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會議結束後的第五天。


    李子明則帶著兩萬兵馬北上,其第一個目標則是奪取‘殷城’。


    這個地方也是三州交界處,則是南河州,北河州,西山州,這三個州的交界之地,同時也是夏江的糧倉之一。


    拿下殷城,李子明則就有一個穩固的大後方,其可以以殷城為根基,分散一部分夏江的兵力,從而緩解一下北方聯軍的壓力。


    當然作為夏江重要的大後方之一,自然也是有著重兵和猛將的鎮守。


    所以李子明和夏江的第一戰,就是一場硬仗。


    殷城作為三州交界處,其地形是多樣性的,其有山地,平原,窪地,丘陵四種地勢麵貌,其平原地勢占殷城麵積最多。


    其城池也是築在平原之地上。


    殷城這座城池,因為地處於三州交界處,這個地方,則是貿易之城,同時殷城也是糧倉之城。


    是帝國北部最大的糧倉。


    殷城曾經隸屬於南河州,後來被皇帝要去,成為帝國直接管轄的城池。


    其原因並非是貿易之城,就是因為這個地方,儲存著太多的糧食了。


    如果北部發生了饑荒,這個地方可以很輕鬆地就開倉放糧。


    而皇帝拿走,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北部發生饑荒,或者災情,到時候出現了這些問題,皇帝可以開倉放糧,博一個名聲。


    這裏是貿易大城,也是糧食的儲存之地,對於如今的局勢,這也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畢竟有著那麽多的糧食。


    誰起兵奪走了他,那麽可保自己的士兵,有著足夠的糧食可以吃。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糧食是最重要的一個資源。


    這也是李子明奪取這裏的重要的原因,因為這裏有著充足的糧食,如果自己奪取了這裏,那麽很快就可以拉起來一支隊伍。


    不說隊伍的戰鬥力如何,但是人員上,肯定是相當充足的,至於戰鬥力,有著如此充足的糧食,再加上自己那家底,給點時間訓練,饑荒難民,那也能訓練成裝備精良的勇士。


    因為其是重要的資源城池,同時也是夏江後方的重要糧倉之一,所以這個地方駐紮的兵力是充足的。


    殷城雖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其並沒有高牆壁壘……


    因為在最初的時候,殷城隻是一個三州貿易中轉站,大多數在這裏的是商人,沒有必要在這裏建造高強壁壘,這個時期,並非是兵家必爭之地。


    後來到了帝國中期,這個地方才逐漸地成為大糧倉,糧倉之城,而那個時候,乃至一年前,帝國都是風平浪靜的太平時期,也沒有人想著去奪取這個地方。


    所以這裏,一直沒有修建城牆,一直到了北海王起兵之後,這個地方才逐漸地成為戰略要地,而這個時候再去修建城牆什麽的,已經晚了……


    所以殷城此時雖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並沒有堅固的軍事要塞和高強壁壘……


    不過即使如此,根據李子明所得到的資料,這個地方,也駐紮著三萬人的帝國軍還有著悍將張長功。


    張長功是夏江旗下有名的悍將,跟隨夏江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殷城。


    張長功此時坐在太守府邸。


    夏江討伐北方叛亂,他把張長功安排到了殷城這裏,此時的張長功不光有著都尉的軍銜,還為殷城太守,軍政一手抓……


    張長功來到這裏後,他就開始在這裏進行軍事化管理,所謂的軍事化管理,就是讓這裏的平民全民皆兵,同時為他修建工事,同時臨時征召了這裏的田地。


    也就是讓給這裏的男女老少,都為他們的軍團而服務。


    同時加大了這裏過往商人的稅收……


    張長功此時看著桌子上的一大堆的文書,他是十分的發愁,他隻是一個粗人,而夏江卻讓他管理內政……


    夏江這麽做,其實也是在曆練張長功,他知道張長功是一個勇將,但也僅僅限於將領,所以他給了張長功太守的職位,其目的就是曆練他的文職能力,從而有機會讓他入閣。


    如果你隻是一個粗人,打架的莽夫,你是無法入閣的……


    不過夏江也知道張長功的能力,如果隻是張長功一個人,他自然不敢把殷城完全地交給他來處理。


    之所以他敢這麽做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張長功的參軍‘劉巧民’。


    “巧民啊,這些事情,你就幫我處理了吧。”張長功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東西,然後對一旁的一位身穿官袍的三十來歲的壯年人說道。


    “將軍,今天送來了一份軍報,你看了嗎?”劉巧民看著張長功詢問道。


    “軍報?”


    “咱這裏,還有軍報?”


    “太師即將滅掉北方聯軍,完成北方平叛了,咱這裏,沒有什麽戰事,怎麽會有軍報啊?”


    “巧民啊,你是不是搞錯了?”張長功看著劉巧民說道。


    “沒有錯,這是下麵人告訴我的,將軍,你看看文書之中,這裏麵應該有軍報。”劉巧民看著張長功說道。


    軍報一般分為兩種,緊急軍報與軍報。


    兩份軍報主要是一快一慢的區別,還有緊急軍報會第一時間送到將領的麵前,而軍報則會上報上去,一般情況下將領會在三天到五天的時間內才能看到。


    聽到了劉巧民的話後,張長功坐了起來,隨後開始翻起來自己麵前的這些文書了,很快他就看到了軍報。


    這一看不要緊,看完之後,直接頓時站了起來:“這麽重要的軍報,怎麽不是緊急軍報?”


    劉巧民看向張長功詢問道:“怎麽了,將軍,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張長功深深地吸了口氣,然後說道:“南邊的李子明要打過來了,看來他與北方聯軍可能私下地聯係起來了,想以此兩麵夾擊……”


    “如此重要的事情,為什麽不是緊急軍報,第一時間匯報於我,而是軍報……”對此張長功十分的氣憤,他覺得這個軍報應該歸為緊急軍報,而非軍報。


    “前一陣子,李子明才剛拿下大梁城,李子明即使來,短時間內也來不了,我想是因為這個原因吧……”劉巧民迴答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剛削藩,我就起兵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著野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著野豬並收藏皇帝剛削藩,我就起兵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