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核查
權財巔峰:我靠著政法係直上青雲 作者:風起意難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誰也沒有想到,之前一直將重心放在北安縣的市委書記會突然出手。
而且一出手就是雷霆之勢,讓中招者還沒有反應過來,便已被徹底拿下。
市長萬曉寒也是大為震驚,他也沒有想到新書記竟然會這麽能忍。
雖然在開會的時候言辭激烈,但確實還沒有查處過任何一位幹部。
直到九山縣的縣長落馬以後,嘉州市的幹部才反應過來,這位新來的書記並不是光說不練的那種類型。
畢竟先前幾次書記開的會唱的調子都很高,但實際處罰的幹部並沒有幾個。
而這一次,九山縣幹部的天幾乎都已經算是塌了半邊。
因為把縣長帶走之後,紀委的工作人員並沒有第一時間離開九山縣,反而是有條不紊的與他們的縣紀委對接工作,仿佛還要再處理一些幹部一樣。
一些心裏有鬼的幹部們紛紛找上了縣委書記馬國平,希望他可以幫忙從中斡旋。
馬國平有些好笑的看著這些找上門來的幹部,當初彭佳偉給朱森納投名狀的時候,可沒少聯合這些人來為難自己。
等到彭佳偉被調去神桃縣擔任縣委書記之後,這些人又靠上了新提拔的縣長樂興文。
至於原因嘛?當然是因為他們都歸屬於曾經的縣委書記朱森的麾下。
現在樂興文倒台了,彭佳偉指望不上了,他們又眼巴巴的求到馬國平眼前,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因此馬國平對於他們的態度自然是讓他們相信組織,相信紀委,安心的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好好工作。
看到馬國平打官腔,這群幹部頓時就更加難受了。
本來他們就如同無頭蒼蠅一樣的四處求救,偏偏在這個時候,馬國平又給他們澆了一盆涼水,就差告訴他們迴家洗幹淨脖子等著紀委通知了。
而市紀委的工作自然不會因為這群幹部的抱團而結束,反而開始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幹部進行單獨談話。
隨著市紀委對於樂興文的突破,他們在九山縣的工作進程頓時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
縣政府的副縣長,縣人大的副主任,縣委常委的組織部長,常務副縣長乃至縣政協的主席通通落馬。
九山縣如此大規模的官場塌方,自然讓全市的幹部領導群眾們熱議不止。
畢竟這些年九山縣的發展十分不錯,甚至一度有趕超天橋區的架勢。
要不是後來朱森被調走了以後,他們大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超越市區的縣。
但奈何朱森的離開對他們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經濟迅速被後麵的兄弟超越,在全市範圍內也隻能位居前五的位置。
九山縣的風波雖然被幹部群眾們紛紛熱議,但很快便被省統計局核查組的到來轉移走了注意力。
畢竟省統計局的核查組才是懸在他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處理好這件事才能保證讓自己能繼續看這個熱鬧。
因此各個區縣也是拿出了渾身解數,一個勁兒的催生自己地區的經濟產值。
當然了,有人在趕數據,就有人就在創造數據。
有些比較勇敢的區縣,覺得自己的經濟發展水平那麽落後,省統計局閑的才會來核實他們的真假。
畢竟他們已經那麽落後了,總不能打著關懷他們經濟發展的幌子,來驗一驗他們是不是更落後吧?
省統計局可不管下麵的區縣怎麽想,按照分管副省長的指令,帶隊直撲北安縣。
幸虧徐天華和孔雪宮他們早有安排,提前已經聯係了省統計局的同窗,先核查組一部拿到了他們內部的標準,然後讓市統計局按照省裏的標準重新核查了一遍,這才放心大膽的讓核查組隨意核查。
經過三天三夜的奮戰,省裏的統計局才略微有一些驚訝的離開。
說實話,他們之所以來這裏調查,主要還是收到了下麵的匿名舉報,說徐天華的北安縣數據造假,是典型的“放衛星”式幹部。
徐天華這個人在省裏可太有名了,因此省統計局的局長不敢擅作主張,立馬就把這件事情匯報給了分管副省長。
分管副省長拿到這件事情也很抓馬,立刻和常務副省長通氣,隨後又報到了省長那裏。
因為這中間經了太多手的原因,最後導致書記那邊也知道了。
那會恰巧正在討論關於徐天華拒絕幫助同窗的事情,因此在朱森相關黑料被送到黃皓那裏的時候,他哪裏還能不知道這個匿名舉報是朱森搞的?
當然了,北安縣這一年多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僅從紙麵上的數據來看,讓他這個當了不少年領導的老書記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因此才有了這麽一個省統計局抽樣調查全省各市經濟數據的事情。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是專門給嘉州市委書記孔雪宮打了招唿,提前告訴了他相關的標準,並讓他好好的用心準備。
其實他都已經做好兩手準備了,要是數據真的和報上來的數據相差很大的話,那就對外宣稱說他們統計的方法不科學,所以在統計的過程當中有些許的疏漏。
但如果報上來的數據相差不大,那就立馬召開全省幹部表揚大會,明刀明槍的向全省幹部表揚這位年輕有為的縣委書記。
可當省統計局統計完了以後,負責統計的相關幹部還是忍不住感歎道:“這真的是一個縣能做到的程度嗎?”
就算離開他們嘉州市市委的陪同,喬裝打扮混到民間隨意打聽,那都是對徐天華的一片讚揚。
那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與讚揚,絕對不像是提前收買的演員。
而且一個百姓說也許是偶然,但是全縣的百姓都在口口相傳,他便隻能是這位幹部確實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們以前並沒有來過北安縣,但是通過短暫的暗訪,也是真真切切的為這位年輕的縣委書記點了讚。
雖然他背後可能有著莫大的背景,調動了他們難以想象的資源來扶持這個縣發展,但最起碼讓這個縣百姓的日子過得好起來了,不是嗎?
而且一出手就是雷霆之勢,讓中招者還沒有反應過來,便已被徹底拿下。
市長萬曉寒也是大為震驚,他也沒有想到新書記竟然會這麽能忍。
雖然在開會的時候言辭激烈,但確實還沒有查處過任何一位幹部。
直到九山縣的縣長落馬以後,嘉州市的幹部才反應過來,這位新來的書記並不是光說不練的那種類型。
畢竟先前幾次書記開的會唱的調子都很高,但實際處罰的幹部並沒有幾個。
而這一次,九山縣幹部的天幾乎都已經算是塌了半邊。
因為把縣長帶走之後,紀委的工作人員並沒有第一時間離開九山縣,反而是有條不紊的與他們的縣紀委對接工作,仿佛還要再處理一些幹部一樣。
一些心裏有鬼的幹部們紛紛找上了縣委書記馬國平,希望他可以幫忙從中斡旋。
馬國平有些好笑的看著這些找上門來的幹部,當初彭佳偉給朱森納投名狀的時候,可沒少聯合這些人來為難自己。
等到彭佳偉被調去神桃縣擔任縣委書記之後,這些人又靠上了新提拔的縣長樂興文。
至於原因嘛?當然是因為他們都歸屬於曾經的縣委書記朱森的麾下。
現在樂興文倒台了,彭佳偉指望不上了,他們又眼巴巴的求到馬國平眼前,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因此馬國平對於他們的態度自然是讓他們相信組織,相信紀委,安心的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好好工作。
看到馬國平打官腔,這群幹部頓時就更加難受了。
本來他們就如同無頭蒼蠅一樣的四處求救,偏偏在這個時候,馬國平又給他們澆了一盆涼水,就差告訴他們迴家洗幹淨脖子等著紀委通知了。
而市紀委的工作自然不會因為這群幹部的抱團而結束,反而開始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幹部進行單獨談話。
隨著市紀委對於樂興文的突破,他們在九山縣的工作進程頓時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
縣政府的副縣長,縣人大的副主任,縣委常委的組織部長,常務副縣長乃至縣政協的主席通通落馬。
九山縣如此大規模的官場塌方,自然讓全市的幹部領導群眾們熱議不止。
畢竟這些年九山縣的發展十分不錯,甚至一度有趕超天橋區的架勢。
要不是後來朱森被調走了以後,他們大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超越市區的縣。
但奈何朱森的離開對他們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經濟迅速被後麵的兄弟超越,在全市範圍內也隻能位居前五的位置。
九山縣的風波雖然被幹部群眾們紛紛熱議,但很快便被省統計局核查組的到來轉移走了注意力。
畢竟省統計局的核查組才是懸在他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處理好這件事才能保證讓自己能繼續看這個熱鬧。
因此各個區縣也是拿出了渾身解數,一個勁兒的催生自己地區的經濟產值。
當然了,有人在趕數據,就有人就在創造數據。
有些比較勇敢的區縣,覺得自己的經濟發展水平那麽落後,省統計局閑的才會來核實他們的真假。
畢竟他們已經那麽落後了,總不能打著關懷他們經濟發展的幌子,來驗一驗他們是不是更落後吧?
省統計局可不管下麵的區縣怎麽想,按照分管副省長的指令,帶隊直撲北安縣。
幸虧徐天華和孔雪宮他們早有安排,提前已經聯係了省統計局的同窗,先核查組一部拿到了他們內部的標準,然後讓市統計局按照省裏的標準重新核查了一遍,這才放心大膽的讓核查組隨意核查。
經過三天三夜的奮戰,省裏的統計局才略微有一些驚訝的離開。
說實話,他們之所以來這裏調查,主要還是收到了下麵的匿名舉報,說徐天華的北安縣數據造假,是典型的“放衛星”式幹部。
徐天華這個人在省裏可太有名了,因此省統計局的局長不敢擅作主張,立馬就把這件事情匯報給了分管副省長。
分管副省長拿到這件事情也很抓馬,立刻和常務副省長通氣,隨後又報到了省長那裏。
因為這中間經了太多手的原因,最後導致書記那邊也知道了。
那會恰巧正在討論關於徐天華拒絕幫助同窗的事情,因此在朱森相關黑料被送到黃皓那裏的時候,他哪裏還能不知道這個匿名舉報是朱森搞的?
當然了,北安縣這一年多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僅從紙麵上的數據來看,讓他這個當了不少年領導的老書記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因此才有了這麽一個省統計局抽樣調查全省各市經濟數據的事情。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是專門給嘉州市委書記孔雪宮打了招唿,提前告訴了他相關的標準,並讓他好好的用心準備。
其實他都已經做好兩手準備了,要是數據真的和報上來的數據相差很大的話,那就對外宣稱說他們統計的方法不科學,所以在統計的過程當中有些許的疏漏。
但如果報上來的數據相差不大,那就立馬召開全省幹部表揚大會,明刀明槍的向全省幹部表揚這位年輕有為的縣委書記。
可當省統計局統計完了以後,負責統計的相關幹部還是忍不住感歎道:“這真的是一個縣能做到的程度嗎?”
就算離開他們嘉州市市委的陪同,喬裝打扮混到民間隨意打聽,那都是對徐天華的一片讚揚。
那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與讚揚,絕對不像是提前收買的演員。
而且一個百姓說也許是偶然,但是全縣的百姓都在口口相傳,他便隻能是這位幹部確實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們以前並沒有來過北安縣,但是通過短暫的暗訪,也是真真切切的為這位年輕的縣委書記點了讚。
雖然他背後可能有著莫大的背景,調動了他們難以想象的資源來扶持這個縣發展,但最起碼讓這個縣百姓的日子過得好起來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