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表吳狄在晉陽的幸福生活,亦不表從並州購買戰馬後,加緊訓練騎兵的諸侯,且表那益州劉焉稱帝之事。


    益州之地,諸葛亮曾評價;“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在古代中國,益州之地是全天下最封閉的區域,沒有之一。


    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並非虛言。


    論山川險固,無如益州者。它的西邊是青藏高原,一座座大型山脈東西延綿,在此戛然而止。


    秦巴山地橫亙其北邊。


    巫山分布其東,折向西南,經大婁山與後世的雲貴高原相接。


    這些山脈將,等於是讓益州“自帶護甲”。


    相反的,益州內部是一片平地,河流密布,交通條件比較好。涪江、沱江、岷江、嘉陵江為盆地內交通要道。


    益州農業發達,物產豐富,足以承受龐大的人口基數。


    所以,在這個內部容易統一,外部勢力難以進入,且物產可自給自足的益州,容易誕生割據勢力。


    劉焉當初提出廢史立牧,選擇來益州,一是看上這裏的地理條件與富饒,二是有相士言這益州之地有龍氣。


    作為外來戶的劉焉,進入益州之後,采用分化拉攏本地世家、豪族,迅速地平定內部的叛亂、及不和諧聲音,穩定了益州的局勢,占領了益州。


    後來諸侯伐巢之時,劉焉也隻是搖旗呐喊,並未出兵。


    此時的劉焉正緊鑼密鼓的將漢中收入囊中,準備關上關中進入益州的大門。


    話說劉焉的氣運真是不凡,剛想拿下漢中,便有人遞上了枕頭。


    這個人就是張魯之母,盧氏頗有容姿,經常到劉焉家中拜訪。兩人一來二去的,就到榻上探討起人生了。


    後劉焉通過運作,將張魯安排在了漢中太守位置上。


    張魯得劉焉愛屋及烏,對劉焉那是言聽計從。


    在拿下漢中之後,劉焉的皇帝夢越發的強烈了。


    終於,在黃巢大肆封王之後,各地諸侯不再興兵討伐黃巢時,劉焉就想拿出早就製作好的帝王套裝。


    出於某種考量,他忍住了,沒有自己換上。


    當吳狄北伐鮮卑,諸侯盡皆遣使恭賀時,劉焉做出了決定。


    於是,成都的州牧府中,上演了一出臣子愛護君主的戲碼。


    劉焉的心腹,擔心劉焉穿得單薄,怕給他冷到了,便給劉焉加了件衣服。


    中平五年,十月九日。


    劉焉在成都稱帝,登壇祭天,國號為‘漢’,改元‘興漢’,定都成都。時人稱蜀漢。


    並傳檄天下,封洛陽的劉辯為洛陽王,其他諸侯王也各有封賞。


    劉焉封董卓為涼王、楊堅為雍王、吳狄為晉王、劉虞為燕王、公孫瓚為遼王、袁紹為魏王、曹操為齊王、劉表為楚王、袁術為韓王、劉寵為薛王、劉淵為吳王、朱元璋為越王。


    如此一看,劉焉對諸侯王的封賞,比之黃巢的用心險惡而言,就要正常得多。


    就在劉焉稱帝,傳檄天下後,各地諸侯王反應各不相同。


    有的直接大罵劉焉,乃漢室的掘墓人。


    有的選擇站在了劉焉的陣營。


    有的默不作聲。


    有的也在謀劃稱帝之事。


    十月十一日,董卓在隴西稱帝,定都臨洮,國號為‘涼’,年號‘昭寧’,置公卿。時人稱西涼


    十月十八日,袁術在汝南稱帝,國號為‘陳’,年號‘建圖’,定都汝南,廣置公卿朝臣。時人稱袁陳。


    十月二十四日,袁紹在冀州稱帝,國號為‘晉’,年號‘初平’,定都鄴城。時人稱袁晉


    十一月一日,劉寵在徐州稱帝,登台祭天,國號漢’,改元永漢元年。時人稱陳漢。


    而後,劉寵傳檄天下,斥責劉焉,邀請諸侯攻伐洛陽的黃巢。


    十一月五日,黃巢在洛陽接受少帝劉辯的禪讓,即位於德陽殿,改國號為‘周’,年號‘金統’,置公卿。時人稱黃周。


    黃巢即位之後,封少帝劉辯為弘農王,於洛陽建弘農王府以安置。


    隨著劉辯禪位於黃巢,天下已然有六人稱帝。


    霎時間,但凡占據州郡的諸侯,紛紛在各自的州郡稱王。


    十二月五日,晉陽城,趙王宮,問政殿,群臣畢至。


    這趙王宮,乃是吳狄稱王之後才開始修建的,如今也已修建完畢。


    整座趙王宮,南北三裏一步,象征天地人合一。東西四裏十二步,寓意一年四季十二候。


    四門分別為東方蒼龍門,西方白虎門,北方玄武門,南方朱雀門。


    問政殿,是趙王宮南部最中心的一座殿宇,乃是朝會問政的地方。


    今日,是趙王宮建成之後,吳狄第二次踏足問政殿。


    平時吳狄都不來問政殿,有事情都是召集文武到勤政殿,無事時,不是在後宮之中陪著妻兒,就是在北郊的軍營中,訓練殺神騎。


    吳狄坐下後,眾臣向趙王吳狄見禮。


    隨後,吳狄問:“諸卿有何事不能自決,非得喊本王來?”


    吳狄話落,作為文臣之首的王猛出列。


    他先是闡述了自劉焉在成都稱帝後,涼州董卓、汝南袁術、冀州袁紹、徐州劉寵,五人紛紛稱帝。洛陽的黃巢,接受了少帝劉辯的禪讓的事實。


    而後,王猛從民望、民心方麵勸諫吳狄稱帝。


    王猛說完之後,其餘文武大臣紛紛從不同角度,勸諫吳狄稱帝。


    吳狄聽到一半,便打斷了眾臣的勸諫之言。


    看著下方激情滿滿的群臣,吳狄道:“諸位所言,不無道理。但本王稱帝,不在此時。”


    “劉焉本為漢室宗親,早在靈帝之時,便有野心。之所以在成都僭越稱帝,實乃其自知命不久矣。此時稱帝,不過是想在臨死前,過一過當皇帝的癮罷了。”


    “涼州董卓,久居西涼之地,與羌胡為鄰,手中兵馬強盛,早有稱帝之心。在劉焉之後稱帝,可見其雄心已滅,必不能長久。”


    “汝南袁術,早在南陽時,便有稱帝之心,不過那時漢室餘威尚在,故而延緩至今。其所在汝南袁氏,若非靈帝一直壓著,又遇到黃巢入京,早就謀朝篡位了。”


    “至於袁紹稱帝,不過是不願袁術專美與前。此時稱帝,更是想穩住投效他的袁氏門生故吏罷了。”


    “及至劉寵,其早在靈帝時,便屢有僭越之舉。如今其雄踞徐州,此時稱帝,還算其能忍了。”


    “黃巢此人,在諸侯聯合討伐他後,便有弑帝自立之心,若非忌憚諸侯再次聯合攻打他,早就篡漢自立了。如今劉氏宗親之中,勢力較為強大的兩個都各自稱帝了,他也就無需擔心諸侯聯合攻打他了。”


    “此六人,都是野心勃勃,兵強馬壯之輩,稱帝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這是一個‘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諸侯割據時代。且本王不屑與一群貪圖享樂、跳梁小醜之輩一同稱帝。”


    眾臣聽了吳狄之言,紛紛感覺有些羞愧,又感到有些失落。


    望著失落的眾臣,吳狄道:“諸卿也不必感到失落,待本王拿下幽州、冀州之日,便是本王稱帝之時。”


    吳狄這話說得斬釘截鐵,氣勢磅礴。


    眾人聽後,幹勁十足,紛紛讚頌吳狄有大氣魄、大毅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枕忘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枕忘川並收藏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