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和曹操,一個“橫大河之北”,一個“規大河之南”。他們都在為了那場世紀對決而努力。他們都知道,這場對決將決定誰能夠統一北方,誰能夠成為真正的霸主。因此,他們都在默默地耕耘著,等待著那場屬於他們的對決。


    袁紹,占據黃河之北冀州,具有地理優勢。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對於任何一個有野心統一北方的諸侯來說,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重要基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是當時中國北方最富饒的地區之一。


    曹操,則選擇了歸大河之南,他避開袁紹的鋒芒,悄悄地發展壯大。他知道,與袁紹正麵對抗,自己並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他選擇了在南岸默默地耕耘,等待著時機的到來。曹操善於任用天下的賢才,他用正確的方向引導他們,讓他們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在袁紹集團的戰略謀劃中,黃河以南被視為次重點區域,而曹操則被定位為袁紹的配角和代理人。


    田豐,這位剛正不阿的謀士,站在袁紹的營帳中,眼神堅定而憂慮。他深知曹操的野心與智謀,因此,他必須向袁紹諫言,即使這可能觸怒這位權勢滔天的主公。


    \"主公,曹操此人野心勃勃,若賦予他過多權力,恐怕日後難以駕馭。\" 田豐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


    “哦?你何以見得?”袁紹坐在主位上,麵容冷峻。


    “曹操素有‘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之誌,此人心機深沉,手段狠辣。近年來,他招賢納士,擴充軍備,其勢力日益壯大。若不加以防範,恐成尾大不掉之勢。”


    “曹操確實有野心,但他目前仍需依賴我,有何懼哉?”他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曹操雖有能力,但在我眼中,不過是一枚棋子。他能為我所用,隻因他目前羽翼未豐。待我統一北方,黃河以南自然不在話下。\"


    “主公不可掉以輕心。曹操善於借勢,一旦時機成熟,他必反客為主。到那時,主公悔之晚矣。”


    “元皓,你多慮了。曹操雖野心勃勃,但如今他尚在我掌控之中。我自會審時度勢,待時機成熟,再行處置。”


    “主公英明,但還請務必小心曹操,切莫養虎為患。”


    “知道了,你退下吧。”袁紹的話語中透露出他對未來的雄心壯誌,以及對曹操的深刻洞察。他深知曹操的野心,但也自信自己能夠掌控這位未來的梟雄。


    田豐無奈地搖了搖頭,緩緩退出了帳外。他知道,自己的諫言雖是出於忠心,但袁紹並未完全聽進心裏。而曹操,這個潛藏在暗處的猛虎,正逐漸露出鋒利的爪牙。


    曹操集團的眼中,黃河以南卻是重中之重,曹操也絕非任何人的配角。


    黃河以南的戰略地位至關重要。這裏不僅是連接中原與江南的樞紐,更是曹操勢力擴張的關鍵所在。黃河以南,對曹操而言,不僅是軍事上的必爭之地,更是政治上的重要籌碼。


    諸侯們忙於爭奪地盤,無暇他顧,而黑山軍則在張燕的率領下,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不斷擴張勢力。張燕,這位曾被視為山賊頭目的男人,如今已是一位割據一方的新諸侯,他的名字在北方傳得沸沸揚揚,令人聞風喪膽。


    黑山軍的活動範圍已不再局限於山區,他們如同幽靈般出沒於冀州、並州等地,不斷攻打袁紹的魏郡、東郡等地。每一次襲擊,都讓袁紹的勢力感到震顫,尤其是對鄴城的威脅,更是讓袁紹如坐針氈。


    正當關東地區的戰局如火如荼之際,一個突如其來的事件,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在青州、徐州一帶遊擊作戰的三十餘萬黃巾軍,麵對青州刺史臧洪、徐州刺史陶謙的圍追堵截,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生存的邊緣,他們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投奔張燕,加入黑山軍的陣營。


    這一決定,無疑是對整個戰局的一次巨大衝擊。如果這麽一支數目龐大的黃巾軍與黑山軍聯合,將一舉改變關東地區整體的軍事力量對比。張燕,這位黑山軍的領袖,將成為比袁紹、公孫瓚還要勢大的一方諸侯,他的名字將在北方的天空中迴響,成為所有勢力都必須正視的存在。


    冀州,袁紹的領地,此刻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他知道,一旦青徐黃巾軍與黑山軍聯合,他的統治將受到嚴重的威脅。


    袁紹轉身迴到書房,提起筆,沉思良久,然後開始寫信。他寫道:“孟德吾友,冀州之危,如累卵之危。青徐黃巾軍渡過黃河,與黑山軍聯合,形勢危急。吾不得已,懇請孟德出兵相助,共渡難關。”


    寫完信,袁紹長歎一聲,他知道,這封信不僅是一份求援,更是一份對友情的考驗。他希望曹操能夠看在多年的交情上,伸出援手。


    袁紹的信使快馬加鞭,將信送到了曹操手中。


    袁紹的書信送到曹操手中時,正值兗州風雲變幻之際。


    曹操站在東郡城的城樓上,眺望著遠方,眉宇間透露出一絲凝重。他知道,此刻的兗州,已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曹操轉身,步入大廳,謀士荀彧已在等候。曹操將書信遞給荀彧,沉聲道:“文若,袁本初有求於我,希望我能夠擋住青徐兩州的黃巾軍,阻止他們前往黑山。”


    荀彧接過書信,瀏覽一遍後,微微點頭。


    “主公,此舉對我兗州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青徐黃巾軍若進入冀州,袁紹的壓力將大增,而我們可以借此機會鞏固兗州,甚至擴大勢力。”


    曹操沉思片刻,問道:“那麽,文若有何良策?”


    荀彧微微欠身,開口說道。


    “主公,如今黑山軍猖獗,我軍雖強,但糧草不濟,長久下去,必成隱患。依彧之見,我們應向袁紹索要糧草,以解眼前之急。”


    曹操眉宇間閃過一絲猶豫,沉吟道:“袁本初此人,心胸狹窄,若我向他索要糧草,豈不是示弱於他?”


    荀彧微微一笑,答道:“主公多慮了。袁本初雖心胸狹窄,但他如今正忙於與公孫瓚交戰,無暇他顧。我們此時向他索要糧草,正可借機試探他的態度,若他答應,我軍糧草問題得以解決;若他不答應,我們也可借此為由,加強軍備,為日後與袁本初一戰做好準備。”


    曹操聽罷,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點頭說道:“文若所言極是,就依你所言,向袁本初索要糧草。”


    荀彧微微頷首,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一步棋,雖是權宜之計,但卻是解決眼前困境的最佳選擇。


    曹操又問道:“若袁本初不答應,我們當如何應對?”


    “若袁本初不答應,我們便多放一些黃巾軍去冀州。這樣一來,既可以分散袁紹的注意力,又可以借機招募一些黃巾軍,增強我軍實力。同時,我們也可以借此機會,觀察袁紹的反應,進一步了解他的意圖。”


    “主公,我們可以在黃河沿岸布置重兵,同時派出使者與青徐黃巾軍溝通,提出合作的可能性。黃巾軍之所以前往黑山,無非是想尋得一席之地。若我們能夠給予他們更好的選擇,他們未必不會改變主意。”


    曹操眼睛一亮,點頭讚同:“文若所言極是。我們就以此策略行事,盡力阻止黃巾軍渡過黃河。同時,也要做好與袁紹聯手的準備,共同應對可能出現的變局。”


    荀彧微笑道:“主公英明。隻要我們能夠妥善處理此事,兗州唾手可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黃右擎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黃右擎蒼並收藏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