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道,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賬下猶歌舞!
真正上前線的到底還是兵,而不這些所謂兵家,或者可以代表兵家的將領,李晉的話許仙寒心過後,決定了,老師魏徽的計要用,但是也不能如李晉這般不顧兵士的死活——此絕非儒家所為!
所以許仙後麵道:“好的,李將軍,既然大家都同意用此計策,那麽用兵之前,可否讓許仙知道幾方聯軍,各是多少兵馬,我現在不管怎麽說,也是天下六道各自承認的統帥!”
李晉道:“我部與韓將軍部,各精兵五萬餘!”
許仙道:“那麽具體餘多少?”
李晉不解起來,道:“許大人,你問得如此具體,卻自與全殲妖軍,斬殺妖首重光,有何關係?”
許仙道:“難道李將軍隻自關心這勝利的結果嗎?”
李晉道:“當然,戰爭一起,某自是要得是結果,從來不是兵士的多寡!”
許仙道:“那若每逢戰事勝利,李將軍卻自不知兵士的多少,又不傷亡的數字,卻自如何與活者論功行賞,又如何與死者告慰親人,發放體恤?”
一句話,直問得那李晉啞口無言,半晌道:“這……”
許仙道:“這麽說李將軍所謂的愛兵如子,卻隻為了您最後一句嗎?”
那李晉憋得臉通紅,半天終於道:“許大人,您這不是又把話題自是繞了迴來嗎?”
許仙道:“當然是繞迴來了,因為隻要我許仙為統帥一天,那麽今日戰場之兵,就一個都不能少,全要活著離開,隻有人活著,這勝利來得才有意義,雖不能做到全部,但是至少要把傷亡降到最低,兵士不是你們這些將軍們,揚名利萬的工具!哪怕戰場上死一個兵士,也要記下他們的名字,不知李將軍可明白我意?”
“說得好!”
孫戰、南宮才先後出列,由心往外地與許仙叫起好來,弄得李晉更迴尷尬起來,而韓世充卻自那裏一言不發,因為他看出來了,這會兒如果他當這出頭鳥的話,隻會把火燒到他身上,所以幹脆不說不錯,先保持沉默為妙吧,那李晉但見韓世充明哲保身起來,而孫戰和南宮才,顯然自是表明了態度,更迴尷尬起來,臉憋得更加紅了起來,半晌,道:“許大人說得雖然沒錯,可這到底還是戰爭,而且是與妖族的戰爭!不是你死便是我活,許大人覺得呢?”
許仙道:“好,便縱是此番與妖族為戰,並全不惜代價,也要誅殺妖首,平定新始妖國,且不說以前人族內戰時的種種,隻說與妖族為戰,那麽李將軍眼裏的戰爭又是什麽?”
步步緊逼之下,李晉終於開始了反擊,道:“那麽許大人的意思,就是讓我李晉退出指揮嘍?”
許仙道:“悉聽尊便,若李將軍自問並無德行指揮此役,卻自可退出,但是手下的兵士,請自留下。”
李晉大怒道:“許仙你什麽意思,想奪我的兵權?我之兵權乃是皇上給的,卻還輪不到你來說話!”
許仙道:“既然李將軍這麽說,那麽我還有一個辦法,隻是那樣的話,就怕李將軍上太過難堪,你執意如此,那麽我準你李晉和李晉所部,可以不參加這次戰鬥,自管退出,但是如果兵士們不聽你的,不與你走,你卻自可交出兵權否,今此戰九死一生,既然李將軍開了這個頭,那麽我許仙話也就放到這裏,凡願退出的將軍、各部統領,自可現在提出退出,但是兵士們如何決定,卻自不是幾位將軍跟統領說得算的,不知各位以為然否?”
現在誰聽不出來,這是許仙想拿李晉開刀,這時候有人站出來說反對,那不是等於自己作死。畢竟許仙現在到底是六道統領,誰也不想冒這個險,被其他幾處以這個借口,君而攻之。
各自選擇了默然,都那裏雖然沒說話,卻紛紛點頭起來,不用問這是等同於默認了。
現在這李晉眼見如此,隻好道:“那麽請吧,還請許大人當著我部眾兵士,自當說之。”
到了這個份兒上,李晉亦自隻能是硬扛到底了,如果這會兒他認了慫,丟人更大,早知道前麵許仙給了台階,他因何不下?
——隻是這世上哪來的後悔藥可買!
無奈的李晉最後還是自己找了個台階下,道:“呃,這個嘛,其實隻是我配合許大人,想試一下眾將士有沒有必死以為家國的心!”
有!有!
誓殺妖族,百死以報家國!
唿聲此起彼伏起來。
許仙當眾給那李晉卻也留了麵子,但是迴到賬中,許仙就不是這樣客氣了,道:“李將軍,剛才你也看到,如果你要繼續留下,就請話複前言,交出你的兵權,如果不想留下,自可離開,但是你留下的前提卻是從此後,不能以將軍的身分留於軍營,而隻是一個普通兵士!”
李晉這會兒如果離開,他剛才為找台階,已經在兵士麵前說了,他若一離開此處,後麵如何還能統領這些兵士,倒不如幹脆還是說成這是配合許仙好了,畢竟有大將肯加兵士當中,還能提升一些士氣,到時候迴了帝師,說不定還能因此事,多討要一些功勞,自古來哪有大將軍,親自化成士兵,到前線衝鋒的!
這樣一想,他打算是迴去後,跟這許仙秋後算賬,在皇上麵前狠狠參他許仙一本,隻要戰爭勝利,一切又歸於和平,非跟他許仙鬥到底不可,不是還有合作者法海嗎,到時候但凡跟許仙有一點的仇的人,都拉將過來。
如此許仙部依魏徽所定計劃,開始布置起來。
而那邊重光,自是樂意眼下這對峙的局麵形成,不斷派大妖部大小探馬,流星探馬,打聽著許仙部的情況。
兩邊一對峙起來,許仙又要暗中布置,不能讓重光看出意圖,一來二去,時間就拖上了七八天,而七八天時間,家中卻可以發生很多事情,畢竟不知現在家中情況如何,特別是那法海與鳳陽各自歸去。
真正上前線的到底還是兵,而不這些所謂兵家,或者可以代表兵家的將領,李晉的話許仙寒心過後,決定了,老師魏徽的計要用,但是也不能如李晉這般不顧兵士的死活——此絕非儒家所為!
所以許仙後麵道:“好的,李將軍,既然大家都同意用此計策,那麽用兵之前,可否讓許仙知道幾方聯軍,各是多少兵馬,我現在不管怎麽說,也是天下六道各自承認的統帥!”
李晉道:“我部與韓將軍部,各精兵五萬餘!”
許仙道:“那麽具體餘多少?”
李晉不解起來,道:“許大人,你問得如此具體,卻自與全殲妖軍,斬殺妖首重光,有何關係?”
許仙道:“難道李將軍隻自關心這勝利的結果嗎?”
李晉道:“當然,戰爭一起,某自是要得是結果,從來不是兵士的多寡!”
許仙道:“那若每逢戰事勝利,李將軍卻自不知兵士的多少,又不傷亡的數字,卻自如何與活者論功行賞,又如何與死者告慰親人,發放體恤?”
一句話,直問得那李晉啞口無言,半晌道:“這……”
許仙道:“這麽說李將軍所謂的愛兵如子,卻隻為了您最後一句嗎?”
那李晉憋得臉通紅,半天終於道:“許大人,您這不是又把話題自是繞了迴來嗎?”
許仙道:“當然是繞迴來了,因為隻要我許仙為統帥一天,那麽今日戰場之兵,就一個都不能少,全要活著離開,隻有人活著,這勝利來得才有意義,雖不能做到全部,但是至少要把傷亡降到最低,兵士不是你們這些將軍們,揚名利萬的工具!哪怕戰場上死一個兵士,也要記下他們的名字,不知李將軍可明白我意?”
“說得好!”
孫戰、南宮才先後出列,由心往外地與許仙叫起好來,弄得李晉更迴尷尬起來,而韓世充卻自那裏一言不發,因為他看出來了,這會兒如果他當這出頭鳥的話,隻會把火燒到他身上,所以幹脆不說不錯,先保持沉默為妙吧,那李晉但見韓世充明哲保身起來,而孫戰和南宮才,顯然自是表明了態度,更迴尷尬起來,臉憋得更加紅了起來,半晌,道:“許大人說得雖然沒錯,可這到底還是戰爭,而且是與妖族的戰爭!不是你死便是我活,許大人覺得呢?”
許仙道:“好,便縱是此番與妖族為戰,並全不惜代價,也要誅殺妖首,平定新始妖國,且不說以前人族內戰時的種種,隻說與妖族為戰,那麽李將軍眼裏的戰爭又是什麽?”
步步緊逼之下,李晉終於開始了反擊,道:“那麽許大人的意思,就是讓我李晉退出指揮嘍?”
許仙道:“悉聽尊便,若李將軍自問並無德行指揮此役,卻自可退出,但是手下的兵士,請自留下。”
李晉大怒道:“許仙你什麽意思,想奪我的兵權?我之兵權乃是皇上給的,卻還輪不到你來說話!”
許仙道:“既然李將軍這麽說,那麽我還有一個辦法,隻是那樣的話,就怕李將軍上太過難堪,你執意如此,那麽我準你李晉和李晉所部,可以不參加這次戰鬥,自管退出,但是如果兵士們不聽你的,不與你走,你卻自可交出兵權否,今此戰九死一生,既然李將軍開了這個頭,那麽我許仙話也就放到這裏,凡願退出的將軍、各部統領,自可現在提出退出,但是兵士們如何決定,卻自不是幾位將軍跟統領說得算的,不知各位以為然否?”
現在誰聽不出來,這是許仙想拿李晉開刀,這時候有人站出來說反對,那不是等於自己作死。畢竟許仙現在到底是六道統領,誰也不想冒這個險,被其他幾處以這個借口,君而攻之。
各自選擇了默然,都那裏雖然沒說話,卻紛紛點頭起來,不用問這是等同於默認了。
現在這李晉眼見如此,隻好道:“那麽請吧,還請許大人當著我部眾兵士,自當說之。”
到了這個份兒上,李晉亦自隻能是硬扛到底了,如果這會兒他認了慫,丟人更大,早知道前麵許仙給了台階,他因何不下?
——隻是這世上哪來的後悔藥可買!
無奈的李晉最後還是自己找了個台階下,道:“呃,這個嘛,其實隻是我配合許大人,想試一下眾將士有沒有必死以為家國的心!”
有!有!
誓殺妖族,百死以報家國!
唿聲此起彼伏起來。
許仙當眾給那李晉卻也留了麵子,但是迴到賬中,許仙就不是這樣客氣了,道:“李將軍,剛才你也看到,如果你要繼續留下,就請話複前言,交出你的兵權,如果不想留下,自可離開,但是你留下的前提卻是從此後,不能以將軍的身分留於軍營,而隻是一個普通兵士!”
李晉這會兒如果離開,他剛才為找台階,已經在兵士麵前說了,他若一離開此處,後麵如何還能統領這些兵士,倒不如幹脆還是說成這是配合許仙好了,畢竟有大將肯加兵士當中,還能提升一些士氣,到時候迴了帝師,說不定還能因此事,多討要一些功勞,自古來哪有大將軍,親自化成士兵,到前線衝鋒的!
這樣一想,他打算是迴去後,跟這許仙秋後算賬,在皇上麵前狠狠參他許仙一本,隻要戰爭勝利,一切又歸於和平,非跟他許仙鬥到底不可,不是還有合作者法海嗎,到時候但凡跟許仙有一點的仇的人,都拉將過來。
如此許仙部依魏徽所定計劃,開始布置起來。
而那邊重光,自是樂意眼下這對峙的局麵形成,不斷派大妖部大小探馬,流星探馬,打聽著許仙部的情況。
兩邊一對峙起來,許仙又要暗中布置,不能讓重光看出意圖,一來二去,時間就拖上了七八天,而七八天時間,家中卻可以發生很多事情,畢竟不知現在家中情況如何,特別是那法海與鳳陽各自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