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袁氏秘密,議軍隊調整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 作者:醉枕忘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光和六年,六月三日。
洛陽永和裏,袁氏府邸,袁隗的書房中。
袁隗憤怒的將書簡砸向麵前的黑衣中年男子,怒罵道:“廢物,整整三個月沒有傳來消息,你等還不知道......養爾等是幹什麽吃的......啊......”
看著眼前被自己砸破頭皮的幕僚,袁隗氣不打一處來。
“老爺,最近這段時間,我們派去並州和雲州的所有人,全都聯係不上。通過查證,這些人剛進上黨就消失了,該是有人從中作祟。”
原來雲州這邊大肆清理細作時,並且在上黨、太原這些連接著冀州的地方,也加大力度清理了一遍。
如今,袁家在雁門的探子,連續三個月都沒有任何的情報傳迴洛陽,就連他們安插在太原、上黨的眼線,也沒有任何的訊息。
雲州這一招,不但成功的將自己治下的細作全部肅清,還連帶著幫並州的丁原也清理了一些。這樣一來,這讓在並州安插眼線的人都迷糊了,也都不確定到底是誰做的。
“依你之見,就是丁原那個匹夫發現了我們的人,並且將其清理掉了,還是說何進那殺豬的屠夫......”
聽到幕僚的話,袁隗神情稍微緩和了一下。
“是的,我們的細作從來沒有超過半個月不傳遞信息的。這次竟然連續三個月沒有傳遞信息,必定是被人滅了,還有......”
看著欲言又止的幕僚,袁隗很不耐煩的說道:“還有什麽?說......”
那中年幕僚見袁隗又將發怒,急忙說道。
“屬下想來想去,應該是皇帝出手了。自老爺致仕,依附於袁家的士人和朝臣,大多都被各種理由調離原崗位。皇帝不僅是撈了一筆錢財,更是逐漸的遠離他們......繡衣.....”
“皇帝?不可能......繡衣向來隻效忠於劉氏,倒地掌握在劉氏皇族中,何人的手裏,爾等還沒有查探.......何進那屠夫、張讓那個閹宦、丁原那匹夫及吳狄小兒,也不能排除......
尤其是丁原這個匹夫,原本想依附於我袁家。我袁家還在考察,他便轉頭何進那屠夫。在何進那個殺豬的幫助下,被任命為並州刺史後,應是心懷怨憤......
至於雲州那個小兒,值得重視。雖然是......但其弄出來的曲轅犁和廣武筒車......這樣吧,並州和雲州這邊,爾等抓緊恢複情報傳遞,並且查探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太平道那邊的進展,實時匯報......”
“屬下明白......”
中年幕僚聞言,連忙保證到,隨即行禮離去。
就在幕僚離去之後,袁逢從書房後麵的臥房走出來。
“次陽,丁原一匹夫,吳狄一小兒,不值得太過關注,那邊的事情還是放一放吧。倒是這皇帝,整日窩在後宮之中淫樂,身體內耗嚴重,顧及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想我袁家,累世公侯,弘農楊氏與我汝南袁氏相比,也是略遜一籌。待到太平道舉事之後,這劉氏氣數差不多耗盡了。”
聽到袁逢如此說,袁隗也憤恨的道:“這大漢天下是我等士族世家和光武皇帝共同打下......今百餘年過去,我袁氏也成為天下士人的領袖。四世三公,已是盡頭,進無可進。這天下之主,他劉氏做得,我袁氏也做得......”
袁隗自從被劉宏威逼,辭去太傅職位後,心中怨氣自然極深。
“時至今日,我袁氏門生故吏何其廣也......此番太平道若如約起事......袁氏以平叛之功......之勢,未嚐不可行霍光之事......”
......
雲州這邊。
經過田豐的提醒,將境內的細作全部清除,讓土豆的消息沒有傳出去。
如今,玉米、紅薯等作物業已茁壯成長,治下民眾每天臉上都是喜滋滋的。
閑暇之餘,三郡百姓都踴躍的報名參與官府的招工,協助官府軍隊,把境內的城池以及道路加固和修繕。
這日,刺史府內,吳狄麾下文武齊聚。
吳狄坐於主位,文武分坐左右。
左側上首是朱升,接著是王猛、敬翔、李元芳、李秘、田豐、蕭瑀、獨孤泰、宇文淵、於夫羅、辛棄疾......
右側上首是李泉,接著便是冉閔、蘇定方、張遼、藍玉、秦瓊、吳玠、花榮、高順、孟拱、周德威、吳明徹、嶽飛、趙雲、李元霸、伍天錫、裴元慶、高昂......
這一次,主要是對麾下的軍隊進行調整,武將基本都被召集來了。
看著濟濟一堂的人才,田豐、趙雲二人也是十分的震撼。沒成想,主公麾下竟會有如此多的人傑。他二人加入時,大部分武將都鎮守在各地,如今吳狄召集,才齊聚在一堂。
平複了一下洶湧澎湃的心情,吳狄說道:“諸位,如今雲州一切步入正軌,這是大家的功勞。”
一眾人齊齊迴道:“此乃主公英明所至!”
“僅憑我一人,是做不成事情的,全靠諸位齊心協力!”
“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是想對雲州的軍隊做出一些調整和安排,主要是現在的.....調整後能增強軍隊的凝聚力,提高戰鬥力......都議一議......”
吳狄說完,示意敬翔說一說當前雲州軍隊具體的編製和數量。
“諸位同僚,今雲州帶甲九萬,其中:
雁門郡下轄:人。
有郡兵8000人,為周德威將軍統領;
雁門關守軍3000人,為孟拱將軍統領;
雁門東部都尉軍3000玄甲軍,為秦瓊將軍統領;
雁門北部都尉軍1500人,為辛棄疾將軍統領;
陷陣營1200人,為高順將軍統領;
督造營2000人,為任浪將軍統領。
朔方郡下轄:6000人,
蘇烈將軍統領3000人;
嶽飛將軍統領3000人,其中有1000秦銳士。
定襄郡下轄:
有郡兵4000人,為吳玠將軍統領;
虎衛軍1200人,為李元霸將軍統領,護衛主公左右;
陌刀軍800人,為李嗣業將軍統領;
騎射營2000人,為花榮將軍統領;
藍玉將軍統領3200人,其中有1200人是遼東鐵騎;
定襄北部都尉軍2500人,為於夫羅將軍統領:
新兵人,為嶽飛將軍、吳明徹將軍和趙雲將軍三人訓練。
雲中郡暫有張遼將軍統領的3000人。
五原郡暫有冉閔將軍統領的3000人,其中有1000靜塞軍。
共計六萬八千餘,除三萬新兵之外,可戰之兵近四萬人。若是算上各縣的縣兵......然而這九萬士卒分散於各地,如遇大戰......使得軍隊的調動更加快速,不至於貽誤戰機。”
在場的人聽到敬翔的介紹,都十分自豪。
咱們雲州已如此強大了!
待敬翔說完坐下之後,吳狄才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意將雲州的軍隊分為六個部分,即東、西、南、北、中五部和郡兵,其中......”
聽到吳狄如此說,眾人紛紛沉思起來。
片刻之後,辛棄疾率先起身說道:“主公......分為六個部分,此法甚妙......分駐四方和州府,如此一來,不但......還能......屬下讚同!”
辛棄疾說完,高順也起身道:“主公,屬下也覺得此法甚好。能夠極大的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但......”
吳狄見他說到一半停下了,有些顧忌,便讓其直言。
“今日是商討,就當暢所欲言,不必有所顧忌......”
高順聞言,一出口就是是炸雷。
“末將以為此法雖好,但五部軍的統帥權利過大,長此以往,不利於主公掌控軍隊......更不利於主公子嗣......”
高順說完,堂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的看著吳狄和高順。
沉默了片刻之後,藍玉起身,打破寂靜,說道:“主公,此法不但能夠選煉精兵,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且能......末將以為此法利大於弊......”
藍玉說完坐下,秦瓊起身說道:“主公,孝先將軍所擔憂的問題,末將以為,可設立相應的製度......讓軍隊隻效忠於主公一人......”
......
“主公,軍隊調整後,著實是能極大的提升戰鬥力......也是不是過早了些......”
田豐對軍隊調整是讚同的,他也擔心高順提到的那個問題,還有就是覺得尚早。
“元浩先生......諸位將軍對主公之忠心......是調整軍隊的最好時機......等到軍隊數量龐大了再調整,彼時......此時將一些規章製度定下來......以免日後有傷......”
敬翔是眾人當中,跟在吳狄身邊時間最多的,也是最為了解吳狄性情的。
敬翔說完,李秘也說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屬下以為,我軍先以此定下框架......此時可先設立中部軍和郡兵......由主公統率中部軍.....其他四部軍,待諸位將軍立下功勞之後,酌情進行升遷設立。”
李秘說完之後,蘇定方也出言道:“主公,末將讚同李功曹所言,我雲州目前雖有近十萬兵卒,但可戰之兵不過四萬左右,完全不必全部設立......”
......
在吳玠說了自己的想法之後,王猛也說了自己的想法。
“......如此規劃甚好......得到空前的提升......若相應的製度健全,則各部統帥權力過大的問題便得以解決.....就目前而言,我軍隻設立中部軍一軍便可。這一軍中的親衛營,護衛主公左右,其他的幾個營可行征伐之事......”
...
洛陽永和裏,袁氏府邸,袁隗的書房中。
袁隗憤怒的將書簡砸向麵前的黑衣中年男子,怒罵道:“廢物,整整三個月沒有傳來消息,你等還不知道......養爾等是幹什麽吃的......啊......”
看著眼前被自己砸破頭皮的幕僚,袁隗氣不打一處來。
“老爺,最近這段時間,我們派去並州和雲州的所有人,全都聯係不上。通過查證,這些人剛進上黨就消失了,該是有人從中作祟。”
原來雲州這邊大肆清理細作時,並且在上黨、太原這些連接著冀州的地方,也加大力度清理了一遍。
如今,袁家在雁門的探子,連續三個月都沒有任何的情報傳迴洛陽,就連他們安插在太原、上黨的眼線,也沒有任何的訊息。
雲州這一招,不但成功的將自己治下的細作全部肅清,還連帶著幫並州的丁原也清理了一些。這樣一來,這讓在並州安插眼線的人都迷糊了,也都不確定到底是誰做的。
“依你之見,就是丁原那個匹夫發現了我們的人,並且將其清理掉了,還是說何進那殺豬的屠夫......”
聽到幕僚的話,袁隗神情稍微緩和了一下。
“是的,我們的細作從來沒有超過半個月不傳遞信息的。這次竟然連續三個月沒有傳遞信息,必定是被人滅了,還有......”
看著欲言又止的幕僚,袁隗很不耐煩的說道:“還有什麽?說......”
那中年幕僚見袁隗又將發怒,急忙說道。
“屬下想來想去,應該是皇帝出手了。自老爺致仕,依附於袁家的士人和朝臣,大多都被各種理由調離原崗位。皇帝不僅是撈了一筆錢財,更是逐漸的遠離他們......繡衣.....”
“皇帝?不可能......繡衣向來隻效忠於劉氏,倒地掌握在劉氏皇族中,何人的手裏,爾等還沒有查探.......何進那屠夫、張讓那個閹宦、丁原那匹夫及吳狄小兒,也不能排除......
尤其是丁原這個匹夫,原本想依附於我袁家。我袁家還在考察,他便轉頭何進那屠夫。在何進那個殺豬的幫助下,被任命為並州刺史後,應是心懷怨憤......
至於雲州那個小兒,值得重視。雖然是......但其弄出來的曲轅犁和廣武筒車......這樣吧,並州和雲州這邊,爾等抓緊恢複情報傳遞,並且查探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太平道那邊的進展,實時匯報......”
“屬下明白......”
中年幕僚聞言,連忙保證到,隨即行禮離去。
就在幕僚離去之後,袁逢從書房後麵的臥房走出來。
“次陽,丁原一匹夫,吳狄一小兒,不值得太過關注,那邊的事情還是放一放吧。倒是這皇帝,整日窩在後宮之中淫樂,身體內耗嚴重,顧及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想我袁家,累世公侯,弘農楊氏與我汝南袁氏相比,也是略遜一籌。待到太平道舉事之後,這劉氏氣數差不多耗盡了。”
聽到袁逢如此說,袁隗也憤恨的道:“這大漢天下是我等士族世家和光武皇帝共同打下......今百餘年過去,我袁氏也成為天下士人的領袖。四世三公,已是盡頭,進無可進。這天下之主,他劉氏做得,我袁氏也做得......”
袁隗自從被劉宏威逼,辭去太傅職位後,心中怨氣自然極深。
“時至今日,我袁氏門生故吏何其廣也......此番太平道若如約起事......袁氏以平叛之功......之勢,未嚐不可行霍光之事......”
......
雲州這邊。
經過田豐的提醒,將境內的細作全部清除,讓土豆的消息沒有傳出去。
如今,玉米、紅薯等作物業已茁壯成長,治下民眾每天臉上都是喜滋滋的。
閑暇之餘,三郡百姓都踴躍的報名參與官府的招工,協助官府軍隊,把境內的城池以及道路加固和修繕。
這日,刺史府內,吳狄麾下文武齊聚。
吳狄坐於主位,文武分坐左右。
左側上首是朱升,接著是王猛、敬翔、李元芳、李秘、田豐、蕭瑀、獨孤泰、宇文淵、於夫羅、辛棄疾......
右側上首是李泉,接著便是冉閔、蘇定方、張遼、藍玉、秦瓊、吳玠、花榮、高順、孟拱、周德威、吳明徹、嶽飛、趙雲、李元霸、伍天錫、裴元慶、高昂......
這一次,主要是對麾下的軍隊進行調整,武將基本都被召集來了。
看著濟濟一堂的人才,田豐、趙雲二人也是十分的震撼。沒成想,主公麾下竟會有如此多的人傑。他二人加入時,大部分武將都鎮守在各地,如今吳狄召集,才齊聚在一堂。
平複了一下洶湧澎湃的心情,吳狄說道:“諸位,如今雲州一切步入正軌,這是大家的功勞。”
一眾人齊齊迴道:“此乃主公英明所至!”
“僅憑我一人,是做不成事情的,全靠諸位齊心協力!”
“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是想對雲州的軍隊做出一些調整和安排,主要是現在的.....調整後能增強軍隊的凝聚力,提高戰鬥力......都議一議......”
吳狄說完,示意敬翔說一說當前雲州軍隊具體的編製和數量。
“諸位同僚,今雲州帶甲九萬,其中:
雁門郡下轄:人。
有郡兵8000人,為周德威將軍統領;
雁門關守軍3000人,為孟拱將軍統領;
雁門東部都尉軍3000玄甲軍,為秦瓊將軍統領;
雁門北部都尉軍1500人,為辛棄疾將軍統領;
陷陣營1200人,為高順將軍統領;
督造營2000人,為任浪將軍統領。
朔方郡下轄:6000人,
蘇烈將軍統領3000人;
嶽飛將軍統領3000人,其中有1000秦銳士。
定襄郡下轄:
有郡兵4000人,為吳玠將軍統領;
虎衛軍1200人,為李元霸將軍統領,護衛主公左右;
陌刀軍800人,為李嗣業將軍統領;
騎射營2000人,為花榮將軍統領;
藍玉將軍統領3200人,其中有1200人是遼東鐵騎;
定襄北部都尉軍2500人,為於夫羅將軍統領:
新兵人,為嶽飛將軍、吳明徹將軍和趙雲將軍三人訓練。
雲中郡暫有張遼將軍統領的3000人。
五原郡暫有冉閔將軍統領的3000人,其中有1000靜塞軍。
共計六萬八千餘,除三萬新兵之外,可戰之兵近四萬人。若是算上各縣的縣兵......然而這九萬士卒分散於各地,如遇大戰......使得軍隊的調動更加快速,不至於貽誤戰機。”
在場的人聽到敬翔的介紹,都十分自豪。
咱們雲州已如此強大了!
待敬翔說完坐下之後,吳狄才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意將雲州的軍隊分為六個部分,即東、西、南、北、中五部和郡兵,其中......”
聽到吳狄如此說,眾人紛紛沉思起來。
片刻之後,辛棄疾率先起身說道:“主公......分為六個部分,此法甚妙......分駐四方和州府,如此一來,不但......還能......屬下讚同!”
辛棄疾說完,高順也起身道:“主公,屬下也覺得此法甚好。能夠極大的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但......”
吳狄見他說到一半停下了,有些顧忌,便讓其直言。
“今日是商討,就當暢所欲言,不必有所顧忌......”
高順聞言,一出口就是是炸雷。
“末將以為此法雖好,但五部軍的統帥權利過大,長此以往,不利於主公掌控軍隊......更不利於主公子嗣......”
高順說完,堂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的看著吳狄和高順。
沉默了片刻之後,藍玉起身,打破寂靜,說道:“主公,此法不但能夠選煉精兵,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且能......末將以為此法利大於弊......”
藍玉說完坐下,秦瓊起身說道:“主公,孝先將軍所擔憂的問題,末將以為,可設立相應的製度......讓軍隊隻效忠於主公一人......”
......
“主公,軍隊調整後,著實是能極大的提升戰鬥力......也是不是過早了些......”
田豐對軍隊調整是讚同的,他也擔心高順提到的那個問題,還有就是覺得尚早。
“元浩先生......諸位將軍對主公之忠心......是調整軍隊的最好時機......等到軍隊數量龐大了再調整,彼時......此時將一些規章製度定下來......以免日後有傷......”
敬翔是眾人當中,跟在吳狄身邊時間最多的,也是最為了解吳狄性情的。
敬翔說完,李秘也說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屬下以為,我軍先以此定下框架......此時可先設立中部軍和郡兵......由主公統率中部軍.....其他四部軍,待諸位將軍立下功勞之後,酌情進行升遷設立。”
李秘說完之後,蘇定方也出言道:“主公,末將讚同李功曹所言,我雲州目前雖有近十萬兵卒,但可戰之兵不過四萬左右,完全不必全部設立......”
......
在吳玠說了自己的想法之後,王猛也說了自己的想法。
“......如此規劃甚好......得到空前的提升......若相應的製度健全,則各部統帥權力過大的問題便得以解決.....就目前而言,我軍隻設立中部軍一軍便可。這一軍中的親衛營,護衛主公左右,其他的幾個營可行征伐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