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處可見文昌家一安靜下來了,說道:“大王,請聽外使一言。”


    文昌家一得知元決還活著,就暫壓怒氣,說道:“拔處可,有話盡管說來!”


    拔處可伸手施禮,緩緩道來:“大王,草原各部落得安化神顧都立族草原百年,雖說各部落間有些爭鬥,也屬正常。畢竟大家都生於草原,難免磕磕碰碰。但是近些年來昌離族以勢欺人,年年屠殺各部落族人,我王對此十分惱怒,不得已才舉眾對抗。卻不想大王你竟引外族勢力入侵草原,導致庫開族被占,番軍虎視草原。”


    說著看著文昌家一,隻見文昌家一臉上烏雲密布,拔處可不管這些,繼續說道:“大王,縱觀草原曆代爭鬥也不曾有今日之事。我王被迫離開草原,到了極苦的思魯赤地區才得以生存。那裏實在苦不堪言,我王才重迴草原,想在草原立族,卻不料貴部來本無故興兵攻打,我王被迫反擊。如今我王已攻占於來,隻要我王一聲令下相信很快就能打到天毒。但是我王不願再與大王交惡,所以我王命我前來議和,希望你我二部落可以在草原相安無事。我王提了幾個條件,若是大王能夠應允,我王願退兵於來,歸還貴王子,並且答應絕不侵犯貴部落。”


    文昌家一知道此時野族已經占了先機,就算自己要反擊也需要時日,於是強忍著問道:“哪幾個條件?說給本王聽聽!”


    拔處可說道:


    “一,昌離族不得出兵攻打野族。


    二,昌離族不得向野族索要貢品。


    三,昌離族不得肆意殺戮野族族人。


    四,要求昌離族賠償野族的損失。具體賠償事宜後議。


    五,要求昌離族與野族和平共處,互不侵犯。”


    文昌家一聽完,不做表態,“拔處可,這些條件本王還需考慮一番。本王要與眾人商議,你暫且退下,待本王商議以後再行召你。”


    “好,我這裏還有一封貴王子親筆信,也是想請大王同意議和之事。請大王過目!”


    文昌家一命人把信拿過來了,一看真是元決的親筆信,確實元決希望自己能夠同意議和,希望早日迴到天毒。讀罷之後,文昌家一眼中似乎有些濕潤,忙說:“來人,伺候使者下去安歇。”


    然後拔處可施禮隨衛士退出大帳。


    文昌家一見拔處可退了出去,就問:“諸位都聽到了吧,野族想要議和,他們提的五個條件你們怎麽看?”


    裏不術上前說道:“大王,這五個條件就是表明野族不肯尊崇大王,若是答應他豈不折了大王的威嚴,若是不答應恐王子有性命之憂。實在難以抉擇!”


    失忽兀知道大王深愛著王子,此時要以王子為重,於是也說:“裏不術說的有理,但是元決王子的生命是很重要的。所以大王不如先答應與野族議和,待元決王子迴來之後,我們的兵馬也整肅完畢,可以再行複仇。”


    眾人也附和著,都覺得失忽兀的建議不錯。文昌家一也點了點頭,“好,就先依失忽兀之言,先同意議和。居立革,你就安排議和之人同野族議和。本王隻要求一點:就是這些條件必須言明是昌離族昭王文昌家一恩賜的!”


    居立革上前說道:“遵令!”


    說完居立革便安排人去議和,安排的不是別人,就是那個貪婪的義代合,居立革特意交代:“義代合,此次議和是關乎王子的性命,你要小心應付,盡量越快越好。要是耽誤了大王的大事,你我都擔待不起,聽明白了沒有?”


    義代合明白居立革的意思,忙迴道:“放心吧,學正子,我一定盡快辦好這件事。”


    義代合就此事與拔處可詳談,終於達成了共識,二人簽訂協議。昌離族賠償野族馬500匹、羊800頭、牛600頭,及一些物資。拔處可帶著賠償物資打道迴府。


    這樣的賠償根本不及野族之前上貢的物資,拔處可怎可輕易就同意了?這是脫伯申雄吩咐的,賠償隻是一個形式,多少都行,因為我們占領的於來一些都有大把的物資及俘虜,所以拔處可才敢如此。


    脫伯申雄見拔處可迴來了,得知議和結果大喜,烏諢正厄也把俘虜及物質運迴依麥族了。遂下令全軍撤退,留下烏諢正厄引兵斷後。


    不多久,天毒就得到消息脫伯申雄撤軍了。文昌家一心想這脫伯申雄果然是無心戀戰,大軍雖然撤了,但是元決怎麽沒有放迴來。


    於是問失忽兀:“失忽兀,我們已同野族議和,野族也退兵了,為何不見我兒元決呢?”


    失忽兀趕忙迴道:“大王,脫伯申雄撤軍說明野族確實履行議和之事,至於王子為何不歸,我實不知,不妨派使去野族打探消息,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文昌家一點點頭,“好,居立革,你立刻派人前往野族詢問王子之事。”


    居立革趕忙應道:“遵令!”


    隨後居立革又找來義代合,告知前往野族詢問王子之事,義代合有些心虛,這野族與昌離族是仇敵,到時候怕難以應付,萬一有個差錯自己豈不是要倒黴了。於是義代合向居立革出主意:“學正子,此去野族有些危險,若是去要王子,脫伯申雄肯定百般刁難,不肯放人。若是要不迴王子,大王這邊也不好交代。我看兩邊都難以應付,不如派南得知哲出使野族。到時候事情辦砸了,我們就可以狠狠地踩他了,他就再無翻身之地了。”


    居立革聽罷,大喜:“對,你說的很對,我們終於有機會了,就讓南得知哲去野族。”


    很快南得知哲就收到了王諭,讓他去野族要迴王子。


    南得知哲也不傻,知道這不是好差事,當他得知於來一線丟失,也是怒不可遏,但又無濟於事,無人聽從他的。這次接到王命,就想去野族一探究竟,所以就幹脆答應了。


    脫伯申雄迴到依麥族之後,把俘虜和物資按勞分配,由脫伯計利和、黎央繭明二人共同監管、分發。


    看著慢慢聚集聚集起來的部落族人,脫伯申雄心裏真是那個高興,想不到這次重迴草原的計劃這麽順利。


    這幾年,脫伯申雄身在思魯赤地區時時刻刻都在習讀《龍韜兵法》,從中受益匪淺,這次打敗來本就是如此。


    書中說道:調敵已動,動而分之,集優勢消其弱勢。動而不分,依地勢、天時、人和以破之。此乃上謀!意思就是讓敵人在運動中消耗,尋找時機打敗敵人。


    脫伯申雄利用來本驕傲之心,示弱於來本,誘使來本追擊自己。脫伯申雄早就算到來本這次不會放過自己,會分兵阻攔自己。所以才大膽地讓窩盧赤植和撒奴曲幹末抵擋追兵,然後退守依麥族,讓度力地和烏諢正厄領兵前來依麥族共同打敗圖補烏。而在中化丟木樁、鐵釘阻路是為了迷惑來本,讓來本心存忌憚。果然來本上當了,大敗而歸。


    脫伯申雄逐漸成熟了,他看的不僅是眼前的事情,以後的事情他也想到了。而且他身邊有脫伯計利和、度力地、烏諢正厄等人,還有新人的黎央繭明、拔處可。反觀昌離族,除了文昌暗田,餘者皆是庸腐之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雄之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扶琴談琵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扶琴談琵琶並收藏聖雄之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