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調研農業問題
權財巔峰:我靠著政法係直上青雲 作者:風起意難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會去宣傳部找一下心月部長,她以前在天中區是負責電視台宣傳工作,對於咱們市裏的電視台也有所接觸,可以幫你打響在咱們市裏的廣告。”
“至於改革食品廠這件事情,我原則上同意你的想法。”
聽到這覃佳賡頓時搓手道:“書記,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您看縣裏是不是支援點費用?”
看著書記變臉,覃佳賡立馬保證道:“書記您放心,等食品加工廠扭虧為盈之後,我保證立馬把您支援的錢給還上。”
聽到這,徐天華也是笑道:“等會去找宏斌縣長,就說我說的,讓縣財政局給你擠出一筆錢來盤活食品廠。”
“多謝書記!”
等覃佳賡走了以後,徐天華便把陸長風叫了進來,囑咐下一個調研地點。
看著春風得意的覃佳賡走出去,陸長風便知道他想辦的事情成了,因此也是在外麵跟他道了聲恭喜。
聽到書記叫他進去以後,也是告罪一聲的離開。
很快,在徐天華的指示下,陸長風通知了常務副縣長,縣紀委書記,縣委辦主任等人便坐車踏上了前往臨泉鄉的路程。
汽車行駛在蜿蜒的鄉間土路上,揚起一片塵土。
透過車窗,可以看到道路兩旁是一片片農田,田裏的莊稼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偶爾會遇到騎著自行車馱著農產品去趕集的農民,他們看到汽車,眼中帶著好奇與敬畏。
畢竟在他們眼裏,這個年代能開上小汽車的人,不是縣裏當官的就是企業的老總。
徐天華的目光緊緊盯著窗外的景象,不時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麽,或許是看到農田裏作物的生長情況,又或許是在思考著如何改善這鄉間的道路狀況。
陸長風很有眼力見的把溫熱的水杯遞給了剛剛砸了一下嘴唇的書記,讓徐天華輕微的點了點頭。
補充完水分後,徐天華也是對著魏北辰說道:“在天中區很少見到這樣的場景吧?”
魏北辰頓時笑了一下道:“也不能這麽說,天中區雖然發展的好一些,但那也是建立在工業化的基礎上,農業基本上很難自給自足。”
“是啊,雖然經濟發展十分重要,但是我們不能把飯碗交給別人,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才安心啊。”
魏北辰頓時讚揚道:“書記的政治站位遠非我們能比,我們的目光更多還是局限於一隅之地。”
“上級對於這種農業鄉鎮的要求是調整結構,使高產與優質高效並重,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技術配套發展,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以及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同時還要求我們推進鄉鎮企業進步,政府要結合市場大力扶持農業發展關鍵科學技術的研究,不斷為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發展提供科學技術源泉,推進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促進鄉鎮企業再上新台階。”
魏北辰頓時歎氣道:“對於臨泉鄉這種農業大鄉來說,想要扶持出撐得起場麵的鄉鎮企業,確實有些脫離這裏的實際情況了。”
徐天華則是冷靜道:“要是他隻有這一個問題,我也不會把他當成調研的第二站了。”
魏北辰頓時疑惑道:“書記,這裏還有其他的問題?”
“這裏的人稅費負擔很重,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給他們想辦法謀條出路的話,這裏百姓的脊梁也就被壓垮了。”
一說到這個,魏北辰頓時也是明白了。
農業的收入本來就微薄,還要承擔交稅的義務。這對於這個苦巴巴的農民來說,確實有些殘酷了。
“我這次來調研,主要是看看有沒有什麽辦法能幫助他們增收或者增產,培不培養出鄉鎮企業倒是次要。”
“處理這樣一個農業大鄉的問題,還是要抓住他們問題的症結所在。”
因為提前打了招唿的原因,臨泉鄉的書記和鄉長早早的就安排好了觀摩調研的地方。
雖然說他們是一個農業大鄉,但絲毫不妨礙他們打造出了四個重點觀摩點。
看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鄉黨委書記,徐天華則是突然問道:“韓剛同誌,你剛剛說了這麽多,但好像就是一直沒有提到你們這裏缺什麽,反而一直在告訴我們,你們這裏有什麽。”
“我去北湖鎮的時候,他們的黨委書記和鄉長一個勁兒的向縣委訴苦,不是缺錢就是缺政策。”
“怎麽感覺到了你這,臨泉鄉好像已經是什麽都不缺,就缺縣委縣政府的表彰了。”
“你們這裏的基礎設施沒有任何的問題?”
“交通,通信,電力等方麵沒有任何需要?”
“農田水利的基本建設已經飽和了?”
韓剛十分尷尬,他還是頭一迴見主動讓他們下麵提要求的縣委書記呢。
以前哪個縣委書記愛管他們?
隻要不爆雷,不發生群體性的事件,沒人去丟縣委書記的臭雞蛋,就萬事大吉了。
後來加了一條發展經濟,但也沒有過多的幹預他們下麵鄉鎮的運轉。
因此臨泉鄉的發展基本上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那權利跟“土皇帝”沒什麽區別。
可這個新書記卻難纏的很,也不知道是為了故意敲打他這個老牌的鄉黨委書記,還是真想替他們的發展出謀劃策。
可要是真想替他們出謀劃策,直接從縣委那邊出台文件不就行了?
何必大老遠的跑一趟?
因此韓剛心裏還是比較傾向於徐天華是在敲打他的,所以他便如同一個犯錯的小學生一樣點頭。
畢竟領導永遠不會出錯,說兩句又不會掉兩塊肉,在這種場合下反駁領導的話,他的仕途也就可以宣告結束。
他又不是剛參加工作的愣頭青,為了點兒麵子問題就不顧場合的發病。
因此,等徐天華說完了以後,韓剛立馬感慨的說道:“徐書記,我要向您檢討錯誤。”
“剛剛給您看的那些觀摩點確實是我們鄉黨委和鄉政府精心挑選出來的樣子工程,為的就是把我們最好的一麵展現給您看。”
“您說的那些問題我們鄉一直存在,但是沒辦法呀,政府的賬上沒有錢,縣裏麵兒對此事的態度又十分的曖昧,我和鄉長兩個人撓破了頭皮也隻能把我們鄉的水利建設搞起來。”
“對於此事我要向您檢討,沒有完成組織交給我的任務,辜負了組織上對我的信任。”
“您和縣委對我的任何處分我都接著,隻求書記您再給臨泉鄉一個機會,這裏的百姓過得真的是太苦了。”
看著他聲淚俱下的表演,徐天華再一次對這些老油條的鄉黨委書記的認知再次攀升一個台階。
“至於改革食品廠這件事情,我原則上同意你的想法。”
聽到這覃佳賡頓時搓手道:“書記,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您看縣裏是不是支援點費用?”
看著書記變臉,覃佳賡立馬保證道:“書記您放心,等食品加工廠扭虧為盈之後,我保證立馬把您支援的錢給還上。”
聽到這,徐天華也是笑道:“等會去找宏斌縣長,就說我說的,讓縣財政局給你擠出一筆錢來盤活食品廠。”
“多謝書記!”
等覃佳賡走了以後,徐天華便把陸長風叫了進來,囑咐下一個調研地點。
看著春風得意的覃佳賡走出去,陸長風便知道他想辦的事情成了,因此也是在外麵跟他道了聲恭喜。
聽到書記叫他進去以後,也是告罪一聲的離開。
很快,在徐天華的指示下,陸長風通知了常務副縣長,縣紀委書記,縣委辦主任等人便坐車踏上了前往臨泉鄉的路程。
汽車行駛在蜿蜒的鄉間土路上,揚起一片塵土。
透過車窗,可以看到道路兩旁是一片片農田,田裏的莊稼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偶爾會遇到騎著自行車馱著農產品去趕集的農民,他們看到汽車,眼中帶著好奇與敬畏。
畢竟在他們眼裏,這個年代能開上小汽車的人,不是縣裏當官的就是企業的老總。
徐天華的目光緊緊盯著窗外的景象,不時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麽,或許是看到農田裏作物的生長情況,又或許是在思考著如何改善這鄉間的道路狀況。
陸長風很有眼力見的把溫熱的水杯遞給了剛剛砸了一下嘴唇的書記,讓徐天華輕微的點了點頭。
補充完水分後,徐天華也是對著魏北辰說道:“在天中區很少見到這樣的場景吧?”
魏北辰頓時笑了一下道:“也不能這麽說,天中區雖然發展的好一些,但那也是建立在工業化的基礎上,農業基本上很難自給自足。”
“是啊,雖然經濟發展十分重要,但是我們不能把飯碗交給別人,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才安心啊。”
魏北辰頓時讚揚道:“書記的政治站位遠非我們能比,我們的目光更多還是局限於一隅之地。”
“上級對於這種農業鄉鎮的要求是調整結構,使高產與優質高效並重,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技術配套發展,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以及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同時還要求我們推進鄉鎮企業進步,政府要結合市場大力扶持農業發展關鍵科學技術的研究,不斷為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發展提供科學技術源泉,推進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促進鄉鎮企業再上新台階。”
魏北辰頓時歎氣道:“對於臨泉鄉這種農業大鄉來說,想要扶持出撐得起場麵的鄉鎮企業,確實有些脫離這裏的實際情況了。”
徐天華則是冷靜道:“要是他隻有這一個問題,我也不會把他當成調研的第二站了。”
魏北辰頓時疑惑道:“書記,這裏還有其他的問題?”
“這裏的人稅費負擔很重,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給他們想辦法謀條出路的話,這裏百姓的脊梁也就被壓垮了。”
一說到這個,魏北辰頓時也是明白了。
農業的收入本來就微薄,還要承擔交稅的義務。這對於這個苦巴巴的農民來說,確實有些殘酷了。
“我這次來調研,主要是看看有沒有什麽辦法能幫助他們增收或者增產,培不培養出鄉鎮企業倒是次要。”
“處理這樣一個農業大鄉的問題,還是要抓住他們問題的症結所在。”
因為提前打了招唿的原因,臨泉鄉的書記和鄉長早早的就安排好了觀摩調研的地方。
雖然說他們是一個農業大鄉,但絲毫不妨礙他們打造出了四個重點觀摩點。
看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鄉黨委書記,徐天華則是突然問道:“韓剛同誌,你剛剛說了這麽多,但好像就是一直沒有提到你們這裏缺什麽,反而一直在告訴我們,你們這裏有什麽。”
“我去北湖鎮的時候,他們的黨委書記和鄉長一個勁兒的向縣委訴苦,不是缺錢就是缺政策。”
“怎麽感覺到了你這,臨泉鄉好像已經是什麽都不缺,就缺縣委縣政府的表彰了。”
“你們這裏的基礎設施沒有任何的問題?”
“交通,通信,電力等方麵沒有任何需要?”
“農田水利的基本建設已經飽和了?”
韓剛十分尷尬,他還是頭一迴見主動讓他們下麵提要求的縣委書記呢。
以前哪個縣委書記愛管他們?
隻要不爆雷,不發生群體性的事件,沒人去丟縣委書記的臭雞蛋,就萬事大吉了。
後來加了一條發展經濟,但也沒有過多的幹預他們下麵鄉鎮的運轉。
因此臨泉鄉的發展基本上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那權利跟“土皇帝”沒什麽區別。
可這個新書記卻難纏的很,也不知道是為了故意敲打他這個老牌的鄉黨委書記,還是真想替他們的發展出謀劃策。
可要是真想替他們出謀劃策,直接從縣委那邊出台文件不就行了?
何必大老遠的跑一趟?
因此韓剛心裏還是比較傾向於徐天華是在敲打他的,所以他便如同一個犯錯的小學生一樣點頭。
畢竟領導永遠不會出錯,說兩句又不會掉兩塊肉,在這種場合下反駁領導的話,他的仕途也就可以宣告結束。
他又不是剛參加工作的愣頭青,為了點兒麵子問題就不顧場合的發病。
因此,等徐天華說完了以後,韓剛立馬感慨的說道:“徐書記,我要向您檢討錯誤。”
“剛剛給您看的那些觀摩點確實是我們鄉黨委和鄉政府精心挑選出來的樣子工程,為的就是把我們最好的一麵展現給您看。”
“您說的那些問題我們鄉一直存在,但是沒辦法呀,政府的賬上沒有錢,縣裏麵兒對此事的態度又十分的曖昧,我和鄉長兩個人撓破了頭皮也隻能把我們鄉的水利建設搞起來。”
“對於此事我要向您檢討,沒有完成組織交給我的任務,辜負了組織上對我的信任。”
“您和縣委對我的任何處分我都接著,隻求書記您再給臨泉鄉一個機會,這裏的百姓過得真的是太苦了。”
看著他聲淚俱下的表演,徐天華再一次對這些老油條的鄉黨委書記的認知再次攀升一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