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多少日子沒吃上白麵了,大概一個多月前糧食價格就開始上漲,他們家是有錢,可也得人家肯賣不是?
家裏的存糧吃光了,隻得去外麵買,每次最多買個一兩斤,基本都是玉米碾碎磨成的麵,迴去做玉米餅吃都嫌喇嗓子,大人忍忍就算了,小寶天天餓的直哭。
可就算是玉米麵,到後來也不是每天都能買到了,買糧的人可真多啊,一眼望不到頭,有時去的晚了,還沒排到呢就賣完了,隻得忍著一天的饑餓,第二天再早早起來去排隊。
要不是實在受不了,他們也不會硬著頭皮迴來投奔娘家。
陳念去廚房給幾人拿鹵的功夫,再迴來看眾人的麵條都見底了,他們平時吃飯的小碗不夠數,陳念所性都拿了大碗裝,農村的老式廣口大海碗,每人盛的冒尖尖,不想這麽快就見了底。
雖然驚訝,陳念也沒在臉上表現出來,還是把鹵遞給眾人道:“放點這個吃著有味,奶奶做的西紅柿辣椒醬”
陳念拿的是有肉丁的,幾個很久沒好好吃過一頓飽飯的人,見了肉丁更是兩眼放光,一人挖了一筷子,就著剩下的麵條狼吞虎咽的吃了個幹淨。
兩個年紀大的抹抹嘴,雖然還有點意猶未盡,也不好意思再開口,孫博兩人卻沒那麽多顧忌,吃完就問陳念還有嗎,再給盛一碗。
煮少了……
陳念有點尷尬,剛想說再去煮點,陳奶奶率先開口:“先吃點墊墊,一會鶴水迴來就吃午飯了。”
陳雲珍瞪了兒子一眼,跟著附和:“是啊,等下午飯吃不下了”
兩人隻得作罷,想著等中午那頓大餐,一定有很多好吃的!不過眼下還是拿過桌上的番茄辣椒醬,一點點的挑著裏麵的肉丁吃。
那辣椒醬為了保存的時間更久一點,當初做的時候特地多放了些鹽,他們也不嫌齁得慌。
齊鶴水去的還是上次買魚的地方,巧的很,那人又來賣了,這次時間比較早,魚還剩下許多,齊鶴水把車停在路邊,拿著錢包來到近前。
“老板,這魚怎麽賣的”,桶裏的魚種類還挺全的,草魚、鯽魚都有,倒是省的他再跑一趟別的地方了。
“不要錢”老板迴道
“怎麽不要錢?”
“嗬嗬,我這魚得用糧食換”
用糧食換?這倒出乎他意料了:“怎麽換?”
“一斤玉米麵換半斤魚,你要是有別的吃的也行,拿出來咱們再商量”老板憨厚的迴答
糧食齊鶴水倒是不缺,隻是沒帶在身上,陳念這次也沒一起跟來,一時半會還真拿不出來。
難道要白跑一趟了?
齊鶴水略一思索,返迴車上拿了兩個大蘋果下來,這是早上陳念給她放在車上的,讓他路上渴了吃。
想了想又拿出一盒壽司,也是陳念怕他迴來晚了會餓,特地提前做的,因為壽司涼著也很好吃。
“糧食我今天沒帶來,這些你看可以嗎?”齊鶴水將手中的水果和壽司遞給老板
老板看見水果就是眼前一亮了,再看透明飯盒裏碼的整整齊齊的壽司,禁不住食指大動,他雖然靠著捕魚暫時不缺糧食,但大多是些玉米麵之類的粗糧,這麽精細的食物可也好久沒有吃到了。
“可以可以”老板連忙點頭,指著水裏兩條大一些的魚說道:“一盒壽司、兩個蘋果,我給你換這兩條大的,怎麽樣?”
齊鶴水仔細看了老板指著的兩條魚,個頭是很大,就是精神不大好,瞧著奄奄一息要死了的樣子,他買魚是迴去養的,當然是越活潑越好。
“我要這幾條小的”個頭小了點,但瞧著有精神,在水裏遊來遊去的,很活潑。
老板當然沒有異議,從桶裏撈出四條小魚,裝在塑料袋子裏,想舀些水進去,被齊鶴水阻止了:“不用,車上有水桶”
接過活蹦亂跳的四條魚,剛好是兩條草魚、兩條鯽魚,齊鶴水迴了車上,放在早就準備好的水桶裏,桶裏是靈泉水,幾條魚一進去,立刻撒了歡似的遊起來。
買完了魚,齊鶴水又驅車在附近轉了轉,發現差不多還在營業的店鋪,都要拿糧食來換商品,現在糧食儼然代替人民幣,成了硬通貨。
他出來一趟,有心想給陳念帶點什麽女孩子喜歡的東西迴去,無奈來前不知道情況,隻帶了錢,唯一的一點糧食還在剛才換給賣魚的了,隻得作罷。
隨便逛了幾個地方,大商場裏名貴的化妝品此刻卻是成了便宜貨,冷冷清清的擺在那無人問津,而人群紮堆的地方都是那些售賣糧食的。
看時間還早,齊鶴水又去重點看了幾個糧食售賣點,無一例外的排著長龍。
這年頭賣糧也不是什麽輕省活計,勢單力薄的就別想了,大多糧食售賣點都被政府控製,還在私人手裏的不多,糧食倒是用錢買的,不過看買糧的人掏出一大把錢,最終卻隻能換得一點糧食,想來價格又上漲了。
可能是之前發生過騷亂,每個售賣點都有人把守,大多是當兵的,端著槍來來迴迴的巡邏,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有子彈。
排隊的人群大都一臉焦急,伸長了脖子往前探看,而前麵已經買到的人,也是抱在懷裏捂得嚴嚴實實的,小心警惕的走出人群,並且至少是兩個人結伴,沒有單獨行動的。
迴去的路上,齊鶴水想著今天看到情形,情況已經不樂觀了,市場不再安穩,越來越多的人吃不飽飯,必然會引發社會的動蕩。
看來所謂的災難並不是一下子就來臨,而是一點一點,慢慢蠶食著人們脆弱的神經。那麽接下來呢?還會有什麽?
快要入冬了,冬天……寒冷……看來要盡快做準備了
正想著,忽然斜刺裏衝出一個人,奔著車頭就來了,齊鶴水一腳踩上刹車,汽車與地麵摩擦發出“滋”的一聲長響,堪堪停在那不要命的腦袋前麵。
齊鶴水麵色不善,拉開門跳下車來,剛要開口,就見周圍唿啦一下子,湧上了一群人,將這一人一車圍了個嚴實。
家裏的存糧吃光了,隻得去外麵買,每次最多買個一兩斤,基本都是玉米碾碎磨成的麵,迴去做玉米餅吃都嫌喇嗓子,大人忍忍就算了,小寶天天餓的直哭。
可就算是玉米麵,到後來也不是每天都能買到了,買糧的人可真多啊,一眼望不到頭,有時去的晚了,還沒排到呢就賣完了,隻得忍著一天的饑餓,第二天再早早起來去排隊。
要不是實在受不了,他們也不會硬著頭皮迴來投奔娘家。
陳念去廚房給幾人拿鹵的功夫,再迴來看眾人的麵條都見底了,他們平時吃飯的小碗不夠數,陳念所性都拿了大碗裝,農村的老式廣口大海碗,每人盛的冒尖尖,不想這麽快就見了底。
雖然驚訝,陳念也沒在臉上表現出來,還是把鹵遞給眾人道:“放點這個吃著有味,奶奶做的西紅柿辣椒醬”
陳念拿的是有肉丁的,幾個很久沒好好吃過一頓飽飯的人,見了肉丁更是兩眼放光,一人挖了一筷子,就著剩下的麵條狼吞虎咽的吃了個幹淨。
兩個年紀大的抹抹嘴,雖然還有點意猶未盡,也不好意思再開口,孫博兩人卻沒那麽多顧忌,吃完就問陳念還有嗎,再給盛一碗。
煮少了……
陳念有點尷尬,剛想說再去煮點,陳奶奶率先開口:“先吃點墊墊,一會鶴水迴來就吃午飯了。”
陳雲珍瞪了兒子一眼,跟著附和:“是啊,等下午飯吃不下了”
兩人隻得作罷,想著等中午那頓大餐,一定有很多好吃的!不過眼下還是拿過桌上的番茄辣椒醬,一點點的挑著裏麵的肉丁吃。
那辣椒醬為了保存的時間更久一點,當初做的時候特地多放了些鹽,他們也不嫌齁得慌。
齊鶴水去的還是上次買魚的地方,巧的很,那人又來賣了,這次時間比較早,魚還剩下許多,齊鶴水把車停在路邊,拿著錢包來到近前。
“老板,這魚怎麽賣的”,桶裏的魚種類還挺全的,草魚、鯽魚都有,倒是省的他再跑一趟別的地方了。
“不要錢”老板迴道
“怎麽不要錢?”
“嗬嗬,我這魚得用糧食換”
用糧食換?這倒出乎他意料了:“怎麽換?”
“一斤玉米麵換半斤魚,你要是有別的吃的也行,拿出來咱們再商量”老板憨厚的迴答
糧食齊鶴水倒是不缺,隻是沒帶在身上,陳念這次也沒一起跟來,一時半會還真拿不出來。
難道要白跑一趟了?
齊鶴水略一思索,返迴車上拿了兩個大蘋果下來,這是早上陳念給她放在車上的,讓他路上渴了吃。
想了想又拿出一盒壽司,也是陳念怕他迴來晚了會餓,特地提前做的,因為壽司涼著也很好吃。
“糧食我今天沒帶來,這些你看可以嗎?”齊鶴水將手中的水果和壽司遞給老板
老板看見水果就是眼前一亮了,再看透明飯盒裏碼的整整齊齊的壽司,禁不住食指大動,他雖然靠著捕魚暫時不缺糧食,但大多是些玉米麵之類的粗糧,這麽精細的食物可也好久沒有吃到了。
“可以可以”老板連忙點頭,指著水裏兩條大一些的魚說道:“一盒壽司、兩個蘋果,我給你換這兩條大的,怎麽樣?”
齊鶴水仔細看了老板指著的兩條魚,個頭是很大,就是精神不大好,瞧著奄奄一息要死了的樣子,他買魚是迴去養的,當然是越活潑越好。
“我要這幾條小的”個頭小了點,但瞧著有精神,在水裏遊來遊去的,很活潑。
老板當然沒有異議,從桶裏撈出四條小魚,裝在塑料袋子裏,想舀些水進去,被齊鶴水阻止了:“不用,車上有水桶”
接過活蹦亂跳的四條魚,剛好是兩條草魚、兩條鯽魚,齊鶴水迴了車上,放在早就準備好的水桶裏,桶裏是靈泉水,幾條魚一進去,立刻撒了歡似的遊起來。
買完了魚,齊鶴水又驅車在附近轉了轉,發現差不多還在營業的店鋪,都要拿糧食來換商品,現在糧食儼然代替人民幣,成了硬通貨。
他出來一趟,有心想給陳念帶點什麽女孩子喜歡的東西迴去,無奈來前不知道情況,隻帶了錢,唯一的一點糧食還在剛才換給賣魚的了,隻得作罷。
隨便逛了幾個地方,大商場裏名貴的化妝品此刻卻是成了便宜貨,冷冷清清的擺在那無人問津,而人群紮堆的地方都是那些售賣糧食的。
看時間還早,齊鶴水又去重點看了幾個糧食售賣點,無一例外的排著長龍。
這年頭賣糧也不是什麽輕省活計,勢單力薄的就別想了,大多糧食售賣點都被政府控製,還在私人手裏的不多,糧食倒是用錢買的,不過看買糧的人掏出一大把錢,最終卻隻能換得一點糧食,想來價格又上漲了。
可能是之前發生過騷亂,每個售賣點都有人把守,大多是當兵的,端著槍來來迴迴的巡邏,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有子彈。
排隊的人群大都一臉焦急,伸長了脖子往前探看,而前麵已經買到的人,也是抱在懷裏捂得嚴嚴實實的,小心警惕的走出人群,並且至少是兩個人結伴,沒有單獨行動的。
迴去的路上,齊鶴水想著今天看到情形,情況已經不樂觀了,市場不再安穩,越來越多的人吃不飽飯,必然會引發社會的動蕩。
看來所謂的災難並不是一下子就來臨,而是一點一點,慢慢蠶食著人們脆弱的神經。那麽接下來呢?還會有什麽?
快要入冬了,冬天……寒冷……看來要盡快做準備了
正想著,忽然斜刺裏衝出一個人,奔著車頭就來了,齊鶴水一腳踩上刹車,汽車與地麵摩擦發出“滋”的一聲長響,堪堪停在那不要命的腦袋前麵。
齊鶴水麵色不善,拉開門跳下車來,剛要開口,就見周圍唿啦一下子,湧上了一群人,將這一人一車圍了個嚴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