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對文武百官說道:“將楊彪之頭懸於城門,以示眾人,凡再有妄議遷都者,與楊彪同罪!”
如此,百官沉默不語,再沒有敢諫言者。
翌日,董卓率大軍從洛陽撤出,臨行前,放火焚燒居民房屋、官府宗廟,劫盡洛陽珍寶、物資,殺光百姓,然後直奔長安而去。。
李傕、郭汜盡驅洛陽男丁,前赴長安。每百姓一隊,間軍一隊,互相拖押;死於溝壑者,不可勝數。又縱軍士***女,奪人糧食;啼哭之聲,震動天地。如有行得遲者,背後三千軍催督,軍手執白刃,於路殺人。
同盟軍匯至袁紹處,商議滅董大事,又聞聽董卓暴行,諸侯震驚,急忙奔洛陽而去。
葉天羽騎馬率部下先行,遙望洛陽火焰衝天,黑煙遍地,洛陽內外兩三百裏,全無雞犬人煙,百年基業,毀於一旦。
這董卓毫無人性,位列華夏曆史十大奸臣果然不為過。
正踟躕間,遠見一人,帶著一隊兵馬敢來,仔細一看,乃是孫堅。
葉天羽走上前去,驚到:“文台兄好久不見,你不是迴江東了嗎?為何又來此地。”
孫堅說道:“某聞聽這董賊有遷都之舉,害怕洛陽百姓遭殃,急忙率軍前來,結果還是慢了一步!”
說話時,孫堅滿臉都是懊悔之色。
葉天羽說道:“公切勿自責,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董卓喪盡天良,早晚必遭報應,這是這洛陽城改如何是好?”
孫堅說道:“這洛陽房屋盡毀,濃煙漫天,先差人滅火吧,看看有沒有幸存的百姓。”
葉天羽點頭:“文台所言極是。”
孫堅於是差遣部下,取水滅火,平了洛陽大火,袁紹等人陸續到來。
見了袁術,孫堅直接走上前去,罵道:“匹夫,我與董卓本無冤無仇,如今我奮不顧身,親冒箭雨,率領部下與董卓決一死戰,上為國家討賊,下為將軍家門之私。而將軍卻聽信讒言,不發糧草,致使我戰敗,你居心何在!”
說完,孫堅就抽出古錠刀,想要砍了袁術的頭顱。
這袁術大驚,嚇得連連後退,對著孫堅說道:“將軍實在是誤會了。”
“誤會?哼!”孫堅說道,“你看我這寶刀是否誤會!”
“公台,公台,息怒啊!”見到這架勢,各路諸侯急忙上來,拉住孫堅,勸解到。
曹操說道:“公台,董卓倒行逆施,亂國篡主,罪盈惡大。如今呂布新敗,我軍士氣正勝,若此時隊內不合,同盟軍必然大亂啊。你若殺了這袁術,同盟軍頃刻間土崩瓦解,大事難定!”
孫堅聽罷,將刀放了迴去,對著袁術說道:“匹夫,你的頭我先替你掛在脖子上,我早晚要殺了你!”
那袁術嚇的屁滾尿流,急忙跪謝認錯,然後派人斬殺了進讒言之人,方才平息了孫堅的憤怒。
袁紹命人在洛陽廢墟之上安營紮寨,討論下一步動作。
曹操對葉天羽說道:“小將軍,你以為如何是好?”
葉天羽不懂兵法,卻隻知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於是答道:“孟德,我認為這個時候或許是追擊董卓的最佳時期。關、張二將武功蓋世,所向披靡,又得孫堅將軍相助,此時我們若派一先遣部隊追擊董卓,必獲大勝。”
曹操聞言,笑著說道:“小將軍所言甚合吾意!”
於是,上前對袁紹勸到:“盟主,如今董賊西去,大軍所帶輜重無數,我軍正好乘此機會,乘勢追襲,則天下可定,董卓可誅。”
“這……”袁紹遲疑,閉口不說。
曹操問到:“本初,兵貴神速,不猶豫啊!”
袁紹臉色露出了一絲難色,對曹操說道:“我以孟德為有智之人,如今為何聽信這黃口小兒片麵之詞?”
曹操說道:“本初,葉將軍所言有理,此時正是揚名立萬的機會,本初為何按兵不動?”
袁紹歎了口氣,遲疑道道:“諸兵疲困,進恐無益。”
曹操無奈,又轉頭看向眾人,諸侯畏懼呂布神勇和董卓的西涼騎兵,全都搖頭,都說不可輕動。
曹操見狀,大怒到:“豎子不足與謀!”
說完,轉身而去。
葉天羽搖了搖頭,這群諸侯本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各懷心思,多半都有小農思想,隻管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小勝即安,小富即滿。
如今董卓戰敗,已經退走長安,各路諸侯自然不願去追,隻有曹操這番心係天下的臣子,願意當這出頭鳥。
恐怕不久之後,這同盟軍就會土崩瓦解,到時候,天下的形式會更加撲朔迷離。
隻是,以曹操的性格,恐怕會去單獨追擊董卓,如此做無異於是以卵擊石。
且不說曹操打不過那呂布,萬一董卓軍設伏,曹操兇多吉少。
自己得去勸勸他!
那袁紹見曹操這個“參謀”被氣走了,無心再議事,遂讓眾人散去。
曹操帳中。
這曹操怒斥袁紹無能,難成大事,枉費昔日好友之情。
葉天羽壓低聲音說道:“孟德息怒,袁紹無才,日後必亂。孟德兄乃深明大義之士,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日後必成霸業,我勸孟德兄早日準備……”
下麵的話,葉天羽不用多少,曹操自然也能明白什麽意思。
聽到葉天羽如此誇讚自己,曹操哈哈大笑,問到:“有人說我曹操是奸雄,公以為我曹操奸雄乎?英雄乎?”
葉天羽皺眉,尋思良久答道:“奸雄也好,英雄也好,但求造福天下蒼生,無愧於心。水過留痕,雁過留聲,是非功過,留給後人去評論吧!”
聽了葉天羽的話,曹操十分開心,拍了拍葉天羽的肩膀說道:“知我者,葉小兄弟也!”
葉天羽偷笑起來,能不知道嗎?一本三國演義老子都讀完了,三國遊戲玩過好多版本了,不過你要是知道後世有個叫羅貫中的“著名作家”一直罵你,你不得氣死啊!
跟曹操交流完以後,葉天羽想去潁川轉轉,於是告辭。
如此,百官沉默不語,再沒有敢諫言者。
翌日,董卓率大軍從洛陽撤出,臨行前,放火焚燒居民房屋、官府宗廟,劫盡洛陽珍寶、物資,殺光百姓,然後直奔長安而去。。
李傕、郭汜盡驅洛陽男丁,前赴長安。每百姓一隊,間軍一隊,互相拖押;死於溝壑者,不可勝數。又縱軍士***女,奪人糧食;啼哭之聲,震動天地。如有行得遲者,背後三千軍催督,軍手執白刃,於路殺人。
同盟軍匯至袁紹處,商議滅董大事,又聞聽董卓暴行,諸侯震驚,急忙奔洛陽而去。
葉天羽騎馬率部下先行,遙望洛陽火焰衝天,黑煙遍地,洛陽內外兩三百裏,全無雞犬人煙,百年基業,毀於一旦。
這董卓毫無人性,位列華夏曆史十大奸臣果然不為過。
正踟躕間,遠見一人,帶著一隊兵馬敢來,仔細一看,乃是孫堅。
葉天羽走上前去,驚到:“文台兄好久不見,你不是迴江東了嗎?為何又來此地。”
孫堅說道:“某聞聽這董賊有遷都之舉,害怕洛陽百姓遭殃,急忙率軍前來,結果還是慢了一步!”
說話時,孫堅滿臉都是懊悔之色。
葉天羽說道:“公切勿自責,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董卓喪盡天良,早晚必遭報應,這是這洛陽城改如何是好?”
孫堅說道:“這洛陽房屋盡毀,濃煙漫天,先差人滅火吧,看看有沒有幸存的百姓。”
葉天羽點頭:“文台所言極是。”
孫堅於是差遣部下,取水滅火,平了洛陽大火,袁紹等人陸續到來。
見了袁術,孫堅直接走上前去,罵道:“匹夫,我與董卓本無冤無仇,如今我奮不顧身,親冒箭雨,率領部下與董卓決一死戰,上為國家討賊,下為將軍家門之私。而將軍卻聽信讒言,不發糧草,致使我戰敗,你居心何在!”
說完,孫堅就抽出古錠刀,想要砍了袁術的頭顱。
這袁術大驚,嚇得連連後退,對著孫堅說道:“將軍實在是誤會了。”
“誤會?哼!”孫堅說道,“你看我這寶刀是否誤會!”
“公台,公台,息怒啊!”見到這架勢,各路諸侯急忙上來,拉住孫堅,勸解到。
曹操說道:“公台,董卓倒行逆施,亂國篡主,罪盈惡大。如今呂布新敗,我軍士氣正勝,若此時隊內不合,同盟軍必然大亂啊。你若殺了這袁術,同盟軍頃刻間土崩瓦解,大事難定!”
孫堅聽罷,將刀放了迴去,對著袁術說道:“匹夫,你的頭我先替你掛在脖子上,我早晚要殺了你!”
那袁術嚇的屁滾尿流,急忙跪謝認錯,然後派人斬殺了進讒言之人,方才平息了孫堅的憤怒。
袁紹命人在洛陽廢墟之上安營紮寨,討論下一步動作。
曹操對葉天羽說道:“小將軍,你以為如何是好?”
葉天羽不懂兵法,卻隻知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於是答道:“孟德,我認為這個時候或許是追擊董卓的最佳時期。關、張二將武功蓋世,所向披靡,又得孫堅將軍相助,此時我們若派一先遣部隊追擊董卓,必獲大勝。”
曹操聞言,笑著說道:“小將軍所言甚合吾意!”
於是,上前對袁紹勸到:“盟主,如今董賊西去,大軍所帶輜重無數,我軍正好乘此機會,乘勢追襲,則天下可定,董卓可誅。”
“這……”袁紹遲疑,閉口不說。
曹操問到:“本初,兵貴神速,不猶豫啊!”
袁紹臉色露出了一絲難色,對曹操說道:“我以孟德為有智之人,如今為何聽信這黃口小兒片麵之詞?”
曹操說道:“本初,葉將軍所言有理,此時正是揚名立萬的機會,本初為何按兵不動?”
袁紹歎了口氣,遲疑道道:“諸兵疲困,進恐無益。”
曹操無奈,又轉頭看向眾人,諸侯畏懼呂布神勇和董卓的西涼騎兵,全都搖頭,都說不可輕動。
曹操見狀,大怒到:“豎子不足與謀!”
說完,轉身而去。
葉天羽搖了搖頭,這群諸侯本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各懷心思,多半都有小農思想,隻管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小勝即安,小富即滿。
如今董卓戰敗,已經退走長安,各路諸侯自然不願去追,隻有曹操這番心係天下的臣子,願意當這出頭鳥。
恐怕不久之後,這同盟軍就會土崩瓦解,到時候,天下的形式會更加撲朔迷離。
隻是,以曹操的性格,恐怕會去單獨追擊董卓,如此做無異於是以卵擊石。
且不說曹操打不過那呂布,萬一董卓軍設伏,曹操兇多吉少。
自己得去勸勸他!
那袁紹見曹操這個“參謀”被氣走了,無心再議事,遂讓眾人散去。
曹操帳中。
這曹操怒斥袁紹無能,難成大事,枉費昔日好友之情。
葉天羽壓低聲音說道:“孟德息怒,袁紹無才,日後必亂。孟德兄乃深明大義之士,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日後必成霸業,我勸孟德兄早日準備……”
下麵的話,葉天羽不用多少,曹操自然也能明白什麽意思。
聽到葉天羽如此誇讚自己,曹操哈哈大笑,問到:“有人說我曹操是奸雄,公以為我曹操奸雄乎?英雄乎?”
葉天羽皺眉,尋思良久答道:“奸雄也好,英雄也好,但求造福天下蒼生,無愧於心。水過留痕,雁過留聲,是非功過,留給後人去評論吧!”
聽了葉天羽的話,曹操十分開心,拍了拍葉天羽的肩膀說道:“知我者,葉小兄弟也!”
葉天羽偷笑起來,能不知道嗎?一本三國演義老子都讀完了,三國遊戲玩過好多版本了,不過你要是知道後世有個叫羅貫中的“著名作家”一直罵你,你不得氣死啊!
跟曹操交流完以後,葉天羽想去潁川轉轉,於是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