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八龍之慈明無雙,王佐之才荀文若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 作者:醉枕忘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狄沒想到曹操會與自己想到一處去了,都想從潁川帶走一兩個人才。
這一路上,兩人談天說地,評古論今,品評當世人傑。
相談甚歡,引為知己。
談到如今的黃巾作亂,導致如今的十室九空現狀時,吳狄很是無恥的將王粲寫於初平三年的《七哀詩三首·其一》拿來略改使用。
《平賊有感》
九州渾無象,黃巾方遘患。
出晉入中原,討逆潁水邊。
初定長社亂,戚戚人不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此來潁水岸,剿賊平烽煙。
中原雖稍安,喟然傷心肝。
此詩一出,曹操神情落寞,久久不言。
說到胡人屢屢犯邊時,曹操說出了他之誌向。
“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
看著曹操那閃爍著希望之光的眼眸,吳狄給予其鼓勵和支持。
至於曹操是不是言不由衷,誰人知曉呢!
又經過兩日的遊山玩水,吳狄、曹操一行人這算是到達了目的地——潁陰縣。
從長社行來,越是靠近潁陰,人氣兒越濃厚。
蓋因此地乃是荀氏的主場,荀氏前有‘神君’賢名遠播,今有‘八龍’、‘三若’愛護鄉裏。
縱使黃巾席卷天下,亦是不敢輕易禍亂潁陰之地。
入城後,幾人在路人的指引下,直奔荀氏私學。
遠遠望去,私學學堂並不豪華,而是由一座普通的農家宅院改造而來。
靠近學堂,便聽到了內裏的朗朗讀書聲。
兩人對視一眼,便站立在門外,認真聽了起來。
“故仁人上下,百將一心,三軍同力...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故仁人之兵,聚則成卒;散則成列......彼其所與至者,必其民也,而其民之親我歡若父母.....彼反顧其上,則若灼黥......此之謂也。”
姓名【荀爽,字慈明】
年齡:55歲。
身份:荀氏家主。
四維:武力56,智力95,政治97,統禦82,教育100。
與宿主好感度:60。
曹操、敬翔幾人在認真聽裏麵學子所朗誦的內容時,吳狄查看了荀爽的基本信息。
當看到荀爽那高達一百點的教育,超一流的政治及一流頂尖的智力時,暗道‘荀氏八龍,慈明無雙’果然不隻是虛名。不知道能把這荀慈明招攬到麾下...估計有億點難。
哎,荀爽就不奢望了,三若或荀攸,得一個就不錯了。
就在吳狄遐想時,裏間荀爽確實看到了他們一行人。
當看到吳狄與曹操時,荀爽麵露驚詫,眼中閃過微不可察的精芒。
待讀書之聲停下,吳狄、敬翔、曹操、曹彬四人等人整理了一下儀容,緩步進入學堂。
“後學末進,吳狄吳漢安、曹操曹孟德、敬翔敬子振、曹彬曹國華,拜見慈明先生,見過諸位高才。”
吳狄、曹操等人朝著手持竹簡的荀爽行禮之後,與一眾學子見禮。
聽到吳狄、曹操幾人自報身份後,除荀爽神色未變之外,眾學子神色各異。
有的好奇、有的審視、有的緊張、有的鄙夷,還有滿不在乎的。
“慈明先生,小子今日非以官身而來,久聞先生博通群經,對經學多有著述,恨不能早見先生。今冒昧來訪,還望先生勿怪小子失禮之處,先生叫小子‘漢安’便可。”
放下竹簡要行禮的荀爽聞言,看著扶住自己,謙遜有禮,不卑不亢的吳狄,很是滿意。
盡管吳狄與曹操兩人都十分謙遜讓其稱自己表字,但荀爽還是尊稱其為將軍。
“老夫在此謝兩位將軍消滅蛾賊,讓鄉裏得以太平。”
見荀爽以此拜謝他二人,吳狄與曹操齊齊躲開這一禮,不敢接受荀爽的謝禮。
“平亂乃是我等職責所在,當不得先生之謝。”
隨後,兩人直接說明此行的來意。
“今黃巾禍亂地方,致使民不聊生。朝廷派遣我等武將剿賊平亂,然平亂之後,則需賢才安民,撫順地方,恢複秩序。狄早聞潁川多才俊,亦是忠心為國之人。今前來,是想請諸位才俊出仕,治理地方,幫助朝廷恢複秩序。狄厚顏請先生割愛!”
荀爽聞言,明了吳狄與曹操是衝著自己這些子侄、學生而來。
“兩位將軍所言,撫順地方,恢複民生秩序,實乃一心為國。老夫極為讚同,諸學子皆有才學,幫助治理地方,倒也無礙。兩位將軍有意邀請他們為國為民辦事,隻要他們自願出仕,老夫也不阻攔。若是他們不願,還請兩位將軍莫要勉強。”
吳狄與曹操聞言,齊齊拜謝。
“謝先生!”
“還請先生為我二人介紹諸位賢才。”
荀爽聞言,卻說道:“兩位將軍,你們年輕人的事,老朽就不摻和了。”
荀爽說著,便朝著學堂後院而去。
眾學子見荀爽離去,也就都放鬆下來。
這讓吳狄不由想起自己前世在學校的情形,任何時候,老師對學生都有一定的‘血脈壓製’啊!
—— —— ——
荀爽離去後,一溫潤如玉,儀表不凡的青年起身,朝著吳狄與曹操二人見禮。
姓名:【荀彧,字文若】
年齡:23歲。
身份:荀爽之侄,荀緄之子。
四維:武力57,智力97,政治99,統禦85。(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60。
真不愧是被曹操稱作‘吾之之房’的男人,這基礎屬性,這技能加成,簡直不要太逆天。
可惜的是,這家夥一心忠於漢室!
嘉靖本《三國演義》中有詩詞讚曰:
潁上荀文若,人稱王佐才。
聲名齊五嶽,功業震三台。
孟德無終始,留侯不再來。
忠心懷恨死,天下盡悲哀!
“在下荀彧荀文若,見過兩位將軍。叔父性情如此,還請兩位將軍見諒。”
“文若兄不必如此,慈明先生真乃知心長者也!”
曹操見到荀彧,內心悸動,仿佛與之乃有一段天定之緣。
“久聞文若兄乃‘王佐之才’,今日終於得見真人,是聞名不如見麵,見麵勝過聞名啊。”
“吳將軍過譽了,彧些許薄名,實不足掛齒。雲州傳出的‘曲轅犁’與‘廣武筒車’真乃神物也!將軍國之幹城、賢德之名,九州傳頌。”
真是花花轎子人人愛,吳狄就十分喜歡荀彧誇他。
但他接下來的一句,卻是差點給荀彧整破防。
“文若兄,此言當真?”
場內眾人,聞言,神色怪異的看向吳狄。
荀彧更是一愣,心想‘聊天兒還能這樣聊?’
不過,荀彧真不愧是未來的荀令君,養氣功夫和應變能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隻見他隻是瞬間的愣神後,神色如常的道。
“確為真,吳刺史發明推廣的兩種農具,惠及天下百姓,九州之人,無不傳頌吳刺史賢德之名!我荀家有幸,買到了幾具曲轅犁,農莊老農試用後,翻地效果極佳,勝直犁十倍有餘。”
見荀彧神色如常,吳狄擺擺手道:“哈哈...文若兄過譽了,狄哪是什麽神人,隻不是見百姓耕種艱難,突發奇想,瞎搗鼓之物罷了。”
“文若兄莫要如此見外,你我相談甚歡,以表字相稱即可。”
荀彧聞言,卻是一禮,鄭重道:“謝將軍抬愛,然彧乃白身,禮不可廢。”
順著荀彧的話,吳狄直接道。
“文若不如隨我出仕,暫為軍中主簿一職。待黃巾平定後,文若如願前往雲州任職,便為一州之副貳。文若如願在朝中任職,狄定親自上書,向朝廷舉薦文若,讓文若實現匡扶漢室之宏願。”
荀彧聞言,神情一震。
其他人聽得吳狄直言,既震驚於吳狄的大手筆,一州之副貳啊,也羨慕荀彧能得吳狄如此看重。
“謝將軍抬愛,彧才疏學淺,仍需要繼續學習,隻能辜負將軍美意了。”
荀彧神情恢複後,婉拒了吳狄的邀請。
“文若真乃君子也。狄期待文若學成,造福百姓,名揚大漢之日。”
站在一旁的曹操見狀,也知道荀彧現在是不想出仕,也就沒有提出招攬之語。
隨後,荀諶、荀衍、荀攸、郭圖、丘民仰、虞世基等人相繼起身見禮。
姓名:【荀諶,字友若】
年齡:25歲。
身份:荀爽之侄,荀彧之兄。
四維:武力56,智力90,政治88,統禦68。(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60。
原曆史中,初平二年,荀諶受袁紹之命,說服韓馥將冀州獻給袁紹。 官渡之戰前,袁紹以荀諶為謀主。官渡之戰後,荀諶去向未知。
姓名:【荀衍,字休若】
年齡:26歲。
身份:荀爽之侄,荀彧之兄。
四維:武力76,智力89,政治86,統禦87。(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70。
這荀衍能力不錯啊,不愧是荀氏三若之一,比之荀諶更強。
在原曆史中,曹操平鄴城後,荀衍以監軍校尉身份,為曹操守鄴城,都督河北軍事。高幹作亂時,密遣兵謀襲鄴城,荀衍擊破高幹軍,以功封列侯。
姓名:【荀攸,字公達】
年齡:29歲。
身份:荀彧之侄,荀爽侄孫。
四維:武力53,智力99,政治95,統禦80。(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79。
原曆史中記載,荀攸不僅才智過人,謀略超眾,而且為人忠厚謙讓,受人敬重,為曹操統一北方大業做出了一定貢獻。曹操對荀攸極為器重,評價很高,曹操下令論功封賞時曾說:“忠正密謀,撫安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有詩讚曰:
漢末荀公達,當時號大賢。
知能過寧武,德可配顏淵。
功振三分國,才成二十篇。
曹丕曾下拜,聲跡尚昭然!
姓名:【郭圖,字公則】
年齡:31歲。
身份:陽翟郭家嫡脈,潁川太守陰修計吏。
四維:武力50,智力91,政治83,統禦69。(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57。
原曆史中記載,韓馥統冀州時,郭圖與荀諶等人奉袁紹之命,說服韓馥讓位。
袁紹統一河北後,郭圖與審配等人力勸袁紹統率大軍攻打曹操。
袁紹死後,袁尚繼位。郭圖與辛評為袁譚效力,挑唆袁譚攻擊袁尚。
建安十年,郭圖和袁譚一同被曹操所殺。
姓名:【陰匡,字正平】
年齡:19歲。
身份:潁川郡丞陰修之子。
四維:武力63,智力86,政治83,統禦78。(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54。
姓名:【陳忠,字君實】
年齡:28歲。
身份:潁川陳氏之人,陳群族兄。
四維:武力63,智力85,政治81,統禦80。(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53。
姓名:【庾嶷,字邵然】
年齡:17歲。
身份:潁川郡鄢陵庾氏之人。
四維:武力34,智力88,政治86,統禦40。(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63。
這一路上,兩人談天說地,評古論今,品評當世人傑。
相談甚歡,引為知己。
談到如今的黃巾作亂,導致如今的十室九空現狀時,吳狄很是無恥的將王粲寫於初平三年的《七哀詩三首·其一》拿來略改使用。
《平賊有感》
九州渾無象,黃巾方遘患。
出晉入中原,討逆潁水邊。
初定長社亂,戚戚人不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此來潁水岸,剿賊平烽煙。
中原雖稍安,喟然傷心肝。
此詩一出,曹操神情落寞,久久不言。
說到胡人屢屢犯邊時,曹操說出了他之誌向。
“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
看著曹操那閃爍著希望之光的眼眸,吳狄給予其鼓勵和支持。
至於曹操是不是言不由衷,誰人知曉呢!
又經過兩日的遊山玩水,吳狄、曹操一行人這算是到達了目的地——潁陰縣。
從長社行來,越是靠近潁陰,人氣兒越濃厚。
蓋因此地乃是荀氏的主場,荀氏前有‘神君’賢名遠播,今有‘八龍’、‘三若’愛護鄉裏。
縱使黃巾席卷天下,亦是不敢輕易禍亂潁陰之地。
入城後,幾人在路人的指引下,直奔荀氏私學。
遠遠望去,私學學堂並不豪華,而是由一座普通的農家宅院改造而來。
靠近學堂,便聽到了內裏的朗朗讀書聲。
兩人對視一眼,便站立在門外,認真聽了起來。
“故仁人上下,百將一心,三軍同力...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故仁人之兵,聚則成卒;散則成列......彼其所與至者,必其民也,而其民之親我歡若父母.....彼反顧其上,則若灼黥......此之謂也。”
姓名【荀爽,字慈明】
年齡:55歲。
身份:荀氏家主。
四維:武力56,智力95,政治97,統禦82,教育100。
與宿主好感度:60。
曹操、敬翔幾人在認真聽裏麵學子所朗誦的內容時,吳狄查看了荀爽的基本信息。
當看到荀爽那高達一百點的教育,超一流的政治及一流頂尖的智力時,暗道‘荀氏八龍,慈明無雙’果然不隻是虛名。不知道能把這荀慈明招攬到麾下...估計有億點難。
哎,荀爽就不奢望了,三若或荀攸,得一個就不錯了。
就在吳狄遐想時,裏間荀爽確實看到了他們一行人。
當看到吳狄與曹操時,荀爽麵露驚詫,眼中閃過微不可察的精芒。
待讀書之聲停下,吳狄、敬翔、曹操、曹彬四人等人整理了一下儀容,緩步進入學堂。
“後學末進,吳狄吳漢安、曹操曹孟德、敬翔敬子振、曹彬曹國華,拜見慈明先生,見過諸位高才。”
吳狄、曹操等人朝著手持竹簡的荀爽行禮之後,與一眾學子見禮。
聽到吳狄、曹操幾人自報身份後,除荀爽神色未變之外,眾學子神色各異。
有的好奇、有的審視、有的緊張、有的鄙夷,還有滿不在乎的。
“慈明先生,小子今日非以官身而來,久聞先生博通群經,對經學多有著述,恨不能早見先生。今冒昧來訪,還望先生勿怪小子失禮之處,先生叫小子‘漢安’便可。”
放下竹簡要行禮的荀爽聞言,看著扶住自己,謙遜有禮,不卑不亢的吳狄,很是滿意。
盡管吳狄與曹操兩人都十分謙遜讓其稱自己表字,但荀爽還是尊稱其為將軍。
“老夫在此謝兩位將軍消滅蛾賊,讓鄉裏得以太平。”
見荀爽以此拜謝他二人,吳狄與曹操齊齊躲開這一禮,不敢接受荀爽的謝禮。
“平亂乃是我等職責所在,當不得先生之謝。”
隨後,兩人直接說明此行的來意。
“今黃巾禍亂地方,致使民不聊生。朝廷派遣我等武將剿賊平亂,然平亂之後,則需賢才安民,撫順地方,恢複秩序。狄早聞潁川多才俊,亦是忠心為國之人。今前來,是想請諸位才俊出仕,治理地方,幫助朝廷恢複秩序。狄厚顏請先生割愛!”
荀爽聞言,明了吳狄與曹操是衝著自己這些子侄、學生而來。
“兩位將軍所言,撫順地方,恢複民生秩序,實乃一心為國。老夫極為讚同,諸學子皆有才學,幫助治理地方,倒也無礙。兩位將軍有意邀請他們為國為民辦事,隻要他們自願出仕,老夫也不阻攔。若是他們不願,還請兩位將軍莫要勉強。”
吳狄與曹操聞言,齊齊拜謝。
“謝先生!”
“還請先生為我二人介紹諸位賢才。”
荀爽聞言,卻說道:“兩位將軍,你們年輕人的事,老朽就不摻和了。”
荀爽說著,便朝著學堂後院而去。
眾學子見荀爽離去,也就都放鬆下來。
這讓吳狄不由想起自己前世在學校的情形,任何時候,老師對學生都有一定的‘血脈壓製’啊!
—— —— ——
荀爽離去後,一溫潤如玉,儀表不凡的青年起身,朝著吳狄與曹操二人見禮。
姓名:【荀彧,字文若】
年齡:23歲。
身份:荀爽之侄,荀緄之子。
四維:武力57,智力97,政治99,統禦85。(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60。
真不愧是被曹操稱作‘吾之之房’的男人,這基礎屬性,這技能加成,簡直不要太逆天。
可惜的是,這家夥一心忠於漢室!
嘉靖本《三國演義》中有詩詞讚曰:
潁上荀文若,人稱王佐才。
聲名齊五嶽,功業震三台。
孟德無終始,留侯不再來。
忠心懷恨死,天下盡悲哀!
“在下荀彧荀文若,見過兩位將軍。叔父性情如此,還請兩位將軍見諒。”
“文若兄不必如此,慈明先生真乃知心長者也!”
曹操見到荀彧,內心悸動,仿佛與之乃有一段天定之緣。
“久聞文若兄乃‘王佐之才’,今日終於得見真人,是聞名不如見麵,見麵勝過聞名啊。”
“吳將軍過譽了,彧些許薄名,實不足掛齒。雲州傳出的‘曲轅犁’與‘廣武筒車’真乃神物也!將軍國之幹城、賢德之名,九州傳頌。”
真是花花轎子人人愛,吳狄就十分喜歡荀彧誇他。
但他接下來的一句,卻是差點給荀彧整破防。
“文若兄,此言當真?”
場內眾人,聞言,神色怪異的看向吳狄。
荀彧更是一愣,心想‘聊天兒還能這樣聊?’
不過,荀彧真不愧是未來的荀令君,養氣功夫和應變能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隻見他隻是瞬間的愣神後,神色如常的道。
“確為真,吳刺史發明推廣的兩種農具,惠及天下百姓,九州之人,無不傳頌吳刺史賢德之名!我荀家有幸,買到了幾具曲轅犁,農莊老農試用後,翻地效果極佳,勝直犁十倍有餘。”
見荀彧神色如常,吳狄擺擺手道:“哈哈...文若兄過譽了,狄哪是什麽神人,隻不是見百姓耕種艱難,突發奇想,瞎搗鼓之物罷了。”
“文若兄莫要如此見外,你我相談甚歡,以表字相稱即可。”
荀彧聞言,卻是一禮,鄭重道:“謝將軍抬愛,然彧乃白身,禮不可廢。”
順著荀彧的話,吳狄直接道。
“文若不如隨我出仕,暫為軍中主簿一職。待黃巾平定後,文若如願前往雲州任職,便為一州之副貳。文若如願在朝中任職,狄定親自上書,向朝廷舉薦文若,讓文若實現匡扶漢室之宏願。”
荀彧聞言,神情一震。
其他人聽得吳狄直言,既震驚於吳狄的大手筆,一州之副貳啊,也羨慕荀彧能得吳狄如此看重。
“謝將軍抬愛,彧才疏學淺,仍需要繼續學習,隻能辜負將軍美意了。”
荀彧神情恢複後,婉拒了吳狄的邀請。
“文若真乃君子也。狄期待文若學成,造福百姓,名揚大漢之日。”
站在一旁的曹操見狀,也知道荀彧現在是不想出仕,也就沒有提出招攬之語。
隨後,荀諶、荀衍、荀攸、郭圖、丘民仰、虞世基等人相繼起身見禮。
姓名:【荀諶,字友若】
年齡:25歲。
身份:荀爽之侄,荀彧之兄。
四維:武力56,智力90,政治88,統禦68。(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60。
原曆史中,初平二年,荀諶受袁紹之命,說服韓馥將冀州獻給袁紹。 官渡之戰前,袁紹以荀諶為謀主。官渡之戰後,荀諶去向未知。
姓名:【荀衍,字休若】
年齡:26歲。
身份:荀爽之侄,荀彧之兄。
四維:武力76,智力89,政治86,統禦87。(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70。
這荀衍能力不錯啊,不愧是荀氏三若之一,比之荀諶更強。
在原曆史中,曹操平鄴城後,荀衍以監軍校尉身份,為曹操守鄴城,都督河北軍事。高幹作亂時,密遣兵謀襲鄴城,荀衍擊破高幹軍,以功封列侯。
姓名:【荀攸,字公達】
年齡:29歲。
身份:荀彧之侄,荀爽侄孫。
四維:武力53,智力99,政治95,統禦80。(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79。
原曆史中記載,荀攸不僅才智過人,謀略超眾,而且為人忠厚謙讓,受人敬重,為曹操統一北方大業做出了一定貢獻。曹操對荀攸極為器重,評價很高,曹操下令論功封賞時曾說:“忠正密謀,撫安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有詩讚曰:
漢末荀公達,當時號大賢。
知能過寧武,德可配顏淵。
功振三分國,才成二十篇。
曹丕曾下拜,聲跡尚昭然!
姓名:【郭圖,字公則】
年齡:31歲。
身份:陽翟郭家嫡脈,潁川太守陰修計吏。
四維:武力50,智力91,政治83,統禦69。(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57。
原曆史中記載,韓馥統冀州時,郭圖與荀諶等人奉袁紹之命,說服韓馥讓位。
袁紹統一河北後,郭圖與審配等人力勸袁紹統率大軍攻打曹操。
袁紹死後,袁尚繼位。郭圖與辛評為袁譚效力,挑唆袁譚攻擊袁尚。
建安十年,郭圖和袁譚一同被曹操所殺。
姓名:【陰匡,字正平】
年齡:19歲。
身份:潁川郡丞陰修之子。
四維:武力63,智力86,政治83,統禦78。(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54。
姓名:【陳忠,字君實】
年齡:28歲。
身份:潁川陳氏之人,陳群族兄。
四維:武力63,智力85,政治81,統禦80。(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53。
姓名:【庾嶷,字邵然】
年齡:17歲。
身份:潁川郡鄢陵庾氏之人。
四維:武力34,智力88,政治86,統禦40。(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