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不戰而降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 作者:左牽黃右擎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遜獨自在帳中沉思了許久,他知道,雖然計劃周密,但戰場上的變化無常,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導致滿盤皆輸。他輕輕歎了口氣,轉身走向案台,提筆在羊皮紙上書寫起來,一是為了記錄下自己的計劃和思路,二是為了隨時調整策略,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變化。
夜深了,帳外的風聲和偶爾傳來的巡邏士兵的腳步聲顯得格外清晰。陸遜的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他的字跡清晰而有力,每一筆都透露出他的決心和智慧。
“報!”帳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聲音,打斷了陸遜的思緒。
“進來。”陸遜放下筆,抬頭看去。
一名斥候快步走進帳中,單膝跪地,氣喘籲籲地報告:“將軍,蠻夷部落在夜間有所異動,似乎是在集結兵力。”
陸遜眉宇間閃過一絲凝重,他立刻走到地圖前,指著斥候所說的位置:“具體在哪些區域?”
斥候迅速指出幾個地點:“這裏,還有這裏,都有蠻夷活動的跡象。”
陸遜沉思片刻,隨即下令:“傳令下去,各部加強戒備,不得輕舉妄動。同時,派人密切監視蠻夷部落的動向,一有異動,立即迴報。”
斥候領命而去,陸遜再次迴到案台前,他開始在原有的計劃上做出調整。他知道,蠻夷的夜間集結可能是一個陷阱,也可能是他們意識到危機,準備做出反擊。無論是哪種情況,他都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陸遜一夜未眠,但他的眼神依舊堅定。他相信,隻要按照既定的策略行事,即使蠻夷有所準備,也難逃失敗的命運。
隨著第一縷陽光照進帳中,陸遜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盔甲,走出了帳外。他站在營地上,望著東方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禱:願此戰順利,願南越國運昌隆。
使者踏入城中,一路直達守軍將領的府邸。府門敞開,城主李現身著錦袍,麵帶微笑,迎了上來。
“貴客臨門,不知遣閣下前來,有何指教?”
使者行禮迴道:“城主李現,大都督陸遜遣我前來,有一事相商,關乎城主與高句麗未來的福祉。”
“哦?願聞其詳。”
“陸遜將軍有意,若城主願意歸附,他日高句麗一統,將軍願推舉城主為整個高句麗的州牧,執掌一州之軍政大權。”
李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後露出深思的神情。
“敢問使者,何為州牧?”李現好奇地問道。
使者微微一笑,耐心解釋道:“州牧,乃天子之臣,牧守一方。負責管理一州的軍政事務,權力之大,非同小可。待我軍平定高句麗之後,將設立新州,屆時,您便是這新州的州牧。”
李現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不禁拍手稱讚:“好,好一個州牧!好詞!隻是我這彈丸小城,如何能與陸遜大王抗衡?”
使者微笑著迴答:“城主過謙了。您的忠誠與才能,陸遜大王早已有所耳聞。隻要您願意歸附,陸遜大王定會全力支持,共同開創高句麗的新篇章。”
“使者閣下,請迴稟陸遜大都督,我李現雖隻守著這彈丸小城,但城中兵卒雖不過千人,皆是我精心訓練,忠誠勇敢。如今,我願將這千餘兵卒全數交由大都督調遣,任憑差遣,絕不遲疑。”
使者眼中閃過一絲讚許,迴道:“城主忠心耿耿,陸遜大都督定會銘記於心。有城主如此助力,高句麗一統指日可待。我即刻返迴,將城主之意傳達給大都督。”
李現隨著使者,身後緊跟著兩名精壯侍衛,踏上了前往城外南越營地的路途。陽光透過樹梢,斑駁地灑在四人身上,他們的步伐堅定而有力。
抵達營地,主營帳篷巍峨聳立,李現整了整衣冠,帶著一絲緊張和期待,跟隨使者進入了帳中。營帳內,陸遜正坐在案前,手中翻閱著兵書,眉宇間透露出凝重與智慧。
見到陸遜,李現立刻表現出極度的恭敬,他膝行向前,跪倒在地,頭低垂,行了一個極其獻媚的大禮。
李現:“大都督英明神武,能在此拜見,實乃李現三生有幸。”
陸遜聞聲,緩緩放下手中的兵書,目光如炬地看向李現。他站起身來,邁步走向李現,雙手伸出,溫和而有力地扶起了李現。
陸遜:“李現城主,不必多禮。你治理有方,民心所向,能得你相助,實乃我之幸事。”
陸遜一邊說著,一邊上下打量著李現。他的目光如同銳利的刀刃,似乎能洞察人心。
陸遜打量完畢,臉上露出一抹滿意的微笑,他轉身迴到案前,示意李現坐下。
陸遜目光如炬,語氣堅定地對李現說道:“我們越王曾有過一句名言——‘識時務者為俊傑’。依我看,李城主正是吾王口中的俊傑。”
李現雖然對越王的這句話不甚了解,但從陸遜的語氣和神態中,他分明感受到了一種讚許和肯定。他的臉上不禁露出了幾分赧然,但更多的是自豪和喜悅。他明白,這是陸遜在公開誇讚他的智慧和決斷。
此時此刻,李現深知自己應該如何應對。他迅速調整了情緒,挺直了腰板,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誠懇而鄭重地開口說道:
“大都督如此謬讚,李現愧不敢當。但請大都督放心,李現雖才疏學淺,卻深知順應時勢、忠誠於王的重要性。在此,李現願意向大都督,向越王,表以最堅定的忠心。隻要大都督一聲令下,李現定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為大都督效力,為越國盡忠!”
陸遜:“李現城主,你能獻城歸附,足見你的明智和遠見。如今高句麗局勢動蕩,正是需要像你這樣的人才共同穩定局勢,造福百姓。”
李現坐下,神色更加恭敬:“大都督過譽了,李現隻是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隻要能為大都督效力,為高句麗百姓謀福祉,李現萬死不辭。”
陸遜點頭,神情嚴肅:“好,既然如此,我有一事相托。你既然願意歸附,那麽我希望你能繼續鎮守此地,同時協助我軍安撫周邊城池,共同抵禦外敵。”
李現立刻起身,再次跪地:“大都督放心,李現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都督所托。”
陸遜再次扶起李現:“城主如此忠誠,我自是信得過。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你先迴去準備一下,我會派人與你詳細商議接下來的計劃。”
李現點頭應允,隨後在使者的陪同下,離開了主帥營帳。
夜深了,帳外的風聲和偶爾傳來的巡邏士兵的腳步聲顯得格外清晰。陸遜的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他的字跡清晰而有力,每一筆都透露出他的決心和智慧。
“報!”帳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聲音,打斷了陸遜的思緒。
“進來。”陸遜放下筆,抬頭看去。
一名斥候快步走進帳中,單膝跪地,氣喘籲籲地報告:“將軍,蠻夷部落在夜間有所異動,似乎是在集結兵力。”
陸遜眉宇間閃過一絲凝重,他立刻走到地圖前,指著斥候所說的位置:“具體在哪些區域?”
斥候迅速指出幾個地點:“這裏,還有這裏,都有蠻夷活動的跡象。”
陸遜沉思片刻,隨即下令:“傳令下去,各部加強戒備,不得輕舉妄動。同時,派人密切監視蠻夷部落的動向,一有異動,立即迴報。”
斥候領命而去,陸遜再次迴到案台前,他開始在原有的計劃上做出調整。他知道,蠻夷的夜間集結可能是一個陷阱,也可能是他們意識到危機,準備做出反擊。無論是哪種情況,他都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陸遜一夜未眠,但他的眼神依舊堅定。他相信,隻要按照既定的策略行事,即使蠻夷有所準備,也難逃失敗的命運。
隨著第一縷陽光照進帳中,陸遜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盔甲,走出了帳外。他站在營地上,望著東方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禱:願此戰順利,願南越國運昌隆。
使者踏入城中,一路直達守軍將領的府邸。府門敞開,城主李現身著錦袍,麵帶微笑,迎了上來。
“貴客臨門,不知遣閣下前來,有何指教?”
使者行禮迴道:“城主李現,大都督陸遜遣我前來,有一事相商,關乎城主與高句麗未來的福祉。”
“哦?願聞其詳。”
“陸遜將軍有意,若城主願意歸附,他日高句麗一統,將軍願推舉城主為整個高句麗的州牧,執掌一州之軍政大權。”
李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後露出深思的神情。
“敢問使者,何為州牧?”李現好奇地問道。
使者微微一笑,耐心解釋道:“州牧,乃天子之臣,牧守一方。負責管理一州的軍政事務,權力之大,非同小可。待我軍平定高句麗之後,將設立新州,屆時,您便是這新州的州牧。”
李現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不禁拍手稱讚:“好,好一個州牧!好詞!隻是我這彈丸小城,如何能與陸遜大王抗衡?”
使者微笑著迴答:“城主過謙了。您的忠誠與才能,陸遜大王早已有所耳聞。隻要您願意歸附,陸遜大王定會全力支持,共同開創高句麗的新篇章。”
“使者閣下,請迴稟陸遜大都督,我李現雖隻守著這彈丸小城,但城中兵卒雖不過千人,皆是我精心訓練,忠誠勇敢。如今,我願將這千餘兵卒全數交由大都督調遣,任憑差遣,絕不遲疑。”
使者眼中閃過一絲讚許,迴道:“城主忠心耿耿,陸遜大都督定會銘記於心。有城主如此助力,高句麗一統指日可待。我即刻返迴,將城主之意傳達給大都督。”
李現隨著使者,身後緊跟著兩名精壯侍衛,踏上了前往城外南越營地的路途。陽光透過樹梢,斑駁地灑在四人身上,他們的步伐堅定而有力。
抵達營地,主營帳篷巍峨聳立,李現整了整衣冠,帶著一絲緊張和期待,跟隨使者進入了帳中。營帳內,陸遜正坐在案前,手中翻閱著兵書,眉宇間透露出凝重與智慧。
見到陸遜,李現立刻表現出極度的恭敬,他膝行向前,跪倒在地,頭低垂,行了一個極其獻媚的大禮。
李現:“大都督英明神武,能在此拜見,實乃李現三生有幸。”
陸遜聞聲,緩緩放下手中的兵書,目光如炬地看向李現。他站起身來,邁步走向李現,雙手伸出,溫和而有力地扶起了李現。
陸遜:“李現城主,不必多禮。你治理有方,民心所向,能得你相助,實乃我之幸事。”
陸遜一邊說著,一邊上下打量著李現。他的目光如同銳利的刀刃,似乎能洞察人心。
陸遜打量完畢,臉上露出一抹滿意的微笑,他轉身迴到案前,示意李現坐下。
陸遜目光如炬,語氣堅定地對李現說道:“我們越王曾有過一句名言——‘識時務者為俊傑’。依我看,李城主正是吾王口中的俊傑。”
李現雖然對越王的這句話不甚了解,但從陸遜的語氣和神態中,他分明感受到了一種讚許和肯定。他的臉上不禁露出了幾分赧然,但更多的是自豪和喜悅。他明白,這是陸遜在公開誇讚他的智慧和決斷。
此時此刻,李現深知自己應該如何應對。他迅速調整了情緒,挺直了腰板,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誠懇而鄭重地開口說道:
“大都督如此謬讚,李現愧不敢當。但請大都督放心,李現雖才疏學淺,卻深知順應時勢、忠誠於王的重要性。在此,李現願意向大都督,向越王,表以最堅定的忠心。隻要大都督一聲令下,李現定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為大都督效力,為越國盡忠!”
陸遜:“李現城主,你能獻城歸附,足見你的明智和遠見。如今高句麗局勢動蕩,正是需要像你這樣的人才共同穩定局勢,造福百姓。”
李現坐下,神色更加恭敬:“大都督過譽了,李現隻是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隻要能為大都督效力,為高句麗百姓謀福祉,李現萬死不辭。”
陸遜點頭,神情嚴肅:“好,既然如此,我有一事相托。你既然願意歸附,那麽我希望你能繼續鎮守此地,同時協助我軍安撫周邊城池,共同抵禦外敵。”
李現立刻起身,再次跪地:“大都督放心,李現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都督所托。”
陸遜再次扶起李現:“城主如此忠誠,我自是信得過。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你先迴去準備一下,我會派人與你詳細商議接下來的計劃。”
李現點頭應允,隨後在使者的陪同下,離開了主帥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