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招募到王樸和李穀的喜悅,吳狄查看起招募王樸時,平衡出的後周太祖郭威信息來。


    【姓名:郭威,字文仲】


    年齡:32歲。


    身份:植入為趙匡胤的結義兄弟,現隨趙匡胤在西園軍中為軍侯。


    四維:武力98、智力95、政治97、統禦96。


    出處:五代時期-後周太祖。


    忠誠度:93(趙匡胤)。


    簡介:郭威,字文仲,邢州堯山縣人,順州刺史郭簡之子,五代時期後周開國君主。郭威諡號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號太祖,葬於嵩陵,死後由侄子柴榮繼承皇位。


    生於亂世,長於軍伍,勇武有力,豪爽負氣,略通兵法,善撫將士,以軍功累遷至樞密使高位。終以軍事實力為後盾,取後漢而代之,是五代時期軍人專權的代表人物。


    不久率軍抵禦契丹,在澶州受部將推戴,黃袍加身。於廣順元年正月即皇帝位,建立後周,在位期間促進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好轉。


    郭威,黃袍加身之始創者。


    五代末期之北方,經其悉心治理,自長期戰亂之局漸趨統一。後周一朝亦初顯民富邦強之象,為周世宗及趙匡胤之統一大業奠定堅實之基礎。


    在原曆史上,他是柴榮的姑父,是趙匡胤的上司。如今卻成了趙匡胤、柴榮的結義兄弟,想來真是有趣得很。


    【姓名:楊邠】


    年齡:33歲。


    身份:植入為弘農楊氏旁係,為楊林之兄,字孟臣,現為光祿勳屬官太中大夫。


    四維:武力43、智力91、政治96、統禦58。


    出處:五代時期-後晉、後漢。


    忠誠度:100(楊堅)。


    簡介:楊邠 ,字號不詳,魏州冠氏縣人,五代時後漢宰相。


    年少有為,起家魏州府吏。憑借租庸使孔謙的姻親,曆任孟、華、鄆三州糧料使。晉高祖石敬瑭出任鄴都留守時,擔任右都押衙。


    後漢建立,出任樞密使、檢校太傅。深得信賴,選為顧命大臣。後漢隱帝即位後,授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總領軍政大權。精於吏道,繕修甲兵,充實府庫。專恣弄權,得罪外戚李業等人。


    乾佑三年十月十三日,以謀反罪處死。後周太祖即位,追贈太傅、弘農郡王。


    得,楊堅這家夥,又躺贏一個人才。


    【姓名:王峻,字秀峰】


    年齡:28歲。


    身份:植入為王齕之弟,一同效力於曹操,現為曹操麾下幕僚。


    四維:武力67、智力90、政治93、統禦64。


    出處:五代時期-後漢、後周。


    忠誠度:83(曹操)。


    簡介:王峻,字秀峰,祖籍相州。早年先後謀生於後梁鎮州節度使張筠、租庸使趙岩,後唐三司使張延朗門下。


    劉知遠稱帝後,拜王峻為客將。官兵馬都監。河中節度使李守貞等反叛,被樞密使郭威與王峻的大軍擊敗,王峻以功升至宣徽北院使。


    後周建國後,封王峻為樞密使。王峻日益驕縱,要求兼任青州節度使,又要求罷免宰相李穀、範質。郭威想把柴榮調到京師時,王峻等群起反對。後被貶商州,不久以腹疾卒於商州。


    招募王樸、李穀平衡出來的三人,一人歸趙匡胤,一人為弘農楊氏之人,一人為曹操幕僚。


    這下子,三人麾下又得到加強了。


    “叮,使用地級招募令進行指定政治類別招募,找到一流人才:魏仁浦、王溥、吳處厚。”


    【姓名:魏仁浦,字道濟】


    年齡:26歲。


    身份:植入為青州東萊郡小吏,因不願從賊,與同郡小吏一同奔走外鄉。在幽州見到主公的招賢令後,便決定前來雲州。


    四維:武力58、智力93、政治95、統禦53。


    出處:五代時期-後周。


    忠誠度:100。


    簡介:魏仁浦,字道濟。衛州汲縣人。五代後周至北宋初年宰相。


    曆任後晉小吏、後周樞密都承旨、中書侍郎、平章事,居高位而不念私怨。宋初,進位右仆射,從征太原中途病死。


    他為人清靜儉樸、寬容大度,能言善辯、足智多謀、與人為善。博聞強記,殫精竭慮,為後周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看了魏仁浦的簡介後,吳狄感覺其四維好像偏低了。與範質齊名,得郭威稱讚、信重之人,不當僅為一流人才。


    【姓名:王溥】


    年齡:28歲。


    身份:植入為荊州長沙人,曾被裹挾入黃巾。見主公對原黃巾投降之人並未殺戮,心生好感。現見主公招賢令,便決定前來雲州投效。


    四維:武力63、智力92、政治95、統禦91。


    出處:元末明初-明初。


    忠誠度:100。


    簡介:明史記載,王溥,安仁人。仕陳友諒為平章,守建昌。太祖命將攻之,不克。朱亮祖擊於饒之安仁港,亦失利。友諒將李明道之寇信州也,溥弟漢二在軍,俱為胡大海擒,歸於行省李文忠,文忠命二人招溥。


    是歲,太祖拔江州,友諒走武昌,溥乃遣使降,命仍守建昌。明年,太祖次龍興,帥其眾來見,數慰勞。從歸建康,賜第聚寶門外,號其街曰“宰相街”,以寵異之。


    尋遣取撫州及江西未附郡縣。從克武昌,進中書右丞。洪武元年,命兼詹事府副詹事。從大將軍北征,屢有功。賜文幣,擢河南行省平章。


    明初王溥?


    吳狄不禁心生疑惑,難道此王溥並非彼王溥不成?


    他原本以為對方是後周時期,郭威麾下那位赫赫有名的大臣王溥,但此刻看來似乎不是。


    不過話說迴來,這位元末明初的王溥,倒也不容小覷。從其各項能力評估來看,除了武力稍遜一籌之外,其他方麵均堪稱一流水準。這樣較為均衡的人才實屬難得,如今將其招募到了麾下,算得上是如虎添翼。


    想到此處,吳狄對於這個元末明初的王溥愈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作為一個胸懷大誌、野心勃勃之人,吳狄自然不會嫌棄任何一個人才,尤其是可以增強自己實力的人才。


    【姓名:吳處厚,字伯固】


    年齡:32歲。


    身份:植入為幽州代郡人,以耕讀為生。見主公招募令後,決定前來雲州投效。


    四維:武力60、智力90、政治92、統禦53。


    出處:北宋-仁宗時期。


    簡介:吳處厚,字伯固,邵武人。登皇佑五年進士。因進言請建公孫杵臼、程嬰二人祠,仁宗命為將作丞。


    蔡確嚐從吳處厚學賦,及作相,吳處厚數事與蔡確交惡。打算把處厚放逐,後出任通州知軍。


    元佑中,蔡確罷相知安州,處厚找到蔡確早在安陸寫的《遊車蓋亭》詩十章,引唐朝郝處俊於上元間諫高宗欲傳位武後事。吳處厚箋釋為影射當時垂簾聽政之高太後,蔡確遂南竄,士大夫由此畏惡吳處厚。紹聖間,追貶歙州別駕,著有《青箱雜記》十卷。


    這招募到的三個一流人物,吳狄除了去魏仁浦略有了解外,其餘二人皆是首次聽聞。不過見這二人的四維數據及簡介,倒還是能夠幹事的人。


    六次招募,用去近千招募點,獲得絕世級別的狄仁傑,超一流級別的王樸、李穀,一流級別的魏仁浦、王溥、吳處厚。


    平衡出了超一流級別魏元忠、張柬之、崔玄暐、郭威、楊邠,一流級別的王峻。這六人都是不錯的人才,尤其是郭威、張柬之、魏元忠三人。可惜皆不為自己所得啊。


    收起紙筆,吳狄緩緩起身,朝書房外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枕忘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枕忘川並收藏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