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利益分配,各州黃巾勢力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 作者:醉枕忘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南陽郡守府中,一場戰後利益瓜分會在進行。
吳狄帶著敬翔,朱儁帶著朱峰,曹操帶著戲誌才,袁術帶著閻象,褚貢帶著竇儀,以及被吳狄拉來的孫堅帶著程普,齊聚南陽郡守府,召開戰後利益分配會。
經過兩個時辰的極限拉扯,最後商議敲定。
將此次繳獲的物資,給皇帝劉宏送去四成。吳狄、朱儁、袁術、曹操、褚貢及孫堅各分一成,已作軍資。
期間,曹操提議,吳狄和朱儁各自分兩成,其餘四人共分兩成。
這一提議被吳狄和朱儁同時拒絕,倒不是兩人不想要,而是各有算計。
朱儁是想以此為朝廷籠絡人才。
吳狄則是想讓幾人勢力得到恢複,方便以後在攻打冀州黃巾時,好讓他們作為先頭部隊。
至於投降的十一萬黃巾,褚貢本就不願全部接納,更有朝廷下發的‘戍邊抵罪’旨意,也就順理成章的讓吳狄處置。
殺心甚大的朱儁和袁術,在褚貢的提醒下,也沒敢再提議殺降之語。
更不要臉的是,朱儁還從其中挑選五千青壯,充作輔兵。
有了朱儁開頭,袁術雖然看不上泥腿子出身的黃巾,但也在閻象的勸說下,挑兩千青壯作為輔兵。
接著是曹操與孫堅兩人,也厚著臉皮各自挑選一千青壯作為輔兵。
讓吳狄沒想到的是,褚貢這個文人,不要臉起來,朱儁、曹操都得靠邊站,足足要八千人。
用他的話說,雖然張曼成、朱粲等賊已被消滅,但南陽之地的山林中、偏遠小縣中,還聚集著些許蛾賊,需要郡兵鎮守城池,防止蛾賊反撲。
剩餘九萬餘黃巾降卒,吳狄讓人從中挑選出三千青壯,分散給顧全武、秦裴等人統領。
從張曼成倒下,黃巾士卒紛紛投降的那一刻,吳狄便清楚,接下來,朝廷估計是要讓他北上冀州剿賊。
那裏是黃巾的大本營,兵馬少了,根本無法打開局麵。
就連盧植率領了四萬餘兵馬前去,也被擋在魏郡,不能近前。
根據錦衣衛的情報,盧植所率領的四萬兵馬中,有一萬餘還是朝廷禁軍,乃是精銳中的精銳,都從梁期被迫退迴鄴縣。
由此可見,今時今日的冀州黃巾,遠非曆史上那群黃巾。
不好對付啊!
此番不乘此良機挑選青壯,編選入軍中,加以訓練成軍,更待何時。
更何況,在未來的亂世之中,軍隊強盛才是硬道理。
偉人曾說過,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所以,在亂世中,軍隊不但要有,而且還要訓練出一支敢打、能勝的威武之師。
以吳狄如今的情況,若沒有軍隊作為保障,他在雲州所做的一切,終將成為人所乘。
若是吳狄以此時的糧草儲存量,將擴軍到十萬人,是完全沒有壓力的。
但此時的朝廷,是不會允許吳狄在剿滅黃巾後,還手握十萬大軍的。
因此,吳狄從決定南下剿賊伊始,便極力的將軍隊控製在一萬人以下。
絲毫不給朝廷任何借口,將其麾下軍隊調走。
一路上,吳狄挑選出來的黃巾降卒及青壯,對外宣稱的都是輔兵。
具體是不是輔兵,吳狄清楚,那些個雲州將領知道,作為‘輔兵’的他們自個兒更是清楚。
近日,根據錦衣衛傳來的情報,如今的大漢天下,除去雲州、司隸、並州、交州、益州外,幽、冀、青、兗、豫、徐、荊、揚都陷入黃巾之亂的戰火之中,真真是遍地狼煙。
荊州,除去南陽的黃巾外,其餘各郡縣或大或小的都還有黃巾為禍。零陵的方臘,仍在與趙匡胤進行鏖戰。
豫州,除去在潁川被剿滅的波才等人外,還有徐和、司馬俱、張伯、梁仲寧等黃巾渠帥攻打縣城。
從潁川遁走的李自成,南下汝南,沿途裹挾青壯,攻打縣衙,搶奪糧草後,繼續往南劫掠。
兗州,最大的兩股黃巾勢力當屬東平郡的李密及泰山郡的宋江。
如今,李密攻下了東平郡、東郡、濟北郡,已與冀州黃巾連成一片。
宋江在拿下泰山郡後,悄悄地攻占了青州的齊國,便止步不前,猥瑣發育了。
青州,除卻被宋江攻占了齊國外,最先攻下濟南國的王薄,又陸續攻下了平原郡、樂安國,與冀州黃巾連成一片。
在東萊郡起事的洪秀全,迅速的攻占了東萊後,又攻占了北海國的東部的即墨、膠東、壯武、挺縣、長廣、觀陽六縣。
懾於孔子後人的名聲,洪秀全便沒有繼續向西進攻,而是轉向往徐州的琅琊而去。
幽州,自劉備從涿縣遁逃後,高談聖與程誌遠迅速的攻下涿郡全境,接著又便去攻打廣陽郡。在幽州刺史劉焉的頑強抵禦之下,僅是劫掠了薊縣以南的地區。
揚州,除卻被朱元璋剿滅的輔公祏外,還有豫章郡的卞喜、公昌、耳吉、黃葉等渠帥攻打郡縣,更有逃竄的杜伏威、蕭冼繼續在裹挾百姓劫掠縣城。
徐州,劉石、李大目等渠帥斬殺彭城王起事後,裹挾青壯攻占城池,劫掠當地豪紳。
還有活躍在東海郡的白饒、白爵、於毒等渠帥,焚燒縣衙,搶奪大戶錢糧。
冀州,太平道的起源之地,黃巾軍的大本營。
這裏不但有張角三兄弟坐鎮,更有黃巢、朱溫兩大狠人軍師,還有李軌、李存勖、田虎、竇建德、張牛角幾大神上使。
如今的冀州,已成為黃色的海洋,黃巾的樂園。
在這裏,不管是老弱婦孺,還是青壯漢子,人人頭裹一條黃巾。
家家戶戶的門頭之上,也是係著一條黃巾。
隨著朱溫、竇建德、李存勖等人的發力,冀州北部郡縣中,所有世家大族,不是投降,便是死。
就連中山國毋極縣甄家,即便在河北之地的名聲極好,也是被逼得將大女兒嫁給竇建德。在竇建德的極力維護下,才得以保全。
如甄家這般,通過聯姻的方式保全家族的冀州世家大族,不在少數。
如今的冀州世家大族中,平日裏作惡多端的,全族被斬殺殆盡,就連祖墳都被憤怒的黃巾士卒給刨開了。
其中最為慘烈的,當屬河間國中水縣的餘家。全族四百餘口人中,老幼全被憤怒的黃巾士卒活活吊死,青壯被活埋。婦女不分老幼,全被數千黃巾士卒輪番玷汙,無一幸免。
一切皆因餘家的人在本地肆意欺壓民眾,更可恨的是餘家仗著有人在縣中任職,不但捏造官府文書,侵占百姓填土,更是偽造賣身契,將餘家子弟看上的女子當街奸汙致死,而不受懲戒。
當黃巾士卒在攻破中水縣後,那個小渠帥,帶著人馬將餘家連根拔起。
餘家眾人中,唯有那個當街奸汙女子的餘家幼子,餘孝亳記起了那個黃巾小渠帥是何人了。
當他被打斷五肢,黃土埋到脖頸時,才知道懼怕了。
當河間中水縣餘家的事情在冀州傳開後,那些平日裏不與人為善的世家子弟,整日活得心驚膽顫。
吳狄帶著敬翔,朱儁帶著朱峰,曹操帶著戲誌才,袁術帶著閻象,褚貢帶著竇儀,以及被吳狄拉來的孫堅帶著程普,齊聚南陽郡守府,召開戰後利益分配會。
經過兩個時辰的極限拉扯,最後商議敲定。
將此次繳獲的物資,給皇帝劉宏送去四成。吳狄、朱儁、袁術、曹操、褚貢及孫堅各分一成,已作軍資。
期間,曹操提議,吳狄和朱儁各自分兩成,其餘四人共分兩成。
這一提議被吳狄和朱儁同時拒絕,倒不是兩人不想要,而是各有算計。
朱儁是想以此為朝廷籠絡人才。
吳狄則是想讓幾人勢力得到恢複,方便以後在攻打冀州黃巾時,好讓他們作為先頭部隊。
至於投降的十一萬黃巾,褚貢本就不願全部接納,更有朝廷下發的‘戍邊抵罪’旨意,也就順理成章的讓吳狄處置。
殺心甚大的朱儁和袁術,在褚貢的提醒下,也沒敢再提議殺降之語。
更不要臉的是,朱儁還從其中挑選五千青壯,充作輔兵。
有了朱儁開頭,袁術雖然看不上泥腿子出身的黃巾,但也在閻象的勸說下,挑兩千青壯作為輔兵。
接著是曹操與孫堅兩人,也厚著臉皮各自挑選一千青壯作為輔兵。
讓吳狄沒想到的是,褚貢這個文人,不要臉起來,朱儁、曹操都得靠邊站,足足要八千人。
用他的話說,雖然張曼成、朱粲等賊已被消滅,但南陽之地的山林中、偏遠小縣中,還聚集著些許蛾賊,需要郡兵鎮守城池,防止蛾賊反撲。
剩餘九萬餘黃巾降卒,吳狄讓人從中挑選出三千青壯,分散給顧全武、秦裴等人統領。
從張曼成倒下,黃巾士卒紛紛投降的那一刻,吳狄便清楚,接下來,朝廷估計是要讓他北上冀州剿賊。
那裏是黃巾的大本營,兵馬少了,根本無法打開局麵。
就連盧植率領了四萬餘兵馬前去,也被擋在魏郡,不能近前。
根據錦衣衛的情報,盧植所率領的四萬兵馬中,有一萬餘還是朝廷禁軍,乃是精銳中的精銳,都從梁期被迫退迴鄴縣。
由此可見,今時今日的冀州黃巾,遠非曆史上那群黃巾。
不好對付啊!
此番不乘此良機挑選青壯,編選入軍中,加以訓練成軍,更待何時。
更何況,在未來的亂世之中,軍隊強盛才是硬道理。
偉人曾說過,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所以,在亂世中,軍隊不但要有,而且還要訓練出一支敢打、能勝的威武之師。
以吳狄如今的情況,若沒有軍隊作為保障,他在雲州所做的一切,終將成為人所乘。
若是吳狄以此時的糧草儲存量,將擴軍到十萬人,是完全沒有壓力的。
但此時的朝廷,是不會允許吳狄在剿滅黃巾後,還手握十萬大軍的。
因此,吳狄從決定南下剿賊伊始,便極力的將軍隊控製在一萬人以下。
絲毫不給朝廷任何借口,將其麾下軍隊調走。
一路上,吳狄挑選出來的黃巾降卒及青壯,對外宣稱的都是輔兵。
具體是不是輔兵,吳狄清楚,那些個雲州將領知道,作為‘輔兵’的他們自個兒更是清楚。
近日,根據錦衣衛傳來的情報,如今的大漢天下,除去雲州、司隸、並州、交州、益州外,幽、冀、青、兗、豫、徐、荊、揚都陷入黃巾之亂的戰火之中,真真是遍地狼煙。
荊州,除去南陽的黃巾外,其餘各郡縣或大或小的都還有黃巾為禍。零陵的方臘,仍在與趙匡胤進行鏖戰。
豫州,除去在潁川被剿滅的波才等人外,還有徐和、司馬俱、張伯、梁仲寧等黃巾渠帥攻打縣城。
從潁川遁走的李自成,南下汝南,沿途裹挾青壯,攻打縣衙,搶奪糧草後,繼續往南劫掠。
兗州,最大的兩股黃巾勢力當屬東平郡的李密及泰山郡的宋江。
如今,李密攻下了東平郡、東郡、濟北郡,已與冀州黃巾連成一片。
宋江在拿下泰山郡後,悄悄地攻占了青州的齊國,便止步不前,猥瑣發育了。
青州,除卻被宋江攻占了齊國外,最先攻下濟南國的王薄,又陸續攻下了平原郡、樂安國,與冀州黃巾連成一片。
在東萊郡起事的洪秀全,迅速的攻占了東萊後,又攻占了北海國的東部的即墨、膠東、壯武、挺縣、長廣、觀陽六縣。
懾於孔子後人的名聲,洪秀全便沒有繼續向西進攻,而是轉向往徐州的琅琊而去。
幽州,自劉備從涿縣遁逃後,高談聖與程誌遠迅速的攻下涿郡全境,接著又便去攻打廣陽郡。在幽州刺史劉焉的頑強抵禦之下,僅是劫掠了薊縣以南的地區。
揚州,除卻被朱元璋剿滅的輔公祏外,還有豫章郡的卞喜、公昌、耳吉、黃葉等渠帥攻打郡縣,更有逃竄的杜伏威、蕭冼繼續在裹挾百姓劫掠縣城。
徐州,劉石、李大目等渠帥斬殺彭城王起事後,裹挾青壯攻占城池,劫掠當地豪紳。
還有活躍在東海郡的白饒、白爵、於毒等渠帥,焚燒縣衙,搶奪大戶錢糧。
冀州,太平道的起源之地,黃巾軍的大本營。
這裏不但有張角三兄弟坐鎮,更有黃巢、朱溫兩大狠人軍師,還有李軌、李存勖、田虎、竇建德、張牛角幾大神上使。
如今的冀州,已成為黃色的海洋,黃巾的樂園。
在這裏,不管是老弱婦孺,還是青壯漢子,人人頭裹一條黃巾。
家家戶戶的門頭之上,也是係著一條黃巾。
隨著朱溫、竇建德、李存勖等人的發力,冀州北部郡縣中,所有世家大族,不是投降,便是死。
就連中山國毋極縣甄家,即便在河北之地的名聲極好,也是被逼得將大女兒嫁給竇建德。在竇建德的極力維護下,才得以保全。
如甄家這般,通過聯姻的方式保全家族的冀州世家大族,不在少數。
如今的冀州世家大族中,平日裏作惡多端的,全族被斬殺殆盡,就連祖墳都被憤怒的黃巾士卒給刨開了。
其中最為慘烈的,當屬河間國中水縣的餘家。全族四百餘口人中,老幼全被憤怒的黃巾士卒活活吊死,青壯被活埋。婦女不分老幼,全被數千黃巾士卒輪番玷汙,無一幸免。
一切皆因餘家的人在本地肆意欺壓民眾,更可恨的是餘家仗著有人在縣中任職,不但捏造官府文書,侵占百姓填土,更是偽造賣身契,將餘家子弟看上的女子當街奸汙致死,而不受懲戒。
當黃巾士卒在攻破中水縣後,那個小渠帥,帶著人馬將餘家連根拔起。
餘家眾人中,唯有那個當街奸汙女子的餘家幼子,餘孝亳記起了那個黃巾小渠帥是何人了。
當他被打斷五肢,黃土埋到脖頸時,才知道懼怕了。
當河間中水縣餘家的事情在冀州傳開後,那些平日裏不與人為善的世家子弟,整日活得心驚膽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