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陽泉
皇帝剛削藩,我就起兵造反! 作者:騎著野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畢竟士兵就那麽多,你顧及這裏,自然而然地就顧及不到別的地方了。
所以在敵人還沒有把兵力調遣到陽泉的時候,你突襲陽泉的成功率,則是十分之高的。
羅明義看著狄興雲說道:“若久戰不破,那麽就及時撤軍。”
陽泉固然是他必爭之地,但是若陷入長期的焦灼之中,那麽也要舍棄,從長計議,畢竟這個地方,你短時間內攻破不了,那也就代表著你長時間內,也攻破不了,必須采取奇策,才有機會破城。
狄興雲聽完羅明義的話後,他平淡一笑,然後說道:“放心吧,我一定會破城的!”
說完狄興雲就離開了,他不認為自己連一個兵馬不多的城池,都拿不下。
而羅明義看著狄興雲的背影,心中隱隱約約地有些擔憂,他了解狄興雲是個什麽樣人,雖然也是一個謹慎,詭計多端之人,但是在某些時候,他也是十分冒然,激進的。
他內心擔憂著狄興雲陷入長久的僵持之中,一旦陷入其中,那麽沒有拿下陽泉城是小,若讓狄興雲損失在這裏,這事可大……
雖然狄興雲是自己的部下,但也是李子明旗下的八大心腹之一,若狄興雲戰死於這裏,他必然會受到很大的追責。
但是不派遣狄興雲去攻打陽泉,而他帳下又沒有合適的人選。
總而言之,在攻伐陽泉城的將領之中,他的手底下,狄興雲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狄興雲離開了大殿後,則就立馬召集兵馬。
對於狄興雲而言,現在是爭分奪秒的時候,如果他到達陽泉城晚了,也許敵人的重兵已經駐紮在那裏了。
陽泉城。
此時李季已經來到了陽泉城,李季也深知陽泉城對於他們的重要性。
此時陽泉城的守軍不過三千精兵,三萬無甲之士。
若東海大軍前來,即使他坐擁地理優勢,也難以麵對李子明的強攻。
而一旁的將領們,則是十分急躁,誰也沒有想到,這突然就和東海王要開戰了。
當然沒有人想過西山州第一個要爆發戰爭點,是在東部的陽泉城,因為很多人都認為,西部才是西山州最大的戰場,東部無戰事。
但是事情一般都不會朝著人們願意發展的方向而發展。
這西部倒是一片平和,但是東部卻劍拔弩張了。
此時一眾將領,看著李季,希望他能出出主意,告訴他們該怎麽辦。
當然李季從晉陽來這裏,其目的,就是為了對付東海兵的,也隻有他來出主意。
當然一些將領,對於李季是頗為不滿,因為在他們所得到的信息之中,和東海王爆發戰事,就是因為李季力阻於李建德,從而才爆發的戰爭。
這些將領,大多本身就是西山州的世家,他們並不願意戰爭,至於忠心於李建德,那不過是形勢所迫而已。
對於他們而言,臣服於李建德和臣服於李子明,其並無本質的區別。
所以他們是希望李建德能接受羅明義的勸降的。
但是李季的出來阻攔,打破了他們所想的……
李季此時已經得到了情報,狄興雲正在帶著兵馬而來,所攻城,以他們內部的情況,難以對付狄興雲。
他看著眾人說道:“諸位,我們隻需要堅持十天就可以,十天之後,駐紮在澤州的兵馬,就會到達這裏,從而我們就有龐大的兵力。”
“依靠陽泉山勢,則可以與敵人僵持作戰。”
李季所調遣的兵力,隻有駐紮在澤州的,因為在永寧的兵力,他是無法抽調的,因為在永寧的兵力,還需要防範一個勢力,那就是獨孤辛。
獨孤辛此時占據關中地區,而他從關中東出,則有一條路線可以到達西山州,所以他們必須要在這裏駐兵。
對於獨孤辛,他們並不知道是敵還是友,所以他們必須要對獨孤辛做出來防範。
當然他們也派遣了使者,希望能與獨孤辛進行友好會盟。
按照李季的想法,他們可以割讓獨孤辛一些土地,保證獨孤辛可以南下進入帝都中央。
不過這個提案被李建德給拒絕了,按照李建德的意思,如獨孤辛來犯,那麽他們就戰之。
不過李季也沒有再多說什麽,畢竟如果獨孤辛要打帝都,並非一定要占據西山州,也可以一直東進,從而直達帝都。
隻不過占據了西山州後,可以從兩個方向對帝都進攻。
當然李子明攻打西山州的目的,也有這個原因,那就是多方麵包圍帝都。
眾人聽完李季的話後,眾人也紛紛點頭,其中一人看著李季:“但是現在我們的兵力不足,如此之下,我們應當如何?”
是啊,你說的都是援兵到達之後的事情,問題是,現在還沒有援兵呢,如此之下,那如何與敵人作戰呢?
難道敵人就眼睜睜地等你援兵來了,再來打你嗎?
你說堅持十天,這說容易,但是如何堅持十天呢,你得給出一個方案啊。
如果隻是靠說,堅守十天,那麽在場的所有將領,都能說出來這種話,畢竟說,隻是兩嘴一張的事情,沒有任何難度。
“放心,既然我來了,我自然是有把握,堅持十天的。”李季看著眾人說道。
隨後他走到了沙盤麵前說道:“若靠守城,敵人大軍一來,我們尚難以堅守,所以我們要主動出擊。”
李季這剛說完,眾人又是一驚,他們沒有想到,李季所說的方法,竟然是主動出擊。
“這守都難以阻擋,若主動進攻,怕是會全軍覆沒啊。”其中一個將領看著李季說道。
你坐擁山勢地區,人家來打你,你都覺得困難,你這主動出擊,這不是送死嗎?
“非也,非也!”
“敵人大軍到來,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此次派遣來的則是狄興雲,他隻率領了先遣部隊。”
“我們隻需要擊潰這個先遣部隊,到時候敵人的大軍到來,需要重新列陣,從而會耽擱很長時間。”
狄興雲的先遣部隊,打的是一個突襲,若可以快速攻破陽泉甚好,若無法快速攻破,按照羅明義的思路,那也可以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從而收手撤軍,等待大軍。
但是若先遣部隊被擊破,那麽他的大軍到來,則需要整頓,這就耽擱時間了。
所以在敵人還沒有把兵力調遣到陽泉的時候,你突襲陽泉的成功率,則是十分之高的。
羅明義看著狄興雲說道:“若久戰不破,那麽就及時撤軍。”
陽泉固然是他必爭之地,但是若陷入長期的焦灼之中,那麽也要舍棄,從長計議,畢竟這個地方,你短時間內攻破不了,那也就代表著你長時間內,也攻破不了,必須采取奇策,才有機會破城。
狄興雲聽完羅明義的話後,他平淡一笑,然後說道:“放心吧,我一定會破城的!”
說完狄興雲就離開了,他不認為自己連一個兵馬不多的城池,都拿不下。
而羅明義看著狄興雲的背影,心中隱隱約約地有些擔憂,他了解狄興雲是個什麽樣人,雖然也是一個謹慎,詭計多端之人,但是在某些時候,他也是十分冒然,激進的。
他內心擔憂著狄興雲陷入長久的僵持之中,一旦陷入其中,那麽沒有拿下陽泉城是小,若讓狄興雲損失在這裏,這事可大……
雖然狄興雲是自己的部下,但也是李子明旗下的八大心腹之一,若狄興雲戰死於這裏,他必然會受到很大的追責。
但是不派遣狄興雲去攻打陽泉,而他帳下又沒有合適的人選。
總而言之,在攻伐陽泉城的將領之中,他的手底下,狄興雲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狄興雲離開了大殿後,則就立馬召集兵馬。
對於狄興雲而言,現在是爭分奪秒的時候,如果他到達陽泉城晚了,也許敵人的重兵已經駐紮在那裏了。
陽泉城。
此時李季已經來到了陽泉城,李季也深知陽泉城對於他們的重要性。
此時陽泉城的守軍不過三千精兵,三萬無甲之士。
若東海大軍前來,即使他坐擁地理優勢,也難以麵對李子明的強攻。
而一旁的將領們,則是十分急躁,誰也沒有想到,這突然就和東海王要開戰了。
當然沒有人想過西山州第一個要爆發戰爭點,是在東部的陽泉城,因為很多人都認為,西部才是西山州最大的戰場,東部無戰事。
但是事情一般都不會朝著人們願意發展的方向而發展。
這西部倒是一片平和,但是東部卻劍拔弩張了。
此時一眾將領,看著李季,希望他能出出主意,告訴他們該怎麽辦。
當然李季從晉陽來這裏,其目的,就是為了對付東海兵的,也隻有他來出主意。
當然一些將領,對於李季是頗為不滿,因為在他們所得到的信息之中,和東海王爆發戰事,就是因為李季力阻於李建德,從而才爆發的戰爭。
這些將領,大多本身就是西山州的世家,他們並不願意戰爭,至於忠心於李建德,那不過是形勢所迫而已。
對於他們而言,臣服於李建德和臣服於李子明,其並無本質的區別。
所以他們是希望李建德能接受羅明義的勸降的。
但是李季的出來阻攔,打破了他們所想的……
李季此時已經得到了情報,狄興雲正在帶著兵馬而來,所攻城,以他們內部的情況,難以對付狄興雲。
他看著眾人說道:“諸位,我們隻需要堅持十天就可以,十天之後,駐紮在澤州的兵馬,就會到達這裏,從而我們就有龐大的兵力。”
“依靠陽泉山勢,則可以與敵人僵持作戰。”
李季所調遣的兵力,隻有駐紮在澤州的,因為在永寧的兵力,他是無法抽調的,因為在永寧的兵力,還需要防範一個勢力,那就是獨孤辛。
獨孤辛此時占據關中地區,而他從關中東出,則有一條路線可以到達西山州,所以他們必須要在這裏駐兵。
對於獨孤辛,他們並不知道是敵還是友,所以他們必須要對獨孤辛做出來防範。
當然他們也派遣了使者,希望能與獨孤辛進行友好會盟。
按照李季的想法,他們可以割讓獨孤辛一些土地,保證獨孤辛可以南下進入帝都中央。
不過這個提案被李建德給拒絕了,按照李建德的意思,如獨孤辛來犯,那麽他們就戰之。
不過李季也沒有再多說什麽,畢竟如果獨孤辛要打帝都,並非一定要占據西山州,也可以一直東進,從而直達帝都。
隻不過占據了西山州後,可以從兩個方向對帝都進攻。
當然李子明攻打西山州的目的,也有這個原因,那就是多方麵包圍帝都。
眾人聽完李季的話後,眾人也紛紛點頭,其中一人看著李季:“但是現在我們的兵力不足,如此之下,我們應當如何?”
是啊,你說的都是援兵到達之後的事情,問題是,現在還沒有援兵呢,如此之下,那如何與敵人作戰呢?
難道敵人就眼睜睜地等你援兵來了,再來打你嗎?
你說堅持十天,這說容易,但是如何堅持十天呢,你得給出一個方案啊。
如果隻是靠說,堅守十天,那麽在場的所有將領,都能說出來這種話,畢竟說,隻是兩嘴一張的事情,沒有任何難度。
“放心,既然我來了,我自然是有把握,堅持十天的。”李季看著眾人說道。
隨後他走到了沙盤麵前說道:“若靠守城,敵人大軍一來,我們尚難以堅守,所以我們要主動出擊。”
李季這剛說完,眾人又是一驚,他們沒有想到,李季所說的方法,竟然是主動出擊。
“這守都難以阻擋,若主動進攻,怕是會全軍覆沒啊。”其中一個將領看著李季說道。
你坐擁山勢地區,人家來打你,你都覺得困難,你這主動出擊,這不是送死嗎?
“非也,非也!”
“敵人大軍到來,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此次派遣來的則是狄興雲,他隻率領了先遣部隊。”
“我們隻需要擊潰這個先遣部隊,到時候敵人的大軍到來,需要重新列陣,從而會耽擱很長時間。”
狄興雲的先遣部隊,打的是一個突襲,若可以快速攻破陽泉甚好,若無法快速攻破,按照羅明義的思路,那也可以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從而收手撤軍,等待大軍。
但是若先遣部隊被擊破,那麽他的大軍到來,則需要整頓,這就耽擱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