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吳益之的一番分析後,常文厚看上去已經冷靜下來。雖然內心深處的憤怒仍舊沒有徹底消除,但他卻知道吳益之所說不無道理。
現在賊軍到底是如何攻克天雄關的、已經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對方得到了林昌鶴的投靠,並且占領了劍閣縣,這就說明潼郡官府已經失去了對轄地內的控製權。
白袍軍在江州的戰績常文厚不是沒有聽說過,但他當時隻是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去評判,自然不會把對方放在心上。
而且江州的轄地麵積雖然要比益州廣上一些,但涪城的官軍戰力與之卻不可同日而語。基於此,常文厚在私下裏甚至常常對下屬嘲笑趙遷翰,戲稱其為飯桶刺史。
然而,他此刻是再也笑不出來了。
一想到白袍軍三月之內、橫掃江州的戰績,常文厚的心就徹底沉了下來。身處局內人的他很明白,若是沒有虎視眈眈的羌人,官軍想要消滅對方不是問題,隻是時間的多寡罷了。
可這個想法畢竟隻是幻想。
現在常文厚麵臨的抉擇是,一旦貿然調兵過去潼郡平叛,涪江對麵的羌人無疑會惡狠狠地撲過來,到時他拿什麽去抵擋?
而若是選擇坐視不管,白袍軍就會逐一侵吞各郡縣,讓對方有了這個壯大自身的機會,再想將其消滅,還有可能嗎?
出兵也不行,不出兵也不行,陷入兩難之境的情況下,常文厚一時之間,竟不知益州到底該何去何從。
額頭擠成了個川字的常文厚,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個兩全之策來,隻覺得有些頭暈目眩。他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身體已然是大不如前了。
“稟刺史大人,而今尚有一策可行。”
吳益之和常文厚一樣,先前得到消息的時候,也在為這兩難的抉擇而苦惱,但經過剛才的一番分析下來,他忽然想到了一個應對之法,雖然還不是太完善,但總比眾人在此幹瞪眼強:
“派步軍前往平叛已是不現實了,而若是定縣的騎兵出現大規模調動,隻怕也瞞不過羌人。是以,為今之計,隻可趁賊軍尚未成勢之前,派少量騎兵先行將其拖住、遏製在劍閣附近。而後令各地官府加緊訓練、招募團練。並做兩手準備,火速派人前往寧州求援。
倘若一切順利,末將提領一千府城軍,匯集各地官軍、團練將賊人合圍在潼郡,畢其功於一役!”
步軍行軍太慢,又容易遭到伏擊,一旦步騎兼有,無疑又會嚴重拖慢大軍的速度。
而若是派少量的騎兵先行拖住賊人,使其不能出劍閣一步,之後靠各地自身的兵力,加上招募的團練匯集成一支平叛大軍就不同了。
這樣即可瞞過羌人,況且就算他們得到消息也沒有多少空子可鑽。隻要團練的招募、訓練完畢,吳益之將其整合,抑或拖到寧州的援兵抵達,做到這兩件事的任何一件,平定叛亂將不再是問題。
此法既兼顧了益州的邊防,又沒有坐視賊人肆虐,隻是平定叛亂的時間有點長罷了,畢竟招募團練怎麽也得耗費十天八天的,再將其整合也需要數天的功夫。然而,這是吳益之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也隻能如此了。”
經過短暫的思考,苦無對策的常文厚也隻得點頭。
稍加商議後,兩人就敲定了此次平叛的計劃,具體是從定縣抽調五百騎兵,再從城內的世家中募集出五百,火速趕往潼郡,不求建功,也避免與賊軍正麵交鋒,隻在對方行軍、攻城時進行偷襲,或擊其糧草輜重、或擾其後方,用機動的優勢令其不得寸進。
從刺史府裏走出來後,不到四十五歲就做了安西將軍的吳益之,展現出了他不凡的一麵,相應調令以及各種戰前的準備,正在有序不紊的快速實施。
聯絡世家富商則由常文厚親自出麵,在敵我雙方都需要時間的情況下,涪城官府的文武官員們全都堅信,己方絕對能將這夥叛賊剿滅。
………
*
在白袍軍出山,震動了整個益州官場的時候。
遠在千裏之外的揚州,一條足以讓魏國朝野上下顫三顫的情報被各方密探得知、隨即瘋狂地開始在各地傳播。
三月二十日,燕複稱王立國,號大燕,建都餘暨,並發布討魏檄文、詔告四海。而後又封葛東來為征東將軍、不日將揮師百萬,進軍建康,恢複前朝神器。
值此時,魏朝開國至今,燕複先各路叛軍、建立了第一個政權。這條消息,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以疾如雷電的速度,傳遍了魏國全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燕複自立為王的這件事,在震驚朝野的同時,也令朝廷中樞的諸公、包括魏帝上官顯的顏麵盡失。
但是,其中所代表的意義,很快就讓他們意識到,現在態勢的嚴峻程度,已經不僅僅是顏麵的問題了。
一旦有人起了頭,而朝廷又不能盡快將其剿滅,屆時還不知道有幾人效仿稱王。
這絕非是危言聳聽,而是眾位元從重臣經過深思熟慮的商討結果!
他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條消息一旦傳至北方諸國,無疑是往幹柴堆裏扔下一顆火星,本就蠢蠢欲動的對方,一定會提前出兵進犯邊界。
雖說燕複號稱百萬之眾,但戰力絕對強不到哪去。然而,即便如此,燕複的存在,就像往魏帝上官顯的心頭裏、狠狠地紮下了一根刺。
可偏偏,魏國在短暫的時間內,已經沒有更多的兵力可調往揚州平叛了。
早早下了朝、陰沉著仿佛能擠出水的臉、迴到甘露殿的書房、看完奏疏後,上官顯終於再也按耐不住,直接將手中的奏疏狠狠擲在地上,怒聲咆哮道:
“都是逆賊!朕要將這群逆賊千刀萬剮,剁成肉泥!”
見到皇帝大發雷霆,書房內的所有重臣皆是膽戰心驚,被召來議事的他們雖早有預料,但此刻仍是不免有些惶惶,那些後台不硬、膽子又小的,甚至連忙跪下請求皇帝息怒。
但這一次的事情太過惡劣,怒火大盛的上官顯,又豈是這般輕易就能平息?
隻見上官顯拿起龍案上的茶杯,用力將其一摔,再把案上的所有奏疏全都掃落,看這副架勢,估計若不是龍案太重,隻怕他就要當場將其掀翻了。
也難怪上官顯會如此盛怒,一夥被禁衛軍剿滅的反賊,不過就是逃了個把賊首,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對方就再度拉起一支反軍,並自立為王了!
足足咆哮了半刻鍾後,病情還沒有徹底養好的上官顯,再次吐血昏厥。見此情景,書房內的眾臣登時都被嚇壞了,趕緊著急忙慌的圍了上去。
坐在地上抱著皇帝的吳守哲,用與他那老邁之軀不符的聲音,大吼了一句:
“快傳太醫!”
經過吳益之的一番分析後,常文厚看上去已經冷靜下來。雖然內心深處的憤怒仍舊沒有徹底消除,但他卻知道吳益之所說不無道理。
現在賊軍到底是如何攻克天雄關的、已經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對方得到了林昌鶴的投靠,並且占領了劍閣縣,這就說明潼郡官府已經失去了對轄地內的控製權。
白袍軍在江州的戰績常文厚不是沒有聽說過,但他當時隻是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去評判,自然不會把對方放在心上。
而且江州的轄地麵積雖然要比益州廣上一些,但涪城的官軍戰力與之卻不可同日而語。基於此,常文厚在私下裏甚至常常對下屬嘲笑趙遷翰,戲稱其為飯桶刺史。
然而,他此刻是再也笑不出來了。
一想到白袍軍三月之內、橫掃江州的戰績,常文厚的心就徹底沉了下來。身處局內人的他很明白,若是沒有虎視眈眈的羌人,官軍想要消滅對方不是問題,隻是時間的多寡罷了。
可這個想法畢竟隻是幻想。
現在常文厚麵臨的抉擇是,一旦貿然調兵過去潼郡平叛,涪江對麵的羌人無疑會惡狠狠地撲過來,到時他拿什麽去抵擋?
而若是選擇坐視不管,白袍軍就會逐一侵吞各郡縣,讓對方有了這個壯大自身的機會,再想將其消滅,還有可能嗎?
出兵也不行,不出兵也不行,陷入兩難之境的情況下,常文厚一時之間,竟不知益州到底該何去何從。
額頭擠成了個川字的常文厚,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個兩全之策來,隻覺得有些頭暈目眩。他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身體已然是大不如前了。
“稟刺史大人,而今尚有一策可行。”
吳益之和常文厚一樣,先前得到消息的時候,也在為這兩難的抉擇而苦惱,但經過剛才的一番分析下來,他忽然想到了一個應對之法,雖然還不是太完善,但總比眾人在此幹瞪眼強:
“派步軍前往平叛已是不現實了,而若是定縣的騎兵出現大規模調動,隻怕也瞞不過羌人。是以,為今之計,隻可趁賊軍尚未成勢之前,派少量騎兵先行將其拖住、遏製在劍閣附近。而後令各地官府加緊訓練、招募團練。並做兩手準備,火速派人前往寧州求援。
倘若一切順利,末將提領一千府城軍,匯集各地官軍、團練將賊人合圍在潼郡,畢其功於一役!”
步軍行軍太慢,又容易遭到伏擊,一旦步騎兼有,無疑又會嚴重拖慢大軍的速度。
而若是派少量的騎兵先行拖住賊人,使其不能出劍閣一步,之後靠各地自身的兵力,加上招募的團練匯集成一支平叛大軍就不同了。
這樣即可瞞過羌人,況且就算他們得到消息也沒有多少空子可鑽。隻要團練的招募、訓練完畢,吳益之將其整合,抑或拖到寧州的援兵抵達,做到這兩件事的任何一件,平定叛亂將不再是問題。
此法既兼顧了益州的邊防,又沒有坐視賊人肆虐,隻是平定叛亂的時間有點長罷了,畢竟招募團練怎麽也得耗費十天八天的,再將其整合也需要數天的功夫。然而,這是吳益之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也隻能如此了。”
經過短暫的思考,苦無對策的常文厚也隻得點頭。
稍加商議後,兩人就敲定了此次平叛的計劃,具體是從定縣抽調五百騎兵,再從城內的世家中募集出五百,火速趕往潼郡,不求建功,也避免與賊軍正麵交鋒,隻在對方行軍、攻城時進行偷襲,或擊其糧草輜重、或擾其後方,用機動的優勢令其不得寸進。
從刺史府裏走出來後,不到四十五歲就做了安西將軍的吳益之,展現出了他不凡的一麵,相應調令以及各種戰前的準備,正在有序不紊的快速實施。
聯絡世家富商則由常文厚親自出麵,在敵我雙方都需要時間的情況下,涪城官府的文武官員們全都堅信,己方絕對能將這夥叛賊剿滅。
………
*
在白袍軍出山,震動了整個益州官場的時候。
遠在千裏之外的揚州,一條足以讓魏國朝野上下顫三顫的情報被各方密探得知、隨即瘋狂地開始在各地傳播。
三月二十日,燕複稱王立國,號大燕,建都餘暨,並發布討魏檄文、詔告四海。而後又封葛東來為征東將軍、不日將揮師百萬,進軍建康,恢複前朝神器。
值此時,魏朝開國至今,燕複先各路叛軍、建立了第一個政權。這條消息,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以疾如雷電的速度,傳遍了魏國全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燕複自立為王的這件事,在震驚朝野的同時,也令朝廷中樞的諸公、包括魏帝上官顯的顏麵盡失。
但是,其中所代表的意義,很快就讓他們意識到,現在態勢的嚴峻程度,已經不僅僅是顏麵的問題了。
一旦有人起了頭,而朝廷又不能盡快將其剿滅,屆時還不知道有幾人效仿稱王。
這絕非是危言聳聽,而是眾位元從重臣經過深思熟慮的商討結果!
他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條消息一旦傳至北方諸國,無疑是往幹柴堆裏扔下一顆火星,本就蠢蠢欲動的對方,一定會提前出兵進犯邊界。
雖說燕複號稱百萬之眾,但戰力絕對強不到哪去。然而,即便如此,燕複的存在,就像往魏帝上官顯的心頭裏、狠狠地紮下了一根刺。
可偏偏,魏國在短暫的時間內,已經沒有更多的兵力可調往揚州平叛了。
早早下了朝、陰沉著仿佛能擠出水的臉、迴到甘露殿的書房、看完奏疏後,上官顯終於再也按耐不住,直接將手中的奏疏狠狠擲在地上,怒聲咆哮道:
“都是逆賊!朕要將這群逆賊千刀萬剮,剁成肉泥!”
見到皇帝大發雷霆,書房內的所有重臣皆是膽戰心驚,被召來議事的他們雖早有預料,但此刻仍是不免有些惶惶,那些後台不硬、膽子又小的,甚至連忙跪下請求皇帝息怒。
但這一次的事情太過惡劣,怒火大盛的上官顯,又豈是這般輕易就能平息?
隻見上官顯拿起龍案上的茶杯,用力將其一摔,再把案上的所有奏疏全都掃落,看這副架勢,估計若不是龍案太重,隻怕他就要當場將其掀翻了。
也難怪上官顯會如此盛怒,一夥被禁衛軍剿滅的反賊,不過就是逃了個把賊首,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對方就再度拉起一支反軍,並自立為王了!
足足咆哮了半刻鍾後,病情還沒有徹底養好的上官顯,再次吐血昏厥。見此情景,書房內的眾臣登時都被嚇壞了,趕緊著急忙慌的圍了上去。
坐在地上抱著皇帝的吳守哲,用與他那老邁之軀不符的聲音,大吼了一句:
“快傳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