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天邊還透著黑。進山的土路上,兩輛警車閃著耀眼的警燈,那無聲且火紅的警燈染紅了車過的地方。
輪胎磨擦著山石礫粒,疾馳在山坳裏。車屁股後麵拖起一條長長的灰色尾巴,隨車而入,浸淫於還處在暮色的層層山巒之中。
黝黑的山頭直插墨藍色的夜空,遙遠的空際中還掛著些醉有寒意的星星,預示著寒冬的日漸逼近。山窩夾縫裏的墨城庵,跟往常一樣的平靜,偶爾不知誰家傳來幾聲家狗的叫聲,在山穀裏迴蕩,打破了小山村的寂靜。
李明存起了個大早,他是聽見牆上的老掛鍾打了五下鐺,才披衣下炕。到堂屋裏蹲下來,從鍋洞裏抓了把幹草,塞進灶堂裏,又壓了些柴禾。從中山裝的大口袋裏摸出一盒洋火,劃了幾下才點燃了灶堂中的引火,剩下的火柴根部順手點著手中剛剛卷起的紙煙。抽上兩口,覺得渾身熱乎乎地來了勁。又填了兩把細小的柴屑,站起身來拿起鍋台旁邊的豬食勺子,插進鍋裏攪拌著開始冒著熱氣的豬食。
走到院子裏,拎進兩個鐵皮桶。放在鍋台旁,放得很輕卻還是發出了聲響,鐵皮做的桶又是極容易發出聲響的。老伴王春蘭係著藍底白花的花布襖,從裏屋走出來。騰出手拉開了堂門的燈,杏黃的燈光一下子點亮了黑乎乎的灶房,小聲嘟囔道:“你不會拽開燈!弄出這麽大的動靜,夏陽還在睡覺呢?”李明存把豬食勺往桶裏一甩,“咣啷”一聲,吩咐說:“把豬喂喂,我到南嶺上看看。”王春蘭給氣得罵道:“你就光顧著你的破村主任吧,家裏的活你才幹了多少啊?說你兩句就煩了,喂個豬咋了?還累著你了?”“你就知道吵吵,真是個娘們!”李明存用手拉了拉肩膀上的中山裝,跨出堂門就向外走去。“活你不幹還嫌我吵吵……”王春蘭一肚子委屈,話裏帶著哭腔。
倆人的伴嘴打碎了院裏原本的寧靜,二道門口羊圈邊上爬著的黑狗,虎視旦旦朝李明存汪汪亂叫,似乎在幫著女主人爭論。睡在西間的李夏陽,從屋裏喊了一聲:“娘,你們就別吵了。好不容易迴來睡個懶覺,還讓不讓人困了?”王春蘭低下聲來,用袖口擦了擦眼角溢出的淚水,提起兩桶豬食順著東牆根的平房夾道向隔壁的院裏走去。“媽的,我讓你叫!”李明存朝著蹬地亂叫的黑狗踹了一腳,再想踹第二腳時,黑狗早已灰溜溜的鑽進羊圈裏頭,渾身一抺黑夾著中間那對圓溜溜的眼珠子,膽怯的望著眼前的男主人,依然低聲地吹著有點不服氣的哨音,全身緊縮在山羊後麵卻不敢造次。王春蘭望了他一眼,“狗叫關你啥事了,黑子不像你,還能看門呢?”“行了行了,我不跟你吵吵!”李明存把後背轉過去,又扭過頭來笑嘻嘻的陪著笑臉商量著,“孩他娘,待會給我做點吃的,我去趟鎮裏。”
“不伺候!”王春蘭沒好氣的拐進夾道裏。隔壁這家的堂屋,因多年失修再加上風吹雨淋,早已破爛不堪,破碎的青瓦早已遮掩不住裸露的房梁,像這種山腳根的危房在村裏是隨處可見。造成這些房屋無人管理的直接原因,是房主遷移城市或外地而遺留下的原因。近些年,隨著年輕人的不斷外遷,村裏基本形成了老弱病殘的局麵,因此整個村裏的工作也是讓這一村之長李明存所擔憂的。李明存的東鄰居,是他一個堂叔進城後留下來的,整個用山石砌成的房子,帶也帶不走,再說也沒什麽好帶走的。閑置下來的院子,李明存收拾了一下,就用山石壘起了兩個豬圈,還搞起了副業養殖。又把原先兩家的牆敲開了個側門,進出方便。俗話說,“小雪大雪不見雪,北風一開冷更冷。”眼看將進入寒冬季節,這今年最重要的一項自來水工程還沒有竣工,壓在李明存的心頭。村上常住人口才一百零九口,誰家有誰,李明存那真是閉上眼摸著家門也能說出誰家來。
誰家是老人,誰家有留守孩子,誰家有勞力,他是一清而楚。天寒地凍的,好不容易做通了全村四十二戶的工作,為集體也是為自家出工出力。話說李明存從父親手裏接過支書一職,少說也有二十幾年了,他的官齡跟兒子的年齡也差不多大。記得是在兒子三歲那年,換屆選舉時全村人把他推向村裏一把手,這一晃二十多年就過去了。選李明存當村主任,全村男女老少都投了讚成票,這也是在整個鐵山鎮裏村委換屆選舉中最簡單也是最好開展的一個村。更讓鎮上的領導放心而驚奇的是,他還是全鎮的村官選舉中唯一全票通過的村幹部。村裏的老少爺們隻所以把自己神聖的票投給李明存,是看中他的忠厚老實,在他父親李德貴當主任的時候,李明存就幫著村民做了好多好事。再說他也是墨城庵裏為數不多的有點知識的青年,他念過初中。雖然沒有畢業,但已是同齡人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小夥子一心想著老百姓,不選他還能選誰呢?剛上任那時,李明存確實興奮了幾天。
自己也上了村官,才二十八歲,比起父親要早了好些年。可李德貴的一句話,把李明存給打擊的不輕。老頭子告誡道:“別以為自己是村幹部了,就成天樂嗬嗬的攏不上嘴,有能耐多給鄉親們做點實事,想法子帶領村民發家致富,這才是本事!”就這一番話,從而給李明存校正了人生方向,當主任這麽多年來,雖沒帶領著鄉親們發家致富,但確實是有了大的改觀,日子一天一天的好過起來,也真的給鄉親們辦了幾件實事。李明存這個村官可不是好當的,原因是有一個特殊性。用鄉親們的話說,“墨城庵裏李主任,大小官銜一籮筐”。啥意思呢?別看村小,這村委建設一應俱全。村裏人口少,外麵又沒有人願意到這窮山溝溝裏來,經過鎮黨委研究決定,就把全村的所有工作的重任壓在了李明存的肩上。村裏的大大小小官職都由李明存自己擔著,村主任兼職村長,什麽婦女主任啦、民兵連長了都是他一人的,就連村裏的電工也得他來幹。
就為這事還特意送他到市裏去學了兩個月,還取得了一個勞動局頒發的初級電工證書。村裏的大小事,家務事全是他的。別看官帽不少,工資卻少得可憐。就像鎮上的書記當年說的那樣,明存啊,你看村裏的事務也少,現在財政又緊張。你就給國家節省一些吧,我們也不為難你,給你開一個半人的工資,就委屈你了。那個年代裏,誰還敢亂要求啥呢,上級領導說啥就是啥,執行就行了。不過碰上財政困難時,壓上個兩年三年的也是常有的事,市裏有時連教師的工資都拖欠,也就不奇怪了。就為李明存當村官的事,王春蘭沒少跟他吵過,幹了那麽多職務才領那麽幾個錢,還不如人家在外麵打工一年掙迴來的錢多,問題是還拿不到手,這不是要人命嗎?家裏的油鹽醬醋那個不需要錢啊,孩子上學動不動就迴來要錢,家裏周轉不開時,急得王春蘭就東借西湊先讓兒子拿著錢高興的去上學。王春蘭鼓動老伴辭職,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李明存的村委會沒了經費時,總是死皮賴臉的迴來“借”錢。長此以往,王春蘭就不幹了,老是埋怨道,工資一分拿不迴來不說,一年還從家裏往外貼很多錢。而李明存總是鄭重其事的說,“我是一名黨員,組織上信任我把整個村交給我,我有責任和義務把墨城庵帶好,否則我上對不起黨和國家,下對不起全村的鄉親們。你就看看眼前這幾年吧,雖然我沒帶領著全村人脫貧致富,但也確實幹了些實事吧!”這話不假,王春蘭也明白。自從丈夫接過公公手裏的村主任之後,電燈進了村,有的家裏也通了電話,有線電視也接入了每家每戶,如今這自來水也引進了山,這是李明存的功勞確實不假。王春蘭每次一提讓他辭官的事,李明存總是拿這些理由來搪塞。弄得王春蘭也沒有話說。是啊!都拿自己的行為跟黨和國家來比了,她再出麵製止豈不是拖丈夫的後腿嗎?李明存走出了自家的第三個門樓後,站在門前望著汓汓流淌的神仙河凝視了一會,他在盤算著這南北兩岸的自來水怎麽連接起來。
是架空?鋪河底?還是另想別的法子?跟李明存同住在神仙河北岸的隻有四戶人家,全都是李姓。除了閑置的兩三幢空房外,都是李明存的西鄰居。先說緊挨著的那家,戶主叫李德福,六十來歲,身體康健。跟老伴有幾分田地,老倆口自己還種了點菜園。大女兒在市裏,二女兒和小女兒都在韓國打工數年,聽說小日子過得都還挺滋潤。前兩年還超前的給倆位老人裝上了電話,每月向家裏掛幾個越洋電話說說話,每次迴來總會留給他們一些足夠用的錢。怪不得村裏人見到李德福,就不斷的誇讚他有三個好閨女,說比養兒子的還要好,你李老頭就光享清福嘍。
李德福總是笑眯眯,不管是農閑還是農忙,他隻要沒事就拎著那個褪了原色的牛皮馬紮子,到村委會門前的櫻樹底下。衝上壺上好的碧螺春,碰上誰就熱情地喊過來喝上兩碗。農閑時招唿幾個老頭下下棋打打撲克,人家忙的時候李德福也不會忙的,他又沒有地種又會忙什麽呢?泡壺茶,倒是給村裏忙著莊稼地的過路村民提供了茶水,其實這更是他的一份熱心。李德福能坐在大隊部門前喝水,還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他手裏有一把村委會招待屋裏的鑰匙。
是這麽迴事,李明存在不忙的情況下,就給在門口乘涼的老人們燒上開水泡壺茶,幾乎每天都會完成這燒水的必修課,而李德福也會把門前的硬地場給打掃的一塵不染。
輪胎磨擦著山石礫粒,疾馳在山坳裏。車屁股後麵拖起一條長長的灰色尾巴,隨車而入,浸淫於還處在暮色的層層山巒之中。
黝黑的山頭直插墨藍色的夜空,遙遠的空際中還掛著些醉有寒意的星星,預示著寒冬的日漸逼近。山窩夾縫裏的墨城庵,跟往常一樣的平靜,偶爾不知誰家傳來幾聲家狗的叫聲,在山穀裏迴蕩,打破了小山村的寂靜。
李明存起了個大早,他是聽見牆上的老掛鍾打了五下鐺,才披衣下炕。到堂屋裏蹲下來,從鍋洞裏抓了把幹草,塞進灶堂裏,又壓了些柴禾。從中山裝的大口袋裏摸出一盒洋火,劃了幾下才點燃了灶堂中的引火,剩下的火柴根部順手點著手中剛剛卷起的紙煙。抽上兩口,覺得渾身熱乎乎地來了勁。又填了兩把細小的柴屑,站起身來拿起鍋台旁邊的豬食勺子,插進鍋裏攪拌著開始冒著熱氣的豬食。
走到院子裏,拎進兩個鐵皮桶。放在鍋台旁,放得很輕卻還是發出了聲響,鐵皮做的桶又是極容易發出聲響的。老伴王春蘭係著藍底白花的花布襖,從裏屋走出來。騰出手拉開了堂門的燈,杏黃的燈光一下子點亮了黑乎乎的灶房,小聲嘟囔道:“你不會拽開燈!弄出這麽大的動靜,夏陽還在睡覺呢?”李明存把豬食勺往桶裏一甩,“咣啷”一聲,吩咐說:“把豬喂喂,我到南嶺上看看。”王春蘭給氣得罵道:“你就光顧著你的破村主任吧,家裏的活你才幹了多少啊?說你兩句就煩了,喂個豬咋了?還累著你了?”“你就知道吵吵,真是個娘們!”李明存用手拉了拉肩膀上的中山裝,跨出堂門就向外走去。“活你不幹還嫌我吵吵……”王春蘭一肚子委屈,話裏帶著哭腔。
倆人的伴嘴打碎了院裏原本的寧靜,二道門口羊圈邊上爬著的黑狗,虎視旦旦朝李明存汪汪亂叫,似乎在幫著女主人爭論。睡在西間的李夏陽,從屋裏喊了一聲:“娘,你們就別吵了。好不容易迴來睡個懶覺,還讓不讓人困了?”王春蘭低下聲來,用袖口擦了擦眼角溢出的淚水,提起兩桶豬食順著東牆根的平房夾道向隔壁的院裏走去。“媽的,我讓你叫!”李明存朝著蹬地亂叫的黑狗踹了一腳,再想踹第二腳時,黑狗早已灰溜溜的鑽進羊圈裏頭,渾身一抺黑夾著中間那對圓溜溜的眼珠子,膽怯的望著眼前的男主人,依然低聲地吹著有點不服氣的哨音,全身緊縮在山羊後麵卻不敢造次。王春蘭望了他一眼,“狗叫關你啥事了,黑子不像你,還能看門呢?”“行了行了,我不跟你吵吵!”李明存把後背轉過去,又扭過頭來笑嘻嘻的陪著笑臉商量著,“孩他娘,待會給我做點吃的,我去趟鎮裏。”
“不伺候!”王春蘭沒好氣的拐進夾道裏。隔壁這家的堂屋,因多年失修再加上風吹雨淋,早已破爛不堪,破碎的青瓦早已遮掩不住裸露的房梁,像這種山腳根的危房在村裏是隨處可見。造成這些房屋無人管理的直接原因,是房主遷移城市或外地而遺留下的原因。近些年,隨著年輕人的不斷外遷,村裏基本形成了老弱病殘的局麵,因此整個村裏的工作也是讓這一村之長李明存所擔憂的。李明存的東鄰居,是他一個堂叔進城後留下來的,整個用山石砌成的房子,帶也帶不走,再說也沒什麽好帶走的。閑置下來的院子,李明存收拾了一下,就用山石壘起了兩個豬圈,還搞起了副業養殖。又把原先兩家的牆敲開了個側門,進出方便。俗話說,“小雪大雪不見雪,北風一開冷更冷。”眼看將進入寒冬季節,這今年最重要的一項自來水工程還沒有竣工,壓在李明存的心頭。村上常住人口才一百零九口,誰家有誰,李明存那真是閉上眼摸著家門也能說出誰家來。
誰家是老人,誰家有留守孩子,誰家有勞力,他是一清而楚。天寒地凍的,好不容易做通了全村四十二戶的工作,為集體也是為自家出工出力。話說李明存從父親手裏接過支書一職,少說也有二十幾年了,他的官齡跟兒子的年齡也差不多大。記得是在兒子三歲那年,換屆選舉時全村人把他推向村裏一把手,這一晃二十多年就過去了。選李明存當村主任,全村男女老少都投了讚成票,這也是在整個鐵山鎮裏村委換屆選舉中最簡單也是最好開展的一個村。更讓鎮上的領導放心而驚奇的是,他還是全鎮的村官選舉中唯一全票通過的村幹部。村裏的老少爺們隻所以把自己神聖的票投給李明存,是看中他的忠厚老實,在他父親李德貴當主任的時候,李明存就幫著村民做了好多好事。再說他也是墨城庵裏為數不多的有點知識的青年,他念過初中。雖然沒有畢業,但已是同齡人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小夥子一心想著老百姓,不選他還能選誰呢?剛上任那時,李明存確實興奮了幾天。
自己也上了村官,才二十八歲,比起父親要早了好些年。可李德貴的一句話,把李明存給打擊的不輕。老頭子告誡道:“別以為自己是村幹部了,就成天樂嗬嗬的攏不上嘴,有能耐多給鄉親們做點實事,想法子帶領村民發家致富,這才是本事!”就這一番話,從而給李明存校正了人生方向,當主任這麽多年來,雖沒帶領著鄉親們發家致富,但確實是有了大的改觀,日子一天一天的好過起來,也真的給鄉親們辦了幾件實事。李明存這個村官可不是好當的,原因是有一個特殊性。用鄉親們的話說,“墨城庵裏李主任,大小官銜一籮筐”。啥意思呢?別看村小,這村委建設一應俱全。村裏人口少,外麵又沒有人願意到這窮山溝溝裏來,經過鎮黨委研究決定,就把全村的所有工作的重任壓在了李明存的肩上。村裏的大大小小官職都由李明存自己擔著,村主任兼職村長,什麽婦女主任啦、民兵連長了都是他一人的,就連村裏的電工也得他來幹。
就為這事還特意送他到市裏去學了兩個月,還取得了一個勞動局頒發的初級電工證書。村裏的大小事,家務事全是他的。別看官帽不少,工資卻少得可憐。就像鎮上的書記當年說的那樣,明存啊,你看村裏的事務也少,現在財政又緊張。你就給國家節省一些吧,我們也不為難你,給你開一個半人的工資,就委屈你了。那個年代裏,誰還敢亂要求啥呢,上級領導說啥就是啥,執行就行了。不過碰上財政困難時,壓上個兩年三年的也是常有的事,市裏有時連教師的工資都拖欠,也就不奇怪了。就為李明存當村官的事,王春蘭沒少跟他吵過,幹了那麽多職務才領那麽幾個錢,還不如人家在外麵打工一年掙迴來的錢多,問題是還拿不到手,這不是要人命嗎?家裏的油鹽醬醋那個不需要錢啊,孩子上學動不動就迴來要錢,家裏周轉不開時,急得王春蘭就東借西湊先讓兒子拿著錢高興的去上學。王春蘭鼓動老伴辭職,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李明存的村委會沒了經費時,總是死皮賴臉的迴來“借”錢。長此以往,王春蘭就不幹了,老是埋怨道,工資一分拿不迴來不說,一年還從家裏往外貼很多錢。而李明存總是鄭重其事的說,“我是一名黨員,組織上信任我把整個村交給我,我有責任和義務把墨城庵帶好,否則我上對不起黨和國家,下對不起全村的鄉親們。你就看看眼前這幾年吧,雖然我沒帶領著全村人脫貧致富,但也確實幹了些實事吧!”這話不假,王春蘭也明白。自從丈夫接過公公手裏的村主任之後,電燈進了村,有的家裏也通了電話,有線電視也接入了每家每戶,如今這自來水也引進了山,這是李明存的功勞確實不假。王春蘭每次一提讓他辭官的事,李明存總是拿這些理由來搪塞。弄得王春蘭也沒有話說。是啊!都拿自己的行為跟黨和國家來比了,她再出麵製止豈不是拖丈夫的後腿嗎?李明存走出了自家的第三個門樓後,站在門前望著汓汓流淌的神仙河凝視了一會,他在盤算著這南北兩岸的自來水怎麽連接起來。
是架空?鋪河底?還是另想別的法子?跟李明存同住在神仙河北岸的隻有四戶人家,全都是李姓。除了閑置的兩三幢空房外,都是李明存的西鄰居。先說緊挨著的那家,戶主叫李德福,六十來歲,身體康健。跟老伴有幾分田地,老倆口自己還種了點菜園。大女兒在市裏,二女兒和小女兒都在韓國打工數年,聽說小日子過得都還挺滋潤。前兩年還超前的給倆位老人裝上了電話,每月向家裏掛幾個越洋電話說說話,每次迴來總會留給他們一些足夠用的錢。怪不得村裏人見到李德福,就不斷的誇讚他有三個好閨女,說比養兒子的還要好,你李老頭就光享清福嘍。
李德福總是笑眯眯,不管是農閑還是農忙,他隻要沒事就拎著那個褪了原色的牛皮馬紮子,到村委會門前的櫻樹底下。衝上壺上好的碧螺春,碰上誰就熱情地喊過來喝上兩碗。農閑時招唿幾個老頭下下棋打打撲克,人家忙的時候李德福也不會忙的,他又沒有地種又會忙什麽呢?泡壺茶,倒是給村裏忙著莊稼地的過路村民提供了茶水,其實這更是他的一份熱心。李德福能坐在大隊部門前喝水,還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他手裏有一把村委會招待屋裏的鑰匙。
是這麽迴事,李明存在不忙的情況下,就給在門口乘涼的老人們燒上開水泡壺茶,幾乎每天都會完成這燒水的必修課,而李德福也會把門前的硬地場給打掃的一塵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