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迴秋茗莊,懊惱半月,秋尚楨胸中惡氣難平,親帶弟子百人再闖驪山宗,誰料,這一遭竟順利入山,再無一人阻攔。


    秋尚楨等人進了驪山宗,一見喻泰晟不由得大為吃驚,原來那喻泰晟精神飽滿、體態健碩,哪像外間傳言的樣子。


    二人之間雖稍有嫌隙,可幾年不見,那些不悅早已隨風而去,舊情又濃,是以喻泰晟大排宴宴,盛情款待秋尚楨以及門下弟子。


    至於先前守衛拒己入山,妄稱門中棄徒之事喻泰晟卻隻字未提,秋尚楨眼見兄弟安然無恙,口若懸河,心中著實歡喜,自也沒有提及,不做他想。


    秋尚楨此次入山,故地重遊,往昔一切盡上心頭,但見宗中一切被喻泰晟打理得井井有條,盛貌仍在,絕非謠言所述,是以心中憂念盡消,流連三日才戀戀不舍的告別喻泰晟等人,帶著門人匆匆而去。


    臨別前,提及喻秋檬,喻泰晟才說她外出走親,已有月餘,至今未歸。


    秋尚楨見喻泰晟說的真誠懇切,想來那孩子既能外出走親,定然健康無差,自己也便放了心。


    迴重返秋茗莊,秋尚楨心情大,不過數日之後再一琢磨。總覺此次入山哪裏有些不妥,可具體如何卻又一時想不透徹。


    如此又過二載,在此其間,秋茗莊與驪山宗仍舊鮮有音信往來。


    直至月前,秋尚楨正自全心籌備青都盛事‘河上大會’時卻突然接到驪山宗遞來的書信,信中大意所言大會盛事本就不容錯過,更有師門情誼山,待等大會舉行之日,驪山宗上下勢必要鼎力相助,全員為秋茗莊站腳助威。


    秋尚楨手捧書信感動萬分,喜得數日難眠,直令秋夫人常常取笑他說:“你看你這苦盡甘來的喜慶樣兒,積鬱心頭多年的老心病總算塵埃落地,這下該過得舒坦了吧?”


    世事無常,人所難定。


    正當秋尚楨滿懷期待的候著同門來助的光景,熟料,又有一封書信突然遞進莊來,這信與先前不同,竟是一封問責信,信中大意所說秋尚楨夫婦用心叵測,自幼帶走喻秋檬,對其照看不佳,致令其已重疾難返,如今將其送來秋茗莊,叱令夫婦二人盡快將其醫好,如若不然,驪山宗定將秋茗莊夷為平地,書信落款赫然寫著老宗主喻閔行的名諱。


    秋尚楨手捧書信,戰戰兢兢,數夜難眠。


    他倒不是害怕驪山宗上門尋仇,心中所慮卻是那信中落款之人,畢竟師門厚誼,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今日,師父因那孫女一事著急氣惱,投信降罪,想來也是情有可原,隻是那‘夷為平地’之言卻說的有些過於跋扈。


    想想自己夫婦當年帶走喻秋檬也是一番好意,至於照顧不佳等言決然是欲加之罪,天可憐見,他夫婦二人把那孩子視如己出,即便自己的女兒都未得那般照護,真所謂小心翼翼,慎之又慎。


    那孩子本就內體不佳,師父不是不知,此番無端罪責總覺幾分委屈,可書信既來,已無搪塞之言,眼下唯有戰栗而待,全力為之,至於結果如何那也便隻有聽天由命了。


    秋尚楨坐在桌前一籌莫展,一夜憔悴十分的秋夫人慢慢端來了她親手熬製的肉末米粥,那是秋尚楨最喜歡吃得早點,秋夫人總會間隔一段時間做給他吃,之所以沒有每日都做,那是秋夫人心底暗藏的一點小心思,她總都想著,男人不能喂的太飽,不然一旦厭食,傷了味蕾,以後做的再好也便沒了用處。


    今日的米粥有些不同,它承載著秋夫人滿腔的絕望與痛苦,那即將失去骨肉的剜心之痛又有幾人能在那佯裝無事的表麵之中洞悉內心,又有誰能對此感同身受。


    或許,這世間唯有秋尚楨一人而已。


    秋尚楨起身,接過米粥,眼中沁出淚花,心中無盡疼惜的拉住夫人的手,輕輕攥了攥,搖著頭道:“你一夜未眠,還與我熬製米粥?”


    秋夫人眼見夫君動情不由淚光一閃,苦笑道:“你是男人,是我和女兒的天,門外風雲無論如何變幻,你都該挺起脊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好丈夫,替我們母女遮風擋雨,保護好我們的家。所以,你必須得把肚子填飽,那樣你才有力氣,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你知道麽?”


    秋尚楨聞言終於難以抑製,淚水撲撲簌簌,恍如斷了線的珍珠,他放下米粥,一把攬住夫人,緊緊擁在懷裏,語聲堅定的道:“你放心,無論多苦多難,我都要與那壞老天搶迴我們的女兒與檬兒,你也要相信咱們一家吉人自有天相,你說是嗎?”


    秋夫人埋首夫君懷中,連連點頭,這寬闊的胸膛就是他的大山,永遠不變的依靠,有了他,這世間的所有一切都不足畏懼,因為她堅信他所說所做的一切都不會令她失望。


    十三迴到聚賢堂時那裏已經人叢滿座,他衝著幾個酒友打了招唿,撿了一個僻靜處慢慢坐下,時有下人送上早點,簡單用罷,餐盤撤去,有人告知了大會推遲的消息,聚賢堂內頓時掀起一陣喧嘩,經久不歇。


    這些江湖豪客大都來自五湖四海,他們身受秋尚楨誠摯相邀,來此俱是為了河上大會時替秋茗莊站腳助威,若能趁機上台露上幾手那便也是此生的一大幸事。是以每人都攢足了氣力,蓄勢待發。


    如下,事情有變,眾人麵上多有失望之色,是以七嘴八舌的哄哄嚷嚷,直把那聚賢堂生生的吵成了菜市,嘈雜不已。


    十三難耐嘈雜,快步出了聚賢堂,邁步到了廊下,稍作躊躇,快步到了庭院之中。那時豔陽當頭,溫暖恬適,他撐開雙臂,長籲一聲,心情立時大好。他微閉雙眼,微微昂首,靜靜的享受著那陽光的撫慰,心中盤算著,一會兒見了莊主秋尚楨和楚侗便自辭別而去,一夜未還,想必野兒那丫頭肯定尋己不見,又該吵鬧了。


    十三想到此處悠然而笑,腦海中遽然閃現魔格野焦急發怒的樣子,可一個轉瞬,腦海裏竟有現出了喻秋檬的身影,自此再難揮去,直駭得他緊忙睜眼,環顧四望,以期能夠緩解。


    便在那一霎,他突然望見了一臉愁苦的楚侗,便自當頭迎上。


    昨夜一場豪飲,已讓十三熟知這楚侗竟是驪山宗溫玉堂的堂主,江湖諢號‘一劍無’說起來,這氣勢不凡的名號也是名動江湖的大家,畢竟在十三看來,江湖豪客中已有半數以上的人對他仰慕不已。


    “楚兄?”


    突然阻路的十三把心事重重的楚侗嚇了一跳,待看清十三時不由苦笑一聲,語聲低落的道:“恩公早!”


    十三聽完緊忙將手一揮,道:“楚兄,你我二人一見如故,肝膽相照,這恩不恩公的話以後就莫再提及,好麽?您若是再叫恩公,便是瞧我不起,自此之後,咱二人再不往來,你說如何?”


    楚侗一怔,繼而點頭,道:“好,以後我便叫你十三兄弟,如何?”


    十三哈哈大笑,道:“這樣聽起來就舒服多了。”說著閃開道路,與楚侗並肩而行,忍了半晌才怯聲道:“小姐可好些了麽?”


    楚侗搖頭,簡略複述了老郎中昨夜所說之話,那話一完,十三突覺心中晦澀叢生,大有天旋地轉之感,他想不明白,那麽好的一個女子,蒼天怎會忍心如此待她。


    半晌之後,楚侗苦笑,道:“十三兄弟,不管怎樣,我都不會放手醫治小姐,聽聞街前有家藥鋪,我得快些替小姐撿些草藥迴來,這裏就不多陪了,失禮!失禮!”


    楚侗說完抱拳施禮,快步出了秋茗莊。


    十三站在門前望著楚侗行色匆匆的背影,心念一動,突然高聲道:“楚兄,在下左右無事,不如陪你同去如何?正好路上也有伴兒!”


    楚侗一聽大喜,連連向他招手,十三一見快步躥出大門,歡快的像個孩子,此舉決然不同他以往的做派,如此舉止竟也嚇了他自己一跳,隻是那暖陽撫慰下的恬適確然令他有些忘乎所以,他亦自在心底自我寬慰著,左右在這不甚相熟的海島之上,鮮有熟臉,過格一些也無甚打緊。


    河上大會的舉辦顯然熱鬧了整個青都北郡,街麵之上人頭攢動,摩踵擦肩。


    十三二人置身人流努力穿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於到了那位於街市繁華處的藥房前。


    十三目覽眼前盛景,口中嘖嘖,慢慢起了遊賞之心,是以與楚侗拱手作別,快步沒入人潮,東瞅西瞧的,像個好奇的稚子,大有目不暇接之貌。


    行約一炷香的時光,人潮到了街的盡頭,那裏立著一座小山,將道路一分為二,人潮分流,漸漸稀少。


    十三站在小山前,略作思量,邁步向右側分路走去,卻不想剛走兩步就聽左側裏突然傳來一陣喧嘩,嘈雜入耳,顯是有事發生。


    十三聽罷稍一踟躕,心中暗忖:那邊喧囂,定有熱鬧可瞧,不如轉路過去望望。


    十三想著腳下不停,迴身繞過小山,快步踏上了左側的大路,一雙眸子越過人頭,急切張望,滿心好奇。


    左側道路前行兩丈便有緩坡下行,或因如此,人流猝然減少,縱是健步其中亦顯輕鬆。


    十三隨坡就勢向下行了百十餘步,終於到了那人聲喧嘩處,就見那裏人頭攢動,層層聚攏。


    十三暗自一笑,站在人群之外,張首向裏觀望,就見裏間空地之中有個身穿青衫的鶴發老者正自遊走不停,在那空地正中坐定一個樵夫裝扮的漢子,合十雙手、閉目凝神,似老僧入定,悠然忘我。


    十三努力再看,就見那漢子麵展歡顏,恰有好事在心,不由心中好奇又盛,待眼前幾人轉身離去,自己竟又向前湊了湊,這一下,裏間事物一覽無餘。


    老者走了數圈倏然止身,伸手在那樵夫的頭頂輕輕一拍,大喝一聲,伴著圍觀人群的一聲喧嘩,十三赫然看見那漢子的頭頂上空突然現出一幅畫麵,那畫麵裏山野風光,春花爛漫,其中更有一個碎花翠衣的女子翩躚蝶舞,與之花間嬉戲,追逐打鬧,甚是歡愉。


    老者眼見畫成,欣然一笑,慢慢收手,衝著人群朗聲道:“諸位鄉鄰,請上眼細瞧,咱這單大哥雖然生的粗狂威武,卻不料內心還是個溫柔多情的浪漫人。”


    人群哄笑,老者衝著大漢做了個無奈戲謔的表情,一聲詭笑,縱身化作一縷青煙,飄飄渺渺的的沒入他的體內。


    眾人啞然,掩嘴驚唿。


    少時,畫麵裏突然又現出了老者的身影,就見他衝著眾人微微一笑,用手一指遠處山花中正自嬉鬧不休的男女,麵露壞笑,道:“諸位,可知那單大哥心中作何感想?”


    人群歡唿喧鬧,七嘴八舌。


    老者點首詭笑,衝著人群搖手轉身,躡足潛蹤的向著二人摸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伏魔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靄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靄生並收藏伏魔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