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洪秀全同陳友諒,張定邊與曹有聞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 作者:醉枕忘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商議後,接下來幾日,眾人在潁川等候朝廷的旨意。
至於降卒與繳獲物資的分配,即為皇甫嵩從降卒中選一萬精壯做輔兵,糧草五十石、金銀珠寶十五車以作軍資。
曹操從降卒中選三千精壯補其建製和做輔兵,糧草二十石、金銀珠寶十車以作軍資。
雲州軍接手剩下的九萬七千黃巾降卒,糧草百石作軍糧和黃巾降卒口糧,金銀珠寶二十車以作軍資。
繳獲物資中運往朝廷的數目,經吳狄、皇甫嵩及曹操三人商議後,決定向朝廷獻上三十車。
當晚,吳狄命人將何曼兄弟二人帶來。
在吳狄一通講道理、舉例子、說事實、畫大餅下來,成功收複兩人。
吳狄讓何曼做自己的親衛,何儀為中部軍統領,繼續統率兩兄弟原來麾下的精銳一千人。隨後,吳狄讓兩人為波才、黃劭、劉辟三人雕刻一個頭顱,將其安葬。兄弟二人聞言,感念吳狄的仁義,其忠誠度立即飆升到九十。
何曼兄弟二人離去後,吳狄安排吳三桂,讓他隨同皇甫嵩、曹操安排的人一起押送王世充等人的頭顱及繳獲金銀珠寶到洛陽。
同時,吳狄還將係統中的春宮圖畫卷取出,讓他秘密放入繳獲的古玩字畫中。到洛陽之後,再不經意的提醒張讓,讓其呈遞給劉宏。
吳三桂見狀,也沒多問畫卷內容是什麽,因他相信他大哥不會害他。
要說這吳三桂,在原來的曆史上,才能確實不俗,但也是真正的蛇鼠兩端之人。被招募出來之後,吳狄便一直將其帶在身邊。一是觀察他、考察他,若是其性格如原曆史一般,那便揮淚斬了他。若是隻有原曆史上的能力,而無其性格,那便調教他一下,放出去做事。
此番,吳狄讓吳三桂去洛陽,其一是鍛煉一下他,其二還是考察他。
吳狄吩咐吳三桂,除了運送繳獲物資外,補交‘宮錢’外,還有就是活動一下關節,以期獲得更高的位置。
吳三桂領命後,便去做準備了。
隨後,吳狄便靜坐於帳中,查看此戰後的平衡勢力。
“叮,長社之戰結束,獲得招募點1465點,糧草10萬石,上等戰馬500匹,中等戰馬1000匹,下等戰馬2000匹。”
“叮,王世充勢力消滅,平衡出【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攜帶賴蓮英、洪天貴、洪天佑、洪仁發、洪仁達、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楊秀清、蕭朝貴、陳玉成、林鳳祥十二人。洪秀全出現在東萊郡,黃巾軍的一員。”
“叮,波才勢力消滅,平衡出【元末奸雄陳友諒】。攜帶婁玉貞、闍氏、陳善、陳理、鄒普勝、張必先、趙普勝、倪文俊、胡廷瑞、康茂才十人。陳友諒出現在九江郡,黃巾軍的一員。”
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教,建立了太平天國。更糟糕的是還將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翼王石達開都攜帶出來了。
陳友諒是元末六雄之一的奸雄,差點讓朱重八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碗。攜帶出號稱能與劉基一較高下,別名‘虱母仙’、‘隴尾王爺’的鄒普勝,以及號稱‘雙刀趙’的趙普勝。
看到平衡出這兩個勢力,吳狄直唿係統過火了。
“統子,你是覺得如今的黃巾勢力不夠強?”
“還是覺得劉宏的命很硬?”
“或者是覺得我這練級太輕鬆?”
“宿主,平衡出什麽人物或勢力,完全隨機。這些攜帶出來的人,你完全有機會招攬到麾下的。所以不要抱怨,抱怨是弱者的專屬技能。”
洪教主的恐怖,非陳勝吳廣、張角黃巢等人能比!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席卷了大半個中國!曆時十四年,給中外反動勢力沉重的打擊,在中國近代曆史上留下深遠的影響!
他的一生,既是一部英雄的史詩,也是一幕曆史的悲劇!
洪秀全在暮靄沉沉的金田村振臂一唿,一場曆時十四年、席卷十八省的農民起義,也是整個中國曆史乃至世界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給腐朽的清政府以沉重的打擊。
盡管囿於曆史和階級的局限,太平天國革命最終失敗了。但是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還是對近代中國的變革產生了重大影響,還為辛亥革命準備了有利條件。
盡管奉行的盲目排外政策、不切實際的綱領、後期腐化的生活作風,極具負麵影響。但不能否定他積極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功績,及力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製的決心。
至於陳友諒,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大漢”政權的建立者。出身於漁家,曾為縣吏。參加天完紅巾軍,隸丞相倪文俊為簿書掾,以功升元帥。
至正十九年九月,挾持壽輝,移都江州,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在采石殺壽輝,自立為帝,國號大漢,年號大義,以恢複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張定邊為太尉。
大漢政權建立後,陳友諒一麵繼續進行反元戰爭,一麵把軍事重心放在對鄰境朱元璋部的戰爭上。曆龍灣、江州、鄱陽湖幾次重大戰役。
據《明史·卷一·本紀第一》記,朱元璋曾言: “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
—— —— ——
“叮,宿主及麾下斬殺敵方單屬性90及以上人物五人,分別為彭脫、田見秀、王世充、王仁則、波才。平衡五人為張定邊、左光鬥、王士隆、虞世基、曹友聞。”
姓名:【張定邊】。
年齡:26歲。
身份:斬殺彭脫平衡出,植入為雁門關之戰的二十八騎之一,姓張名斌,字定邊。原為宿主親衛,現為中部軍統領,賜予其金鋼九陽刀、赤陽駒。
四維:武力100,智力86,政治83,統禦99。
神兵:金鋼九陽刀,寶馬:赤陽駒。
出處:元末時期-陳漢。
忠誠度:100。
張定邊出身漁家,身材魁梧,瀟灑英俊。知天文,識地理,習兵法,練武功,精拳藝,擅岐黃。為人急公好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鄱陽湖戰役,當戰局出現僵持狀態後,張定邊率領他的三條戰船一刻不停,直接衝向朱元璋旗艦!
張定邊勇不可擋,以孤軍衝進朱元璋水軍前陣,作戰雙方都被他驚呆了。張定邊不理睬他們,直奔朱元璋而去。
等朱元璋軍諸將緩過神來,張定邊衝到中軍,已經被三十餘條戰艦圍住。
前無去路,後有追兵!
他雖然孤軍深入,實在一身是膽,勇猛無比。為鼓舞士氣,親自持劍站立在船頭,以示決不後退之心。
士兵為其勇氣所感,無不盡力而戰。艦船竟然從重圍中殺出,一路擊敗朱元璋各路將領,先後斬殺大將韓成、陳兆先、宋貴等人。
在後軍的朱元璋眼見張定邊戰船一路衝過來,也慌了手腳,連忙命令船隻躲避。
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由於轉舵太急,船隻竟然擱淺!
朱元璋已是束手無策,已無戰船前來相救,眼看就要當俘虜了。
這時,常遇春的戰船就在不遠處。在眾人都急得團團轉的時候,他手持一弓,在軍士的指引下拉弓搭箭射向張定邊。
張定邊被射中後,無力指揮戰鬥,就此退出朱元璋水軍,竟無人阻擋。
這一戰,張定邊血勇無敵,算是結結實實的當了一迴趙子龍。
可惜朱元璋不是曹操,沒有規定不能放箭。
姓名:【左光鬥,字遺直,一字共之】
年齡:31歲。
身份:斬殺田見秀平衡出,植入為朱元璋麾下小吏,名明,字光鬥。
四維:武力67,智力90,政治96,統禦58,興農97。
出處:明朝-萬曆時期。
‘我屮艸芔茻...’
‘竟然將自撰一聯“風雲三尺劍,花鳥一床書”的左浮丘給了朱重八。’
‘還有天理嗎!’
萬曆三十五年,左光鬥中進士,與楊漣同科,任中書舍人。
左光鬥曾選任禦史,巡視京城,逮治吏部作惡多端的官吏。當時奸黨惡人冒充官吏,橫行京師。繳獲假印七十餘枚,查出假官一百餘人,京師的人為之震驚。
明熹宗即位,魏忠賢想把持朝政大權,便堅持讓李選侍居住在乾清宮內。左光鬥等人為防其幹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宮。
在這時,宮廷多事,人人自危。左光鬥和楊漣齊心協力,排除宦官幹擾,扶持幼主,端正皇位。因此,朝野並稱二人為“楊左”。
姓名:【王師,字士隆】
年齡:30歲。
身份:斬殺王世充平衡出,植入為晉陽王家之人,現為袁紹麾下司馬。
四維:武力84,智力80,政治78,統禦73。
出處:隋唐時期-隋末。
王士隆,魏國公王韶子,自雲太原晉陽人也,世居京兆。略知書計,尤便弓馬,慷慨有父風。大業世,頗見親重,位備身將軍,改封耿國公。
越王楊侗稱帝,士隆率數千兵自江淮而至。會王世充僣號,甚禮重之,署尚書右仆射。
姓名:【虞世基,字懋世】
年齡:28歲。
身份:斬殺王仁則平衡出,植入為汝南戈陽虞家之人,名懋,字世基,一同在潁川求學。
四維:武力58,智力91,政治93,統禦34,書法98。
出處:隋唐時期-隋朝。
虞世基會稽餘姚人,隋朝大臣。個性情恬靜,喜怒不形於色,師從顧野王,精通草書隸書。最初在南陳,任太子中舍人、尚書左丞。
隋朝建立後,任通直郎、內史舍人,受隋煬帝的器重,專門掌管機密,參與掌管朝政。大業八年,跟隨征伐高麗,授金紫光祿大夫。幾次規勸進諫不被采納,害怕禍及自己,不敢違背。
姓名:【曹友聞,字允叔】
年齡:31歲。
身份:斬殺波才平衡出,植入為曹操族兄,名達,字有聞,一字允叔,現為曹操麾下軍侯。
四維:武力86,智力88,政治89,統禦90。
神兵:镔鐵槍,寶馬:卷青鬃。
出處:宋朝-南宋時期。
與曹操忠誠度:93。
與宿主好感度:81。
曹友聞,字允叔,武惠王彬十二世孫也。少有大誌,與仲弟友諒不遠千裏尋師取友。登寶慶二年進士,授綿竹尉,改辟天水軍教授。
在蜀中平原上,曹友聞與素稱“騎射無敵”的蒙古軍野戰交鋒十餘役,幾乎毫無敗績,放眼當時的全世界,恐怕也難有匹敵之人。
元朝的劉麟瑞有詩讚曹友聞。
“雁塔名香本一儒,執殳幾度為前驅。
元戎卻敵世間有,教授提兵天下無。
花石峽鏖忠奮勇,水牛嶺度死生殊。
英風壯節誰堪匹?千載人稱大丈夫。”
平衡出來的五人,吳狄得張定邊,朱元璋得左光鬥,曹操得曹有聞,袁紹得王士隆。還有一個虞世基,不知會被誰收入囊中。
這幾進行對比,王士隆外較之其餘四人來講,確實差了些。
至於降卒與繳獲物資的分配,即為皇甫嵩從降卒中選一萬精壯做輔兵,糧草五十石、金銀珠寶十五車以作軍資。
曹操從降卒中選三千精壯補其建製和做輔兵,糧草二十石、金銀珠寶十車以作軍資。
雲州軍接手剩下的九萬七千黃巾降卒,糧草百石作軍糧和黃巾降卒口糧,金銀珠寶二十車以作軍資。
繳獲物資中運往朝廷的數目,經吳狄、皇甫嵩及曹操三人商議後,決定向朝廷獻上三十車。
當晚,吳狄命人將何曼兄弟二人帶來。
在吳狄一通講道理、舉例子、說事實、畫大餅下來,成功收複兩人。
吳狄讓何曼做自己的親衛,何儀為中部軍統領,繼續統率兩兄弟原來麾下的精銳一千人。隨後,吳狄讓兩人為波才、黃劭、劉辟三人雕刻一個頭顱,將其安葬。兄弟二人聞言,感念吳狄的仁義,其忠誠度立即飆升到九十。
何曼兄弟二人離去後,吳狄安排吳三桂,讓他隨同皇甫嵩、曹操安排的人一起押送王世充等人的頭顱及繳獲金銀珠寶到洛陽。
同時,吳狄還將係統中的春宮圖畫卷取出,讓他秘密放入繳獲的古玩字畫中。到洛陽之後,再不經意的提醒張讓,讓其呈遞給劉宏。
吳三桂見狀,也沒多問畫卷內容是什麽,因他相信他大哥不會害他。
要說這吳三桂,在原來的曆史上,才能確實不俗,但也是真正的蛇鼠兩端之人。被招募出來之後,吳狄便一直將其帶在身邊。一是觀察他、考察他,若是其性格如原曆史一般,那便揮淚斬了他。若是隻有原曆史上的能力,而無其性格,那便調教他一下,放出去做事。
此番,吳狄讓吳三桂去洛陽,其一是鍛煉一下他,其二還是考察他。
吳狄吩咐吳三桂,除了運送繳獲物資外,補交‘宮錢’外,還有就是活動一下關節,以期獲得更高的位置。
吳三桂領命後,便去做準備了。
隨後,吳狄便靜坐於帳中,查看此戰後的平衡勢力。
“叮,長社之戰結束,獲得招募點1465點,糧草10萬石,上等戰馬500匹,中等戰馬1000匹,下等戰馬2000匹。”
“叮,王世充勢力消滅,平衡出【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攜帶賴蓮英、洪天貴、洪天佑、洪仁發、洪仁達、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楊秀清、蕭朝貴、陳玉成、林鳳祥十二人。洪秀全出現在東萊郡,黃巾軍的一員。”
“叮,波才勢力消滅,平衡出【元末奸雄陳友諒】。攜帶婁玉貞、闍氏、陳善、陳理、鄒普勝、張必先、趙普勝、倪文俊、胡廷瑞、康茂才十人。陳友諒出現在九江郡,黃巾軍的一員。”
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教,建立了太平天國。更糟糕的是還將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翼王石達開都攜帶出來了。
陳友諒是元末六雄之一的奸雄,差點讓朱重八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碗。攜帶出號稱能與劉基一較高下,別名‘虱母仙’、‘隴尾王爺’的鄒普勝,以及號稱‘雙刀趙’的趙普勝。
看到平衡出這兩個勢力,吳狄直唿係統過火了。
“統子,你是覺得如今的黃巾勢力不夠強?”
“還是覺得劉宏的命很硬?”
“或者是覺得我這練級太輕鬆?”
“宿主,平衡出什麽人物或勢力,完全隨機。這些攜帶出來的人,你完全有機會招攬到麾下的。所以不要抱怨,抱怨是弱者的專屬技能。”
洪教主的恐怖,非陳勝吳廣、張角黃巢等人能比!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席卷了大半個中國!曆時十四年,給中外反動勢力沉重的打擊,在中國近代曆史上留下深遠的影響!
他的一生,既是一部英雄的史詩,也是一幕曆史的悲劇!
洪秀全在暮靄沉沉的金田村振臂一唿,一場曆時十四年、席卷十八省的農民起義,也是整個中國曆史乃至世界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給腐朽的清政府以沉重的打擊。
盡管囿於曆史和階級的局限,太平天國革命最終失敗了。但是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還是對近代中國的變革產生了重大影響,還為辛亥革命準備了有利條件。
盡管奉行的盲目排外政策、不切實際的綱領、後期腐化的生活作風,極具負麵影響。但不能否定他積極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功績,及力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製的決心。
至於陳友諒,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大漢”政權的建立者。出身於漁家,曾為縣吏。參加天完紅巾軍,隸丞相倪文俊為簿書掾,以功升元帥。
至正十九年九月,挾持壽輝,移都江州,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在采石殺壽輝,自立為帝,國號大漢,年號大義,以恢複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張定邊為太尉。
大漢政權建立後,陳友諒一麵繼續進行反元戰爭,一麵把軍事重心放在對鄰境朱元璋部的戰爭上。曆龍灣、江州、鄱陽湖幾次重大戰役。
據《明史·卷一·本紀第一》記,朱元璋曾言: “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
—— —— ——
“叮,宿主及麾下斬殺敵方單屬性90及以上人物五人,分別為彭脫、田見秀、王世充、王仁則、波才。平衡五人為張定邊、左光鬥、王士隆、虞世基、曹友聞。”
姓名:【張定邊】。
年齡:26歲。
身份:斬殺彭脫平衡出,植入為雁門關之戰的二十八騎之一,姓張名斌,字定邊。原為宿主親衛,現為中部軍統領,賜予其金鋼九陽刀、赤陽駒。
四維:武力100,智力86,政治83,統禦99。
神兵:金鋼九陽刀,寶馬:赤陽駒。
出處:元末時期-陳漢。
忠誠度:100。
張定邊出身漁家,身材魁梧,瀟灑英俊。知天文,識地理,習兵法,練武功,精拳藝,擅岐黃。為人急公好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鄱陽湖戰役,當戰局出現僵持狀態後,張定邊率領他的三條戰船一刻不停,直接衝向朱元璋旗艦!
張定邊勇不可擋,以孤軍衝進朱元璋水軍前陣,作戰雙方都被他驚呆了。張定邊不理睬他們,直奔朱元璋而去。
等朱元璋軍諸將緩過神來,張定邊衝到中軍,已經被三十餘條戰艦圍住。
前無去路,後有追兵!
他雖然孤軍深入,實在一身是膽,勇猛無比。為鼓舞士氣,親自持劍站立在船頭,以示決不後退之心。
士兵為其勇氣所感,無不盡力而戰。艦船竟然從重圍中殺出,一路擊敗朱元璋各路將領,先後斬殺大將韓成、陳兆先、宋貴等人。
在後軍的朱元璋眼見張定邊戰船一路衝過來,也慌了手腳,連忙命令船隻躲避。
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由於轉舵太急,船隻竟然擱淺!
朱元璋已是束手無策,已無戰船前來相救,眼看就要當俘虜了。
這時,常遇春的戰船就在不遠處。在眾人都急得團團轉的時候,他手持一弓,在軍士的指引下拉弓搭箭射向張定邊。
張定邊被射中後,無力指揮戰鬥,就此退出朱元璋水軍,竟無人阻擋。
這一戰,張定邊血勇無敵,算是結結實實的當了一迴趙子龍。
可惜朱元璋不是曹操,沒有規定不能放箭。
姓名:【左光鬥,字遺直,一字共之】
年齡:31歲。
身份:斬殺田見秀平衡出,植入為朱元璋麾下小吏,名明,字光鬥。
四維:武力67,智力90,政治96,統禦58,興農97。
出處:明朝-萬曆時期。
‘我屮艸芔茻...’
‘竟然將自撰一聯“風雲三尺劍,花鳥一床書”的左浮丘給了朱重八。’
‘還有天理嗎!’
萬曆三十五年,左光鬥中進士,與楊漣同科,任中書舍人。
左光鬥曾選任禦史,巡視京城,逮治吏部作惡多端的官吏。當時奸黨惡人冒充官吏,橫行京師。繳獲假印七十餘枚,查出假官一百餘人,京師的人為之震驚。
明熹宗即位,魏忠賢想把持朝政大權,便堅持讓李選侍居住在乾清宮內。左光鬥等人為防其幹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宮。
在這時,宮廷多事,人人自危。左光鬥和楊漣齊心協力,排除宦官幹擾,扶持幼主,端正皇位。因此,朝野並稱二人為“楊左”。
姓名:【王師,字士隆】
年齡:30歲。
身份:斬殺王世充平衡出,植入為晉陽王家之人,現為袁紹麾下司馬。
四維:武力84,智力80,政治78,統禦73。
出處:隋唐時期-隋末。
王士隆,魏國公王韶子,自雲太原晉陽人也,世居京兆。略知書計,尤便弓馬,慷慨有父風。大業世,頗見親重,位備身將軍,改封耿國公。
越王楊侗稱帝,士隆率數千兵自江淮而至。會王世充僣號,甚禮重之,署尚書右仆射。
姓名:【虞世基,字懋世】
年齡:28歲。
身份:斬殺王仁則平衡出,植入為汝南戈陽虞家之人,名懋,字世基,一同在潁川求學。
四維:武力58,智力91,政治93,統禦34,書法98。
出處:隋唐時期-隋朝。
虞世基會稽餘姚人,隋朝大臣。個性情恬靜,喜怒不形於色,師從顧野王,精通草書隸書。最初在南陳,任太子中舍人、尚書左丞。
隋朝建立後,任通直郎、內史舍人,受隋煬帝的器重,專門掌管機密,參與掌管朝政。大業八年,跟隨征伐高麗,授金紫光祿大夫。幾次規勸進諫不被采納,害怕禍及自己,不敢違背。
姓名:【曹友聞,字允叔】
年齡:31歲。
身份:斬殺波才平衡出,植入為曹操族兄,名達,字有聞,一字允叔,現為曹操麾下軍侯。
四維:武力86,智力88,政治89,統禦90。
神兵:镔鐵槍,寶馬:卷青鬃。
出處:宋朝-南宋時期。
與曹操忠誠度:93。
與宿主好感度:81。
曹友聞,字允叔,武惠王彬十二世孫也。少有大誌,與仲弟友諒不遠千裏尋師取友。登寶慶二年進士,授綿竹尉,改辟天水軍教授。
在蜀中平原上,曹友聞與素稱“騎射無敵”的蒙古軍野戰交鋒十餘役,幾乎毫無敗績,放眼當時的全世界,恐怕也難有匹敵之人。
元朝的劉麟瑞有詩讚曹友聞。
“雁塔名香本一儒,執殳幾度為前驅。
元戎卻敵世間有,教授提兵天下無。
花石峽鏖忠奮勇,水牛嶺度死生殊。
英風壯節誰堪匹?千載人稱大丈夫。”
平衡出來的五人,吳狄得張定邊,朱元璋得左光鬥,曹操得曹有聞,袁紹得王士隆。還有一個虞世基,不知會被誰收入囊中。
這幾進行對比,王士隆外較之其餘四人來講,確實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