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白袍軍於大巴山脈中練陣之時。


    江州的叛亂平定、賊軍在徐州還有同黨的消息,幾乎被一前一後傳到了建康。


    禁衛軍親自出馬,平定叛亂自然是易如反掌。在絕對的實力麵前,賊人就是有再多的陰謀詭計也是枉然。


    戰局也正如太尉劉德預料的那樣,跟城內的世家取得聯係後,一夜之間,禁衛軍僅付出了兩百餘人的陣亡,就輕而易舉的攻破豫章,奪迴了這座落於賊手的城池。


    隨著叛亂平定的消息在建康城傳開,整個朝廷上下都為之鬆了口氣。


    這場叛亂雖然被牢牢的限製在江州境內,但其展現出的勢頭太過驚人,現在被及時平定,總算是解決了一個隱患。雖說賊首逃掉了,但大亂已經被平息,諒其也掀不起什麽風浪。劉德此刻甚至都已經開始給功臣們擬定賞賜了。


    但是,朝廷眾臣的喜悅也僅僅隻持續了半日不到。


    白袍軍的同黨,將於上元節在徐州琅琊、東海起兵響應的消息,讓準備過個好年的朝臣們,再度愁眉不展了起來。


    監察司的監察使嚴炳在被皇帝痛斥、戰戰栗栗的迴去後,當即招來了探事司的精幹察子,命其連夜奔赴徐州暗查。


    盡管皇帝和嚴炳都知道,這份情報和隨之送來的數封密信其真實性還有待商榷,可就是抱著防患於未然的想法,他們也不得不去調查。


    有江州的叛亂在前,若是徐州再亂……


    嚴炳很明白,北方諸國是絕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時機的!到時魏國外有強敵、內有巨患……


    此事的嚴重性和後果,他甚至都不敢去想!


    所以,嚴炳寧信其有、也不敢信其無!


    不僅僅是探事司的精幹密探先行,出於未雨綢繆的考慮,太尉劉德已經下令,調動瀕臨徐州的豫州騎兵。


    同時,先前參加豫州大戰、還沒返迴駐地的揚州騎兵,也就地停止前進,直接掉頭折返,和豫州騎兵對徐州形成夾擊之勢。


    然而,令魏帝上官顯更加惱怒的消息還在後頭。


    鴻幫固然被消滅,豫章也光複了,但其賊首、以及白袍賊軍的主力,卻提前往西逃竄了。禁衛軍一直追到荊州的竹山鎮,最終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賊軍消失在山中。


    為此,魏國不得不命令右武衛禁軍常駐在長寧縣,防止賊軍重新殺出來。


    先前擅自動用禁衛軍、並且隱瞞朝內眾臣、以及皇室成員之舉,餘波還未散去,到現在仍有人拿此事攻訐劉德,雖然都被壓了下去,可現在又傳出賊軍主力逃了。雖說誰都知道躲進山裏等於慢性死亡,但沒能當場剿滅,仍舊引來了諸多指責。


    一些不熟悉大巴山脈的文臣,甚至懷疑賊軍的餘孽會穿過此山,流竄進西麵的益州!


    一個江州被禍害,就已經夠魏國受的了。若是益州再度生亂,魏國在將會失去對西麵的所有控製權。


    盡管這些攻訐緊接著就被實據反駁,但迫於壓力,劉德也不得不專門發了一道公文送往益州,提醒益州刺史小心大巴山脈有可能會竄出流賊餘孽。


    不過,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基本上也就平息下來了。幾乎所有的魏國官員都覺得,或許還有波折,但大局已定。


    然而,沒有人知道,一場規模比江州之亂更大、甚至有席卷魏國半壁江山之勢的叛亂,即將被監察司的一名小小密探頭目所引發。


    ……


    *


    徐州,東海郡。


    相傳兩千年前,虞苜將天下劃為九州三十六城,分別按照三十六天罡星取名。


    而今的五鬥米道也用其意,劃分出了三十六治,對應三十六天罡星。


    三十六治又分上十二治、中十二治、下十二治;上、中、下對應的都是十二地支。


    自魏國衰落,正值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之時,五鬥米道第一任教主杜子恭,假借神靈庇佑之托詞,以道民命籍製度,取代了朝廷的戶籍製;以宗教道德作為教民的行為規範;以征收信米的方式,取代了官府稅收,逐步使五鬥米道成為政孝合一的宗教組織。


    與此同時,其治教區表麵上雖倡導平抑物價,講究誠信,開拓鹽井,興修水利,勸課農桑,解決教民的溫飽問題,但實際上卻是披著民間宗教的外衣,行使著政權的作用。


    在三十六治中,東海郡正是其中的一治,也是上十二治之一。


    而名義上為東海郡富商身份的朱季高,正是東海治的祭酒。


    作為被五鬥米道重點滲透的區域,東海郡早在幾十年前,就陸續有大批信徒加入了五鬥米道。到了最近這幾年,可以說除了琅琊之外,幾成了五鬥米道的核心勢力範圍。


    僅僅朱季高所在的天機上寅東海治之下,就有超過萬名的信徒,也稱為鬼卒,意為初學道者。


    而東海治表麵披著修道外衣、暗地裏卻習武訓練的道民,內部又稱為天兵,數量也超過了一千!


    由於東海郡官府的統治力度,受到了無形的嚴重抵製,以至於很多百姓隻知五鬥米道,不知官府。平日裏就算犯了事,也會找五鬥米道的祭酒裁決,很少會想到去找官府。


    對於統治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然而,幾十年來下來,這種行為在東海郡已是司空見慣。地方官府被滲透嚴重,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普通的百姓更是隱隱地把這種行為,當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絲毫不覺有任何的不妥之處。時間一長,就連五鬥米道的人,都覺得這些事務就該他們管。


    ……


    探事司的察子頭目馬朗君,早在三天前就已經帶著人秘密潛入東海郡了。


    馬朗君打探到關於朱季高的情報,跟往日地方官府上報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完全不同。朱季高背後那股龐大的、根深蒂固的勢力,讓他深深的感到了震驚。


    哪怕監察司中已經有關於五鬥米道的記錄,但其評價跟他如今的親眼目睹、親耳所聞,差了何止千百倍。


    然馬朗君不知道的是,幾年前他勘察地方的時候,五鬥米道尚未完成布局,信徒骨幹的行事還很周密隱蔽。到了最近,五鬥米道的起義準備已經接近完成。加上江州的叛亂,讓教主孫靈秀下了決心,要加快推進。


    這兩個因素,導致五鬥米道在東海郡的舉動,驟然張揚了很多。這才讓潛入暗查的馬朗君、及其手下密探嚇得毛骨悚然。


    雖然查出的僅是冰山一角,可就算隻有這些,也足以讓馬朗君意識到,五鬥米道,是一個比江州叛亂還要大的巨患!


    六百裏加急的奏報,被驛使通過沿途驛站,接二連三的送達建康。


    然而,馬朗君終究還是低估了東海郡百姓的排外。


    身為魏都人的他,縱然已經喬裝打扮過,但那一口官話,仍舊引起了一些本地五鬥米道信徒的懷疑。


    如果僅僅隻是這樣,那問題也不算大,畢竟從表麵上看,馬朗君和他的手下,跟其他外地商人差不多,每天除了喜歡東逛西晃,時不時買點東西,也沒什麽特別可疑之處。


    真正引起五鬥米道信徒注意的是——馬朗君操之過急的行為。


    馬朗君自覺已經掌握了部分情況後,隨即連夜登門拜訪了東海郡太守!


    這本無可厚非,畢竟就算朝廷已經未雨綢繆、正往徐州調動大軍,但想要徹底平定叛亂,仍得需要本地官府的協助。


    隻可惜,馬朗君的這次拜訪,被五鬥米道安插在太守府的仆役探知了。


    “賊軍還有同黨……朱季高……”


    偷聽了馬朗君與東海郡太守談話的仆役大吃一驚,當即冒著暴露的風險、不顧一切地將消息送了出來。


    接到示警的朱季高登時大驚失色,一邊立刻召集治下的道民,一邊派人將敗露之事,緊急傳迴了琅琊城。


    由於事關重大,這份情報星夜兼程、以不亞於六百裏加急的速度傳迴了琅琊。


    不計代價的連換了數名騎手、累趴下了數匹好馬後,消息終於送進了靜極觀。


    此時,已經是正月十二的子時。


    剛睡下不久的孫靈秀,連同左天師盧於先、右天師徐道輔、數名祭酒,一並被叫醒。


    “吾教準備發動起義之事,被監察司得知,朝廷已調派大軍趕來徐州?”


    這個驚天惡訊,讓孫靈秀難以再維持自己教主的出塵形象,頓時是又驚又怒。


    五鬥米道確實已經基本做好準備,但並不代表隨時就能發動起義了。不僅需要提前協調,還得等待一個合適的外部時機。誰曾想,自家還沒發動,朝廷就已經不知道從哪得了消息,搶先動手了。


    “何人壞吾大事!”


    來迴度步的孫靈秀,忍不住在心裏暗罵起來,恨不得將壞事的人抽筋扒皮。


    突然,孫靈秀想到了之前朱季高上報治下的兩名密探斷了聯係,他覺得這兩名探子很有可能落入了監察司的手中。


    也許,這正是自己謀劃敗露的原因……


    可現在想這些都已毫無意義了,自己該如何應對朝廷的動作,才是重中之重!


    一時間,來迴度步的孫靈秀,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個折中之法,以應對當下的局麵。


    “何至於此啊!”


    徐道輔也是大感蹊蹺,江州的叛亂才剛剛平息,又有豫州大戰在前,這時候魏國理應止戈休養才對。就算真的聽到風聲,在自家沒有異動的情況下,朝廷也應該以拖延、綏靖為主,怎麽可能立即就不惜代價動兵?


    倘若自家本沒有立即造反的決心,被這麽一逼,隻怕也要反了。


    如此淺顯的道理,難道朝廷的袞袞諸公想不出?


    徐道輔怎麽想也想不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塑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鍇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鍇礎並收藏塑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