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仁軍的猛烈攻勢下,劉備等人節節敗退,最終不得不匆忙逃離戰場,一路風塵仆仆地逃迴陽武。此時,陽武城內人心惶惶,氣氛沉重。劉備等人麵色凝重,衣衫襤褸,滿身塵土,見證了這場戰爭的慘烈。


    袁紹四次分兵南下,本想一舉擊潰曹操,統一北方,卻不料每一次都以慘敗告終。這四次戰役,損失兵力無數,教訓可謂深刻。戰場上,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大地,殘陽如血,映照著戰士們悲壯的麵容。


    劉備等人深知,此次戰敗,意味著袁紹的勢力受到嚴重打擊,北方統一大業愈發遙遙無期。他們在陽武稍作休整,心中滿是愧疚與無奈。戰敗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人心頭,讓人無法釋懷。


    城內的百姓,也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他們失去了親人,家園被毀,生活陷入困境。然而,在悲痛之餘,人們依然對未來抱有一線希望,期盼著和平的日子早日到來。


    在這場戰爭中,劉備等人深刻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也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


    袁紹的大帳內,燈火通明,卻難掩氣氛的凝重。


    袁紹端坐主位,目光如炬,在劉備、張合、許攸等人身上一一掃過。


    “諸位,”袁紹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你們多次請求分兵南下,攻打許縣。我已考慮再三,現在,我同意你們的請求。”


    劉備聞言,立刻抱拳,麵帶感激之情:“多謝袁公成全!我劉備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重托。”


    張合點頭,語氣堅定如鐵:“袁公放心,我等必定齊心協力,一舉攻下許縣!”


    許攸則微笑著,眼神中透露著狡黠與智慧:“袁公英明決策,此次南下,定能勢如破竹,成就一番偉業!”


    袁紹站起身,走到劉備麵前,沉聲道:“劉備,我再次撥給你一支軍隊。你需與關羽、張飛、簡雍、孫乾等人緊密配合,務必與龔都等汝南武裝勢力會師,共同北上。”


    劉備鄭重地點頭:“袁公放心,我已與關、張二弟及簡雍、孫乾等人商議妥當,此次南下,我們必定同心協力,確保會師順利。”


    關羽抱拳,聲音洪亮如鍾:“兄長放心,我等必定全力以赴,為袁公效力!”


    張飛瞪大眼睛,氣勢洶洶地揮舞著手中的丈八蛇矛:“沒錯!誰敢阻擋我們,就讓他嚐嚐我丈八蛇矛的厲害!”


    簡雍微笑著提醒道:“此次南下,我們不僅要注重武力,還需注重策略。與龔都等勢力會師後,需製定詳細計劃,確保攻打許縣萬無一失。”


    孫乾點頭讚同:“簡雍所言極是。我們還需注重情報收集,了解許縣守軍動向,以便製定相應對策。”


    袁紹滿意地點頭,目光中透露出對眾人的信任與期待:“很好!你們如此齊心協力,我也就放心了。祝你們南下順利,早日攻下許縣!”


    “多謝袁公!我等定當不辱使命!”眾人齊聲應道,聲音中充滿了決心與鬥誌。


    隨後,劉備率領著軍隊浩浩蕩蕩地南下。他與關羽、張飛、簡雍、孫乾等人並馬而行,目光遠眺著前方的道路。


    “諸位兄弟,”劉備沉聲說道,“此次南下,我們肩負重任。務必與龔都會師後,共同北上,為袁公立下赫赫戰功!”


    關羽緊隨其後,堅定地說道:“兄長放心,我等必定緊跟你的步伐,共同為袁公效力!”


    張飛則興奮地揮舞著丈八蛇矛,大聲笑道:“哈哈!這次南下,我非要讓那些許縣守軍知道我們的厲害!”


    簡雍微笑著提醒道:“三弟,切不可輕敵。許縣守軍雖非曹操親兵,但也並非泛泛之輩。”


    孫乾也點頭說道:“沒錯。我們還需謹慎行事,確保每一步都穩紮穩打。”


    劉備點頭讚同,目光中透露出堅定與決心:“正是如此。諸位兄弟,讓我們攜手並進,共同為袁公打下這片江山!”


    官渡主戰場,袁紹與曹操兩大勢力對峙,雙方皆不敢輕易離開。然而,在這緊張的對峙中,曹操與袁紹在用人策略上卻有著天壤之別。


    曹操胸懷寬廣,敢於放權,善於培養部下。他深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道,因此,無論是曹仁、曹洪、夏侯惇等親族將領,還是於禁、樂進、徐晃等非親非故的將領,曹操都給予了充分的信任。


    他將最精銳的部隊調撥給他們,讓他們在戰場上放手一搏,鍛煉指揮才能。曹操的這種做法,使得部下們各展所長,英勇善戰,為曹操立下了赫赫戰功。


    反觀袁紹,雖然帳下猛將如雲,如劉備、關羽、張飛、等英勇之士,但在袁紹的指揮下,他們卻表現得束手束腳。


    袁紹對部下缺乏信任,總是擔心他們獨攬大權,因此在關鍵時刻不敢放手一搏。這種保守的用人策略,使得袁紹的將領們在戰場上難以發揮出真正的實力,整個袁軍也顯得暮氣沉沉。


    在這場官渡之戰中,曹操與袁紹的用人之道,無疑成為了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袁紹出身名門望族,起點甚高,自幼胸懷大誌,策劃無數陰謀詭計,因此在用人上總是帶著猜疑的眼光。他對部下要求嚴苛,不容許有任何閃失,深怕他們的失誤會影響到自己的宏圖大業。


    同時,袁紹心胸狹窄,忌憚部下功高蓋主,對他的地位構成威脅。在這種心態下,他既不給予部下足夠的信任,也不願意看到他們立下過於顯赫的功勞,使得部下們在他麾下如同履薄冰,戰戰兢兢,發展空間受限。


    相較之下,曹操的起點較低,曾長期在袁紹麾下效力,未曾有過獨立的政治藍圖。與袁紹決裂後,曹操麵臨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甚至無力阻止關羽等部將投靠袁紹。


    在這種絕境中,曹操反倒放下了顧慮,變得隨和寬容。他對部下采取開放的態度,願意留下的,他珍惜重用;願意離開的,他也不強求。曹操深知,隻有放手培養部下,讓他們獨當一麵,才能在亂世中立足。


    因此,他鼓勵部下建功立業,功勞越大越好,為部下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曹操的麾下,即使是小人物也有機會嶄露頭角,因為曹操看重的是能力和忠誠,而非出身和背景。


    這種開明的用人策略,使得曹操的部下們敢於放手一搏,勇於立下汗馬功勞,從而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而在袁紹的麾下,部下們卻因處處受限,難以施展拳腳,整個軍隊的氛圍也顯得壓抑而沉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黃右擎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黃右擎蒼並收藏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