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


    初春是迎萬物的季節,同時天氣也逐漸的暖和起來,人們也逐漸地出來,開始新一年的工作。


    東山州魯城。


    這裏如今是鄭之浩所占據的地方,魯城是一個戰略要城,其也是東山王的糧倉,但是因為東山王得到了李子明的物資援助,他直接把自己的糧倉裏儲存的物資全部給燒掉了。


    畢竟自己也守不住這個地方,與其便宜給鄭之浩,不如一把大火燒了。


    雖然魯城沒有了糧食,但其對於帝國而言,對於東山王而言,也是有著很多重要的東西,其二就是書籍。


    魯城出現過許多大才,而他們臨終前都把自己的畢生所學留在了東山學府。


    東山學府是帝國和東山王聯合打造的官方學府。


    隻要你能來到這裏,通過這裏的考試,交完學費,你就可以在這裏上學,在這裏上學,你科考成功的概率,遠大於別的地方。


    因為科舉考試,出卷的人,就有東山學府出來的官員……


    因為有很多官員是東山學府出來的學生,故而進入了內閣,在內閣之中則有個派係名為‘東山派’。


    他們這個派係的組成以學府出身為主,這個派係又稱之為‘學閥’。


    他們以學生,老師為架構,組成的團體,從而在帝國的朝堂上占據一席之地。


    東山學府,最初建立的時候,則是希望能廣招天下求學之人,更是打出來了有教無類的名號。


    雖然入學需要學費,但是這個學費是可以在學府之中,做雜工交付的,你可以一邊做工,一邊學習,同時所收取的銀兩十分之少。


    收取學費的目的,並不是設置門檻,而是為了讓學子們知道,求學不易。


    但是經過幾百年發展,出身學府的人,形成了聯合,他們逐漸地掌握了學府,從而設置了更多的門檻。


    他們作為學府的得利者,但並不希望後麵的人,也成為得利者,從而搶奪他們的果實。


    以前你是個人,隻要你想學習,你來就可以,雖然現在也是如此,但是當你填上你的姓名與家庭的時候,就決定了你能不能通過學府的考試了……


    求學考試,其實也不是以考學識為主,而是以麵試,了解你為主,在最開始的時候,基本上是個人,都能通過,但是現在,並非以前了……


    東山王的部下,有很多也是學府的人才,其實東山王想過改變學府,畢竟他的人才也都是從中挑選的,如果拉幫結派,也不利於他。


    隻是這個學府內部的勢力已經根深蒂固了,並不是說改變就可以改變的了……


    而皇帝也想過整頓學府,但是難度不亞於東山王。


    此時李子明在學府的門口。


    李子明兵臨東山州後,第一個來的就是魯城,魯城的守軍當看到李子明的旗幟後,不戰就撤了。


    根據李子明所獲得情報,守軍一共不到一千人,對於南部的李子明,鄭之浩根本沒有設防。


    因為他沒有多餘的兵力用來防守李子明,而且李子明在江南州北部加強防禦工事,他判斷,李子明也不會北上來攻伐於他,兩個原因,讓他對於李子明,基本上是處於忽視態度。


    這也是為什麽李子明可以輕而易舉地就來到了東山州,從而拿下魯城的重要原因。


    此時李子明看著前方的東山學府。學府的門口有著兩個大獅子。


    其門口的兩旁寫著一副對聯‘有教無類’‘無學有蒙’,在最上方則是橫批‘教之道’。


    大門是黑色的,不過此時是處於敞開的狀態……而在大門的中央則是一位白發,長須的老者,他跪在地上。


    李子明走了過去……


    “東山學府府尹‘公孫聖衍’拜見東海王。”老者低著頭,給李子明磕了三個頭,從而再緩緩地起身,看向李子明。


    “起來吧,這麽大的年紀,一直跪著,對身體不好。”李子明對公孫聖衍說道。


    聽到李子明的話後,公孫聖衍才緩緩地站起來,低著頭,不敢直視李子明。


    “老先生,也是有名的文人,我李子明愛才,尊重文人,老先生不用如此的拘謹。”


    “我不會拿老先生怎麽樣的。”李子明低聲說道。


    很早的時候,李子明就聽聞過公孫聖衍的名頭……


    公孫聖衍雖然也是東山派的人,但是他不搞權力鬥爭,他一心隻想教學,教導每個學生,他是一個學者,但同樣,他也是一個好老師。


    他教導過很多有才華的人,他的學生,在內閣之中就有七個……


    雖然他不搞權力鬥爭,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更何況他在這個位置上。


    不過因為他的學生有七個在內閣之中,一般人也不敢找他的麻煩……


    再加上他不參與鬥爭,就沒有人找到麻煩了,畢竟他不參與鬥爭,你找他麻煩,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老先生,我想去藏書閣看看……”李子明看著公孫聖衍說道。


    東山學府的藏書閣是帝國藏書最多的地方,比帝都的藏書閣,所收藏的數量的還要多。


    李子明其想去藏書閣,其是想看看關於兵法的書籍。


    畢竟趁著還沒有經曆大戰,要多研究一下排兵布陣。


    在去的路上,李子明平靜地詢問道:“戰爭好像沒有牽連到學府?”


    “是的,無論是東山王,還是鄭之浩,他們都沒有對做學府做什麽。”


    “即使鄭之浩缺少兵員,他沒有想過,拉著學府的學生上戰場。”


    “而東山王,遷移人口和物資的時候,也沒有想著把學府遷移走到自己的地盤中。”


    “雖然東山州在爆發戰爭,但是這東山學府,卻是一個遠離戰爭的地方。”公孫聖衍對李子明說道。


    李子明點了點頭,其實鄭之浩也想過從這些學生中,征兵,但是這個學府中的學生也不過幾百人。


    年輕的人也就三百來人,你全部征進來也沒有啥意義,而且這些年輕人,基本上都是文縐縐的書生,送到戰場上,那也是炮灰,甚至炮灰都不如……


    在公孫聖衍的帶領下,李子明來到了藏書閣,藏書閣是一座石塔……


    公孫聖衍看著李子明說道:“王上,這裏麵存放著我東山學府中,許多大才的畢生所學,同時還收錄帝國各地所傳下來的學術。”


    李子明點了點頭,低聲詢問道:“關於兵家的書籍,在哪個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剛削藩,我就起兵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著野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著野豬並收藏皇帝剛削藩,我就起兵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