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裏,早已過了農忙時節,家裏的田不多,大部分響應國家號召,退耕還林。還有一小部分土地,奶奶一個人打理不過來,陳念和奶奶商量後,都租給同村的陳實發家種,隻每年給固定的糧食。


    今年也不例外,奶奶隻留了兩塊自留地,一塊種了陳念愛吃的紅薯,另一塊混著種了些土豆玉米之類的。


    剩下的就是自家後院的一小塊菜地了,種了西紅柿、黃瓜、茄子、豆角、白菜之類的家常蔬菜。


    這些都需要奶奶親自打理,往年也不費什麽功夫,隻今年天氣格外炎熱,沒下過雨,地裏的秧苗長勢緩慢,眼看著一天比一天幹旱,隻得人工澆水。


    外麵天氣炎熱,陳念不讓奶奶操勞,陳雲珍每天圍著小寶轉,而孫博和夏曉雲,除了吃飯就是去各家串門,隻會大唿無聊,卻從看不見別人的操勞。


    齊鶴水每天從村口的河裏擔水,來迴好幾趟才能把這幾塊地澆完。


    陳念不落忍,她明明有空間在,靈泉水不說比河裏的水好上千萬倍,就方便程度而言,她揮揮手就可以出水,哪裏需要齊鶴水如此辛苦的一趟趟擔。


    農村的生活簡單而平凡,小峪村算不上特別大的村落,這幾年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拋棄土地,選擇外出打工。


    現在村裏住著的老人和小孩居多,大多數人家都是年輕夫妻一起出去打工,留下小孩子給老人照顧。


    不過今年因為下雪的緣故,倒是迴來了不少。在家呆了一陣子,眼看著沒有活計就沒有收入,家裏有孩子、老人要養,各處都少不了花銷。不少當時迴來的人就又出去了。


    當然,也有沒結婚沒孩子的小年輕,父母都還是健壯的年紀,此時難免借機偷偷懶。


    天氣太熱了嘛,迴到城市裏打工,幾十人窩在十幾平米的小宿舍裏,哪有在家裏呆的舒服自在。


    這些人大多都是初中或者高中輟學,在外麵晃蕩幾年,見識過外麵世界的繁花,仿佛就從此遠離了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即使迴到農村,也有幾分置身事外的超然。


    陳念經常可以看到他們,在村裏的大樹蔭下、小賣店外、石碾場上……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有時是打牌、有時是胡天海地的聊天、侃大山。


    也經常可以看到夏曉雲和孫博的身影,被眾星拱月搬的圍在中間,說一些打工仔們難以企及的土生土長的城市生活。


    他們喜歡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可字裏行間又帶著些許輕蔑,這種即看不起又無比享受的感覺,還真是奇怪的人類情緒。


    在所有這些迴來的人當中,要數魏家的兒子最為風光,人家是開著小汽車迴來的。


    雖然陳念他們迴來時也開著車,可外表粗狂的越野怎麽比得上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小轎車搶眼呢,雖然那隻是一輛普通的雜牌車,可是在村人眼裏是很了不起的。


    魏磊是陳念的初中同學,一向對學習沒什麽興趣,初中畢業後去了濱城闖蕩。


    他腦子活絡,人也有些小聰明,幾年下來還真闖出點小名堂來,是一個大公司負責采購的小頭頭,很有油水的活,這幾年確實賺了一些錢。


    陳念和他即是發小,又是同學,雖然出了他媽和他姐背後說閑話被陳念聽到,大吵了一架的事,但到底不關魏磊的事,所以見麵也還是和從前一樣,朋友似的處著。


    說是朋友,其實自從初中畢業後,兩人就很少有交集了。


    一是各自從選擇的路不同,生活軌跡和經曆相行漸遠;二是這麽多年來,很少能遇見,陳念在家的時候,魏磊在外麵,魏磊迴來的時候,陳念不在家。難得這次趕上兩人都在,見麵難免會多聊一些。


    聊的次數多了,被有心人看到,不免就傳到魏家母女耳中。在這個思想保守、經濟落後的農村,年輕男女之間的正常交流常常被冠以曖昧的色彩。


    要說陳念是村裏少有的大學生,在大城市還有一份體麵的工作,說出去也是白領一枚,在王淑芬眼裏是配得上她的有出息的兒子的。


    可是想到她幼年沒了父母,後來又沒了爺爺,雖說在魏家母女的認知裏,是陳奶奶命硬克的。可陳念常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難保不會命途多舛,這樣的人一看就不是個有福氣的女人。


    更何況,最讓她們在意的還是那個叫齊鶴水的男人,之前大雪災的時候,就在陳家住了這麽久,如今走了又迴來,看他那幹活的熱絡勁,說他和陳念沒什麽,鬼才會相信。


    “小磊啊,沒事少和老陳家的丫頭來往吧”,王淑芬經常語重心長的和魏磊說。


    魏磊不明所以,可被這樣念叨的次數多了,煩,就下意識的不再主動找陳念聊天。


    所幸陳念並不是個閑人,沒有大把時間與人聊天。


    她很忙,非常忙,自從迴來,陳念一直是忙碌著的。


    這個時節,山上許多野菜成熟了,陳奶奶可是做野菜的一把好手。


    陳念挖過幾次馬齒莧,拿迴來先涼拌了一大盤,剩下的剁碎做餡,再放上些煉過油的肥肉,包了滿滿三屜的餃子,連孫博都大唿好吃。


    這讓陳念動了挖些野菜迴家養的念頭。


    後院的菜地隻占左半邊的空間,還有右半邊當初被磨成了水泥地麵,在房子剛剛蓋起來的那個年代,是很體麵的。如今看來,卻沒多大用處。


    陳念和奶奶商量後,把另一半地麵的水泥都起了,齊鶴水從外麵運了土迴來,陳念偷偷摻些空間土壤,鋪在後院裏,弄成了和左邊一樣的菜地。種上連根挖下來的野菜,陳念用靈泉水澆了幾次,不幾天就長勢很好了。


    齊鶴水又從河裏弄了許多鵝卵石迴來,把兩塊菜地中間鋪了一條小路,陳念看著煥然一新的後院,倒和空間裏有些像了。


    當然,這麽大一塊地,也沒全種上野菜,選了適合這個季節種的種子,把這一小塊地全都種滿了。


    對於陳念特地開出一塊地來中野菜的行為,陳雲珍頗有微詞:“想吃就去山上采唄,還用特地種它嗎?”


    “再說了,這野菜也就吃個新鮮,真要讓你天天吃,就膩了”


    “……”


    陳雲珍再怎麽不願,陳念還是弄完了。


    其實她又何嚐不知,院子裏之前有個秋千架,傍晚時陳雲珍最愛帶著小寶去那裏納涼,如今被陳念給拆了,可不是不願意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日靈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清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清淺並收藏末日靈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