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命長子袁譚掌管富饒的青州,次子袁熙駐守邊陲的幽州,三子袁尚管轄要害之地的冀州,而外甥高幹則擔當起並州的守護重任。此舉看似分權而治,實則暗藏隱患。


    謀士沮授洞察秋毫,深知此舉將為日後爭奪繼承權埋下重重危機。他苦口婆心,勸諫袁紹收迴成命,以免兄弟鬩牆,同室操戈。然而,袁紹卻置若罔聞,一意孤行,堅持己見。


    時光荏苒,隱患終成現實。袁紹陷入三路兵馬的圍困之中,形勢岌岌可危。此時,他孤立無援,獨木難支,期盼著兒子與侄子能伸出援手,共渡難關。


    然而,令人寒心的是,袁譚、袁熙、袁尚兄弟三人,各自為政,相互猜忌,竟然無一人派出援兵。高幹雖為外甥,卻也因袁紹的偏心,對這位舅舅的困境視若無睹。


    袁紹終究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境地,悔不當初。


    在易京的西方,塵土飛揚,隱約可見一股騎兵的身影逐漸靠近。公孫瓚站在城頭,目光如炬,密切關注著遠方的情況。他心中暗喜,以為是援軍終於到來,於是毫不猶豫地召集了一千精銳騎兵,準備出城協助作戰。


    公孫瓚身披戰甲,手握長槍,英姿颯爽。他率領著一千騎兵,如同猛虎下山,迅速衝出城門,朝著西方奔去。馬蹄聲震動大地,士氣高昂,仿佛勝利在望。


    袁紹聞聽敵軍騎兵來襲,立即下令派出兩千人的精銳先登營前去阻截。這本應是軍中的一大殺器,然而今非昔比,這先登營早已不複當年之勇。


    麴義的殘餘部屬,因為麴義叛逃而心有餘悸。他們擔憂自己會成為袁紹發泄怒火的犧牲品,紛紛趁著混亂,不顧一切地逃離軍營。


    此時的先登營已經是重組之後的先登營。他們雖仍穿著華麗的戰甲,手持鋒利的兵刃,但內在的戰意與實力卻已蕩然無存。


    在敵軍一千騎兵的衝擊下,先登營的士兵們顯得慌亂不堪,陣型瞬間崩潰。他們如同被洪水衝刷的沙堤,一觸即潰。


    然而,當雙方逐漸接近,公孫瓚發現前來的並非想象中的援軍,而是一名將領率領的一千輕騎兵。雖然人數不多,但郭石的騎兵隊伍整齊劃一,速度極快,仿佛一陣疾風。


    兩軍相遇,公孫瓚與郭石相互審視,氣氛緊張。


    戰場的塵土隨著戰馬的奔騰而飛揚,刀劍相接的聲音和士兵的呐喊交織成一片。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原本圍堵而來的三千敵軍,在郭石和公孫瓚的連續衝擊下,終於潰不成軍,四散逃竄。


    郭石揮舞著染血的長劍,穿過混亂的戰場,最終來到了一名敵軍將領的麵前。


    這名將領雖然戰袍破損,但仍顯得威風凜凜。郭石勒住戰馬,深吸一口氣,朗聲問道:“閣下可是公孫將軍?我是張燕將軍麾下的郭石,特奉命前來援助。”


    公孫瓚此時也策馬趕來,他的盔甲上沾滿了敵人的鮮血,但他的眼神依舊銳利如鷹。


    公孫瓚聞言,目光掃過郭石,不禁微微點頭,臉上露出讚許的神色。


    “我就是公孫瓚。”


    郭石跳下馬背,單膝跪地,恭敬地抱拳說道:“公孫將軍,正是在下,郭石。我乃張燕將軍麾下,特奉命前來援助將軍。”


    公孫瓚的目光在郭石身上掃過,他的眉頭微微一挑。


    “你就帶來這些人支援嗎?”


    郭石站起身,麵帶微笑,不卑不亢地迴答:“將軍,我深知戰事如火,故不敢有絲毫延誤。這一千騎兵是我前鋒軍,先行一步,以解將軍燃眉之急。後續還有兩千步兵,正星夜兼程,預計明日便能抵達。”


    “郭將軍遠道而來,實乃我軍之幸。張燕將軍麾下果然人才輩出,有郭將軍相助,此戰必勝!”


    公孫瓚的臉上逐漸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的眼神重新煥發出了往日的光彩,聲音也變得洪亮起來:“好!好一個郭石!既然如此,我們就立刻行動。跟我來,讓我們一同衝鋒,讓袁紹那廝見識一下我們軍隊的勇猛!”


    袁紹的軍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他們缺乏有效的壓製騎兵的兵種,僅有的一千長槍兵與一千長戟兵,在對抗騎兵的戰鬥中顯得尤為吃力。


    麵對郭石麾下的一千槍騎兵,以及公孫瓚率領的一千弓騎兵,袁紹的軍隊仿佛陷入了無盡的困境。


    戰鬥伊始,袁紹的士兵們拚盡全力,試圖用長槍和長戟組成一道堅固的防線,抵禦敵軍的衝擊。


    然而,郭石的槍騎兵如同猛虎下山,迅猛異常,輕易地撕破了袁紹的防線。與此同時,公孫瓚的弓騎兵在遠處射出密集的箭雨,讓袁紹的士兵們疲於應付,傷亡慘重。


    “哈哈!袁紹,你的長槍兵、長戟兵不過如此!”公孫瓚在馬上放聲大笑。


    戰場上,袁紹的軍隊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他們眼睜睜地看著敵軍橫衝直撞,卻無法阻止。戰局一度陷入膠著,雙方士兵在這片土地上灑下無數的鮮血。


    太陽漸漸西沉,陽光灑在戰場上,映照出一片淒美的景象。


    “今日之戰,真是酣暢淋漓!”公孫瓚對身邊的郭石說道,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袁紹,你也有今日!”


    隨著戰鬥的進行,公孫瓚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解氣。他記得往日袁紹的傲慢與輕視,如今終於有機會一吐心中的惡氣。他的弓騎兵如同割麥子一般,將袁紹的軍隊一片片割倒,讓袁紹的士兵們感受到了絕望。


    “袁紹,你這是自食其果!”公孫瓚在戰場上大聲唿喊。


    郭石望著戰場上疲憊的士兵,沉聲說道:“公孫將軍,戰局已明,再戰下去,不過是讓更多的兄弟白白送死。依我看,不如向西方撤去,保存實力,他日再與袁紹一決雌雄。”


    公孫瓚緊鎖眉頭,眼中閃過一絲不甘,反駁道:“郭石,我軍士氣正盛,怎能在此刻撤退?難道我們要將勝利拱手讓人?”


    郭石耐心勸解:“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如今袁紹雖敗猶榮,我軍若能及時撤退,保存實力,才是上策。否則,一旦陷入持久戰,後果不堪設想。”


    公孫瓚沉默良久,最終長歎一聲:“罷了,郭石,你說得對。為了大局,我同意撤退。”


    “郭將軍,今日之戰,實乃痛快!袁紹這廝,今日算是嚐到了我們的厲害。撤吧,今日之戰,足以讓他銘記終身!”


    郭石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敬意:“將軍英明!我們撤!”


    在夕陽的餘暉下,郭石和公孫瓚並肩而行,率領著騎兵緩緩撤離戰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黃右擎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黃右擎蒼並收藏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