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泉水的澆灌下,沒幾日後院裏剩下的番茄就都熟了,一個個的又大又圓,完全不像遭了災的樣子,陳奶奶摘了滿滿一小籃子,一時肯定是吃不完的,經曆了這一番波折,也不敢隨便拿出去送人了。


    以往空間裏作物成熟後,陳念就直接摘下來放到木屋一層的倉庫裏,那裏時間是靜止的,想什麽時候吃拿出來還和新鮮的一樣。


    陳奶奶可不知道陳念有這個,看著滿滿當當的番茄,決定再摘些辣椒,全部做成番茄辣椒醬,小孫女最喜歡吃了。


    陳念當然開心,奶奶的手藝沒得說,做的番茄辣椒醬又香又幹淨,用來拌麵條吃再好不過,自己最初獨立生活的幾年,不知靠著奶奶做的這醬度過了多少個晚餐,每次迴家都要帶幾瓶走。


    眼下閑來無事,陳念就幫著奶奶一起做,順便學一學手藝。


    先把番茄洗幹淨了放在熱水裏滾兩圈,再撈出來就可以很輕鬆的破掉外皮,再把辣椒和番茄全部剁碎,這可是個力氣活,陳念沒剁幾分鍾手就酸的不行,齊鶴水幹脆接過來,自己當當當的全剁完了。


    把剁碎的番茄和辣椒混合在一起,奶奶又加了許多鹽、糖、味精之類的調味料進去,當然少不了老人自己炒製的幹黃醬,這樣加一點進去,別具一番風味。


    為了照顧年輕人的口味,奶奶還拿了塊豬肉煮了,切成丁拌在辣椒醬裏,做成兩種口味的,一種加了豬肉丁的陳念更喜歡,一種素的比較適合老年人的清淡口味。


    忙了一下午,家裏從前裝水果罐頭的玻璃缸子裝了滿滿七大杯,陳念留了一罐在廚房,剩下的全部放到地窖裏去了,密封保存,放的時間久一點反而會更美味。


    晚上陳奶奶擀了一大鍋麵條,就著新鮮出爐的番茄辣椒醬,陳念吃的美美的,瞬間覺得這幾天的不開心都消散了。


    後院菜地裏的大冬瓜是唯一沒被禍害的蔬菜,大概是個頭太大不好拿的緣故,此刻也都熟透了。


    陳念也不知道這幾個冬瓜怎麽就長到這麽大,一個摘下來就夠她抱的了。


    冬瓜的吃法也挺多的,做湯、做餡都行,不過一個冬瓜他們足足吃了三天才吃完,短時間內是不想再碰了,陳念就把剩下的都收進空間裏。


    處理好了這些,後院裏就不剩什麽了,零星的幾把小菜都摘幹淨之後,齊鶴水把那剩下一半的大棚也都拆了,按照陳念之前的想法,重新規劃了一下後院。


    首先就是要再開個後門,搭個簡單的車庫,讓齊鶴水的車可以停進來,這是個大工程,自然又要請小付師傅出馬。


    順便又在後院挖了個小池子,陳念準備養幾尾魚進去,空間裏雖然有現成的水潭,但是那裏的水都是直接取來喝的,總覺得養上魚就不幹淨了,感覺怪怪的。


    小付師傅還是找的上次那波人,隻是這次沒有熱辣辣的太陽烤著,也沒有孫博一家的搗亂,工程進展飛快,幾日的功夫就都弄好了。


    陳念看著煥然一新的後院,這幾天的不開心終於全部一掃而空。


    為了謹慎起見,齊鶴水還是在後門布了一個簡單的陣法,有一些隱匿蹤跡的效果,如果不是特別留心,不會輕易注意到家裏的後門。


    一切全部弄好之後,也到了秋收的季節。


    往年這個時候,村子裏最是忙碌熱鬧,大人們早出晚歸,一整天都在田地裏度過,小學生們還專門有個“秋忙假”,顧名思義,在秋天最繁忙的季節,放兩個星期的假,幫忙收莊稼。


    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哪有孩子真去幫忙收莊稼啊,大人們忙得腳不沾地也沒工夫管,放了假的小孩子們可不就像脫了韁的野馬,漫山遍野的瘋跑打鬧。


    陳念記得自己小時候最喜歡“秋忙假”了,因為是為了“勞動”而放的假,老師一般不留什麽作業,她可以輕輕鬆鬆玩半個月。


    而且家裏不斷有各種糧食收獲迴來,每次新收迴來的玉米,奶奶都會留出最嫩的幾穗,或煮或烤,總能吃的陳念心滿意足。


    可惜今年怕是沒有了,一場大旱地裏的莊稼死的死、殘的殘,僥幸活下來的後來也都進了蝗蟲的肚子,往年秋天激情喜悅的場景今年卻再也見不到了,整個村子彌漫著一股說不出的憂愁,讓秋天也顯得死氣沉沉。


    陳念家需要收的,隻是那點紅薯土豆,齊鶴水扛著鋤頭背著背簍,陳念拎個籃子在後麵跟著,兩人慢悠悠的往田裏去。


    路上碰到零星幾個也在田地裏忙碌的,眉宇間是化不開的愁容。


    很快到了自家地頭,因為紅薯藤都被蝗蟲吃的差不多了,倒是省了割藤的麻煩。


    陳念記得從前家裏的紅薯藤都會帶迴去喂雞,村裏有養豬的人家,還專門去各家收這個東西。


    齊鶴水在前麵刨地,陳念就在後麵跟著撿,今年的紅薯個頭明顯沒有往年大,一棵刨下來數量也不似往年密密麻麻的掛滿,不過總算不是全無收獲,小半天下來也收了幾筐。


    齊鶴水來迴背了幾趟,全都放進家裏的地窖裏保存。


    家裏又在後院新開了個地窖,之前的地窖門封上了,一切都在自家院子裏進行,方便的多。


    奶奶說小時候家裏吃不上米飯,就把收下來的紅薯洗幹淨切成絲曬幹,然後用來做粥吃,也能頂上很長一段時間的饑荒。


    後來慢慢的富裕了,農村再不缺糧食,紅薯漸漸的種的少了,有偶爾種那麽一些的,也都當做給小孩甜嘴的零食,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紅薯又重新迴到了當初的地位。


    陳奶奶本也沒種多少,地裏的紅署連著土豆,齊鶴水和陳念兩天不到的功夫,就差不多收完了,村裏有些種的多的,舉全家之力,也不過三五天的功夫。


    這個秋收竟是如此短暫與安靜,悄無聲息的,好像還沒開始便已經結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日靈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清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清淺並收藏末日靈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