對大大提高。


    夜戲,屋內


    曾離臉色蒼白的躺在床上,門外是殺氣騰騰的黑石眾。飾演兩大殺手的安誌傑和範小胖玩味或風騷的看著曹軒。


    曹軒眼神平淡,視眾殺手於無物,自顧自從地下取出一把繡劍,對著新買的磨刀石,一下一下磨了起來,還有閑心調侃安誌傑。


    兩人並沒有把他當迴事,最終安俊傑按耐不住,扔出飛針,曹軒抽劍一擋,然後大開殺戒。


    有人說阿生磨刀是《劍雨》這部電影最“江湖”的一段,這個不好評價,見仁見智,但從劇情角度來說,確實是最爽的一段。


    男主前麵的壓抑窩囊一掃而空,還有幾分扮豬吃虎,強行打臉的味道,強大的反差效果,讓原本單薄神秘的男主一下就立了起來。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打戲的精彩。


    《劍雨》原版的動作指導叫董偉,資曆極老,在當時拿得出手的精彩作品不多,《畫皮》和《墨攻》動作戲都不是主要賣點,其最值得一說的是李蓮傑的《殺手之王》。


    而《劍雨》反倒是打開了他的名號,打戲飄逸瀟灑,美感十足,有幾分《臥虎藏龍》的感覺。


    繁星的動作指導這幾年也磨練出來了,論成績不遜色於袁家寶、程家班那些老資格。


    不過動作風格比較冷酷硬朗,最具代表的《颶風營救》係列,那叫一個迅捷利落,之前繁星的武俠代表作《繡春刀》係列,風格也是硬橋硬馬的寫實風。


    為了保留原版的賣點,曹軒專門找來了董偉和另一個繁星動作指導張雷合作,共同指導《劍雨》,風格要求流暢細膩,優美飄逸。


    可以說,《劍雨》是一部非典型的繁星動作電影,不單單是動作指導更換,對曹軒來說,也要修改適應一下新的動作風格。


    不過曹老板也是老演員了,拍過的打戲不遜色許多專業動作明星,雖然有些波折,但並非一件難事。


    與他相比,範小胖這樣底子比較差的遙遠拍打戲,才是組裏進度最慢的時候。


    這場高潮戲套招走位用了兩天,實拍了四天,除了房間狹小不好發揮之外,還有一個就是範小胖本人出錯頗多。


    不過這也在忍受的範圍之內,畢竟範小胖之前也拍過打戲,隻不過和曹軒、安誌傑這樣的老油子肯定差不少,對比普通藝人也算表現不錯了。


    曹軒雖說是男主,但整部戲的打戲真不多,這場戲是最大高潮,之後的戲份就沒怎麽出手了。


    沒有打戲,隻拍文戲,進度肯定要快上不少,即便沒有太刻意的優先拍攝,兩個月也足以讓曹軒殺青。


    如果可能,曹老板是願意多陪陪曾離的,畢竟他拍這部戲,本身就是哄西宮娘娘開心。


    但是《三國·赤壁》下部馬上就要上映了,去年曹軒就沒怎麽參加宣傳,今年肯定要補上,所以隻能離組工作。


    反正兩口子見麵的時間也多,如今一起拍戲的願望也達成了,倒也沒必要一直膩歪。


    ………


    從《劍雨》劇組離開,曹軒投入《三國·赤壁》的宣傳。


    電影預計8月8號在內地上映,8月12號在日本、韓國等地先後上映,曹軒前期在國內,後期要趕往日本宣傳兩周。


    日本的對手暫且不談,國內因為《三國·赤壁》上部的火爆和繁星暑期之王的名聲,今年的暑期檔基本沒幾個強力對手,大多有資格的電影早就繞開。


    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2》也於6月末上映,“正好”和《三國·赤壁》錯開。


    縱觀整個內地暑期檔,能堪稱《三國·赤壁》對手的,也就是在7月末上映的《投名狀》。


    對於導演陳可欣來說,左手打右手,誰贏了,他都不利於不敗之地。


    而對於星美和李蓮傑來說,求勝欲望還是比較強的。


    前者《金陵,金陵》剛栽一波,甚至放棄了陸太郎這個重點栽培的對象,吃了不小的虧。


    雖說陸太郎是第一責任人,但要說覃老板對繁星和曹軒半點看法沒有,那就是把其想的太善良了。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金陵,金陵》的失利,曹軒功勞不小,覃老板私下估摸著沒少問候他,心裏早就恨瘋了。


    而眼下的《投名狀》是星美重點項目,又碰上了曹軒,覃老板心裏肯定有想法。


    李蓮傑想法更簡單點,這幾年曹軒在國內牛氣哄哄,票房大戰幾乎沒有輸的時候,甚至還殺進了好萊塢。


    程龍和他李蓮傑在外界口中,已經成了過期淘汰的老幫菜,如日中天的曹軒才是華語電影扛鼎之人。


    自詡資曆成就的李蓮傑,心裏多多少少肯定是有一些不服的。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他要證明自己,雖然年紀大了,但也不是任人揉捏的主兒。


    除了他,劉天王也有一些類似的想法,當然,他自己知道夠嗆比得上曹軒,不過加上李蓮傑就不好說了。


    這也是《投名狀》覃老板等人底氣所在,李蓮傑+劉天王+金成五+徐才女,陣容絕對足夠豪華,尤其是前兩個人,噱頭並不遜色之前的《功夫之王》太多。


    再加上名導陳可欣執導,眾多骨幹輔助,哪怕《三國·赤壁》有前作積累,他們也相信自家有一戰之力。


    不單單是他們,外界媒體影迷也是這麽看的。


    他們雖然更看好《三國·赤壁》,但《投名狀》的優勢擺在這,也很難讓人忽視。


    別看很多人叫囂李蓮傑過氣,但截止到2009年,對方和程龍仍然是最大牌+最賣座的華語巨星之一。


    而為了擊敗《三國·赤壁》,《投名狀》劇組也下了血本,宣傳費用嗷嗷砸不說,幾個主演也賣力。


    李蓮傑接受多個節目采訪,甚至破例參加了娛樂節目,作為重量嘉賓出現在《天天向上》上。


    劉天王更是厲害,甚至不顧天王的排麵,與徐才女空降《超級女聲》比賽現場擔當評委,為的就是給《投名狀》宣傳。


    要知道,就是當年的《明日之星》總決賽,也是曹軒本人拉著王非、程龍等人一起出場,劉天王陪同也不算丟份。


    而對比《明日之星》,《超級女聲》的嘉賓內容內容明顯落後了好幾個等級。


    矮大緊、董路、巫啟賢、順子等人,雖然各有成就,但距離曹軒等人明顯差著層次,影響力和知名度更是無從比較。


    劉天王這次能去《超級女聲》,丟臉倒不至於,但還是出乎了不少人預料,也可見《三國·赤壁》給予他的壓力。


    與擁有曹軒龐大人脈,動輒巨星降臨的《明日之星》不同,劉天王算是《超級女聲》來的最大的腕兒了,著實讓節目組驚喜不已,大肆炒作。


    《超級女聲》雖說是一年不如一年,影響力更是遠遜色年初的《中國好聲音》。


    但畢竟幾年的積累在此,下限還是很高的,在沒有其他爆款綜藝的情況下,算是今年暑期最火的節目,不然劉天王也不會屈尊參加。


    也因為劉天王,曹軒還特地看了一眼這個節目,


    說實話,相比於前幾屆,真沒幾個認識的,有印象的,隻有一個被他薅過羊毛的鬱可唯,另一個就是爭議極大的曾毅可。


    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季的李玉春嚐到了甜頭,《超級女聲》節目組和觀眾有意識的青睞一些中性風。


    從第二季開始,每屆都有相關的中性選手,成績還都不錯,以至於引起反噬,大量觀眾支持正常風格選手,以示抗議。


    而這期間,被很多人稱之為曾哥的曾毅可,自然首當其衝,被不少人針對反感。


    不過她最大的爭議還不是中性打扮,而是唱功太爛,獨特的綿羊音,甚至成為流行詞,讓很多人厭惡。


    但話又說迴來,雖然唱功極爛,但曾毅可有著不錯的創作能力,這也是她為何能殺到最後的原因。


    有人認為她的唱功還不如小學生,根本無法當歌手,讓她晉級就是恥辱。


    也有人認為曾毅可的音樂天賦很高,唱功爛但可以練,創作能力極為難得,應該給予寬容。


    不單單是觀眾,就連評委也極為分化,因為她大吵,甚至是拍桌子互相開噴的情況都有。


    當然,也不排除這裏麵是劇本。


    但不管怎麽說,曾毅可身上的爭議,讓她成為了本屆《超級女聲》最出圈的選手,甚至單從影響力來說,僅次於第一季的李玉春幾人。


    就曹軒個人而言,他還是比較認同曾毅可的創作才華的。


    其代表作《獅子座》,不喜歡的人根本聽不下去,但喜歡的人覺得不錯有特色,曹軒就是後者。


    不過他喜歡的是修音之後的版本,比賽現場唱確實太爛,不堪入耳。


    如果他是評委,從競技角度考慮,是不會給她打高分的………


    劉天王和曹軒的想法一樣,給了同情分,但沒有給高分,反倒是徐才女,巴拉巴拉一頓誇才華,然後給了極大支持,繼而幫助對方晉級。


    事後兩人的做法都引起了爭議,但毫無疑問,宣傳的目的是達到了。


    7月末,《投名狀》比原時空晚了兩年上映,首日當天,拿下2500萬票房,勢頭堪稱強勁。


    緊接著的表現也不算差,每天平均2000萬以上的票房,不飯五天就成功破億。


    覃老板樂得鼻涕泡都快出來了。


    說實話,《投名狀》的質量並不算差,缺點是風格壓抑不討喜,原版票房表現也不算差,內地2億出頭,全部總票房3億多一點。


    考慮到成本,這部電影絕對是虧了,但名號打了出來。


    還是那句話,很多時候電影虧了不要緊,有的是辦法能其他地方賺迴來。


    當然,也不能虧的太多,不然外麵也不是傻子,對公司的資金量也是很大的考驗。


    《投名狀》就是個鮮明的例子,賠的不多,名號極響,後來星美上市,這部電影仍然是重要履曆。


    相比於原時空,2009年的院線市場要比2007年更加繁榮,票房大盤基數更多,再加上宣傳炒作,《投名狀》拿出了比原版更出色的成績。


    但這也不都是利好,比如挪到2009年會遇到《三國·赤壁》下部。


    所以哪怕《投名狀》首周轟下了1.35億的票房,外界也是謹慎觀望。


    有影評人更是直接表示,撐過《三國·赤壁》才是勝利,撐不過,《投名狀》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萬眾矚目之下,8月8號《三國·赤壁》下部上映。


    《投名狀》劇組幾個主創,也悄悄包了個場,準備打探敵情。


    李蓮傑和劉天王神情凝重,徐才女野心勃勃,隻有金城五略不在乎。


    前兩人一心和曹軒掰掰腕子不必多說。


    徐才女近兩年發展平平,博客女王的頭銜沒了,又被奪了四大花旦的氣運,無法捆綁營銷。


    說是當紅大花,但實際眼下雖不至於過氣,但早就被四旦雙兵拉開了距離,如今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女導演身份。


    但是這個身份說不值錢吧,正經也有幾分噱頭,說值錢吧,也就那麽迴事。


    其實,徐才女要是踏踏實實當自己的導演,也未必不是一條路,畢竟女星保質期短,導演可是能幹一輩子的活,而且還能地位超然。


    但她又舍不得明星光環,時不時來演戲,與一眾大花小花爭奪資源,偏偏又發展的不盡如人意,肯定難免被嘲諷。


    徐才女當年算是那批大花裏最開始紅的幾個。


    她靠著《將愛情進行到底》走紅的時候,除了某趙,其他的人都是“無名之輩”,國際章剛剛冒頭,周公子沒啥名氣,胡婧當時都沒有正式出道,雙兵也都是摸爬滾打階段。


    然而現在時過境遷,這幾人幾年隨便挑出一個,名氣和成就都要壓她一頭,徐才女心裏要沒想法就怪了。


    其實,《投名狀》女主最開始定的是當時和星美勾勾搭搭的高緣緣,後來因故被搶,


    為此,星美和高緣緣的合作差點告吹,覃老板費了半天勁,使出好幾個資源才把人穩住。


    而徐才女也視《投名狀》為自己的翻身資本,首周票房過億,更是讓她心花怒放,當著媒體喊出不怕《三國·赤壁》,有信心戰而勝之的話。


    甚至她當時最開始想說的是趕超《畫皮》,但覺得難度太大,沒有開口。


    與上述三個各懷目的人相比,金城五咖位無法和曹軒競爭,也沒有和大花們的恩怨情仇,自然談不上多麽積極,當然他本人也希望《投名狀》成功。


    畢竟電影票房越高,他獲得的名氣和影響力就越大,將來的片酬也會更高。


    電影開始,書接《三國·赤壁》上部,孫劉聯軍和曹軍初戰,勝之。


    不過曹軍水軍的戰鬥力,還是出乎了周瑜的預料,他開始布局,打算除去曹營水軍大將。


    另一方麵,由於弓箭緊缺,同時也出於試探,開啟諸葛亮草船借箭副本。


    劇情是很連貫的,最重要的是各方謀劃目的,用各種敘事表現技巧說的很清楚,極大方便了觀眾理解。


    不要小看這點,一些古裝曆史,尤擅打啞謎,很多觀眾的理解能力並沒有那麽高,而且因為電影時間短,有時來不及思考,所以一些劇情就囫圇吞棗。


    如果能夠在不囉嗦的情況下,簡單明了的講清楚,可以增強觀眾觀影體驗。


    電影節奏很明確,拋開兩個陣營的一些試探,草船借箭解決弓箭短缺,隨後的蔣幹盜書,反間計搞定了曹營水軍大將,讓曹軍受創。


    之後就是商討決戰戰略,確定火攻並實施苦肉計,獲取曹操信任。


    諸葛亮識天時,周瑜了解江東風土地利,兩人推斷東風出現的時期,最後決戰開始。


    不用什麽孫尚香男扮女裝踢足球,也不用小喬去入曹營和曹操打嘴炮,上兵伐謀,哪裏需要去讓女人冒險。


    豪傑之間智力謀略的碰撞,是你哪怕知道劇情,也挪不開眼睛的精彩。


    而最後的大決戰,拍攝時花費上億,場麵極為宏大,火光、廝殺、衝鋒、逃離,絲毫不遜色於那些好萊塢超級戰爭大片。


    坐在電影院銀幕前,劉天王幾人感受的是撲麵而來的震撼,甚至是疑惑。


    這是國產電影能拍出來的鏡頭?


    隨之而來的就是龐大的壓力,如果說兩部電影的文戲還有得一拚的話,那麽場麵《三國·赤壁》全麵碾壓《投名狀》。


    讓他們引以為傲的大戰長毛軍和最後的赤壁大戰相比,差距就像兩個曆史事件的含金量。


    影響了天下大勢的決戰vs一營清朝官兵戰勝了一夥農民起義軍


    真的沒有什麽可比性,也讓他們了解為啥陳可欣當時拍這段戲時,神情風淡雲輕,感情早就見過大世麵了。


    “麻煩了……”


    李蓮傑吐出一句話,其他三人沒開口,但臉上的神情明顯想的和他一樣。


    完全兩個級別的場麵戲,文戲有過之而無不及,更何況《三國·赤壁》還有三國這個超級ip加成,這讓他們怎麽爭。


    四個人沉默的返迴酒店,一夜都沒有睡踏實,第二天得知了《三國·赤壁》的首日票房數據——


    3469萬!


    曹軒再一次刷新華語電影首日票房記錄!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199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一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一點並收藏華娛199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