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不知道的是,使者迴稟了趙匡胤孫策等人的反應後,趙匡胤便設下了十麵埋伏之計,靜待有人來劫營奪取孫堅首級。


    出城之後的孫策,帶著人摸到了趙匡胤營寨外。


    “殺。”


    “當我者,死!”


    十四歲的孫策,手持一杆霸王槍,胯下汗血寶馬名為快航,猶如下山之虎,迅速衝入營中。


    獨擋他的桂陽軍士卒,不死便傷。


    分辨出趙匡胤大帳之後,孫策率人直奔趙匡胤大帳所在而去。


    一路之上,孫策大殺特殺。得到命令的桂陽軍,也很是配合,紛紛‘潰散’而走。


    半炷香時間,孫策幾人便帶四百騎,殺到了趙匡胤大帳前。


    看著眼前安靜無比的大帳,孫策知道自己中計了。


    但瞧見了自家父親的盔甲,以及上方的盒子,他明知中計了,也還是直奔那掛著的孫堅盔甲、盒子而去。


    因為那盒子裝著的,很大可能是他父親孫堅的頭顱。


    就在孫策取下盒子的時候,他們被桂陽軍團團圍住了。


    趙匡胤笑著從大帳外拍馬走來,望著手提長槍,身披盔甲,騎跨寶馬,英姿勃發的孫策,喊道:“賢侄,深夜來降,叔父我喜不自勝呐。”


    孫策聞言,怒罵道:“狗賊,你與蠻人合謀,害我父親,我豈會降你!”


    被孫策罵為狗賊,趙匡胤也不與之生氣,再度道:“賢侄既不是來降,必是前來索取你父首級。但你搞錯了,那個盒子裏裝的,不是你父孫文台的頭顱。”


    聞言,孫策急忙打開盒子,裏麵確實不是孫堅首級。


    趙匡胤在定下埋伏劫營之人的計策後,便將犯了軍規的一個士卒斬了。將其首級裝於盒子內,與孫堅的盔甲放在了一起。


    孫策丟掉手中盒子,持槍怒視趙匡胤,罵道:“狗賊!奸賊!”


    說著便躍馬朝著趙匡胤殺去。


    見孫策動了,孫奔、孫河、徐琨三人也是緊隨其後。


    麵對一言不合就開幹的孫策,趙匡胤也是提著盤龍棍幹上去了。


    緊隨趙匡胤的高懷德、王彥升也迎上了孫奔、孫河、徐琨三人。


    趙匡胤和孫策槍棍相交,感受著從反震之力,趙匡胤說道:“賢侄未及弱冠,便有此武力,孫當真是虎父無犬子,孫文台由此獅兒,死無憾矣!”


    而他心下暗道:‘這小子,留不得!’


    孫策也不搭話,又是一槍挑向趙匡胤。


    決定不留後患的趙匡胤,也不留手。


    十餘迴合後,趙匡胤便一棍打中孫策腦袋,登時讓孫策追隨其父孫堅而去。


    孫奔、孫河、徐琨三人,哪裏是高懷德、王彥升兩人的對手,三人先孫策一步去見他們的叔父孫堅了。


    隨著孫策、孫奔四人死後,其帶來的四百騎,也盡數被桂陽軍斬殺。


    話說嚴莊、孫孝哲得到城門士卒稟告,孫策帶五百騎出城之事時,他們明白孫策是去奪孫堅的頭顱去了。


    擔心孫策出意外的孫孝哲,不顧嚴莊勸阻,便帶三千人出城,去接應孫策了。


    望著離去的孫孝哲,嚴莊無奈地搖了搖頭。但事態緊急,又不他感慨,立即讓人去將朱治、吳貞毓、潘濬請來。


    嚴莊將孫策出城襲營,企圖奪取孫堅首級。孫孝哲不聽勸阻,率三千人出城接應之事告知了三人。


    三人一聽,皆道孫策、孫孝哲魯莽了。


    而後,嚴莊讓朱治立即接手城防,務必嚴防死守。讓潘濬聯係城中大族,一起守城。讓吳貞毓前去告知其姐吳國太,讓她穩住孫堅家小。


    翌日,孫策、孫孝哲襲營,中伏身死的消息傳入城內,人心動蕩。


    接連兩日,趙匡胤的大軍不攻城,隻是在城外喊話。


    第三日,趙匡胤下令,三麵的大軍開始試探性的攻城。


    由於朱治指揮守城,很快化解掉試探性的攻擊。


    兩日之後,攻打益陽的郭威傳來捷報。


    他們先程普一步進入益陽,而後引誘程普入城。突圍無望的程普,自刎身亡。其帶來的一萬長沙軍,郭威收降了六千,其餘皆被桂陽軍斬殺。


    郭威捷報傳來的第三日,高懷亮、甄翟兒兩將,帶著一萬桂陽軍,以及民夫,押運著十萬石糧草,抵達了羅縣,與趙匡胤會合。


    城上的朱治、嚴莊瞧見趙匡胤援軍又至,還運來了糧草,眉頭皺得更緊了。


    在下雋抵禦黃祖的孫可望、孫靜二人,收到孫堅身死的消息後,仍舊堅守下雋。


    當趙匡胤圍城,孫策、孫孝哲幾人襲營,被埋伏身亡的消息傳來後,兩人頓時失了神。


    孫堅死訊傳來時,他們雖然悲傷,但不至於沒了抵擋外敵之心。因為有孫策在,尚能凝聚長沙文武。


    如今孫策一死,孫權年幼,自然無法讓長沙文武凝聚在一起,抵擋外敵。


    長沙全部陷落,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孫靜與孫可望一合計,決定舍棄下雋,引兵迴羅縣,救出被困城中的孫堅家小。


    二人舍棄下雋,迴軍羅縣的消息被趙匡胤軍斥候探知。


    趙匡胤令高懷德、高懷亮兩兄弟,前去伏擊下雋迴援的長沙軍。


    高家兄弟領了五千兵馬,在離下雋三十裏處的上穀設伏。孫靜、孫可望二人被高家兄弟斬殺,孫家兄弟從下雋帶來的一萬六千士卒,高懷德收降了一萬。其餘六千,死的死,逃的逃。


    當高懷德迴軍羅縣之後,趙匡胤命人將孫靜、孫可望、程普的屍首送入城中,並再次招降。


    此次趙匡胤給了個三日的期限,時間一過,不開城投降,他便再度攻城。屆時入城之後,不接受孫氏及一幹文武投降。


    這一次,城內的眾人皆是絕望了。


    前夜朱治派人試探性地從北門出城,看一看是否真有伏兵,結果真引出了埋伏的沙摩柯幾人所領的五千桂陽軍。


    如今,趙匡胤派人將孫可望、孫靜、程普的屍體送入城中,就是告訴城內的長沙軍,更是告訴死守城池的嚴莊、朱治等人,羅縣已是孤城一座。


    當夜,羅縣城內的文武齊聚一堂商議。正在商議的之時,七歲的孫權突然到來。他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走向往日孫堅所坐的位置上。孫權抱起長沙王大印,對著一眾文武道。


    “父王與兄長戰死沙場,長沙大軍十不存一。趙匡胤大軍圍城多日,城內早已人心惶惶。本公子為城內百姓計,為諸位大臣計,為我孫氏遺孤計,決定兩日後出城歸降。”


    不等眾位大臣說話,孫權又道:“嚴尚書,拜托您老,將權金額之言,告知全城百姓,勿要讓其恐慌。封存府庫,準備好人丁田冊。明日權便出城請降,城內一切,便有勞諸位了。”


    孫權說完,抱著長沙王大印,離開了議事堂。


    望著昂首闊步的孫權,嚴莊、朱治等人老淚縱橫。


    兩日後,長沙文武在孫堅七歲的兒子孫權帶領下,獻城請降。


    趙匡胤入城之後,將孫堅頭顱放入停放的棺槨中,親自祭拜了孫堅,並以王禮安葬,又將孫策以縣侯之禮安葬。


    隨後,趙匡胤封孫權為永興鄉侯,孫氏其餘人,隨之移居便縣的永興鄉。


    處理好羅縣之事後,趙匡胤讓朱治前往臨沅招降黃蓋。黃蓋本想自刎,被朱治勸阻,歸降了趙匡胤。


    臨湘的吳景、桓階、楊嶺,在吳貞毓入城後開城歸降。


    吳貞毓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攸縣,勸降了死守攸縣的三弟吳迥。


    在臨湘的吳景歸降之後,趙匡胤以高懷德為主將,率高懷亮、甄翟兒、尚司朗、沙摩柯、烏鷹、熊奎、馬山、尤壯等將,領兵四萬,進攻被黃祖所據的下雋。


    高懷德率軍抵達下雋後,以計誘黃祖出城劫營,同時派人賺了下雋。


    黃祖敗迴江夏,高懷德乘勝追擊。接連攻占了江夏東南四城,斬殺了黃祖麾下大將陳就、張武、陳孫,最後屯兵鄂縣。


    自此,趙匡胤坐擁荊南四郡,與江夏東南四縣之地,帶甲十五萬,與荊北的劉表分庭抗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枕忘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枕忘川並收藏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