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丁原在晉陽與世家豪強之間的扯皮,且說洛陽崇德殿上的交鋒。


    自晉陽的劉武周被剿滅後,張揚與吳璘便奉命帶著劉武周、劉黑闥、劉山伯、宋金剛、尋相、張倫、徐圓朗七人的頭顱,及繳獲的金銀珠寶中的四成,到了洛陽城。


    劉宏與一眾朝臣進行了日常的前戲之後,劉宏示意張讓傳人進殿。


    片刻,張揚與吳璘兩人在侍人的帶領下,進入了崇德殿中。


    “臣並州武猛從事張揚,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臣雲州兵曹掾吳璘,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劉宏端坐龍椅,待兩人禮畢之後,才說到道:“兩位愛卿請起,捷報朕已看過,不知那賊首何在?”


    張揚年長一些,行禮迴道:“迴稟陛下,蛾賊神上使劉武周及其麾下渠帥的頭顱已在殿外。”


    “自黃巾作亂以來,難得有此大捷,命人將其傳進來,寡人倒是要看看,這賊子所謂的神上使長什麽模樣,竟敢犯上作亂!”


    劉宏很是不屑的道,有些好奇攻破晉陽的劉武周長啥樣。


    不一會兒,七個守衛大殿的兵士,各自端著一個盒子進殿。


    劉宏在張讓的攙扶下,下了台階,走到近前。


    得到示意的幾個小太監,將盒子蓋揭開,露出被用石灰處理過的幾顆首級。


    劉宏忍著惡心,逐一看了七個頭顱。轉眼掃視著群臣,凡是被他掃視到的大臣,盡皆低下頭顱。


    劉宏見群臣的反應,心裏早就把他們祖宗都罵了一遍,卻是大笑著說道:這廝“生得如此醜陋,竟敢作亂!”


    “來人,懸首上東門!讓所有人都好好看看,這便是作亂的下場!”


    劉宏雖然是笑著說的,可聲音中的寒意,讓殿內所有人都是一顫。


    由此可見,劉宏雖然昏庸,其威勢還是在的。不然在原曆史上,那些個諸侯,為何都得等他死後才逐漸露出獠牙。


    即使是士族、世家、豪強,在他還在世時,隻能暗地裏搞搞小動作,不敢明目張膽的搞事情。


    待劉宏重新坐迴龍椅後,一直低著頭的群臣,才緩緩直起腰。


    劉宏一見這群讓自己心煩的人,就很想砍了他們。


    “自黃巾作亂以來,這是寡人收到的奏報中,唯一的一份捷報,爾等都商議一下,如何封賞吳狄等人,如何處置丁原等並州官員,還有如何快速的剿滅蛾賊!”


    片刻時間後,大殿中仍舊一片寂靜。


    劉宏看著底下雙手插袖,低頭看腳趾的群臣,氣不打一處來。


    張讓及時給劉宏捧場。


    “陛下,吳漢安英勇善戰,公忠體國。不但斬殺賊首,還繳獲頗豐,進入內帑的就有二十萬錢,還不計珠寶首飾等物件兒。不似某些人,不但剿賊不盡心,還屢屢向陛下要錢、要糧。知道的呢,他們是在剿賊。這不知道的啊,還以為他們在養寇自重呢。”


    當張讓說到要錢糧和兵的時候,劉宏的臉色就變了。


    聽到養寇自重時,劉宏的臉色頓時黑如鍋底。


    大將軍何進聽到張讓含沙射影的話,急忙出列跪拜於地,聲淚俱下的道。


    “陛下啊,臣絕對沒有養寇自重啊。防守洛陽八關,臣已竭盡全力了啊。”


    劉宏看了一眼自己這個大舅哥,很是無語。自己提拔他起來,主要是為了與宦官一外一內對付士族世家。他倒好,竟然將士族世家之人引以為友,還被人家推出來與宦官打擂。


    著實隻能當一屠夫,不堪大用!


    劉宏恨鐵不成鋼,憤恨的說道:“哼,爾若真能養寇自重,朕倒要高看你一眼!”


    “臣蠢笨,養寇自重什麽的,確實不是臣能做的,陛下讓臣幹啥,臣就幹啥。隻是此時不宜封賞,隻需褒獎一番即可。不如待其再立新功時,一並封賞。”


    何進一聽劉宏說的話,頓時一喜,不要臉的說道。


    “陛下,大將軍所言極是,此時卻是不宜封賞吳狄等人,可待其再立新功之時,一同封賞。當務之急是調遣其軍,奔赴潁川剿滅波才等鵝賊。”


    官複原職的袁隗,此時也是出列諫言。


    “陛下,臣以為,朝廷不但應按照功勞大小封賞雲州和並州諸將,更要將封賞傳告天下。此舉不但能彰顯陛下的仁德,朝廷有功必賞,還能能夠激勵各地官軍和義軍,加快剿賊的進度,使得天下早日歸於太平。”


    時任少府的黃琬,出列諫言。


    接下來,崇德殿內如同菜市場一般喧鬧。


    何進及袁家兩係的人說暫不封賞,清流一係和真心為大漢著想的人堅持有功必賞。還有一些人看戲,什麽也不說。


    朝臣相爭不下,劉宏氣得抓起龍案上的竹簡,朝著下方扔去。


    頓時,一個倒黴蛋被砸中,右臉頰被砸破了皮,鮮血流出。


    一時間,群臣臣個個噤若寒蟬,不再爭執。


    劉宏看也沒看被他砸中的那個官員,不留情麵的開罵道:“一群沒用的廢物,倒是扯皮吵架的好手,爾等何不去街頭叫賣?”


    “傳朕旨意,原並州官員,補交宮錢以贖其丟失晉陽之罪。詔令各地官府,加大招募士卒的力度,協助朝廷大軍剿賊,如有遷延不進則,已經查察,夷其三族。


    雲州刺史吳狄,領東中郎將,著其募兵三萬,會同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人,處理剿賊事宜。旨意道日,即刻南下潁川剿賊。其麾下將士,皆官升一級。另著其盡快交齊宮錢,都欠了多久了。”


    “陛下,不可啊......”


    時任大司農的張溫,見劉宏又下旨加大各地官府及士族豪強的招兵力度,失聲諫言。


    劉宏卻是衣袖一揮,起身離開了。


    “哎,尾大不掉...尾大不掉啊!”


    張溫見劉宏快步離開,自顧自的說道,滿臉的擔憂之色。


    衛尉楊彪來到張溫身側,輕聲提醒道:“伯慎,慎言呐。”


    “唉!”


    張溫重重的歎氣了一聲,看著空蕩蕩的龍椅,很是失落的朝大殿外走去。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揚州丹陽郡宛陵縣,城外軍營。


    “義父,這輔公祏龜縮在城內,咱們為何不強攻城池?”


    一個十八九歲的英武少年,對主座上那位英武昂揚,雙目炯炯有神的男子問道。


    “文英呐,強攻城池,我軍損失也必定不少。隻為對付區區輔公祏,不值當。”


    這英武昂揚的漢子不是別人,正是被係統爆出來的朱元璋。植入身份是吳縣朱家之人,名珪,字元璋,又字國瑞,小名重八,時年三十七歲。


    其招募到兩千士卒之後,在家族的運作之下,被時任吳郡太守的盛憲任命為吳郡的司馬。


    帳內除去剛剛說話的沐英外,其餘幾人分別是常遇春、馮勝、徐壽輝、胡大海、馮國用、李善長、朱標、朱棣。


    其中朱標和朱棣是其長子和次子,沐英是其義子,這三人都是十八九歲,沐英年長些。


    這時,長身、鐵麵的胡大海說道:“主公,宛陵縣城年久失修,若我軍強攻,不消一日,必定拿下。”


    胡大海話音剛落,一身儒士打扮的李善長起身說道:“宛陵城牆雖然年久失修,但輔公拓麾下的杜伏威、蕭冼等人也不是庸才,強攻乃是最後的選擇。”


    “軍師可有辦法助我破城?”朱元璋看著李善長,激動的問道。


    隨後,幾人一番商議,定下誘敵劫營的計策。


    連續十餘日,胡大海、沐英兩人,隔三差五的便帶著士卒,拉著大車進出營地,故意在路上灑落些許糧食。


    就這樣半個月之後,城內的輔公拓等人坐不住了。


    當夜,輔公拓命令杜伏威帶著左遊仙、左才相,三人領兵六千,前去攻打朱元璋軍營地。


    自己帶著王雄誕、蕭銑,三人帶兵八千,前去奪糧食。


    杜伏威三人出城之後,直奔朱元璋營地東麵。見營地靜悄悄的,便知道有問題,急忙喊道。


    “停止前進!”


    話音剛落,四周響起了喊殺之聲。


    “殺!”


    “賊子中計了,給我殺!”


    “嗖......嗖......嗖嗖......”


    “噗......噗噗......”


    “啊......”


    “啊......”


    “快撤!快撤!”


    杜伏威打掉射來的箭矢,撥轉馬頭喊著,急忙朝著西麵殺去。


    左家兄弟兩人,還沒反應過來,便被亂箭射落下馬,被馮國用和徐壽輝斬下首級。


    “哈哈,馮大哥,咱們這功勞得來輕鬆啊!”


    馮國用看了看杜伏威逃走的方向,有些惋惜的說道:“確實輕鬆,隻是可惜,跑了杜伏威。”


    胡大海看著杜伏威殺出去的方向,唏噓的說道:“那賊子跑的那個方向,是大公子和常大哥的埋伏之地,這功勞去,是他二人的咯。你我二人還是將四散的黃巾賊收降了,為主公擴充兵力。”


    兩人當即帶著士卒,追殺四散的黃巾士卒。


    ......


    輔公拓這邊三人,一頭紮進了常遇春和馮勝的埋伏圈。


    一番交戰後,輔公拓被常遇春挑落下馬,而後被其梟首。


    “輔公拓已死,投降不殺!”


    “輔公拓已死,投降不殺!”


    和常遇春一起的士卒見狀,也是齊聲喊道。


    蕭冼聞言,頓時慌了神。就在其愣神的瞬間,被朱標一槍刺入胸口,頓時氣絕落馬。


    “蕭冼已死,投降不殺!”


    “蕭冼已死,投降不殺!”


    不少黃巾士卒見狀,紛紛放下手中兵器,跪地投降。大部分的黃巾士卒四散而逃,王雄誕也混在潰散的黃巾士卒中,逃離了。


    從東麵殺過來的杜伏威,聽見前方的交戰聲音,打算前去營救輔公拓。在聽到有人大喊輔公拓被殺後,便改變方向,奪路而逃。


    也算杜伏威和王雄誕兩人運氣不差,所逃的方向沒有伏兵。


    朱元璋原本隻有兩千士卒,即便加上此前剿滅的土匪和小股黃巾,收降不少青壯,也才六千人,不能全方位的設伏。


    ......


    馮勝和沐英,帶著一千五百人前去奪城。


    宛陵城中,略有戰力的黃巾士卒都被輔公拓幾人帶出作戰,留守的都是老弱,兩人輕鬆的就奪取了宛陵城。


    入城之後的朱元璋等人,在縣衙短暫的商議了下一步的進軍方向。


    隨後將部分繳獲的糧食分給了城中貧苦的百姓,還獲得了一波聲望。


    此戰後,朱元璋的名氣大增,聞名江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枕忘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枕忘川並收藏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