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文,李建明,一文一武,在李甫堂看來,這是他們李家的未來。


    同時在李甫堂看來,他曾經當過首輔,他的兒子,也能當上首輔。


    之前內閣投票,有人舉薦自己的兒子任職州牧,但是因為天下大亂了,他也就投了反對票。


    首輔和次輔,二次輔則是有著一票否決權,當然首輔有三次,次輔和二次輔,則分別是兩次和一次。


    當時投票當中,如果不是他投了否決票,他的長子李建文,也許就已經出任州牧了。


    如今這個時期,出任州牧,並不是什麽好時候……


    曾杺豪退守大梁城下後,李子明以橫掃之勢,拿下了半個南河州,同時集結兵馬,兵臨大梁城。


    南河州,東海軍大本營。


    李子明大營此時駐紮在距離大梁城二百裏的地方,他要在這裏,集結兵馬,從而對大梁城發動進攻。


    本來李子明是控製整個南河州的,但是擔心其大梁的兵馬突襲,把他的軍團給切斷了,從而逐個擊破,李子明為了保守起見,選擇了隻占據了南河州南部和東部的一些土地。


    因為曾杺豪撤離的時間太緊,這些土地的資源,他也沒有遷移,李子明占據了這些地方後,第一件事,就是進行人口統計,從而征兵……


    此時李子明坐在主座上,看著眾人詢問道:“諸位,對於攻伐大梁城,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敵人把兵力都聚集在了大梁城中,同時緊閉城門。”


    “作為南河州的首府,大梁城內,有著充足的資源,根據我所了解的,維持個三年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所以,我們要想拿下這座城,隻能以強攻的方式……”


    “但是我們必須要加快進攻,因為根據斥候的情報,北方的情況,不容樂觀啊……”李子明歎了口氣說道。


    說到北方,李子明的心多少有些悲歎,去年北方聯軍打得那麽好,然而今年剛開春,就迎來了一場大敗,現在根據斥候的情報,北方聯軍那就是被夏江吊著打。


    若不是騎兵多,恐怕現在已經崩潰了。


    現在的李子明雖然贏了帝都禁軍,而且還處於優勢中,但是李子明是一天都不開心不起來,因為他害怕北方聯軍哪天突然暴斃了。


    李子明看著眾人:“諸位,有什麽能快點攻破城池的方法嗎?”


    眾人都低著頭,沉默不語……


    吳澤明看向李子明說道:“王上,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敵人站在這如此地勢優勢的城池之中,若發兵攻城,恐怕一時半會難以攻下,還有可能根本攻破不下。”


    “兵家曰:攻城之戰要以數倍乃至十倍的兵力,才可攻之。”


    “根據情報所知,敵人城內則有三十萬之眾……”


    這個二十萬是敵人的士兵還有民兵,還有青壯年男丁和女丁,不算老人和幼童……


    “強攻,乃為下策,也是不得已之策。”


    “所以臣,主張攻心之戰。”吳澤明看著李子明說道。


    “那這攻心之戰,該如何打呢?”李子明詢問道。


    “今天早上剛送來的情報,王上應該看到了吧,曾杺豪已被撤職,派遣了一個叫孫福同的人上位。”吳澤明對李子明說道。


    李子明點了點頭,這個情報,早上李子明的確看到了,但是並沒有太過在意,因為孫福同,李子明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個人。


    一個無名之輩,何以讓李子明掛在心上呢?


    “根據情報所知,孫福同雖為武官,但從未在禁軍之中任職,其還年輕,為狀元,年紀輕輕入內閣,其必然會有所傲慢。”


    “而大梁城內,皆為是什麽人,皆為禁軍老輩!”


    “他們對孫福同,能十分服氣嗎?”


    “我看恐怕不會……”


    “所以臣,認為這是一個突破口,發現其矛盾,激化其矛盾,不費一兵一卒,讓其軍中內亂。”吳澤明看著李子明說道。


    李子明點了點頭,然而李子明卻發現了一個十分可疑的地方。


    李子明摸著自己的下巴:“夏涼並非昏庸無能之輩,他為什麽,讓一個乳臭未幹,沒有半點履曆的人,來當這個大帥呢?”


    “是這個孫福同有什麽特殊的魔力?”


    “讓夏涼認為,他一定可以坐這個位置,能擊潰我們?”


    李子明雖然沒有把孫福同放在眼裏,但是這一係列的原因,讓李子明深思了起來。


    他不相信一個乳臭未幹的年輕人,可以直接被提拔為大帥。


    而賈佩看向李子明說道:“他應該是孫家人,孫澤凱的後人……”


    “孫澤凱?”聽到這裏後,李子明也逐漸地明白了為什麽,孫澤凱,帝國功勳元帥,其後人都是在帝國軍中任職,一度時期孫家在帝國軍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後來皇帝擔心帝國軍勢力龐大,故而分化了帝國軍,把其分裂,成為地方軍,由總督統領。


    畢竟一個集中的帝國軍,並不完全在皇帝的手中掌握著,這就是一個很大的不穩定因素。


    帝國軍分裂後,一部分為皇權所有,也就是帝都禁軍的前身,另一部分,則分化到地方當中,被地方收編。


    這就是當初帝國中最著名的軍改。


    當然這一次改革,也是死了很多人,差點引發出來大亂,而當時孫家的當家人‘孫喜明’沒有做任何抵抗,全然地接受了這次軍改。


    也是因為孫喜明的這個做法,得以讓孫家保全……而孫喜明,更是在那個時期,成為了內閣首輔,不過孫喜明之後,其家族之人,雖然都有在軍中任職,但其職位最高也就是做到了禁軍統領之位和地方軍都尉,連一個總督都沒有出過,更是無一人入內閣,更別說成為首輔了……


    而一直到孫福同,高中狀元,得到趙邦的賞識,成為了趙邦的準女婿,則又被趙邦提拔入閣。


    孫家得到了史無前例崛起的一次機會……


    而夏涼選擇孫福同的原因也很簡單,他是狀元,其必然有能力,其二能得到趙邦的賞識,必然有點東西,而且夏涼當時所想的,李甫堂也認為其有所能力,一個首輔一個次輔,所認同,怎麽可能平庸之輩。


    後又得知是孫家後人,其老祖宗牛逼,後輩豈能是孫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剛削藩,我就起兵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著野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著野豬並收藏皇帝剛削藩,我就起兵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