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盡管潘金蓮感到有點戀戀不舍武鬆,武鬆卻不想惹人閑話,就勸潘金蓮早點好好休息,兩人分別。
不說潘金蓮迴到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一會兒拿起那隻鴛鳥看看,一會兒又拿起那本拳譜翻翻,心中既甜蜜又彷徨,腦海裏全是武鬆的影子,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武鬆告別潘金蓮,見哥哥和馬車夫兩人共同的房間已經熄燈了,便沒有再打擾,自迴房間,卻不立即入睡,還是先繼續修煉《達摩心經》。
修煉這種高深武功,有點像是學下象棋,開始是學會,學會之後感到很長時間難以提高,但突然有一天就會發現自己的水平有所提升了,到了一個新的層次,然後又會繼續長期感到在這個層次上徘徊,直到有一天又突然發現自己水平上了新的層次。
現在,武鬆修煉《達摩心經》,就是這種暫時感覺不到有什麽新的進步的狀況。不過,武鬆知道,滴水穿石,久久為功。《達摩心經》不僅是傳說中的三大奇書之一,而且事實已經證明,武鬆修煉此功威力巨大,因此他更舍不得耽擱。
修煉了一會《達摩心經》,武鬆收工,又拿出那本大『奸』臣蔡京和童貫都十分覬覦的《司徒遺書》來。
這本書,他殺死馬奎後奪到手中已經好些天了。但一路上旅途奔波,並沒有來得及細看。今晚難得在旅館裏安歇,借著燈光,便翻看起來。
然而,打開書,武鬆才發現自己作為穿越者,要看懂這本書,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司徒遺書》乃是用從前的文字書寫的,又是文言文,作為生活在現代白話語境中的穿越者,要完全看懂這本書,還是得花一番苦工。
不過,武鬆並不擔心下苦工。他努力辨識著書上的文字,推敲著文字的意義,讀了開頭幾頁,不禁心中欣喜異常。
這確實是一本奇書!
書中開頭幾頁,作者崔浩就開宗明義,說明這本書是他一生輔佐北魏三帝智慧謀略的總結。
這幾頁像是全書的序言,崔浩在其中自述了個人的一些情況。他出生於北方第一世族之家,祖上累世為官,父親崔玄伯曾仕前秦、北燕,後仕北魏,任北魏吏部尚書、天部大人、白馬公。崔浩從小受到良好的儒家傳統教育,愛好文學、博覽經史,同時還兼學天象陰陽和百家之言。20歲時就擔任了北魏朝廷的直郎、給事秘書、著作郎等官職。
崔浩先後仕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參與軍國大計,其所謀無不遂,所行無不克,為北魏統一北方建立了卓越功勳,堪稱為當時“第一流的軍事謀略家”。
尤其讓武鬆驚喜的是,在自述中,崔浩竟然直言不諱,表示他根本瞧不起諸葛亮。崔浩在文中直言,諸葛亮的戰略眼光其實不咋樣,初出茅廬向劉備獻策三分天下,一開始就存在了偏安思維,是錯誤的戰略。
文中言:“夫亮之相劉備,當九州鼎沸之會,英雄奮發之時,君臣相得,魚水為喻,而不能與曹氏爭天下,委棄荊州,退入巴、蜀,誘奪劉璋,偽連孫氏,守窮崎嶇之地,僭號邊夷之間。此策之下者,可與趙他為偶,而以為管、蕭之亞匹,不亦過乎?”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諸葛亮輔佐劉備,不與曹『操』爭奪,卻主動離開戰略要地荊州,去偏僻的巴蜀,實在是下策,“此策之下者”。諸葛亮自比管仲蕭何,這太過分了!
崔浩不僅瞧不起諸葛亮的政治謀略,也瞧不起諸葛亮的軍事謀略。
他在序文中還說:“且亮既據蜀,恃山葜固,不達時宜,弗量勢力。嚴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負能,高自矯舉。欲以邊夷之眾,抗衡上國。出兵隴右,再攻祁山,一攻陳倉,疏遲失會,摧衄而反。後入秦川,不複攻城,更求野戰。魏人知其意,閉壘堅守,以不戰屈之。知窮勢盡,憤結攻中,發病而死。由是言之,豈合古之善將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者乎?”
什麽意思呢?就是崔浩批評諸葛亮出兵位置不對。蜀國不過是蕞爾小國,與龐大的上國魏國對抗,本來就沒有勝算,又加上軍事謀略失誤,更加雪上加霜。例如出兵隴右,攻打祁山和陳倉,都失敗,進入秦川後,又不攻占城池,企圖與魏國的主力軍決戰,“不複攻城,更求野戰”,魏國偏偏不出戰,壁壘固守,長期耗費蜀軍,“以不戰屈之”。崔浩認為諸葛亮是憂急而死的,“憤結攻中,發病而死”。
武鬆讀懂了這些話的基本意思,心中大喜。為什麽大喜呢?
因為,諸葛亮在後世人的心目中,簡直是智慧和謀略的代言人,其自比管仲和蕭何,而在民間的名聲比管仲和蕭何還大得多。但是,崔浩卻敢於瞧不起他,而且有理有據地指出了諸葛亮的諸多不足。
若是一般的人這麽說諸葛亮,可能是故意標新立異,狂妄自大,但崔浩這麽說,就是很有根據的了。因為,崔浩本身就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在南北朝那樣的『亂』石之中,輔佐北魏三代皇帝,攻城略地,開疆拓土,統一北方,建立了超越諸葛亮的功勳。他瞧不起諸葛亮,絕對是有足夠自信的。
那武鬆高興什麽呢?
武鬆高興的就是,崔浩既然敢於瞧不起諸葛亮,說明他的政治軍事等謀略智慧比起諸葛亮還要高明,而這樣的智慧都記載在《司徒遺書》當中。現在,《司徒遺書》落入武鬆之手,武鬆若學習了其中的智慧謀略,就算趕不上崔浩本人,那也一定會是非常了不起的吧?
記得穿越前書中所寫的那個武鬆,雖然能夠在景陽岡打死老虎,但也不過是有過人的力氣而已,總體來說隻是一介武夫。
現在,武鬆修煉《達摩心經》,如果有成,武功肯定會高過穿越前書中所寫的那位前身,而學習《司徒遺書》,更會使得武鬆精通政治軍事謀略,那他豈非將是文武雙全的全才?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武功很重要,謀略更重要。有武功可以橫行江湖,有謀略才能出人頭地、出將入相!
雖然,現在的武鬆還在逃亡之中,前途未卜,為著給哥哥和潘金蓮找個安全的落腳之所,不得不像前世書中所寫的那樣,前去投奔素不相識的柴進。但是,如果武鬆將來武功修煉有成,又精通了政治軍事謀略,那麽,在這個時代,他的未來必將是所向無敵、一篇輝煌!
再如果,未來他若還能取代宋江,得到那本《玄女真經》,學會行軍打仗的非凡本事,那時的武鬆,簡直會是有武功、精謀略、會兵法的完人!
他會碾壓一切!
不說潘金蓮迴到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一會兒拿起那隻鴛鳥看看,一會兒又拿起那本拳譜翻翻,心中既甜蜜又彷徨,腦海裏全是武鬆的影子,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武鬆告別潘金蓮,見哥哥和馬車夫兩人共同的房間已經熄燈了,便沒有再打擾,自迴房間,卻不立即入睡,還是先繼續修煉《達摩心經》。
修煉這種高深武功,有點像是學下象棋,開始是學會,學會之後感到很長時間難以提高,但突然有一天就會發現自己的水平有所提升了,到了一個新的層次,然後又會繼續長期感到在這個層次上徘徊,直到有一天又突然發現自己水平上了新的層次。
現在,武鬆修煉《達摩心經》,就是這種暫時感覺不到有什麽新的進步的狀況。不過,武鬆知道,滴水穿石,久久為功。《達摩心經》不僅是傳說中的三大奇書之一,而且事實已經證明,武鬆修煉此功威力巨大,因此他更舍不得耽擱。
修煉了一會《達摩心經》,武鬆收工,又拿出那本大『奸』臣蔡京和童貫都十分覬覦的《司徒遺書》來。
這本書,他殺死馬奎後奪到手中已經好些天了。但一路上旅途奔波,並沒有來得及細看。今晚難得在旅館裏安歇,借著燈光,便翻看起來。
然而,打開書,武鬆才發現自己作為穿越者,要看懂這本書,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司徒遺書》乃是用從前的文字書寫的,又是文言文,作為生活在現代白話語境中的穿越者,要完全看懂這本書,還是得花一番苦工。
不過,武鬆並不擔心下苦工。他努力辨識著書上的文字,推敲著文字的意義,讀了開頭幾頁,不禁心中欣喜異常。
這確實是一本奇書!
書中開頭幾頁,作者崔浩就開宗明義,說明這本書是他一生輔佐北魏三帝智慧謀略的總結。
這幾頁像是全書的序言,崔浩在其中自述了個人的一些情況。他出生於北方第一世族之家,祖上累世為官,父親崔玄伯曾仕前秦、北燕,後仕北魏,任北魏吏部尚書、天部大人、白馬公。崔浩從小受到良好的儒家傳統教育,愛好文學、博覽經史,同時還兼學天象陰陽和百家之言。20歲時就擔任了北魏朝廷的直郎、給事秘書、著作郎等官職。
崔浩先後仕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參與軍國大計,其所謀無不遂,所行無不克,為北魏統一北方建立了卓越功勳,堪稱為當時“第一流的軍事謀略家”。
尤其讓武鬆驚喜的是,在自述中,崔浩竟然直言不諱,表示他根本瞧不起諸葛亮。崔浩在文中直言,諸葛亮的戰略眼光其實不咋樣,初出茅廬向劉備獻策三分天下,一開始就存在了偏安思維,是錯誤的戰略。
文中言:“夫亮之相劉備,當九州鼎沸之會,英雄奮發之時,君臣相得,魚水為喻,而不能與曹氏爭天下,委棄荊州,退入巴、蜀,誘奪劉璋,偽連孫氏,守窮崎嶇之地,僭號邊夷之間。此策之下者,可與趙他為偶,而以為管、蕭之亞匹,不亦過乎?”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諸葛亮輔佐劉備,不與曹『操』爭奪,卻主動離開戰略要地荊州,去偏僻的巴蜀,實在是下策,“此策之下者”。諸葛亮自比管仲蕭何,這太過分了!
崔浩不僅瞧不起諸葛亮的政治謀略,也瞧不起諸葛亮的軍事謀略。
他在序文中還說:“且亮既據蜀,恃山葜固,不達時宜,弗量勢力。嚴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負能,高自矯舉。欲以邊夷之眾,抗衡上國。出兵隴右,再攻祁山,一攻陳倉,疏遲失會,摧衄而反。後入秦川,不複攻城,更求野戰。魏人知其意,閉壘堅守,以不戰屈之。知窮勢盡,憤結攻中,發病而死。由是言之,豈合古之善將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者乎?”
什麽意思呢?就是崔浩批評諸葛亮出兵位置不對。蜀國不過是蕞爾小國,與龐大的上國魏國對抗,本來就沒有勝算,又加上軍事謀略失誤,更加雪上加霜。例如出兵隴右,攻打祁山和陳倉,都失敗,進入秦川後,又不攻占城池,企圖與魏國的主力軍決戰,“不複攻城,更求野戰”,魏國偏偏不出戰,壁壘固守,長期耗費蜀軍,“以不戰屈之”。崔浩認為諸葛亮是憂急而死的,“憤結攻中,發病而死”。
武鬆讀懂了這些話的基本意思,心中大喜。為什麽大喜呢?
因為,諸葛亮在後世人的心目中,簡直是智慧和謀略的代言人,其自比管仲和蕭何,而在民間的名聲比管仲和蕭何還大得多。但是,崔浩卻敢於瞧不起他,而且有理有據地指出了諸葛亮的諸多不足。
若是一般的人這麽說諸葛亮,可能是故意標新立異,狂妄自大,但崔浩這麽說,就是很有根據的了。因為,崔浩本身就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在南北朝那樣的『亂』石之中,輔佐北魏三代皇帝,攻城略地,開疆拓土,統一北方,建立了超越諸葛亮的功勳。他瞧不起諸葛亮,絕對是有足夠自信的。
那武鬆高興什麽呢?
武鬆高興的就是,崔浩既然敢於瞧不起諸葛亮,說明他的政治軍事等謀略智慧比起諸葛亮還要高明,而這樣的智慧都記載在《司徒遺書》當中。現在,《司徒遺書》落入武鬆之手,武鬆若學習了其中的智慧謀略,就算趕不上崔浩本人,那也一定會是非常了不起的吧?
記得穿越前書中所寫的那個武鬆,雖然能夠在景陽岡打死老虎,但也不過是有過人的力氣而已,總體來說隻是一介武夫。
現在,武鬆修煉《達摩心經》,如果有成,武功肯定會高過穿越前書中所寫的那位前身,而學習《司徒遺書》,更會使得武鬆精通政治軍事謀略,那他豈非將是文武雙全的全才?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武功很重要,謀略更重要。有武功可以橫行江湖,有謀略才能出人頭地、出將入相!
雖然,現在的武鬆還在逃亡之中,前途未卜,為著給哥哥和潘金蓮找個安全的落腳之所,不得不像前世書中所寫的那樣,前去投奔素不相識的柴進。但是,如果武鬆將來武功修煉有成,又精通了政治軍事謀略,那麽,在這個時代,他的未來必將是所向無敵、一篇輝煌!
再如果,未來他若還能取代宋江,得到那本《玄女真經》,學會行軍打仗的非凡本事,那時的武鬆,簡直會是有武功、精謀略、會兵法的完人!
他會碾壓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