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建立住院部這一點,其實她是胸有成竹的。
稍微有點規模的醫院都有一個住院部,這是必須的。
以他們醫館現在的病患流量來說,已經完全達到了這個需求標準。
另外這個研習樓,沐雪卻是源於自己心中的另外一個想法。
每次遇到手術,都是要等到韓戰迴來之後才能進行。沐雪隻得將擇期手術患者集中在一天裏做,那一天就得一連好幾台手術。隻把韓戰累得連道比在山上練武還累。
可除此之外也沒有別的好辦法,一來沒有她可以信任的人帶進空間。另外,即便有這樣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也不見得,恰好也懂這一行。
現在做的這些都還隻是一些中小型的手術,以後若是遇到大台的手術,一台手術要十來個人,又怎麽辦?
所以當前的任務,首先便是要抓緊時間培養人才。
之前雖然有這樣的想法,卻不知道該從哪裏著手。這次家裏突然擠進了這些不相幹的人,沒了住處,便興起了蓋房子這個念頭,正好讓她一並了了這個心思。
這次的工程體量比較大,不像原來蓋那個小樓,多加了一班人馬,三個月就完了工。
這兩棟樓打從九月初開工,除了過年前後停了十日的工,竟是一天也沒停過。
因為沐雪要的是效率,材料工錢也都十分充裕。方師傅蔡師傅也就多找了幾班人,即便如此緊趕慢趕也直到翻過年來的三月末才封頂。
兩棟樓的內部裝修,各種軟裝布置,又花了三個月,等到住院部正式啟用那日,已是來年六月中旬。
且說老木家的另外三兄弟,自打八月中旬迴來之後,也沒了事由,自是要去謀個營生的,總不能呆在家裏坐著等吃啊。
真要是這樣,他們自己能答應,木之華一家也不能答應,現在他們住在這裏,吃喝可都是木之華一家人要出去掙得。
這可真是讓一步,就得步步讓。
真真的是甩不掉了。
沐雪見事已至此,想想剛好工地上也開了工,便讓他們三家夫妻六人一起負責這前前後後上百口人每日的飯食,不分男女,隻要上工,每月是三兩銀子的工錢。
木老爺子可不樂意了,自家這三個兒子在縣城裏拿的都是四五兩銀子一個月的工錢,到這裏夫妻兩個人幹活,隻給這一點,是不是少了?
又鬧了好幾日,沐雪也是怕麻煩,便答應給他們一人再漲一兩銀子,再要嫌少,就讓他們自己到別處想轍去,她也管不了了。
這三家人一算賬,夫妻倆加一塊,比在縣城裏拿的工錢多出將近一半來不說,另外吃住也不用花錢了,孩子也還有學上,總算這趟迴來還是有的賺的。
而且這麽多人吃喝,每日采買各種肉菜糧油,怎麽也能撈一點兒的。
三家人湊在一起一合計,也就答應了。
又且說林家魁原本帶的是五個孩子,突然間又增加了六個。便又去找沐雪說這工錢的事兒,沐雪想想人家的要求也是合理,多一個學生就得多操一份心,哪裏能像木老爺子說的,教一個也是教,教十個也是教,那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本打算給林家魁再漲點工錢,可是轉念一想,這一個人帶十幾個孩子,精力上也怕跟不上。何況其中,林之榮家的二小子,林典文家那兩個兒子。看上去倒像是能夠念點書進去的孩子,幹脆再找一個先生來呢?
那一日剛好沈遠章又來看她……話說這沈遠章自打這醫館開業以來,一個月總也要跑個一兩趟,上午到,就站在醫館的藥櫃前麵,看他們接診一個個病人,間或揉搓一頓阿寶,逗弄一會兒,中午跟他們在一起吃頓飯,說說縣城裏最近發生的一些趣事奇聞。
因為高大夫和他的藥童銘君,很少有時間迴縣城裏去,隻按照慣例,每十日休息一天才能迴家看看,對沈遠章說的這些事兒倒是頗感興趣,有時他們對於同一件事兒,甚至能夠說出不一樣的別的版本來,竟然在飯桌上還可爭論一番,更加有趣。
沐雪現在整日被困在醫館裏,猶如一個看病的機器,足不出戶,全靠沈遠章帶來一些外界的消息,自然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吃了飯,沈遠章便帶著隨從攜著阿寶,雇上一條漁船倒蛟湖中間去垂釣,晚上便可以吃到他釣上來的湖鮮了。
除此之外,也沒有點其他具體的事情,大約是他那樣的公子哥兒就喜歡這點鄉野樂趣吧!
這次沐雪又碰到沈遠章來,這裏玩兒,便委托他幫忙找個秀才老師過來教這幫孩子,沈遠章道,這有何難。果然第三天他便帶了一位姓馮的秀才過來,六七十歲的老先生了,談了薪資,每年一百兩的銀子,留下了這位老師。
由這件事,倒啟發了沐雪,幹脆在外麵也張了紅榜,招聘女大夫。
打從開業以來,慎仙堂的生意猶如開春以後的天氣,越來越紅火了,每日的診費和藥鋪子那邊的收入與日遞增,三個月後竟然超過了縣城裏的賢德堂。
胡大夫原本一念之間,隻是想要拉扯沐雪這小丫頭一把,沒想到短短一個季度,無論是口碑聲譽還是業績竟然卻超過了縣城裏的老店。
但這裏的大夫確實太少了,高大夫在這種高強度的壓力之下,向胡大夫請求加派人手,要不然他這條老命可得要丟在這兒了。
原來還以為讓他來這裏養老的呢!
不過高大夫也納悶,木大夫那邊的女患者也不少,而她也隻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也不知道那丫頭的體力怎麽就那麽充沛,每日從早到晚得不停忙碌,怎麽竟然也支撐了下來?
於是在此之後,胡大夫又增派人三名大夫,高大夫這才從巨大的壓力中得以緩解過來。
不過胡大夫那邊可沒有女大夫,要不然沐雪倒想讓胡大夫給她派幾個女大夫過來幫幫她呢。
不過,胡大夫說,確實也有一些醫藥世家的女眷有懂的醫理的,隻不過人家不以此謀生,又怎會出來這裏拋頭露麵的上工?
但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試試又怎麽知道呢?
到底還是請沈遠章給她寫了告示,貼在了聖賢堂的門口,月薪酬十兩,看請不請的來一位女大夫?
稍微有點規模的醫院都有一個住院部,這是必須的。
以他們醫館現在的病患流量來說,已經完全達到了這個需求標準。
另外這個研習樓,沐雪卻是源於自己心中的另外一個想法。
每次遇到手術,都是要等到韓戰迴來之後才能進行。沐雪隻得將擇期手術患者集中在一天裏做,那一天就得一連好幾台手術。隻把韓戰累得連道比在山上練武還累。
可除此之外也沒有別的好辦法,一來沒有她可以信任的人帶進空間。另外,即便有這樣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也不見得,恰好也懂這一行。
現在做的這些都還隻是一些中小型的手術,以後若是遇到大台的手術,一台手術要十來個人,又怎麽辦?
所以當前的任務,首先便是要抓緊時間培養人才。
之前雖然有這樣的想法,卻不知道該從哪裏著手。這次家裏突然擠進了這些不相幹的人,沒了住處,便興起了蓋房子這個念頭,正好讓她一並了了這個心思。
這次的工程體量比較大,不像原來蓋那個小樓,多加了一班人馬,三個月就完了工。
這兩棟樓打從九月初開工,除了過年前後停了十日的工,竟是一天也沒停過。
因為沐雪要的是效率,材料工錢也都十分充裕。方師傅蔡師傅也就多找了幾班人,即便如此緊趕慢趕也直到翻過年來的三月末才封頂。
兩棟樓的內部裝修,各種軟裝布置,又花了三個月,等到住院部正式啟用那日,已是來年六月中旬。
且說老木家的另外三兄弟,自打八月中旬迴來之後,也沒了事由,自是要去謀個營生的,總不能呆在家裏坐著等吃啊。
真要是這樣,他們自己能答應,木之華一家也不能答應,現在他們住在這裏,吃喝可都是木之華一家人要出去掙得。
這可真是讓一步,就得步步讓。
真真的是甩不掉了。
沐雪見事已至此,想想剛好工地上也開了工,便讓他們三家夫妻六人一起負責這前前後後上百口人每日的飯食,不分男女,隻要上工,每月是三兩銀子的工錢。
木老爺子可不樂意了,自家這三個兒子在縣城裏拿的都是四五兩銀子一個月的工錢,到這裏夫妻兩個人幹活,隻給這一點,是不是少了?
又鬧了好幾日,沐雪也是怕麻煩,便答應給他們一人再漲一兩銀子,再要嫌少,就讓他們自己到別處想轍去,她也管不了了。
這三家人一算賬,夫妻倆加一塊,比在縣城裏拿的工錢多出將近一半來不說,另外吃住也不用花錢了,孩子也還有學上,總算這趟迴來還是有的賺的。
而且這麽多人吃喝,每日采買各種肉菜糧油,怎麽也能撈一點兒的。
三家人湊在一起一合計,也就答應了。
又且說林家魁原本帶的是五個孩子,突然間又增加了六個。便又去找沐雪說這工錢的事兒,沐雪想想人家的要求也是合理,多一個學生就得多操一份心,哪裏能像木老爺子說的,教一個也是教,教十個也是教,那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本打算給林家魁再漲點工錢,可是轉念一想,這一個人帶十幾個孩子,精力上也怕跟不上。何況其中,林之榮家的二小子,林典文家那兩個兒子。看上去倒像是能夠念點書進去的孩子,幹脆再找一個先生來呢?
那一日剛好沈遠章又來看她……話說這沈遠章自打這醫館開業以來,一個月總也要跑個一兩趟,上午到,就站在醫館的藥櫃前麵,看他們接診一個個病人,間或揉搓一頓阿寶,逗弄一會兒,中午跟他們在一起吃頓飯,說說縣城裏最近發生的一些趣事奇聞。
因為高大夫和他的藥童銘君,很少有時間迴縣城裏去,隻按照慣例,每十日休息一天才能迴家看看,對沈遠章說的這些事兒倒是頗感興趣,有時他們對於同一件事兒,甚至能夠說出不一樣的別的版本來,竟然在飯桌上還可爭論一番,更加有趣。
沐雪現在整日被困在醫館裏,猶如一個看病的機器,足不出戶,全靠沈遠章帶來一些外界的消息,自然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吃了飯,沈遠章便帶著隨從攜著阿寶,雇上一條漁船倒蛟湖中間去垂釣,晚上便可以吃到他釣上來的湖鮮了。
除此之外,也沒有點其他具體的事情,大約是他那樣的公子哥兒就喜歡這點鄉野樂趣吧!
這次沐雪又碰到沈遠章來,這裏玩兒,便委托他幫忙找個秀才老師過來教這幫孩子,沈遠章道,這有何難。果然第三天他便帶了一位姓馮的秀才過來,六七十歲的老先生了,談了薪資,每年一百兩的銀子,留下了這位老師。
由這件事,倒啟發了沐雪,幹脆在外麵也張了紅榜,招聘女大夫。
打從開業以來,慎仙堂的生意猶如開春以後的天氣,越來越紅火了,每日的診費和藥鋪子那邊的收入與日遞增,三個月後竟然超過了縣城裏的賢德堂。
胡大夫原本一念之間,隻是想要拉扯沐雪這小丫頭一把,沒想到短短一個季度,無論是口碑聲譽還是業績竟然卻超過了縣城裏的老店。
但這裏的大夫確實太少了,高大夫在這種高強度的壓力之下,向胡大夫請求加派人手,要不然他這條老命可得要丟在這兒了。
原來還以為讓他來這裏養老的呢!
不過高大夫也納悶,木大夫那邊的女患者也不少,而她也隻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也不知道那丫頭的體力怎麽就那麽充沛,每日從早到晚得不停忙碌,怎麽竟然也支撐了下來?
於是在此之後,胡大夫又增派人三名大夫,高大夫這才從巨大的壓力中得以緩解過來。
不過胡大夫那邊可沒有女大夫,要不然沐雪倒想讓胡大夫給她派幾個女大夫過來幫幫她呢。
不過,胡大夫說,確實也有一些醫藥世家的女眷有懂的醫理的,隻不過人家不以此謀生,又怎會出來這裏拋頭露麵的上工?
但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試試又怎麽知道呢?
到底還是請沈遠章給她寫了告示,貼在了聖賢堂的門口,月薪酬十兩,看請不請的來一位女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