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田豐入彀,蔣瓛首秀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 作者:醉枕忘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狄提著三瓶飛天,來到了朱升幾人所在的屋中,桌子之上已經擺好了美食。
幾人一番客套之後,便各自坐下。
吳狄親自為田豐、朱升、吳玠與自己斟滿酒後,說道:“元浩先生、允升、兄長,請!”
“主公(廣武侯),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
吳狄看著田豐,說道:“元浩先生,狄有一疑問,請先生解惑。”
田豐見吳狄滿眼的求知欲,放下手中筷子道:“廣武侯但說無妨,豐必知無不言。”
“先生,秦合六國而建立秦朝,統一貨幣、度量衡,推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二世而斬,漢代秦。
昔日王莽篡漢,世家、百姓皆不堪其苦。遂各地義軍分起,最終世祖光武皇帝推倒偽朝,再造大漢,至今已有百五十年.......
每逢亂世,我華夏大地上,必出英雄豪傑,紛紛崛起掃除奸佞,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而今大漢積弊已久,已然處於風雨飄搖之際。近些年,天災人禍不斷,餓殍遍野,百姓流離失所,更是易子而食......
各地盜賊更是蜂起,此剿比浮,上到朝廷,下至郡縣,皆對其不聞不問,任由盜匪霍亂敵方。朝廷已失民心,若有人趁此登高爾唿,則亂世來矣,我等又當如何......”
“廣武侯......亂世將臨,你這不已經在做了嘛,還來考教豐作甚?”
田豐聞之,雖然驚駭於吳狄的大膽,但是不得不佩服其非凡見地。
“先生與允升乃是至交好友,昔日你二人與好友一同上書朝廷,諫言太平道之事。結果允升被貶,先生也心灰意冷辭官,不知這太平道真能成事否......”
吳狄見田豐巧妙的迴避了第一個問題,於是再次拋出一個問題。
田豐整理了一下思緒,才對吳狄說道。
“難得廣武侯......其實不必......豐直言便是......這太平道名為傳教,實乃蠱惑人心。以傳教之名,行收攏人心之事,長則三年五載,短則一年之半載,必如秦末陳、吳二人......
......誠如廣武侯所言,若是張角三兄弟登高,振臂而唿,則天下應者景從。其雖然可逞兇一時,但不可長久......當今皇帝雖然不作為,然光武餘威猶在,世家底蘊尚存,必定不會使其長久存在。
故而,豐斷言,若太平道起事,長則一年,短則半年,必定會被撲滅......彼時,天下將重演秦末混亂之局麵。各地世家豪強,州郡諸侯,紛紛割據,呈現大爭之勢......
屆時,誰擁有一立足之地,手握將兵,再有智謀之士相佐,則可參與大爭之。今廣武侯已具有各中條件,領先於別人。然你已嶄露頭角,恐為人所忌憚,當小心朝廷......
當今皇帝雖然昏聵,但是帝王之術運用得爐火純青。早已將權利視為禁臠,容不得其他人分潤其權利,從其啟用世家對抗士人,重用宦官抵擋世家就可窺見......”
吳狄見田豐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來,傻子也知道這時候要幹啥了。急忙從座位上起身,來到田豐身前,躬身一禮。
“狄雖有挽狂瀾於既倒之心......允升幾人,俱是身兼數職......日漸消瘦......疼在心裏......還請先生不嫌狄之自不量力,請先生留在雲州......也好時刻提點於狄......”
其實田豐於年前便接到朱升的書信,朱升在信中將吳狄誇得那個是天上有,地下無,萬年難於的雄主,邀請其前來雁門相助時,田豐便有所準備。
年後,田豐從巨鹿出發,跟著商隊一路北上。經常山,過太原,進入雁門。再一路北來,直達善無。
從進入雁門之後,田豐發現這裏與幾年前的荒蕪、混亂完全不一樣,已有大治的雛形,心中對吳狄的好奇更加的濃鬱。
到達刺史府之後,與朱升、吳玠等人相處下,了解了土豆這種高產的糧食,、了解到了如今的雲州屯田製度、也了解到了吳狄麾下的勢力。
此時的田豐已心生投效之意,加之吳狄在外巡視春耕,得到傳信,為了他區區田豐,便披星趕月迴來,怎能不讓人感動。
像這樣有實力,有野心,又有求賢若渴的人主,怎麽能不成事,當即便應下,立即拜主。
“主公待豐以赤誠,豐願助主公挽狂瀾於既倒!”
“哈哈,得先生相助,我無憂已!”
吳狄立即攙扶起田豐,眼中的真情流露。
自此,原曆史上那個剛而犯上,屢次為元浩謀劃獻策的田豐入吳狄彀中。
......
就在剛才田豐拜主之時,係統信息顯示,田豐的忠誠度達到了90點。
“恭喜主公,喜得元浩這樣的大才!”
“當真是可喜可賀,且滿飲此杯!歡迎元浩先生的加入!”
“歡迎元浩加入......滿飲此杯!”
田豐被這獨特的方式驚訝到了,一旁的朱升對他說道。
“元浩,這是主公說的歡迎儀式,以後你便習慣了。”
“這倒是很新鮮,也很有意思。”
開心的吳狄一飲而盡,放下酒樽之後,說道:“今元浩的加入,使我雲州如虎添翼。請元浩任定襄長史,兼中郎將從事。”
田豐聞言,立即起身一禮,謝道:“謝主公!”
見吳狄如此重用於他,他已決定,一定要盡心竭力輔助。
“元浩不必多禮,隨意些。”
“對於如今的雲州,元浩以為,我等當如何增強實力......”
“主公,此時天下尚且未大亂,還是不要太鋒芒畢露了。免得為皇帝和朝堂諸公忌憚,從而被調任或者打壓。那樣一來,主公之前所行,便是為他人做嫁衣......”
吳狄聽了田豐所言之後,沉思起來。
見吳狄不言語,田豐便繼續說道。
“如今天下,還是漢室和世家的天下......如今的雲州,隨著曲轅犁、廣武筒車......已進入到了世家視線......主要是......土豆......再傳將出。屆時,最先要對付主公的便是世家,其次便是當今皇帝......未徹底亂起來之前......”
吳狄聞言,也是想通了其中的關鍵,臉色頓時一變,隨即對著田豐深深一禮。
“狄謝過先生提點,幸得先生來雲州了......”
“是屬下......未曾想到個中關鍵。若非元浩提醒,我等險些讓主公和雲州置於險境......請主公治罪。”
朱升和吳玠聞言,齊齊請罪。
“允升和兄長不必如此,此事完全不怪你等,皆是我年少輕狂了些。以為手中有些實力,便不懼任何人了。今日聽了元浩先生一席話,才如夢初醒......”
“往後,還請元浩要多多監督於某!”
見吳狄如此虛心納諫,田豐便諫言道:“主公言重了,趁著現在高產土豆還未傳出去,應嚴查治下的細作,嚴防消息走漏。”
“這倒是好辦,某麾下有一專司情報的組織,不但查探情報的手段極為了得,且對於尋找細作也是十分在行。”
吳狄說完,便拿起朱升屋內的筆墨,快速的書寫著。
“來人!將此書傳遞給蔣瓛。”
外邊一個親衛聞言,進來接過書簡,快步下去傳令去了。
一旁的田豐見吳狄如此雷厲風行,對拜吳狄為主,更加的滿意了。
隨後幾人又相互探討了許多的問題。幾人一直聊到入夜,吳狄才離去。
......
蔣瓛這邊,在收到吳狄的命令之後,便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立即按照吳狄的命令,作出周密安排。同時也將吳狄的手書傳遞給敬翔,並與之約定,同時動手。
半個月之後,整個雲州境內的細作,全被錦衣衛連根拔起。其中不但有各個士族世家的細作,而且還有胡夷的奸細。
在將三郡之內的細作處理掉之後,錦衣衛成員三人一組。拿著從被俘虜的細作招供的名單,向著外圍追殺而去。
錦衣衛在雁門清理細作之時,蔣瓛還發現汪陶劉家、陰館習和馬家與胡人有勾結。
隨後,時遷從這三家的密室之中找出了大量的通敵證據,並將其全部呈報給了吳狄。吳狄在看完這些人販賣婦女兒童,鹽鐵及邊軍駐防信息時,氣不打一處來。
最後,吳狄下令,三家之人盡數斬殺。與之有瓜葛的豪族,如有一絲證據,也全部斬殺。
三家總共有五六百人,全部被斬殺殆盡,隻留下了尚在繈褓之中的孩童。清理出來的糧食足足有兩萬石之多,金銀珠寶等財物,總計六千金,甲胄與刀槍,可以組建三千人。
接下來一段時間裏,蔣瓛揣摩吳狄的意思。通過各種手段,又將屬於世家豪強的人也搞掉了一大批。
清理細作這些時日,可是將李泌、朱升、田豐及被緊急召迴的敬翔幾人,累得夠嗆的。
因為錦衣衛傳迴來的信息,全部需要他們仔細的審查,以免出現錯漏。
雲州這邊追查細作的事情持續了三個多月,而雲州大肆捕殺細作的動作,在敬翔和蔣瓛縝密安排之下,愣是沒有將任何訊息傳出去。
......
這段時間裏麵,三郡的政務也是有序的在推進。
吳狄拿出的玉米、紅薯、糯米、小麥都被分發下去,都在經過吳狄點撥的一批老農教授下,全部種植下去了,靜待其生長。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雲州三郡之地,隨著春耕結束,各地登記造冊的書簡,也都全部匯集在善無刺史府。
經過統計和整理,吳狄發現自己治下之民,已經有三十四萬五千三百餘人。其中雁門郡有十八萬,定襄郡有九萬,雲中有七萬。定襄郡的九萬人裏麵,有四萬人是青壯。
如今,這些青壯已全被召集起來,被安排給吳玠和嶽飛帶領,讓其一邊屯田,一邊訓練。
幾人一番客套之後,便各自坐下。
吳狄親自為田豐、朱升、吳玠與自己斟滿酒後,說道:“元浩先生、允升、兄長,請!”
“主公(廣武侯),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
吳狄看著田豐,說道:“元浩先生,狄有一疑問,請先生解惑。”
田豐見吳狄滿眼的求知欲,放下手中筷子道:“廣武侯但說無妨,豐必知無不言。”
“先生,秦合六國而建立秦朝,統一貨幣、度量衡,推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二世而斬,漢代秦。
昔日王莽篡漢,世家、百姓皆不堪其苦。遂各地義軍分起,最終世祖光武皇帝推倒偽朝,再造大漢,至今已有百五十年.......
每逢亂世,我華夏大地上,必出英雄豪傑,紛紛崛起掃除奸佞,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而今大漢積弊已久,已然處於風雨飄搖之際。近些年,天災人禍不斷,餓殍遍野,百姓流離失所,更是易子而食......
各地盜賊更是蜂起,此剿比浮,上到朝廷,下至郡縣,皆對其不聞不問,任由盜匪霍亂敵方。朝廷已失民心,若有人趁此登高爾唿,則亂世來矣,我等又當如何......”
“廣武侯......亂世將臨,你這不已經在做了嘛,還來考教豐作甚?”
田豐聞之,雖然驚駭於吳狄的大膽,但是不得不佩服其非凡見地。
“先生與允升乃是至交好友,昔日你二人與好友一同上書朝廷,諫言太平道之事。結果允升被貶,先生也心灰意冷辭官,不知這太平道真能成事否......”
吳狄見田豐巧妙的迴避了第一個問題,於是再次拋出一個問題。
田豐整理了一下思緒,才對吳狄說道。
“難得廣武侯......其實不必......豐直言便是......這太平道名為傳教,實乃蠱惑人心。以傳教之名,行收攏人心之事,長則三年五載,短則一年之半載,必如秦末陳、吳二人......
......誠如廣武侯所言,若是張角三兄弟登高,振臂而唿,則天下應者景從。其雖然可逞兇一時,但不可長久......當今皇帝雖然不作為,然光武餘威猶在,世家底蘊尚存,必定不會使其長久存在。
故而,豐斷言,若太平道起事,長則一年,短則半年,必定會被撲滅......彼時,天下將重演秦末混亂之局麵。各地世家豪強,州郡諸侯,紛紛割據,呈現大爭之勢......
屆時,誰擁有一立足之地,手握將兵,再有智謀之士相佐,則可參與大爭之。今廣武侯已具有各中條件,領先於別人。然你已嶄露頭角,恐為人所忌憚,當小心朝廷......
當今皇帝雖然昏聵,但是帝王之術運用得爐火純青。早已將權利視為禁臠,容不得其他人分潤其權利,從其啟用世家對抗士人,重用宦官抵擋世家就可窺見......”
吳狄見田豐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來,傻子也知道這時候要幹啥了。急忙從座位上起身,來到田豐身前,躬身一禮。
“狄雖有挽狂瀾於既倒之心......允升幾人,俱是身兼數職......日漸消瘦......疼在心裏......還請先生不嫌狄之自不量力,請先生留在雲州......也好時刻提點於狄......”
其實田豐於年前便接到朱升的書信,朱升在信中將吳狄誇得那個是天上有,地下無,萬年難於的雄主,邀請其前來雁門相助時,田豐便有所準備。
年後,田豐從巨鹿出發,跟著商隊一路北上。經常山,過太原,進入雁門。再一路北來,直達善無。
從進入雁門之後,田豐發現這裏與幾年前的荒蕪、混亂完全不一樣,已有大治的雛形,心中對吳狄的好奇更加的濃鬱。
到達刺史府之後,與朱升、吳玠等人相處下,了解了土豆這種高產的糧食,、了解到了如今的雲州屯田製度、也了解到了吳狄麾下的勢力。
此時的田豐已心生投效之意,加之吳狄在外巡視春耕,得到傳信,為了他區區田豐,便披星趕月迴來,怎能不讓人感動。
像這樣有實力,有野心,又有求賢若渴的人主,怎麽能不成事,當即便應下,立即拜主。
“主公待豐以赤誠,豐願助主公挽狂瀾於既倒!”
“哈哈,得先生相助,我無憂已!”
吳狄立即攙扶起田豐,眼中的真情流露。
自此,原曆史上那個剛而犯上,屢次為元浩謀劃獻策的田豐入吳狄彀中。
......
就在剛才田豐拜主之時,係統信息顯示,田豐的忠誠度達到了90點。
“恭喜主公,喜得元浩這樣的大才!”
“當真是可喜可賀,且滿飲此杯!歡迎元浩先生的加入!”
“歡迎元浩加入......滿飲此杯!”
田豐被這獨特的方式驚訝到了,一旁的朱升對他說道。
“元浩,這是主公說的歡迎儀式,以後你便習慣了。”
“這倒是很新鮮,也很有意思。”
開心的吳狄一飲而盡,放下酒樽之後,說道:“今元浩的加入,使我雲州如虎添翼。請元浩任定襄長史,兼中郎將從事。”
田豐聞言,立即起身一禮,謝道:“謝主公!”
見吳狄如此重用於他,他已決定,一定要盡心竭力輔助。
“元浩不必多禮,隨意些。”
“對於如今的雲州,元浩以為,我等當如何增強實力......”
“主公,此時天下尚且未大亂,還是不要太鋒芒畢露了。免得為皇帝和朝堂諸公忌憚,從而被調任或者打壓。那樣一來,主公之前所行,便是為他人做嫁衣......”
吳狄聽了田豐所言之後,沉思起來。
見吳狄不言語,田豐便繼續說道。
“如今天下,還是漢室和世家的天下......如今的雲州,隨著曲轅犁、廣武筒車......已進入到了世家視線......主要是......土豆......再傳將出。屆時,最先要對付主公的便是世家,其次便是當今皇帝......未徹底亂起來之前......”
吳狄聞言,也是想通了其中的關鍵,臉色頓時一變,隨即對著田豐深深一禮。
“狄謝過先生提點,幸得先生來雲州了......”
“是屬下......未曾想到個中關鍵。若非元浩提醒,我等險些讓主公和雲州置於險境......請主公治罪。”
朱升和吳玠聞言,齊齊請罪。
“允升和兄長不必如此,此事完全不怪你等,皆是我年少輕狂了些。以為手中有些實力,便不懼任何人了。今日聽了元浩先生一席話,才如夢初醒......”
“往後,還請元浩要多多監督於某!”
見吳狄如此虛心納諫,田豐便諫言道:“主公言重了,趁著現在高產土豆還未傳出去,應嚴查治下的細作,嚴防消息走漏。”
“這倒是好辦,某麾下有一專司情報的組織,不但查探情報的手段極為了得,且對於尋找細作也是十分在行。”
吳狄說完,便拿起朱升屋內的筆墨,快速的書寫著。
“來人!將此書傳遞給蔣瓛。”
外邊一個親衛聞言,進來接過書簡,快步下去傳令去了。
一旁的田豐見吳狄如此雷厲風行,對拜吳狄為主,更加的滿意了。
隨後幾人又相互探討了許多的問題。幾人一直聊到入夜,吳狄才離去。
......
蔣瓛這邊,在收到吳狄的命令之後,便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立即按照吳狄的命令,作出周密安排。同時也將吳狄的手書傳遞給敬翔,並與之約定,同時動手。
半個月之後,整個雲州境內的細作,全被錦衣衛連根拔起。其中不但有各個士族世家的細作,而且還有胡夷的奸細。
在將三郡之內的細作處理掉之後,錦衣衛成員三人一組。拿著從被俘虜的細作招供的名單,向著外圍追殺而去。
錦衣衛在雁門清理細作之時,蔣瓛還發現汪陶劉家、陰館習和馬家與胡人有勾結。
隨後,時遷從這三家的密室之中找出了大量的通敵證據,並將其全部呈報給了吳狄。吳狄在看完這些人販賣婦女兒童,鹽鐵及邊軍駐防信息時,氣不打一處來。
最後,吳狄下令,三家之人盡數斬殺。與之有瓜葛的豪族,如有一絲證據,也全部斬殺。
三家總共有五六百人,全部被斬殺殆盡,隻留下了尚在繈褓之中的孩童。清理出來的糧食足足有兩萬石之多,金銀珠寶等財物,總計六千金,甲胄與刀槍,可以組建三千人。
接下來一段時間裏,蔣瓛揣摩吳狄的意思。通過各種手段,又將屬於世家豪強的人也搞掉了一大批。
清理細作這些時日,可是將李泌、朱升、田豐及被緊急召迴的敬翔幾人,累得夠嗆的。
因為錦衣衛傳迴來的信息,全部需要他們仔細的審查,以免出現錯漏。
雲州這邊追查細作的事情持續了三個多月,而雲州大肆捕殺細作的動作,在敬翔和蔣瓛縝密安排之下,愣是沒有將任何訊息傳出去。
......
這段時間裏麵,三郡的政務也是有序的在推進。
吳狄拿出的玉米、紅薯、糯米、小麥都被分發下去,都在經過吳狄點撥的一批老農教授下,全部種植下去了,靜待其生長。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雲州三郡之地,隨著春耕結束,各地登記造冊的書簡,也都全部匯集在善無刺史府。
經過統計和整理,吳狄發現自己治下之民,已經有三十四萬五千三百餘人。其中雁門郡有十八萬,定襄郡有九萬,雲中有七萬。定襄郡的九萬人裏麵,有四萬人是青壯。
如今,這些青壯已全被召集起來,被安排給吳玠和嶽飛帶領,讓其一邊屯田,一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