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遴選精壯遷降卒,郭縕薦才不避親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 作者:醉枕忘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州軍控製了晉陽四門之後,吳狄便遣武仇前去邀請丁原入城。
要不是傳信的人是武仇,丁原都懷疑是不是黃巾的計謀,賺取他進城後謀害他。
丁原等人進城之後,看著遭到大肆破壞的州城。丁原心中很不是滋味,久久未能迴神。
此次州城被黃巾攻破,若是沒有奪迴來,自己輕則自己一人被處死,重則自己九族被清算。
在與吳狄碰麵後,丁原真誠的感謝了一番吳狄。言及若日後吳狄有需要他的地方,盡管直言。隨後,兩人秘密的商議了一下呈給皇帝的奏報內容。
李元霸斬殺劉武周、王彥章斬殺劉黑闥、蕭摩訶斬殺徐圓朗、張憲斬殺尋相、周青斬殺張倫、呂布斬殺宋金剛,均得斬將之功。顧全武五十人奪門集體功,雲州全軍與並州全軍的下城之功。
兩人商議好之後,便將奏報寫好,傳遞給洛陽朝廷。
晉陽城西,原黃巾大營。
這裏住著被劉武周等人裹挾來的十九萬人,其中有六萬精壯,十三萬老弱婦孺。
大營外圍,全是雲州和並州軍隊。大營內的高台上,吳狄與丁原商議著。
丁原在聽完吳狄對黃巾的處置之後,心裏不免有些擔憂,問道:“漢安老弟,如此行事,朝廷真的不會追究?”
吳狄聞言,說道:“建陽老兄,漢安不敢說有十成的把握成功,最少也有九成。至於為何要將這些黃巾降卒遷移到雲州,一切由漢安來上書朝廷解釋,建陽兄隻管放行。至於答應建陽兄你的糧草,我吳漢安何時食言過?”
看著吳狄信心十足的模樣,丁原又想到吳狄最初獲官的原由,還有就是吳狄答應自己的糧草,也就不再糾結遷移黃巾降卒之事。
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丁原對吳狄愛民如子、護佑漢家血脈的舉措非常的讚同和佩服,對吳狄的理政才能和軍事才能,更是欽佩不已。
隻是他有些不解,也有些擔憂的道:“賢弟,以你之才,完全不必與閹宦之流親近,憑借你收服雁門北部、定襄郡與雲中郡的赫赫戰功,完全可脫離宦官勢力的。哎,總之,與虎謀皮,你當慎之又慎,一著不慎,難免會青史留罵名。”
吳狄聞言,半真半假的道:“建陽兄放心,與宦官相交,不過權宜之計。似那等隻知道爭權奪利,不顧百姓死活之人,漢安早晚必除之。”
接著,兩人談及了這六萬黃巾青壯的分配及安置問題。
最後,兩人意見達成一致,一萬降卒,加上六萬青壯,共計七萬人。丁原表示,隻從中挑選一萬人,組建並州郡兵。
其餘六萬人全交給吳狄,老人婦孺,也由雲州軍護送到定襄、雲中安置。
隨後,吳狄吩咐蕭摩訶、關羽、秦裴、尉遲恭等人前去挑選八千精壯之士,補充到雲州軍中。丁原也讓呂布、張揚及曹性等人去挑選一萬精壯出來,以作郡兵。
丁原在與吳狄又進行了一番的商業互吹後,便起身離開,去收拾爛攤子去了。
待丁原等人離去後,吳狄吩咐將所有的黃巾成員集中在這裏。
站在高台上的吳狄,看著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大聲的道:“吾乃雲州刺史吳狄,爾等隨同太平道賊人叛亂,按律當斬!”
這話猶如驚雷,底下的黃巾頓時炸鍋。有的直接跪地乞求。
就在此時,吳狄話鋒一轉。
“本官念爾等都是逼不得已,加入黃巾作亂,並非本意,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本官以上奏朝廷,將爾等遷移道定襄郡、雲中郡進行勞改,爾等隻需在雲中或定襄勞作兩年,便可免去罪責。
凡是免去罪責之人,經過雲州官府的考察,為爾等登記造成,正式成為雲州治下的百姓,同時可領取相應的土地,在雲州安家落戶,娶妻生子。”
吳狄一番言語下來,台下的哭泣聲此起彼伏。
所有人紛紛表示,願接受懲罰。
接著,吳狄派人將所有人以戶為單位,每十戶挑選出一長者,負責秩序維護和信息登記。
這項工程一進行便是五日,遷移部隊才出發,往雲州方向而去。
......
就在吳狄與丁原遴選精壯結束的當晚,吳狄在尉遲恭、黃子英的引領下,來到了郭縕的府邸。
與郭縕一番寒暄之後,在黃子英的解釋下,郭縕了解到這段時間自己沒有被劉武周等人騷擾和迫害的緣由,郭縕對尉遲恭深深行了一禮,表示感謝。
隨後,郭縕將吳狄引至書房詳談。
進入書房之後,郭縕才對吳狄問道:“賢弟,如今晉陽黃巾已滅,接下來你是打算迴雲州,還是繼續南下剿滅黃巾?”
吳狄聞言,直接坦言相告。
“兄長,年前朝廷傳旨雲州,命我聖旨道日,即刻南下剿賊,由於天寒地凍,現在才行軍至晉陽。如今黃巾席卷十二州,數百郡國,各地剿賊大軍受。剿賊局勢糜爛,饑民和白骨與日俱增。小弟心有不忍,不日便要南下剿賊,解救更多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保存我漢家的元氣。”
“哎,賢弟既然主意已定,要繼續南下,為兄也便多言,不知北邊異族可有異動?”
郭縕已經對朝廷有些死心了,不再談與之相關的話題,便問到北邊的局勢。
“兄長放心,北邊暫時有冉閔、定方等人在,安然無恙。若是鮮卑及北匈奴得到大漢叛亂頻發,無暇顧及他們,大概在三年左右,異族必大動作。”
兩人又討論了一下應對異族的相關事情後,郭縕突然對吳狄鄭重一禮,說道:“賢弟,愚兄想到你麾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知賢弟應允否?”
吳狄先是一愣,隨即心頭一喜,急忙緊緊地握著郭縕的手,激動的道:“弟等兄長此言久矣!”
郭縕當即要下拜行禮,正式拜主,被吳狄死死的拉住,沒讓其下拜。
吳狄看著郭縕,很是感動的道:“兄長不以弟走官而鄙,還將治理地方的經驗傾囊相授,使弟受益匪淺。如今更是要掛印辭官來助我,此情弟永不相忘,怎敢受兄長大禮。”
“主公,禮不可廢。”
郭縕看著真情流露的吳狄,心裏也感歎自己的選擇沒有錯。還是很鄭重的行了一禮,口稱主公。
兩人就主臣之稱,或兄弟之稱,掰扯了好一會兒。
最後吳狄被郭縕認真的上了一課,才妥協了。兩人在正式場合為主臣,私下為兄弟。
......
“賢弟,為兄為你引薦四人,分別是郝彰郝孝德、郝瑗郝孟玉、郝昭郝伯道,孟玉和伯道是孝德的子侄,乃是太原京陵人。最後一人則是為兄妻弟虞典虞慶則,乃是太原陽曲人。四人俱是弓馬嫻熟,且通兵法戰策。”
吳狄在郭縕說出郝昭的名字時,心下暗喜。
這位可是在魏蜀的陳倉攻防戰中大放異彩,更是擋住了諸葛亮這個神一般的男人,晝夜相攻二十餘日而不被破城。
“能得兄長如此讚賞,這四人必定不凡。如今我麾下正缺少此等將才,還請兄長帶我前去拜訪一番。”
吳狄通過迴憶,發現其他三人都是上次係統爆出來的。
“賢弟稍待片刻,來時我便讓管家去請了。”
就在兩人話落之際,門外響起了管家的聲音。
“老爺,客人到了。”
“賢弟,人來了。”
郭縕說著便去開門,將幾人迎進來了。
“孝德、慶則、孟玉、伯道,快進來,我為你們引薦,這位便是我主雲州刺史吳狄吳漢安。”
吳狄看見進來的幾人,除去郝孝德年齡偏大以外,其他三人均是在二十左右。
姓名:【郝孝德】。
年齡:37歲。
身份:王薄攜帶而出,植入為太原京陵縣縣尉,得罪上官被罷官。名彰,字孝德。
四維:武力86,智力73,政治70,統禦79。
出處:隋唐時期-隋末。
與宿主好感度:83。
原曆史上,郝孝德為平原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大業九年,聚眾多達數萬人。和王簿、孫宣雅等起義部隊聯軍十餘萬人,進攻章丘,被隋將張須陀擊敗,後活動於黃河以北。歸瓦崗軍後被封為平原公,曾配合徐世積等攻占糧倉黎陽倉。
姓名:【虞慶則】。
年齡:23歲。
身份:楊堅攜帶而出,植入為郭縕妻弟,姓虞名典,字慶則。
四維:武力91,智力87,政治89,統禦90。
出處:南北朝-北周隋朝時期。
與宿主好感度:90。
原曆史上,虞慶則初仕北周,曆任儀同大將軍、並州長史、石州總管,政令嚴整。
隋朝建立後,拜為大將軍、內史監、吏部尚書、京兆尹,封彭城郡公,營建新都,遷尚書右仆射。
開皇二年,先是抗擊突厥沙缽略可汗入侵,後又出使東突厥,為隋朝與東突厥的修好立下汗馬功勞。後成為朝中“四貴”之一,遷上柱國、晉國公、右武侯大將軍。
姓名:【郝昭,字伯道】。
年齡:20歲。
身份:郝孝德之侄。
四維:武力86,智力89,政治71,統禦88(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93。
原曆史上,郝昭年少從軍,擔任過雜號將軍、鎮西將軍等職,封爵關內侯。
他鎮守河西十餘年,民夷畏服。鎮守陳倉,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屢立戰功,為曹魏江山立下汗馬功勞。陳倉攻防戰後不久,郝昭就得病去世了。
姓名:【郝瑗】。
年齡:21歲。
身份:薛舉攜帶而出,植入為郝孝德之子,姓郝名瑗,字孟玉,
四維:武力81,智力85,政治64,統禦71。
出處:隋唐時期-唐初。
與宿主好感度:88。
原曆史上,郝瑗為涼州人,乃是薛舉手下將領兼謀士。
武德元年,豐州總管張長遜進擊宗羅睺,薛舉悉眾來援宗羅睺,軍屯高墌,縱兵虜掠,至於豳、岐之地。
李世民親征,竟為舉所敗,死者十五六,大將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皆陷於陣。郝瑗言於舉曰:“今唐兵新破,將帥並擒,京師騷動,可乘勝直取長安。”
在四人進門之時,係統就搜索到幾人的信息了。
隨後,幾人便在郭縕書房聊起來。越聊越投機後,吳狄拋出橄欖枝,幾人也就紛紛拜主。
吳狄當即任命郝孝德和虞慶則為中部軍統領,郝瑗與郝昭為親衛,四人的忠誠度瞬間都提升到了八十五以上。
這一夜,對於吳狄而言,是豐收的一夜。
要不是傳信的人是武仇,丁原都懷疑是不是黃巾的計謀,賺取他進城後謀害他。
丁原等人進城之後,看著遭到大肆破壞的州城。丁原心中很不是滋味,久久未能迴神。
此次州城被黃巾攻破,若是沒有奪迴來,自己輕則自己一人被處死,重則自己九族被清算。
在與吳狄碰麵後,丁原真誠的感謝了一番吳狄。言及若日後吳狄有需要他的地方,盡管直言。隨後,兩人秘密的商議了一下呈給皇帝的奏報內容。
李元霸斬殺劉武周、王彥章斬殺劉黑闥、蕭摩訶斬殺徐圓朗、張憲斬殺尋相、周青斬殺張倫、呂布斬殺宋金剛,均得斬將之功。顧全武五十人奪門集體功,雲州全軍與並州全軍的下城之功。
兩人商議好之後,便將奏報寫好,傳遞給洛陽朝廷。
晉陽城西,原黃巾大營。
這裏住著被劉武周等人裹挾來的十九萬人,其中有六萬精壯,十三萬老弱婦孺。
大營外圍,全是雲州和並州軍隊。大營內的高台上,吳狄與丁原商議著。
丁原在聽完吳狄對黃巾的處置之後,心裏不免有些擔憂,問道:“漢安老弟,如此行事,朝廷真的不會追究?”
吳狄聞言,說道:“建陽老兄,漢安不敢說有十成的把握成功,最少也有九成。至於為何要將這些黃巾降卒遷移到雲州,一切由漢安來上書朝廷解釋,建陽兄隻管放行。至於答應建陽兄你的糧草,我吳漢安何時食言過?”
看著吳狄信心十足的模樣,丁原又想到吳狄最初獲官的原由,還有就是吳狄答應自己的糧草,也就不再糾結遷移黃巾降卒之事。
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丁原對吳狄愛民如子、護佑漢家血脈的舉措非常的讚同和佩服,對吳狄的理政才能和軍事才能,更是欽佩不已。
隻是他有些不解,也有些擔憂的道:“賢弟,以你之才,完全不必與閹宦之流親近,憑借你收服雁門北部、定襄郡與雲中郡的赫赫戰功,完全可脫離宦官勢力的。哎,總之,與虎謀皮,你當慎之又慎,一著不慎,難免會青史留罵名。”
吳狄聞言,半真半假的道:“建陽兄放心,與宦官相交,不過權宜之計。似那等隻知道爭權奪利,不顧百姓死活之人,漢安早晚必除之。”
接著,兩人談及了這六萬黃巾青壯的分配及安置問題。
最後,兩人意見達成一致,一萬降卒,加上六萬青壯,共計七萬人。丁原表示,隻從中挑選一萬人,組建並州郡兵。
其餘六萬人全交給吳狄,老人婦孺,也由雲州軍護送到定襄、雲中安置。
隨後,吳狄吩咐蕭摩訶、關羽、秦裴、尉遲恭等人前去挑選八千精壯之士,補充到雲州軍中。丁原也讓呂布、張揚及曹性等人去挑選一萬精壯出來,以作郡兵。
丁原在與吳狄又進行了一番的商業互吹後,便起身離開,去收拾爛攤子去了。
待丁原等人離去後,吳狄吩咐將所有的黃巾成員集中在這裏。
站在高台上的吳狄,看著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大聲的道:“吾乃雲州刺史吳狄,爾等隨同太平道賊人叛亂,按律當斬!”
這話猶如驚雷,底下的黃巾頓時炸鍋。有的直接跪地乞求。
就在此時,吳狄話鋒一轉。
“本官念爾等都是逼不得已,加入黃巾作亂,並非本意,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本官以上奏朝廷,將爾等遷移道定襄郡、雲中郡進行勞改,爾等隻需在雲中或定襄勞作兩年,便可免去罪責。
凡是免去罪責之人,經過雲州官府的考察,為爾等登記造成,正式成為雲州治下的百姓,同時可領取相應的土地,在雲州安家落戶,娶妻生子。”
吳狄一番言語下來,台下的哭泣聲此起彼伏。
所有人紛紛表示,願接受懲罰。
接著,吳狄派人將所有人以戶為單位,每十戶挑選出一長者,負責秩序維護和信息登記。
這項工程一進行便是五日,遷移部隊才出發,往雲州方向而去。
......
就在吳狄與丁原遴選精壯結束的當晚,吳狄在尉遲恭、黃子英的引領下,來到了郭縕的府邸。
與郭縕一番寒暄之後,在黃子英的解釋下,郭縕了解到這段時間自己沒有被劉武周等人騷擾和迫害的緣由,郭縕對尉遲恭深深行了一禮,表示感謝。
隨後,郭縕將吳狄引至書房詳談。
進入書房之後,郭縕才對吳狄問道:“賢弟,如今晉陽黃巾已滅,接下來你是打算迴雲州,還是繼續南下剿滅黃巾?”
吳狄聞言,直接坦言相告。
“兄長,年前朝廷傳旨雲州,命我聖旨道日,即刻南下剿賊,由於天寒地凍,現在才行軍至晉陽。如今黃巾席卷十二州,數百郡國,各地剿賊大軍受。剿賊局勢糜爛,饑民和白骨與日俱增。小弟心有不忍,不日便要南下剿賊,解救更多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保存我漢家的元氣。”
“哎,賢弟既然主意已定,要繼續南下,為兄也便多言,不知北邊異族可有異動?”
郭縕已經對朝廷有些死心了,不再談與之相關的話題,便問到北邊的局勢。
“兄長放心,北邊暫時有冉閔、定方等人在,安然無恙。若是鮮卑及北匈奴得到大漢叛亂頻發,無暇顧及他們,大概在三年左右,異族必大動作。”
兩人又討論了一下應對異族的相關事情後,郭縕突然對吳狄鄭重一禮,說道:“賢弟,愚兄想到你麾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知賢弟應允否?”
吳狄先是一愣,隨即心頭一喜,急忙緊緊地握著郭縕的手,激動的道:“弟等兄長此言久矣!”
郭縕當即要下拜行禮,正式拜主,被吳狄死死的拉住,沒讓其下拜。
吳狄看著郭縕,很是感動的道:“兄長不以弟走官而鄙,還將治理地方的經驗傾囊相授,使弟受益匪淺。如今更是要掛印辭官來助我,此情弟永不相忘,怎敢受兄長大禮。”
“主公,禮不可廢。”
郭縕看著真情流露的吳狄,心裏也感歎自己的選擇沒有錯。還是很鄭重的行了一禮,口稱主公。
兩人就主臣之稱,或兄弟之稱,掰扯了好一會兒。
最後吳狄被郭縕認真的上了一課,才妥協了。兩人在正式場合為主臣,私下為兄弟。
......
“賢弟,為兄為你引薦四人,分別是郝彰郝孝德、郝瑗郝孟玉、郝昭郝伯道,孟玉和伯道是孝德的子侄,乃是太原京陵人。最後一人則是為兄妻弟虞典虞慶則,乃是太原陽曲人。四人俱是弓馬嫻熟,且通兵法戰策。”
吳狄在郭縕說出郝昭的名字時,心下暗喜。
這位可是在魏蜀的陳倉攻防戰中大放異彩,更是擋住了諸葛亮這個神一般的男人,晝夜相攻二十餘日而不被破城。
“能得兄長如此讚賞,這四人必定不凡。如今我麾下正缺少此等將才,還請兄長帶我前去拜訪一番。”
吳狄通過迴憶,發現其他三人都是上次係統爆出來的。
“賢弟稍待片刻,來時我便讓管家去請了。”
就在兩人話落之際,門外響起了管家的聲音。
“老爺,客人到了。”
“賢弟,人來了。”
郭縕說著便去開門,將幾人迎進來了。
“孝德、慶則、孟玉、伯道,快進來,我為你們引薦,這位便是我主雲州刺史吳狄吳漢安。”
吳狄看見進來的幾人,除去郝孝德年齡偏大以外,其他三人均是在二十左右。
姓名:【郝孝德】。
年齡:37歲。
身份:王薄攜帶而出,植入為太原京陵縣縣尉,得罪上官被罷官。名彰,字孝德。
四維:武力86,智力73,政治70,統禦79。
出處:隋唐時期-隋末。
與宿主好感度:83。
原曆史上,郝孝德為平原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大業九年,聚眾多達數萬人。和王簿、孫宣雅等起義部隊聯軍十餘萬人,進攻章丘,被隋將張須陀擊敗,後活動於黃河以北。歸瓦崗軍後被封為平原公,曾配合徐世積等攻占糧倉黎陽倉。
姓名:【虞慶則】。
年齡:23歲。
身份:楊堅攜帶而出,植入為郭縕妻弟,姓虞名典,字慶則。
四維:武力91,智力87,政治89,統禦90。
出處:南北朝-北周隋朝時期。
與宿主好感度:90。
原曆史上,虞慶則初仕北周,曆任儀同大將軍、並州長史、石州總管,政令嚴整。
隋朝建立後,拜為大將軍、內史監、吏部尚書、京兆尹,封彭城郡公,營建新都,遷尚書右仆射。
開皇二年,先是抗擊突厥沙缽略可汗入侵,後又出使東突厥,為隋朝與東突厥的修好立下汗馬功勞。後成為朝中“四貴”之一,遷上柱國、晉國公、右武侯大將軍。
姓名:【郝昭,字伯道】。
年齡:20歲。
身份:郝孝德之侄。
四維:武力86,智力89,政治71,統禦88(可成長)。
與宿主好感度:93。
原曆史上,郝昭年少從軍,擔任過雜號將軍、鎮西將軍等職,封爵關內侯。
他鎮守河西十餘年,民夷畏服。鎮守陳倉,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屢立戰功,為曹魏江山立下汗馬功勞。陳倉攻防戰後不久,郝昭就得病去世了。
姓名:【郝瑗】。
年齡:21歲。
身份:薛舉攜帶而出,植入為郝孝德之子,姓郝名瑗,字孟玉,
四維:武力81,智力85,政治64,統禦71。
出處:隋唐時期-唐初。
與宿主好感度:88。
原曆史上,郝瑗為涼州人,乃是薛舉手下將領兼謀士。
武德元年,豐州總管張長遜進擊宗羅睺,薛舉悉眾來援宗羅睺,軍屯高墌,縱兵虜掠,至於豳、岐之地。
李世民親征,竟為舉所敗,死者十五六,大將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皆陷於陣。郝瑗言於舉曰:“今唐兵新破,將帥並擒,京師騷動,可乘勝直取長安。”
在四人進門之時,係統就搜索到幾人的信息了。
隨後,幾人便在郭縕書房聊起來。越聊越投機後,吳狄拋出橄欖枝,幾人也就紛紛拜主。
吳狄當即任命郝孝德和虞慶則為中部軍統領,郝瑗與郝昭為親衛,四人的忠誠度瞬間都提升到了八十五以上。
這一夜,對於吳狄而言,是豐收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