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7日,沈市五裏河體育場


    憑借於根偉的進球,國足1:0擊敗阿曼,現場數萬球迷陷入瘋狂,而電視機前的全國觀眾也同樣開始沸騰。


    我們出線了!


    五個紅色大字在央視電視台屏幕中央,成為了第二天的頭版頭條。


    國足的主教練米盧和奧委主席薩馬蘭奇一度成為當時中國人最熟知的外國名字。


    事後幾十年被提起時,一直冠以官方給予外國人的最高榮譽——【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京城申奧成功!


    國足打進世界杯決賽圈!


    三個月之內,中國體育取得兩個重大成就和突破,國內體育氛圍無限高漲。


    民眾們也一片歡騰,當晚,繼申奧成功那天,又是一個不眠歡慶夜。


    特別是球迷們,都樂瘋了,有心思和資本的,現在就開始攢機票準備去日韓現場看球。


    作為半個球迷的曹軒也很開心,哪怕明知道有可能會被灌9個球,也不減熱情。


    沒辦法啊,就算是被摁著打,但好歹也進了世界杯,未來的國足可是連進世界杯都困難。


    曹軒算了一下,2022年的卡塔爾世界杯恐怕是夠嗆了,就算下一屆2026年國足爆種,那時候他也到了知天命之年。


    50歲呀,就這一屆世界杯。


    甚至說句難聽的,搞不好曹軒這一輩子,就這一次能親眼目睹國足踏進世界杯賽場,還要啥自行車啊………


    嘖嘖,曹大官人自己琢磨這話都覺得自己賤皮子。


    可惜他的金手指不是什麽球王係統,否則早去闖蕩歐洲,拳打皇馬,腳踢巴薩,c羅梅西當小弟,捧著金球獎當曹球王了。


    國足殺進世界杯,霸榜好幾天頭條,但也沒有影響《中國風》的火爆。


    短短一周時間,《中國風》拿下了45萬的銷量,雖然比《繁星璀璨》略遜一籌,但也是極為出色的成績了。


    日前,繁星三部曲前兩張專輯銷量總計已經突破800萬張,而封神了的《繁星璀璨》,更是極度逼近500萬大關。


    這裏麵華語地區擁有大半,後續很大一部分,特別是繁星前兩張專輯,都是曹軒在亞洲範圍內走紅,然後被大量引進亞洲各個國家。


    不管怎麽說,總銷量1300萬。


    曹軒成功殺進正版專輯千萬銷量俱樂部,不僅是華語樂壇年紀最輕的千萬俱樂部歌手,也是唯一一個隻用了三張專輯達成此成就的歌手。


    這不單單在華語樂壇上演了銷量神話,包括在亞洲範圍內,曹軒的銷量也打破了一係列記錄。


    許多日韓頂尖歌手,在版權方麵相對有優勢的情況下,都沒賣過曹軒。


    單以專輯銷量計,曹軒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亞洲頂尖,甚至是亞洲第一。


    這不是曹軒自吹自擂。


    根據國際唱片協會(ifpi)的數據統計,


    《繁星璀璨》去年兩個月達成的220萬+的專輯銷量。


    不僅僅拿下了2000年華語樂壇的年度銷量冠軍,還是亞洲範圍的專輯年度銷量冠軍。


    甚至來說,因為《繁星璀璨》今年熱度不減,如今十個月差不多賣了260萬+,銷量比之去年還要高。


    這也很可能致使《繁星璀璨》再次拿下亞洲和華語樂壇2001年的雙料專輯年度銷量冠軍。


    《繁星璀璨》一張專輯,拿了兩年亞洲年度銷冠,絕對是史無前例的輝煌成就。


    甚至一定程度上,要比曹軒連奪四年華語樂壇年度銷量冠軍還要難。


    現如今,很多人都在看曹軒何時能衝擊兩千萬專輯俱樂部。


    而受到國際唱片協會(ifpi)認證,在2001年專輯銷量累積達到兩千萬以上的華語樂壇歌手隻有五位。


    鄧麗君、張天王、劉天王、王非、張薔薇。


    前四位都認識,張薔是內地傳奇歌手,在80年代火得一塌糊塗,登陸過美國《時代周刊》。


    當然,這幾位的歌手有的由於時代原因,很多的專輯銷量是磁帶,銷量統計也不一定準確,甚至有部分可能包含了盜版專輯,單純以含金量來說,有些可能要遜色於曹軒。


    但不管怎麽說,權威認證他們是兩千萬俱樂部,外界也認,曹軒也不能自封第一。


    其實千萬俱樂部的華語歌手不止曹軒一個,譚詠麟、張國容、張惠妹、周華健在2001年都達到了千萬累計專輯銷量,鄭秀文即將突破。


    但是譚、張半退隱,周華健巔峰不再,鄭秀文人氣不足,唯一有希望的張惠妹,論勢頭也遠遠不如曹軒。


    曹軒自然被賦予厚望,甚至因為他的出色表現,很多人甚至希望他能成為第一位衝擊億級俱樂部的中國歌手。


    不過曹軒自己卻知道,現在是實體唱片最後的輝煌,除非能從歐美那邊彎道超車,


    否則再過幾年,哪怕他和小周聯手,也夠嗆能殺進億級俱樂部………


    ………


    銷量冠軍已經拿到手軟的曹軒,已經不再執著這些虛名,他也不需要這些名頭為自己爭光添彩。


    現如今他期望專輯賣的多,隻有一個單純樸實的想法。


    賣的越多,他賺的越多。


    因此,曹軒還答應了華納的要求,後續前往魔都、蓉城、浙市、台省、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韓國等地區和國家參加宣傳活動。


    當然,在此之前他的先把第二張專輯搞定,說好了專輯年底發,現在得加緊製作,然後兩張專輯一起跑活動。


    為此除了少數幾個綜藝露麵,以及京城的一場簽售會,曹軒愣是沒怎麽參加《中國風》的宣傳活動,埋頭在錄音棚錄歌。


    不過他雖然低調,但是《中國風》一點不低調。


    銷量節節升高,《青花瓷》和《東風破》為了爭奪榜首在排行榜上打的頭破血流,各界人士都來湊熱鬧,掀起了“中國風”的文化現象。


    以二流報紙為首的諸多官媒再度下場,與之前相比,這次官方越發肯定了中國風的流行。


    各種論調也相對變得更開放和支持,特別是《赤伶》,因為背後情懷和格局極為符合上麵需要,被誇了好幾次。


    曹軒也得以第二次登陸《新聞聯波》,在麵對記者詢問他創作中國風的初衷。


    曹·根正苗紅·軒對著幾億觀眾,再次給出了標準教科書式的答案。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一直認為中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創作中國風不僅僅向人民群眾傳統中國傳統文化,樹立我們的自己的文化自信。


    同時,也是在我們國家開放與國際接軌之際,建設一條向海外其他國家宣揚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璀璨輝煌曆史的橋梁……”


    怎麽說呢,曹軒這番話能不能做到且不說,反正重點是掐的很準,甚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電視機前一些有心人聽到曹軒的話,都忍不住眼前一亮。


    特別是那句【樹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在時下公知遍地,國外的月亮特別圓的整體環境之下,堪稱獨樹一幟。


    不得不說,雖然曹軒的生活作風可能有問題,但是屁股絕對夠正。


    出道以來的種種件件,都可圈可點,雖然有時候帶有一些功利性,但也無可厚非,特別是在魚龍混雜的演藝娛樂圈,可謂是出淤泥而不染。


    而且曹軒有實力,是現階段內地最能拿得出手的新生代藝人。


    如果說之前曹軒隻是入了一些大佬的眼,現如今,已經算是重點觀察對象了。


    其實之前就說過,麵對來勢洶洶的日韓和歐美文化入侵,中國不能隻有一個程龍,也不能光靠那幫背景相對混雜的港台藝人撐著,還需要源源不斷的新王牌。


    曹軒就是打出來的第一張新王牌,早在他的亞洲巡迴演唱會之後,官方就一直有意識的照顧。


    當然,官方不會什麽都管,但像是封神屠榜之戰、天壇演唱會,以及這次的中國風盛行。


    符合主旋律和對外擴散影響力需求的,背後都有官方一定的推波助瀾。


    這也不是曹軒獨有的待遇,包括程、李、趙、章那幾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明星都有類似的特殊照顧。


    當然也有一些區別,曹軒由於表現上佳,特別是一顆紅心向紅旗的表現,深得一些大佬的滿意。


    這種印象分,有時候最沒用,但有時候也是最有用的………


    ………


    《中國風》正如火如荼的時候,曹軒還接到了一個特殊邀請。


    國話通過李雪建的關係,聯係到了他,希望把《赤伶》mv的故事背景,搬上話劇舞台。


    之前一直在說《青花瓷》和《東風破》如何火爆,其實《赤伶》的影響力絲毫不弱於這兩首歌。


    甚至在普通群眾心裏,《赤伶》的影響力還要更大一些。


    原因很簡單,這首歌和mv背後的故事對普通人來說太有共情了,那種舍身取義為家國的情懷,讓大家對這首歌的觀感有著格外的加成。


    《青花瓷》和《東風破》激烈的爭奪第一,而《赤伶》穩穩占據第三的位置不動搖。


    而且在電視的點播率,遠遠高出上述兩首歌。


    據說有家市地方台,連續多個小時循環播放這首歌的mv,收視率竟然居高不下,停播時還有觀眾打電話抱怨。


    位卑不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這首歌的傳唱度絲毫不次於“天青色的煙雨,而我在等你”和“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


    乃至於《青花瓷》《東風破》兩首歌,大多數人隻會哼哼著一兩句,而《赤伶》許多人都能唱上小半首。


    固然有那兩首歌詞難記的原因,但也可見《赤伶》的影響力。


    更有一些人癡迷這首歌其中的戲腔,日常都有人尖著嗓子學唱幾句,如果能唱出幾分韻味的話,那麽一定是周圍人眼中最靚的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199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一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一點並收藏華娛199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