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墨以最快的速度趕迴軍營,而這會兒王艮已經在軍營門口集結東州兵準備去青州黃巾那邊將張墨搶迴來。
“王司馬,王司馬。”張墨喊了兩聲,王艮迴頭看見張墨光著頭穿著青州黃巾士卒的服飾,差點沒給張墨來上一箭。
王艮細看了一眼,當即確認馬背上的人確是張墨,有些哽咽的說道:“我還以為你迴不來了,準備去和那些青州賊拚命。”
一眾東州兵士卒都有些激動的看著張墨,他們從跟著張墨出益州之時就知道,他們的命運已經和張墨綁在一起,一榮具榮,一損具損。
“讓諸位擔憂了。”張墨翻身下馬道:“青州黃巾那妖人已除,此人乃是惡名昭彰的幽冥尊者,待我去稟報曹公以後速取青州黃巾,為朝廷除一心腹大患。”
看張墨情緒激動,王司馬有些欲言又止,不過他並沒有將心中想法說出來,而張墨則徑直去了曹操的營帳。
“哈哈,伯端真乃吾之福將。”曹操笑著從營帳內迎了出來,在聽到張墨說幽冥尊者已經死了,他的弟子欽郡不知所蹤時,曹操立即決定帶起所有兵力攻打青州黃巾的營寨,務必將青州黃巾悉數拿下。
接下來青州黃巾便被曹操追著打,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僅僅半個月工夫,曹操就收到青州黃巾的降表,他坦然接受了青州黃巾,將青州黃巾中的精銳編成青州兵為己所用。
曹操也舍得給,這一次張墨破青州黃巾出力最大,他毫不猶豫的賞了大片的土地和宅院,另有財帛不計其數,王艮與東州兵也賞賜頗豐。
這邊曹操剛破青州黃巾,袁紹便派使者來請曹操去攻打劉備、單經以及陶謙等三人。
袁紹和袁術兩兄弟徹底撕破了臉皮,袁術聯合公孫瓚一起在袁紹周邊插了三股勢力,單經屯駐平原、劉備屯駐高唐、陶謙屯駐發幹,形成三麵夾擊之勢,袁紹這才聯絡曹操一起,想要將這三人一一擊敗。
這三人當中,以陶謙實力為最強,他現任徐州牧、安東將軍,經營徐州也有些時間,底下還有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徐州又被他經營得頗為富庶,即使曹操也頗為忌憚。
第二位便是劉備,他乃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因其父劉弘早亡,與母親織席販履為業,生活過得十分辛苦,但他曾與公孫瓚等人一起拜入九江太守盧植門下,這會兒也因同窗情誼,投奔已經發跡的公孫瓚,公孫瓚給了劉備一個別部司馬的位置給劉備,同時讓他屯駐高唐。
傳聞劉備能與普通百姓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分高低貴賤,以德服人,深受麾下士卒與百姓的愛戴。
至於單經不過是公孫瓚的部下,實力最弱,沒有什麽存在感。
曹操分析了一遍後,決定先將劉備擊敗,再收拾陶謙和單經。
在打發了袁紹使者許攸後,曹操便召來麾下將領共議戰事,張墨聽完曹操的想法後,有些好奇的提出疑問,為何不選最弱的單經亦或者最強的陶謙呢,偏偏選了排在中間的劉備?
曹操微微一笑解釋道:“陶謙有自己的地盤,又手握重兵,最難對付,而單經雖弱卻是公孫瓚部下亦不好對付,唯有劉備既沒有地盤,又沒有重兵在手,更不是公孫瓚的部下,打他最為合適。”
張墨聽完之後,頗覺有理,爾後大軍開拔,趕赴高唐,曹操早早的派斥候去刺探軍情,幾乎將劉備的信息摸了個透徹。
劉備麾下士卒數量雖多,但卻不精,唯有貼身精銳白毦兵最為強悍,且劉備麾下有兩員大將頗為惹眼,一為關羽,另一名為張飛,有傳聞他們三人曾結拜為異性兄弟,真假未知。
對於劉備這樣以‘仁義’著稱的人,張墨也有些好奇,他總覺得劉備是否真的能如傳聞所說般仁義?還是裝模作樣的偽君子。
在得知了劉備的相關情報後,曹操立即下令全軍急速前進,以最快速度奔襲高唐,用最快的速度將劉備擊敗。
屯駐高唐的劉備沒想到曹操會來得如此之快,在曹軍兵臨城下時,劉備發現麾下士卒如無頭蒼蠅般四處亂跑,即使有張飛與關羽兩員猛將都止不住亂竄的士卒。
曹操看了一眼高唐縣城,胸有成竹的下令道:“圍住城,先耗他一會兒。”
劉備站在女牆上看著曹軍將高唐縣城團團圍住,當即眉頭大皺,有些犯難。
“將軍,俺願帶五百精銳去破了此僚。”關羽跨步上前請命道。
劉備沉吟一聲道:“也好,你帶人出城去試探一番,看看他曹孟德是何實力。”
“喏。”關羽立即轉身離去,帶了五百精銳出城,關羽一馬當先,帶著五百精銳衝向曹操中軍所在位置。
“末將夏侯惇願為主公拔得頭籌。”一名矯健的小將在曹操一旁請命道。
曹操點頭準許,夏侯惇立即提刀上馬,也有一撥曹軍隨之而去。
關羽與夏侯惇在兩軍陣前對壘,均是橫刀立馬,相視而立。
張墨看了一眼關羽的模樣,當即暗歎一聲:此乃真漢子。
夏侯惇匯到指著關羽道:“來將何人,報上名來?”
對麵的關羽不屑一顧道:“你即將做我刀下之鬼,何須知曉姓名?”
夏侯惇聽到關羽如此輕視他,當即拍馬上前,持刀劈斬,而關羽也催動胯下戰馬上前,兩人立即戰到一處,交手起來後才發現不分上下,戰了十幾個會合後,關羽一個虛晃以後便撥轉馬頭往迴走。
“哪裏走。”夏侯惇拍馬就想追趕,一直關注戰場的張墨暗叫不妙。
果不其然夏侯惇剛追到關羽身後就被一記迴馬刀斬落於馬,隨後關羽便帶著五百精銳衝殺過來。
夏侯惇有些羞愧的從地上爬起來,他剛才並沒有被斬傷,隻不過關羽的迴馬刀力道很重使得他墜下馬而已。
這會兒關羽帶著五百精銳衝擊而來,夏侯惇立即重新翻身上馬衝向關羽,而這時曹操也下令身處左翼的張墨出擊關羽。
“王司馬,王司馬。”張墨喊了兩聲,王艮迴頭看見張墨光著頭穿著青州黃巾士卒的服飾,差點沒給張墨來上一箭。
王艮細看了一眼,當即確認馬背上的人確是張墨,有些哽咽的說道:“我還以為你迴不來了,準備去和那些青州賊拚命。”
一眾東州兵士卒都有些激動的看著張墨,他們從跟著張墨出益州之時就知道,他們的命運已經和張墨綁在一起,一榮具榮,一損具損。
“讓諸位擔憂了。”張墨翻身下馬道:“青州黃巾那妖人已除,此人乃是惡名昭彰的幽冥尊者,待我去稟報曹公以後速取青州黃巾,為朝廷除一心腹大患。”
看張墨情緒激動,王司馬有些欲言又止,不過他並沒有將心中想法說出來,而張墨則徑直去了曹操的營帳。
“哈哈,伯端真乃吾之福將。”曹操笑著從營帳內迎了出來,在聽到張墨說幽冥尊者已經死了,他的弟子欽郡不知所蹤時,曹操立即決定帶起所有兵力攻打青州黃巾的營寨,務必將青州黃巾悉數拿下。
接下來青州黃巾便被曹操追著打,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僅僅半個月工夫,曹操就收到青州黃巾的降表,他坦然接受了青州黃巾,將青州黃巾中的精銳編成青州兵為己所用。
曹操也舍得給,這一次張墨破青州黃巾出力最大,他毫不猶豫的賞了大片的土地和宅院,另有財帛不計其數,王艮與東州兵也賞賜頗豐。
這邊曹操剛破青州黃巾,袁紹便派使者來請曹操去攻打劉備、單經以及陶謙等三人。
袁紹和袁術兩兄弟徹底撕破了臉皮,袁術聯合公孫瓚一起在袁紹周邊插了三股勢力,單經屯駐平原、劉備屯駐高唐、陶謙屯駐發幹,形成三麵夾擊之勢,袁紹這才聯絡曹操一起,想要將這三人一一擊敗。
這三人當中,以陶謙實力為最強,他現任徐州牧、安東將軍,經營徐州也有些時間,底下還有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徐州又被他經營得頗為富庶,即使曹操也頗為忌憚。
第二位便是劉備,他乃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因其父劉弘早亡,與母親織席販履為業,生活過得十分辛苦,但他曾與公孫瓚等人一起拜入九江太守盧植門下,這會兒也因同窗情誼,投奔已經發跡的公孫瓚,公孫瓚給了劉備一個別部司馬的位置給劉備,同時讓他屯駐高唐。
傳聞劉備能與普通百姓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分高低貴賤,以德服人,深受麾下士卒與百姓的愛戴。
至於單經不過是公孫瓚的部下,實力最弱,沒有什麽存在感。
曹操分析了一遍後,決定先將劉備擊敗,再收拾陶謙和單經。
在打發了袁紹使者許攸後,曹操便召來麾下將領共議戰事,張墨聽完曹操的想法後,有些好奇的提出疑問,為何不選最弱的單經亦或者最強的陶謙呢,偏偏選了排在中間的劉備?
曹操微微一笑解釋道:“陶謙有自己的地盤,又手握重兵,最難對付,而單經雖弱卻是公孫瓚部下亦不好對付,唯有劉備既沒有地盤,又沒有重兵在手,更不是公孫瓚的部下,打他最為合適。”
張墨聽完之後,頗覺有理,爾後大軍開拔,趕赴高唐,曹操早早的派斥候去刺探軍情,幾乎將劉備的信息摸了個透徹。
劉備麾下士卒數量雖多,但卻不精,唯有貼身精銳白毦兵最為強悍,且劉備麾下有兩員大將頗為惹眼,一為關羽,另一名為張飛,有傳聞他們三人曾結拜為異性兄弟,真假未知。
對於劉備這樣以‘仁義’著稱的人,張墨也有些好奇,他總覺得劉備是否真的能如傳聞所說般仁義?還是裝模作樣的偽君子。
在得知了劉備的相關情報後,曹操立即下令全軍急速前進,以最快速度奔襲高唐,用最快的速度將劉備擊敗。
屯駐高唐的劉備沒想到曹操會來得如此之快,在曹軍兵臨城下時,劉備發現麾下士卒如無頭蒼蠅般四處亂跑,即使有張飛與關羽兩員猛將都止不住亂竄的士卒。
曹操看了一眼高唐縣城,胸有成竹的下令道:“圍住城,先耗他一會兒。”
劉備站在女牆上看著曹軍將高唐縣城團團圍住,當即眉頭大皺,有些犯難。
“將軍,俺願帶五百精銳去破了此僚。”關羽跨步上前請命道。
劉備沉吟一聲道:“也好,你帶人出城去試探一番,看看他曹孟德是何實力。”
“喏。”關羽立即轉身離去,帶了五百精銳出城,關羽一馬當先,帶著五百精銳衝向曹操中軍所在位置。
“末將夏侯惇願為主公拔得頭籌。”一名矯健的小將在曹操一旁請命道。
曹操點頭準許,夏侯惇立即提刀上馬,也有一撥曹軍隨之而去。
關羽與夏侯惇在兩軍陣前對壘,均是橫刀立馬,相視而立。
張墨看了一眼關羽的模樣,當即暗歎一聲:此乃真漢子。
夏侯惇匯到指著關羽道:“來將何人,報上名來?”
對麵的關羽不屑一顧道:“你即將做我刀下之鬼,何須知曉姓名?”
夏侯惇聽到關羽如此輕視他,當即拍馬上前,持刀劈斬,而關羽也催動胯下戰馬上前,兩人立即戰到一處,交手起來後才發現不分上下,戰了十幾個會合後,關羽一個虛晃以後便撥轉馬頭往迴走。
“哪裏走。”夏侯惇拍馬就想追趕,一直關注戰場的張墨暗叫不妙。
果不其然夏侯惇剛追到關羽身後就被一記迴馬刀斬落於馬,隨後關羽便帶著五百精銳衝殺過來。
夏侯惇有些羞愧的從地上爬起來,他剛才並沒有被斬傷,隻不過關羽的迴馬刀力道很重使得他墜下馬而已。
這會兒關羽帶著五百精銳衝擊而來,夏侯惇立即重新翻身上馬衝向關羽,而這時曹操也下令身處左翼的張墨出擊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