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北方霸主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 作者:左牽黃右擎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辛毗站在曹操麵前,麵色沉靜,語氣堅定,他緩緩開口,字字珠璣,分析著當前的局勢。
“明公,如今二袁不思進取,反而內部紛爭不斷,糧草供應已斷,形勢岌岌可危,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此乃天賜良機,若明公不趁此時攻取,而選擇等待他年,恐怕那時對方已修正錯誤,用兵之機將不複存在。”
他頓了頓,目光更加銳利,繼續說道:“明公若應袁譚之請,前去救援,必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四方之敵,莫大於河北,一旦河北平定,天下震動,明公之威名,將傳遍四海。”
辛毗的話語如同晨鍾暮鼓,敲打著曹操的心扉,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洞察和對勝利的渴望。
曹操聽後,不禁點頭讚同,辛毗的分析正中他的下懷,他知道,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是時候下定決心,一舉定鼎北方了。
曹操靜靜地坐在帳中,辛毗的話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他心中的戰略藍圖。他眼神深邃,沉思片刻後,終於點頭讚同。曹操深知辛毗所言非虛,於是果斷地答應了袁譚的請求,決定揮師北上,乘虛而入,一舉解決袁氏兄弟的紛爭。
隨著曹操的命令下達,整個軍營沸騰起來,士兵們忙碌地準備著北上的戰事。而辛毗則站在一旁,神色平靜,但眼中卻難掩一絲複雜的情緒。他知道自己此舉,無疑是把袁家兄弟的全部籌碼,擺在了曹操的棋盤上。
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辛毗並非獨行者。他的背後,那位智謀深沉的郭圖,正是這一切的幕後推手。
郭圖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深遠的心計,早已看穿了袁氏兄弟的弱點,以及曹操的野心。
他巧妙地通過辛毗之口,將袁家的命運交到了曹操手中,而自己則隱於幕後,靜待時機,以圖更大的利益。
辛毗和郭圖的這一番操作,無疑是對袁家兄弟的一次沉重打擊。在他們的謀劃下,袁氏的權力版圖正在悄然改變,而曹操的雄圖霸業,也在這場變動中穩步推進。
這一切,都預示著北方即將迎來新的霸主,而袁家的輝煌,或許將就此落幕。
曹操率領雄壯的大軍,浩浩蕩蕩渡過波濤洶湧的黃河,一路勢如破竹,終於抵達了戰略要地黎陽。
袁尚軍帳內,氣氛緊張如弦。
袁尚焦急地拍案而起:“呂曠、呂翔兩位將軍竟然投誠曹操,這如何是好?”
參軍麵露憂慮,沉聲迴應:“將軍,此事確實出乎意料。如今曹操勢力日益壯大,兩位將軍此舉,無疑是看到了曹操的威勢,為求自保而作出的選擇。”
袁尚憤慨之情溢於言表:“哼!這兩個背信棄義之徒,當初是如何信誓旦旦地向我效忠的?如今卻在我背後捅刀子!”
參軍忙勸解道:“將軍息怒,如今曹操已至,我軍圍攻平原城之事不宜久拖。為今之計,宜速速撤圍,返迴鄴城,鞏固根基。”
袁尚無奈地點了點頭,下令:“罷了,罷了,傳令下去,全軍撤圍,返迴鄴城!”
參軍應聲領命:“遵命!”
袁尚的目光穿過帳簾,望向遠方,憂慮重重:“曹操啊曹操,你究竟有何等魅力,能讓眾多英雄豪傑紛紛歸順?我袁尚豈能就此認輸,定要與你一較高下!”
曹操眼見袁尚退迴鄴城,深知鄴城城堅池深,不易攻克,於是果斷下令撤軍,保存實力,以待時機。就在這個月,曹操為了鞏固與袁譚的聯盟,不惜將自己的兒子曹整迎娶袁譚之女,以期通過聯姻來穩固雙方關係。
袁尚站在地圖前,目光如炬,對著身邊的將領們說道:“曹操舉兵北上,意圖冀州,此乃天賜良機,正是我們消滅袁譚的最佳時機。”
蘇由上前一步,抱拳問道:“主公,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袁尚沉吟片刻,答道:“蘇由、審配,你二人素有謀略,經驗豐富,我命你二人留守鄴城,務必堅守不出,以防曹操偷襲。”
審配肅然領命:“末將遵命,定不讓曹賊有機可乘。”
袁尚轉而看向沮鵠,語氣堅定地說:“沮鵠,你父沮授乃是我軍智囊,你亦非泛泛之輩。我任命你守護邯鄲,此乃戰略要地,不容有失。”
沮鵠神色堅毅,迴應道:“主公放心,末將定當死守邯鄲,絕不辜負主公厚望。”
袁尚點頭,目光掃過眾人,繼續部署:“其餘將領,各司其職,務必保持警惕,隨時準備應對曹操的動向。我們此次不僅要消滅袁譚,還要讓曹操知道,我袁尚並非易與之輩!”
在戰略要地武安,袁尚安排了縣長尹楷駐守毛城,嚴密監控敵軍動態。此外,他派遣督軍從事牽招火速前往上黨,督促並州刺史高幹加緊籌集軍糧,以保證前線供應。
安排妥當後,袁尚親自率軍,重新向平原進發。他眼神堅定,鬥誌昂揚,誓要在曹操到來之前,一舉消滅袁譚,統一河北,為日後與曹操爭霸天下奠定基礎。
戰鼓擂響,旌旗獵獵,袁尚的大軍如同一股鋼鐵洪流,向著平原滾滾而去。
公元204年正月,曹操聞知袁尚動向,再次整頓兵馬,渡河北上。時值二月,春風微寒,袁尚揮軍包圍了平原城。曹操得知消息,立即催動大軍,疾行至鄴城南五十裏的洹水之濱。
鄴城守軍聞曹操將至,軍心大亂,如熱鍋上的螞蟻。城內將領蘇由見形勢不妙,心生降意。
“將軍,曹軍即將兵臨城下,軍心不穩,如若不降,恐難逃一死!”
蘇由猶豫地迴答:“審將軍,非是我等不忠,實在是形勢所迫。曹操勢大,我們若死守鄴城,隻會讓士兵白白送命。”
審配怒斥:“放肆!我等受主公重托,守衛鄴城,怎能輕易言降?即便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要扞衛國家尊嚴!”
蘇由苦笑:“審將軍,您這是何苦呢?國家已亂,我們為何不順應潮流,投奔曹操,或許還能保全一城百姓。”
審配憤怒地說:“蘇由,你敢降敵,我審配第一個不放過你!”
蘇由堅定地迴應:“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兩人拔劍相向,帳內氣氛緊張至極。審配揮劍猛攻,口中喊道:“叛賊蘇由,受死吧!”
蘇由招架著,反駁:“審配,你太固執了!我為保命,隻能與你一戰!”
經過一番激戰,蘇由漸漸不敵,露出敗象。他喘息著說:“審配,你贏了,但我不會就此罷休!我這就去投奔曹操,看你如何抵擋!”
蘇由趁夜色逃出城外,審配望著他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自言自語:“蘇由,你此舉雖為求生,卻終究難逃背叛之名。我審配寧死不屈,誓與鄴城共存亡!”
曹操乘機進圍鄴城,指揮兵馬在城外建起土山,挖掘地道,日夜不停地猛攻城池。審配則在城內緊急挖塹溝,設柵欄,頑強抵抗。曹操親自督戰,指揮若定,他的軍隊如同鐵壁一般,將鄴城圍得水泄不通。
在圍城的同時,曹操四麵出擊,先後擊敗了尹楷與沮鵠的援軍,又以強大的軍事壓力,迫使涉縣、易陽等周邊縣城紛紛投降。
曹操以雷霆之勢,肅清了鄴城周圍的袁軍勢力,一步步將勝利的果實收入囊中。鄴城孤立無援,形勢愈發危急,曹操的雄圖霸業,似乎已在不遠處。
“明公,如今二袁不思進取,反而內部紛爭不斷,糧草供應已斷,形勢岌岌可危,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此乃天賜良機,若明公不趁此時攻取,而選擇等待他年,恐怕那時對方已修正錯誤,用兵之機將不複存在。”
他頓了頓,目光更加銳利,繼續說道:“明公若應袁譚之請,前去救援,必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四方之敵,莫大於河北,一旦河北平定,天下震動,明公之威名,將傳遍四海。”
辛毗的話語如同晨鍾暮鼓,敲打著曹操的心扉,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洞察和對勝利的渴望。
曹操聽後,不禁點頭讚同,辛毗的分析正中他的下懷,他知道,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是時候下定決心,一舉定鼎北方了。
曹操靜靜地坐在帳中,辛毗的話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他心中的戰略藍圖。他眼神深邃,沉思片刻後,終於點頭讚同。曹操深知辛毗所言非虛,於是果斷地答應了袁譚的請求,決定揮師北上,乘虛而入,一舉解決袁氏兄弟的紛爭。
隨著曹操的命令下達,整個軍營沸騰起來,士兵們忙碌地準備著北上的戰事。而辛毗則站在一旁,神色平靜,但眼中卻難掩一絲複雜的情緒。他知道自己此舉,無疑是把袁家兄弟的全部籌碼,擺在了曹操的棋盤上。
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辛毗並非獨行者。他的背後,那位智謀深沉的郭圖,正是這一切的幕後推手。
郭圖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深遠的心計,早已看穿了袁氏兄弟的弱點,以及曹操的野心。
他巧妙地通過辛毗之口,將袁家的命運交到了曹操手中,而自己則隱於幕後,靜待時機,以圖更大的利益。
辛毗和郭圖的這一番操作,無疑是對袁家兄弟的一次沉重打擊。在他們的謀劃下,袁氏的權力版圖正在悄然改變,而曹操的雄圖霸業,也在這場變動中穩步推進。
這一切,都預示著北方即將迎來新的霸主,而袁家的輝煌,或許將就此落幕。
曹操率領雄壯的大軍,浩浩蕩蕩渡過波濤洶湧的黃河,一路勢如破竹,終於抵達了戰略要地黎陽。
袁尚軍帳內,氣氛緊張如弦。
袁尚焦急地拍案而起:“呂曠、呂翔兩位將軍竟然投誠曹操,這如何是好?”
參軍麵露憂慮,沉聲迴應:“將軍,此事確實出乎意料。如今曹操勢力日益壯大,兩位將軍此舉,無疑是看到了曹操的威勢,為求自保而作出的選擇。”
袁尚憤慨之情溢於言表:“哼!這兩個背信棄義之徒,當初是如何信誓旦旦地向我效忠的?如今卻在我背後捅刀子!”
參軍忙勸解道:“將軍息怒,如今曹操已至,我軍圍攻平原城之事不宜久拖。為今之計,宜速速撤圍,返迴鄴城,鞏固根基。”
袁尚無奈地點了點頭,下令:“罷了,罷了,傳令下去,全軍撤圍,返迴鄴城!”
參軍應聲領命:“遵命!”
袁尚的目光穿過帳簾,望向遠方,憂慮重重:“曹操啊曹操,你究竟有何等魅力,能讓眾多英雄豪傑紛紛歸順?我袁尚豈能就此認輸,定要與你一較高下!”
曹操眼見袁尚退迴鄴城,深知鄴城城堅池深,不易攻克,於是果斷下令撤軍,保存實力,以待時機。就在這個月,曹操為了鞏固與袁譚的聯盟,不惜將自己的兒子曹整迎娶袁譚之女,以期通過聯姻來穩固雙方關係。
袁尚站在地圖前,目光如炬,對著身邊的將領們說道:“曹操舉兵北上,意圖冀州,此乃天賜良機,正是我們消滅袁譚的最佳時機。”
蘇由上前一步,抱拳問道:“主公,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袁尚沉吟片刻,答道:“蘇由、審配,你二人素有謀略,經驗豐富,我命你二人留守鄴城,務必堅守不出,以防曹操偷襲。”
審配肅然領命:“末將遵命,定不讓曹賊有機可乘。”
袁尚轉而看向沮鵠,語氣堅定地說:“沮鵠,你父沮授乃是我軍智囊,你亦非泛泛之輩。我任命你守護邯鄲,此乃戰略要地,不容有失。”
沮鵠神色堅毅,迴應道:“主公放心,末將定當死守邯鄲,絕不辜負主公厚望。”
袁尚點頭,目光掃過眾人,繼續部署:“其餘將領,各司其職,務必保持警惕,隨時準備應對曹操的動向。我們此次不僅要消滅袁譚,還要讓曹操知道,我袁尚並非易與之輩!”
在戰略要地武安,袁尚安排了縣長尹楷駐守毛城,嚴密監控敵軍動態。此外,他派遣督軍從事牽招火速前往上黨,督促並州刺史高幹加緊籌集軍糧,以保證前線供應。
安排妥當後,袁尚親自率軍,重新向平原進發。他眼神堅定,鬥誌昂揚,誓要在曹操到來之前,一舉消滅袁譚,統一河北,為日後與曹操爭霸天下奠定基礎。
戰鼓擂響,旌旗獵獵,袁尚的大軍如同一股鋼鐵洪流,向著平原滾滾而去。
公元204年正月,曹操聞知袁尚動向,再次整頓兵馬,渡河北上。時值二月,春風微寒,袁尚揮軍包圍了平原城。曹操得知消息,立即催動大軍,疾行至鄴城南五十裏的洹水之濱。
鄴城守軍聞曹操將至,軍心大亂,如熱鍋上的螞蟻。城內將領蘇由見形勢不妙,心生降意。
“將軍,曹軍即將兵臨城下,軍心不穩,如若不降,恐難逃一死!”
蘇由猶豫地迴答:“審將軍,非是我等不忠,實在是形勢所迫。曹操勢大,我們若死守鄴城,隻會讓士兵白白送命。”
審配怒斥:“放肆!我等受主公重托,守衛鄴城,怎能輕易言降?即便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要扞衛國家尊嚴!”
蘇由苦笑:“審將軍,您這是何苦呢?國家已亂,我們為何不順應潮流,投奔曹操,或許還能保全一城百姓。”
審配憤怒地說:“蘇由,你敢降敵,我審配第一個不放過你!”
蘇由堅定地迴應:“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兩人拔劍相向,帳內氣氛緊張至極。審配揮劍猛攻,口中喊道:“叛賊蘇由,受死吧!”
蘇由招架著,反駁:“審配,你太固執了!我為保命,隻能與你一戰!”
經過一番激戰,蘇由漸漸不敵,露出敗象。他喘息著說:“審配,你贏了,但我不會就此罷休!我這就去投奔曹操,看你如何抵擋!”
蘇由趁夜色逃出城外,審配望著他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自言自語:“蘇由,你此舉雖為求生,卻終究難逃背叛之名。我審配寧死不屈,誓與鄴城共存亡!”
曹操乘機進圍鄴城,指揮兵馬在城外建起土山,挖掘地道,日夜不停地猛攻城池。審配則在城內緊急挖塹溝,設柵欄,頑強抵抗。曹操親自督戰,指揮若定,他的軍隊如同鐵壁一般,將鄴城圍得水泄不通。
在圍城的同時,曹操四麵出擊,先後擊敗了尹楷與沮鵠的援軍,又以強大的軍事壓力,迫使涉縣、易陽等周邊縣城紛紛投降。
曹操以雷霆之勢,肅清了鄴城周圍的袁軍勢力,一步步將勝利的果實收入囊中。鄴城孤立無援,形勢愈發危急,曹操的雄圖霸業,似乎已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