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會不會猜到我們也撤到延安?”


    “應該會的。”


    楚王雖然不攻城了,可長安外麵但凡有個什麽風吹草動的,肯定是瞞不過楚王的眼線,即便現在楚王不知道,但是等他們一出城,肯定便會知道那時的長安已經是一座空城了。


    潼關被奪迴來,這個消息,最遲三五天,楚王便能得到。


    兩人迴到城內,直奔齊王府,城牆的防禦加了一千多人,即便楚王突襲,短時間內也能應付的過來。


    “林將軍~”


    “三殿下~”


    路上的百姓見到林楚和小霸王,紛紛打招唿,兩人在馬上抱拳還禮。


    齊王府此刻聚集了數千人,過壽的舞台桌椅仍舊沒拆,人群都聚集到了舞台的四周。


    “大家請相信我,不出三五年,我們肯定會打迴長安的。現在離開,隻是為了暫避鋒芒,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到了延安,都會統一調度,不會讓你們出錢的。”


    舞台中心,齊王正在苦口婆心的勸說著眾人,希望他們都能搬離長安。


    “鄉親們,時間緊迫,大家有意的,直接登記就行,我們三日後會先走一批人。”


    人太多了,隻能分批出發,第一次走的人肯定最多,林楚估摸著五次都不一定能走的完,順利的話半個月能夠撤完就謝天謝地了。


    “咳咳,大家先靜靜,聽我說兩句。”


    林楚費力的擠了進去,走到齊王身邊,先給齊王行了一禮,然後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我知道大家故土難離,不舍這片生活了幾十年的土地,可是戰爭無情,跟楚王打了近一個月,長安快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了,隨軍隻要再圍住長安三個月,我們就可能被餓死。當然,你們會有人說,俺們是老百姓,敵人不會為難你們的。可是敵人是什麽樣的品行,我們不得而知,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壓在敵人的身上啊。”


    “其實,我理解大家的感受,要不是沒有出路,誰願意背井離鄉呢。”


    林楚的話語頗具感染力,不少人頻頻點頭,表示讚同。


    “好了,大家盡快完成登記,我們三日後便出發。”


    登記是以家庭為單位的,這是為了他們到延安後做準備。林楚說完,便開始組織眾人開始登記。


    舞台下的每張桌子都擺好了筆墨紙硯,幾十名先生早已在提筆等待了。


    “你去嗎?”


    “去,你呢?”


    “去,俺信齊王和林將軍。”


    ......


    彼此熟悉的人,互相征詢著對方的意見,很多人迅速達成了共識。


    排隊登記。


    不知何時起,城內的百姓漸漸的都養成了排隊的習慣。


    “徐公公他們跟著走嗎?”


    林楚問道,他倒不擔心城內的百姓,他比較擔心的反而是朝廷來的人。潼關雖然奪迴來了,可路上都是吳銘的兵,根本進不了潼關,現在想迴京都,難啊。


    “跟我們一起走。”


    “那就好,我們會想辦法盡快把他們送迴京都。”


    “不急。”


    林楚跟在齊王身後,去往正殿。


    城內百姓的說服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經曆過楚王圍城的後,其實大多數的百姓是願意跟著去延安的。


    隻是有一些老者,心有不舍,也怕給遷徙隊伍添麻煩,拖後腿。


    此刻的潼關東門外,一隊騎兵剛剛過了河,到了城下。


    “太子殿下到,速去通報。”


    一名騎兵衝著樓上報了太子的名號,拿下潼關的第一時間,趙州予便讓人在東門的城牆掛上了北大營的旗幟。


    很快,收到報信的趙州予便趕到了東門。


    “開門~”


    趙州予認出了下麵的旗幟,是驍騎營的旗。


    “末將延安守備營趙州予,拜見太子殿下。”


    城門打開,趙州予行禮叩拜。


    “趙將軍快快請起。”


    太子跳下馬將趙州予扶起,剛出發沒多久,他便聽說潼關失守了,直到他在河東岸遇到一群落荒而逃的士兵,方才知道潼關又被奪迴來了。


    “有趙將軍如此人才,乃黎國之幸啊。”


    潼關若失,太子此行便沒有了任何意義,他隻有幾千兵馬,想攻下潼關,癡人說夢。所以,他對奪下潼關的趙州予,印象極佳。


    “太子厚愛了,快請進城。”


    趙州予將太子一行迎進了城,太子身後隻有二百來人,後續隊伍還正在渡河,趙州予派了一批士兵,帶著羊皮筏子和船筏去接應過河的士兵。


    趙州予將太子帶到了西門城樓上,路上,他給太子簡單介紹了自己是如何奪下潼關的,還有長安的一些狀況。


    上了城樓,一行人落座。


    “太子殿下,吳銘不日便會帶人抵達潼關,目前他還不知道潼關已經在我們手中了,不過瞞不了他多久,所以我準備趁他沒反應過來前,伏擊他一波。”


    趙州予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太子,原本他還擔心自己兵力不足,現在太子帶兵趕到,他也沒什麽顧慮的了。


    “敵人有多少人?”


    太子基本屬於兩眼一抹黑,情報送不過河,他得到的情報還是十幾天前的。


    “三四萬。我們有三千多人,打完伏擊便撤。”


    “力量懸殊太大了,萬一被敵人咬住怎麽辦?”


    “所以還請太子殿下為我們壓陣。伏擊地在西門五裏外的地方,我們打完伏擊後往城內撤,到時有勞太子帶人在城牆上,幫我們把後麵的追兵攔下。”


    “有把握嗎?”


    “有。”


    “好,那就這麽定了。”


    兩人沒有什麽客套話,趙州予又跟太子溝通了接應的一些詳細的細節,對麵人數太多了,萬一被黏住,潼關可能會再次易手。


    “好,敵人大軍估計還要兩三日能到,探子應該快到了。”


    趙州予在城外搭了一批營帳,每日會組織幾百人攻城,做成一幅有人攻城的假象。


    “劉副將,你去挑五百精銳,聽候趙將軍差遣。”


    “是”


    “多謝太子殿下。”


    劉副將是驍騎營統帥劉青的副將,劉青特意派來輔佐太子的。趙州予大喜,驍騎營的戰鬥力可是黎國最強悍的,要不然也不會讓他們駐守京都。


    “趙將軍,長安現在如何了?”


    太子期盼的看著趙州予,他希望聽到長安安好的消息。


    “長安目前還沒丟,我們拿下了潼關,吳銘若是趕來此處,那麽長安便能得救了。”


    “那就好啊。”


    帶兵打仗確實不是他的長處,不過太子有一點,比較好,這也是康景帝放心他來前線的原因,敢放權,他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能夠聽得進去前線士兵將領的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者,俠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栗子大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栗子大俠並收藏兵者,俠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