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象馬大戰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鐺、鐺、鐺、、”
此時此刻,錫箔江南岸的堤岸上,臉色陰森、表情堅毅的參將韓天福,正準備帶著騎兵支援前陣的時候,耳中傳來陣陣鳴金聲。
緊接著,不遠處的浮橋上麵,更是有傳令兵飛奔而來,大聲嘶吼著:
“晉王有令,韓將軍斷後”
“晉王有令,步兵撤退,騎兵斷後”
、、、
悍將韓天福臉色一緩,心頭鬆了一口,還好他的本意就是打算衝擊緬軍,並不算違抗軍令。
他的騎兵大隊,渡江整整耗費了半個時辰,這時候在錫箔江南岸,最不可能撤退的明軍,反而是江邊的500騎兵,渡河太慢了。
“兄弟們”
打定主意的韓天福,遙望幾百米開外的混亂慘烈戰場,還有更遠處的象群煙塵,再迴過頭看著身邊披掛完整的500騎兵,深吸一口氣,滿臉狠厲的大聲吼道:
“晉王威武,大明萬歲”
“咱們都是晉王的兵,吃晉王的糧,拿晉王的餉銀,給晉王提頭賣命”
“前麵的兄弟在浴血奮戰,拚死殺敵,咱們都是大西軍的老兄弟,不拋棄、不放棄、生死與共”
“是大老爺們的,都跟著俺往前衝,砍洞烏蠻、砍大象、砍死所有的緬甸狗,殺、、、”
、、、
剛剛他也看出來了,前陣的明軍正在拚死殺敵,壓根收不到後方的軍令,正打算在象群衝陣之前,拚死一搏吃掉一部緬軍。
這時候的騎兵,就更不能慫蛋了,與其被緬軍追殺趕下錫箔江,還不如衝上去砍人,說不定還能反敗為勝。
象群是威力無窮,但騎兵威力也不差,來去如風,衝陣變陣也是家常便飯,更能如臂使指,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兩害相權從其輕,韓天福也不能怪李定國放棄五百騎兵,而是選擇四五千步兵,因為撤退渡河的時候,步兵的優勢太大了。
“咚隆、咚隆、咚隆、、”
半炷香後,錫箔江南岸,幾千明軍圍著緬軍砍殺,緬軍後陣和江邊更是塵土飛揚,緬甸的象兵和大明的騎兵,開始瘋狂衝向中央戰場。
“瘋子,瘋了,他娘的,全他媽的都是瘋子”
緬軍後陣的卑謬王莽白,看著悍不畏死的明軍,一番操作猛如虎,臉色也是微微發白,咽了咽口水,喃喃自語中。
他也是戰場老武夫了,哪裏想得到,在緬軍已經出動了幾千象兵,一刻鍾就能加入戰場的情況下,南岸的明軍不是忙著逃命,反而更是鬥誌激昂,開始圍殺、反殺緬軍。
其實莽白還是見識少了,以前他對陣的敵軍,都是中南半島的雜牌土司兵,因此小看了李定國的兵馬。
這幫人都是悍不畏死的百戰餘兵,都清楚潰兵的下場,就像幾個月以前,他們被滿清一路追殺,但也敢在磨盤山伏擊反殺。
同時,從這裏也能看出來,渡江的明軍將領,凝聚力還是非常強悍的,因為他們都是李定國的嫡係心腹將領,能做到令行禁止,號令如一。
“轟隆、轟隆、、、”
“50人一隊,隨時準備變陣,分散穿插往前衝,用弓箭射,決不能陷陣、近戰、戀戰”
“殺洞烏蠻、殺賊、殺、、”
、、、
戰馬疾馳,揚蹄飛奔,參將韓天福嫻熟的控著馬韁繩,放聲嘶吼著指揮500騎兵,繞過了混亂的中央交戰區域,一往無前的衝向不遠處象陣。
晉王的將令,他非常清楚,就是犧牲騎兵給步兵爭取時間,盡快滅掉或打垮幾千緬軍,再想辦法退兵。
冷兵器時代,騎兵才是真正的決戰主流,其衝鋒速度至少是戰象的三倍,靈活性和機動突擊性尤為突出。
400年前,元朝忽必烈時期,緬甸國出動4萬大軍、800頭大象入侵滇西,鎮守雲南的元朝大將,僅僅派出700騎兵迎戰。
就是那一戰,元軍利用嫻熟的騎射和遊走,大敗緬軍象兵,一路掩殺30裏,斬首不計其數,不但收複所有的邊境城池,甚至是攻到了緬北江頭城。
“拉弓,放”
“咻、咻、咻、、”
“拉弓,再放”
“噗呲、噗呲、啊、、”
“哞、哞、哞、、、”
、、、
半刻鍾後,韓天福的500騎兵隊,衝到緬軍象陣前的百米距離,開始逐漸放慢馬速,一個個抄起大稍硬弓瞄準大象和象兵射擊。
這些都是大西軍出身的精銳騎兵,裝備的箭矢也都是破甲重箭,中箭的象兵紛紛倒斃。
衝在前麵,披著鎖子甲和皮甲的戰象,中箭以後也被徹底激怒,左衝右突,哞叫不已。
戰象皮糙肉厚,還披了戰甲皮甲,但明軍的破甲重箭,也不是吃素的,長度大概80公分左右,重達2兩,帶倒刺的箭頭鋒利無比,射穿皮甲輕而易舉。
“弓箭手,快放箭,射死明狗子”
“標槍手,用力投啊”
“啊、啊、啊、、、”
、、、
戰象戰樓上的象兵,看見遠程奔襲而來的大明騎兵,還有漫天飛舞的箭矢,驚駭不已,紛紛抄起弓箭對射。
甚至還有一些站在上麵的象兵,開始投擲標槍試圖,但射程上麵遠遠不及,身上僅有皮甲的他們,反而中箭掉落戰樓,被大象踩踏化為肉泥。
在中南半島的一眾小國,一頭標準的戰象,至少配備7個象兵,才能領兵出陣。
下麵是4個象兵,手執兵刃看護大象四周,上麵的戰樓上,前麵有1個驅象兵,後麵至少2個以上的弓箭手、擲矛手。
“收弓,掉頭”
“兄弟們,掉頭,掉頭、、”
“兄弟們,不要戀戰,掉頭,跑、、”
、、、
兩輪弓箭過後,接近四五十米位置的時候,老武夫悍將韓天福,振臂一吼,不再戀戰,也不管前麵的戰果,紛紛調轉馬頭撤退。
都是大西軍的老武夫,身經百戰,根本不可能用騎兵去對衝大象,那是蚍蜉撼大樹,一不小心就化身肉泥。
但戰象的弱點,非常明顯,龐大、笨重、速度慢,上麵的象兵也隻能被動挨打的份,特別是麵對明軍的大稍硬弓。
“哈哈哈”
“他娘的,痛快”
“兄弟們,再衝,再射”
“殺洞烏蠻,殺東胡狗,殺、、、”
、、、
繞了一圈後,再次迴到起初的位置,找到緬軍象兵弱點的韓天福,滿臉激動的嘶吼著,高高舉起大稍硬弓,打定主意再搞一波,一波接一波,徹底打垮象兵。
剛剛的那一撥,明軍騎兵也就損失十幾人,但緬軍前幾排的大象,已經左衝右突了,騷動的跡象太明顯了。
“哈哈哈”
“兄弟們,拉弓,再放”
“咻、咻、咻、、”
“啊、啊、啊、、”
、、
半柱香後,韓天福帶著幾百騎兵,第三次衝到大象附近,再次故技重施,紛紛抄起大稍硬弓發射。
“哞、哞、哞、、”
“嘭、嘭、嘭、、”
“啊、啊、啊、、”
、、、
象陣地麵上和戰樓上的象兵,缺少甲胄,又無處躲閃,紛紛中箭爆頭,慘叫連連。
更可怕的是,象陣騷動徹底放大了,不少失控的戰象,已經開始踩踏下麵的象兵,衝撞旁邊的戰象,甚至是掉頭往迴跑。
“砰、砰、砰”
“啊、啊、啊、、”
“好賊子,緬甸狗,是鷹揚銃”
“掉頭,撤,快撤、、、”
、、、
就在這時,後麵幾排的戰象腳下,突然硝煙驟起,密密麻麻的鉛彈雨,撲麵而來,正在遊鬥射箭的騎兵,猶如割稻草似的,紛紛撲倒馬下,哀嚎不止。
衝在前麵的悍將韓天福,也第一時間發現了異常,雙目眥裂,肝膽俱裂,站起上半身,竭力嘶吼著撤兵。
“噗呲、啊、、”
韓天福渾身一震,聲音戛然而止,魁梧的身軀向後倒飛數米栽倒馬下,胸口上的護心鏡,隻留下一個碩大無比的血洞,漓漓鮮血洶湧而出。
久經戰陣的卑謬王莽白,也是熟讀兵書、史書、戰例的老武夫,當然清楚幾百年前,蒙元帝國是如何擊敗緬甸蒲甘王朝的,因此早就想好了對策。
明狗子既然派出了騎兵,他也準備好了重型鳥銃陣,射程遠,威力大,足夠遠程轟殺騎兵和戰馬。
此時此刻,錫箔江南岸的堤岸上,臉色陰森、表情堅毅的參將韓天福,正準備帶著騎兵支援前陣的時候,耳中傳來陣陣鳴金聲。
緊接著,不遠處的浮橋上麵,更是有傳令兵飛奔而來,大聲嘶吼著:
“晉王有令,韓將軍斷後”
“晉王有令,步兵撤退,騎兵斷後”
、、、
悍將韓天福臉色一緩,心頭鬆了一口,還好他的本意就是打算衝擊緬軍,並不算違抗軍令。
他的騎兵大隊,渡江整整耗費了半個時辰,這時候在錫箔江南岸,最不可能撤退的明軍,反而是江邊的500騎兵,渡河太慢了。
“兄弟們”
打定主意的韓天福,遙望幾百米開外的混亂慘烈戰場,還有更遠處的象群煙塵,再迴過頭看著身邊披掛完整的500騎兵,深吸一口氣,滿臉狠厲的大聲吼道:
“晉王威武,大明萬歲”
“咱們都是晉王的兵,吃晉王的糧,拿晉王的餉銀,給晉王提頭賣命”
“前麵的兄弟在浴血奮戰,拚死殺敵,咱們都是大西軍的老兄弟,不拋棄、不放棄、生死與共”
“是大老爺們的,都跟著俺往前衝,砍洞烏蠻、砍大象、砍死所有的緬甸狗,殺、、、”
、、、
剛剛他也看出來了,前陣的明軍正在拚死殺敵,壓根收不到後方的軍令,正打算在象群衝陣之前,拚死一搏吃掉一部緬軍。
這時候的騎兵,就更不能慫蛋了,與其被緬軍追殺趕下錫箔江,還不如衝上去砍人,說不定還能反敗為勝。
象群是威力無窮,但騎兵威力也不差,來去如風,衝陣變陣也是家常便飯,更能如臂使指,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兩害相權從其輕,韓天福也不能怪李定國放棄五百騎兵,而是選擇四五千步兵,因為撤退渡河的時候,步兵的優勢太大了。
“咚隆、咚隆、咚隆、、”
半炷香後,錫箔江南岸,幾千明軍圍著緬軍砍殺,緬軍後陣和江邊更是塵土飛揚,緬甸的象兵和大明的騎兵,開始瘋狂衝向中央戰場。
“瘋子,瘋了,他娘的,全他媽的都是瘋子”
緬軍後陣的卑謬王莽白,看著悍不畏死的明軍,一番操作猛如虎,臉色也是微微發白,咽了咽口水,喃喃自語中。
他也是戰場老武夫了,哪裏想得到,在緬軍已經出動了幾千象兵,一刻鍾就能加入戰場的情況下,南岸的明軍不是忙著逃命,反而更是鬥誌激昂,開始圍殺、反殺緬軍。
其實莽白還是見識少了,以前他對陣的敵軍,都是中南半島的雜牌土司兵,因此小看了李定國的兵馬。
這幫人都是悍不畏死的百戰餘兵,都清楚潰兵的下場,就像幾個月以前,他們被滿清一路追殺,但也敢在磨盤山伏擊反殺。
同時,從這裏也能看出來,渡江的明軍將領,凝聚力還是非常強悍的,因為他們都是李定國的嫡係心腹將領,能做到令行禁止,號令如一。
“轟隆、轟隆、、、”
“50人一隊,隨時準備變陣,分散穿插往前衝,用弓箭射,決不能陷陣、近戰、戀戰”
“殺洞烏蠻、殺賊、殺、、”
、、、
戰馬疾馳,揚蹄飛奔,參將韓天福嫻熟的控著馬韁繩,放聲嘶吼著指揮500騎兵,繞過了混亂的中央交戰區域,一往無前的衝向不遠處象陣。
晉王的將令,他非常清楚,就是犧牲騎兵給步兵爭取時間,盡快滅掉或打垮幾千緬軍,再想辦法退兵。
冷兵器時代,騎兵才是真正的決戰主流,其衝鋒速度至少是戰象的三倍,靈活性和機動突擊性尤為突出。
400年前,元朝忽必烈時期,緬甸國出動4萬大軍、800頭大象入侵滇西,鎮守雲南的元朝大將,僅僅派出700騎兵迎戰。
就是那一戰,元軍利用嫻熟的騎射和遊走,大敗緬軍象兵,一路掩殺30裏,斬首不計其數,不但收複所有的邊境城池,甚至是攻到了緬北江頭城。
“拉弓,放”
“咻、咻、咻、、”
“拉弓,再放”
“噗呲、噗呲、啊、、”
“哞、哞、哞、、、”
、、、
半刻鍾後,韓天福的500騎兵隊,衝到緬軍象陣前的百米距離,開始逐漸放慢馬速,一個個抄起大稍硬弓瞄準大象和象兵射擊。
這些都是大西軍出身的精銳騎兵,裝備的箭矢也都是破甲重箭,中箭的象兵紛紛倒斃。
衝在前麵,披著鎖子甲和皮甲的戰象,中箭以後也被徹底激怒,左衝右突,哞叫不已。
戰象皮糙肉厚,還披了戰甲皮甲,但明軍的破甲重箭,也不是吃素的,長度大概80公分左右,重達2兩,帶倒刺的箭頭鋒利無比,射穿皮甲輕而易舉。
“弓箭手,快放箭,射死明狗子”
“標槍手,用力投啊”
“啊、啊、啊、、、”
、、、
戰象戰樓上的象兵,看見遠程奔襲而來的大明騎兵,還有漫天飛舞的箭矢,驚駭不已,紛紛抄起弓箭對射。
甚至還有一些站在上麵的象兵,開始投擲標槍試圖,但射程上麵遠遠不及,身上僅有皮甲的他們,反而中箭掉落戰樓,被大象踩踏化為肉泥。
在中南半島的一眾小國,一頭標準的戰象,至少配備7個象兵,才能領兵出陣。
下麵是4個象兵,手執兵刃看護大象四周,上麵的戰樓上,前麵有1個驅象兵,後麵至少2個以上的弓箭手、擲矛手。
“收弓,掉頭”
“兄弟們,掉頭,掉頭、、”
“兄弟們,不要戀戰,掉頭,跑、、”
、、、
兩輪弓箭過後,接近四五十米位置的時候,老武夫悍將韓天福,振臂一吼,不再戀戰,也不管前麵的戰果,紛紛調轉馬頭撤退。
都是大西軍的老武夫,身經百戰,根本不可能用騎兵去對衝大象,那是蚍蜉撼大樹,一不小心就化身肉泥。
但戰象的弱點,非常明顯,龐大、笨重、速度慢,上麵的象兵也隻能被動挨打的份,特別是麵對明軍的大稍硬弓。
“哈哈哈”
“他娘的,痛快”
“兄弟們,再衝,再射”
“殺洞烏蠻,殺東胡狗,殺、、、”
、、、
繞了一圈後,再次迴到起初的位置,找到緬軍象兵弱點的韓天福,滿臉激動的嘶吼著,高高舉起大稍硬弓,打定主意再搞一波,一波接一波,徹底打垮象兵。
剛剛的那一撥,明軍騎兵也就損失十幾人,但緬軍前幾排的大象,已經左衝右突了,騷動的跡象太明顯了。
“哈哈哈”
“兄弟們,拉弓,再放”
“咻、咻、咻、、”
“啊、啊、啊、、”
、、
半柱香後,韓天福帶著幾百騎兵,第三次衝到大象附近,再次故技重施,紛紛抄起大稍硬弓發射。
“哞、哞、哞、、”
“嘭、嘭、嘭、、”
“啊、啊、啊、、”
、、、
象陣地麵上和戰樓上的象兵,缺少甲胄,又無處躲閃,紛紛中箭爆頭,慘叫連連。
更可怕的是,象陣騷動徹底放大了,不少失控的戰象,已經開始踩踏下麵的象兵,衝撞旁邊的戰象,甚至是掉頭往迴跑。
“砰、砰、砰”
“啊、啊、啊、、”
“好賊子,緬甸狗,是鷹揚銃”
“掉頭,撤,快撤、、、”
、、、
就在這時,後麵幾排的戰象腳下,突然硝煙驟起,密密麻麻的鉛彈雨,撲麵而來,正在遊鬥射箭的騎兵,猶如割稻草似的,紛紛撲倒馬下,哀嚎不止。
衝在前麵的悍將韓天福,也第一時間發現了異常,雙目眥裂,肝膽俱裂,站起上半身,竭力嘶吼著撤兵。
“噗呲、啊、、”
韓天福渾身一震,聲音戛然而止,魁梧的身軀向後倒飛數米栽倒馬下,胸口上的護心鏡,隻留下一個碩大無比的血洞,漓漓鮮血洶湧而出。
久經戰陣的卑謬王莽白,也是熟讀兵書、史書、戰例的老武夫,當然清楚幾百年前,蒙元帝國是如何擊敗緬甸蒲甘王朝的,因此早就想好了對策。
明狗子既然派出了騎兵,他也準備好了重型鳥銃陣,射程遠,威力大,足夠遠程轟殺騎兵和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