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不要再說了。大王的好意我心領,我南得知哲雖不是有德之人,但是忠誠二字我時刻記在心裏。即使我家大王如何昏庸,我也不會背叛我的部落。這樣的話大王還是不要再講了。”


    脫伯申雄聽完此言,知道難以改變南得知哲誌向,於是說道:“好吧,既然如此,本王也絕不勉強。隻是為足下擔心,昌離族內鬥嚴重,小人得勢,若是足下有不如意的時候,我野族隨時歡迎!”


    南得知哲沒有言語,直接走出王帳迴天毒去了。


    脫伯申雄看著南得知哲遠去的背影,歎息道:“可惜啊,可惜啊!”


    黎央繭明上前說道:“大王不必感慨,此人早晚會歸我野族。”


    脫伯申雄長籲一聲,“但願吧!”


    天毒王帳內,南得知哲正在說這次出使之事,“大王,那脫伯申雄不願放王子迴來,要以王子為質,為期一年,若是大王不再攻打野族,他們自會放迴王子。”


    文昌家一似乎是料到這樣的結果,“那我兒元決現在如何?你可曾見過?”


    “迴大王,王子一切安好,我親眼所見。”


    “那就好,那就好,隻要我兒無事我就放心了。”


    南得知哲安奈不住,上前進言:“大王,野族占著優勢之所以與我昌離族議和,是因為野族後援不足,意在速戰速決。而我昌離族根深蒂固,物資充足,一旦跟野族死磕到底,野族必敗無疑。我們若是照野族之言,等待一年,野族就能立足草原。所以大王不可給野族喘息之機,立刻整肅兵馬摧毀野族,不可再猶豫了。”


    文昌家一還沒說話,居立革上前責問道:“大膽,南得知哲,這是軍國大事,豈容你胡言亂語。何況王子還在野族,大王要是發兵攻打野族那王子豈不危險了,你是何居心?”


    文昌家一眯了眯眼睛,問南得知哲同樣的問題,“我若出兵,那我兒元決該怎麽辦?”


    南得知哲根本不在乎文昌家一的心思,直接說:“大王,我已同王子說過讓他尋找機會逃走。若是逃不出來,那就……”


    說到這裏,南得知哲停了下來,文昌家一追問道:“那就怎麽樣,你說!”


    聽到文昌家一追問自己,南得知哲豁出去了,毫不猶豫地說:“那就讓他以身殉國,報效昌離族。”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誰人不知文昌家一的護犢之情,想不到南得知哲竟如此大膽說出,居立革斜眼瞄了一眼看著文昌家一,隻見文昌家一閉著雙眼,但是一臉怒火,於是說道:“大膽南得知哲,竟敢在大王麵前汙言亂語。來人,把南得知哲給我綁了。”


    文昌家一緩緩地睜開眼睛,慢慢地說:“退下,南得知哲之心本王明白,是為了我們昌離族。我那不爭氣的兒子三番兩次地給我丟人,本王早就對他已經失望了。不過,出兵乃是大事,脫伯申雄蟄伏兩年之久,今時不同往日了,所以本王要仔細斟酌一番。好了,今天議事到此為止,大家都散了吧。”


    大家都不明白大王是怎麽迴事,反應竟然如此平淡。可能文昌元決這次真的被大王拋棄了,但是拋棄了他大王還有儲子人選嗎?現在他們不明白就對了,後麵他們就會明白了。


    好長時間沒有說過番軍了,這些年番軍在做什麽?一句話:什麽都沒做,就在原庫開族之地今稱唿車並的地方整日吃吃喝喝,無所事事。為什麽呢?原因就在番國朝堂上。


    原來烏力石帶兵迴番國之後,國王烏之環設宴招待,宴會上烏之環大大稱讚烏力石王子之功,說從今以後自己後繼有人了。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誰是聽者呢?計度托裏不那。他可是二王子烏孟可的親舅舅,國後的哥哥。國王之意要傳位於大王子烏力石,自己能不著急呢。


    果然酒宴之後,烏之環大賞出兵草原的功臣,加封烏力石為懿親王,朝領百官。這是什麽信號?懿的意思就是美好的意思,就是說烏力石在國王心裏是最合適的王位人選。朝領百官,就是上朝的時候領著百官覲見國王,這可是太子的權利啊。


    此時烏孟可還隻是一個王子,聽到這樣的任命,國後和國舅都慌神了,立刻召集親信商議。最後商量出一個結果,就是阻止烏力石登上太子之位。隨後國後和國舅發動自己的勢力到處宣傳烏力石能力不夠,不堪擔此大任,凡是不利於烏力石的話到處宣揚,凡是烏力石想要做的事就處處掣肘。


    烏之環也算是個明君,對於下麵人的小動作心知肚明,便狠狠懲治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當然不會懲治托裏不那,因為托裏不那知道此事兇險,躲在幕後指揮,衝在前麵的隻是些跳梁小醜。


    雖然在烏之環打擊下反對之聲有所收縮,但是私底下動作不斷。而烏力石沒有自身的外部勢力,自己的母親走的早,母舅這一脈沒什麽大職務,在朝堂上根本說不上話,能力挺自己的也隻有阿果興,還好自己的父親也支持自己。


    烏力石自從迴國休整士兵幾個月之後,到了第二年春上也就是198年春上,烏力石表示願意帶兵再次攻打草原,卻遭到托裏不那為首的反對派的極力反對。他們怕烏力石再次立功就可能被封為太子。他們反對的理由是:昌離族久居草原難以應付,士兵剛迴國休整幾個月,長途跋涉難以負重。況且前者攻打庫開族耗資巨大,等到有緩息之機再說攻打草原之事。


    烏之環見反對的人那麽多,也就不了了之。就這樣烏力石幾次想要攻打草原,都被反對派以各種借口阻止了。這可把烏力石這種好脾氣都氣的想要罵人,但又無可奈何。


    這還不算,在國後和國舅的慫恿下,烏之環不得不封烏孟可為親王,封為昭親王,意思是表明,明白之意。


    對於這樣的爭鬥,烏之環也煩了,畢竟烏之環已經50有餘了。有一天他召來了大完振狠不蒙,向他闡明:“振狠不蒙,你也看到了,他們的爭鬥把本王搞得頭都大了,本王實在不得安生啊。”


    振狠不蒙聽到大王說這事,也不敢隨意接話茬,“這事臣無能為力,一切全憑大王抉擇!”


    烏之環知道振狠不蒙的意思,於是說道:“振狠不蒙,你不要有什麽顧慮?本王隻是向你求個計策,如何平定爭鬥?你不可推諉,隻管說來,不然本王就要怪罪你了。”


    振狠不蒙一看這會逃不過去了,隻好硬著頭皮說了一句:“主位不明,則臣下湧動。”


    振狠不蒙隻說了一句,烏之環就明白了意思,就是太子之位一日不立,那他們的爭鬥就不會停下。於是又問:“那你說本王的兩個兒子哪個合適?”


    振狠不蒙哪裏敢直言,隻是迴道:“大王,此乃大王家事,又是國事,臣豈敢擅加妄言,請大王抉擇!”


    烏之環一聽,知道再問振狠不蒙也說不出來什麽,於是作罷不再問了。


    這次拔處可從番國帶迴來的消息,脫伯申雄獲知後,就想到一個計策就是在番軍大營重散播謠言,大致意思就是烏之環病危,兩位王子在爭奪王位。意在擾亂番軍,果然聽到這消息番軍上下不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雄之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扶琴談琵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扶琴談琵琶並收藏聖雄之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