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陛下,祥瑞,祥瑞啊!”


    趙成武批了一天的折子,心中正感歎這個工作不好當容易抑鬱,外頭林太監的驚唿聲已經由遠及近了。


    隻見林老太監手中捧著一個盆子,和宋應星一起從外頭急急忙忙的前來。


    趙成武看了一眼,便猜到了是何事情,這盆中所裝的,正是他登基時下令百姓廣泛種植的紅薯!


    紅薯也叫地瓜,這玩意對土質要求不高,隨便在哪個疙瘩中下點,都能長一大串!


    “陛下,江南百姓聽了旨意,有百姓種了此物,果然了得,臣粗粗一算,畝產怕是有八百至一千斤!”宋應星眼中滿是興奮的說道。


    宋應星如此興奮自然不無道理,此時的小米畝產也不過兩百到四百斤,而番薯畝產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小米,甚至都不止於此,而且遠遠達到了兩倍還多!


    這怎麽不能讓人興奮呢!?


    這個年頭,糧食就是人心,是希望啊!


    嗤!趙成武心中好笑,這畝產一千斤就激動成這樣,讓你知道現代土豆畝產兩千到三千斤,怕是要驚掉了下巴!


    “這是好事!”趙成武點了點頭,笑道:“愛卿,你天工開物一書朕也看了不少,真覺得吧,無論是番薯也好,土豆也罷,畝產當不止於此!


    當告知百姓,從中挑選分辨,培育出更好的品種,方可使我大漢再無饑餓之憂!此乃造福蒼生,恩澤萬年,功德無量之事!”


    宋應星躬身拱手道:“迴陛下,臣正有如此想法,絕對不會辜負陛下之期望,迴頭便召集有經驗的農民,一起研究!”


    雖然,番薯土豆一旦大範圍種植,會衝擊地主們的利益,然則,此時趙成武又口含天憲,不管他們願不願意,也隻能慢慢接受,他趙成武今年的目標,便是將大漢的糧價給打下來!


    百姓們又實實在在的從中得到了好處,絕對會站在他的這一邊!


    番薯盛世便番薯盛世吧,總好過饑荒!


    “愛卿,還有一事,朕欲在北京建立一處研究院,專門研究一些百姓日常所需的東西,思路朕迴頭與你一同仔細討論討論,且說這研究院院長,你可願意當,為國家盡一份力?”


    宋應星身子一抖,隻覺得自家天子仿佛與其他天子格格不入,反而對百姓們的衣食住行十分在意,渾濁的眼睛向上瞟了他一眼,躬身應是道:“陛下聖明,臣願意!”


    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古以來,天子們從來不會在意百姓們的死活!


    對帝王而言,隻要給百姓們留一口吃的,續著他們的命,既不餓死,也不飽腹,如此百姓方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安心勞作,如此一來,便是成功的封建皇帝,謂之帝王心術也!


    然則,宋應星精通百家,豈非一般文臣!?


    他已經隱隱感覺到了,自家天子仿佛在走著一條曆代帝王從未走過的道路!


    那是一種什麽感覺呢,他仿佛能看到,那個身著龍袍,獨自走在宮牆夾道的天子!


    他的每一步,都沒有前人的腳印可尋,每一次唿吸,都隻能聽到自己的迴聲在空曠中迴蕩,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他一人,踽踽獨行於這至高卻又最孤獨的帝王之路!


    他是帝王,卻也是這漫漫孤途上的獨行者!


    趙成武拍了拍宋應星的肩膀,微笑道:“宋愛卿,想必你已經看出來了,朕欲活天下百姓,一人如龍,不如人人如龍呐,這條路太孤獨了,前方有可能是萬丈深淵,也有可能是千古偉業,你願為朕執旗踏陣嗎!?”


    “陛下……”宋應星鼻子一酸,重重的點了點頭,躬身道:“臣活了這麽一大把歲數,早就看透了官場,想為百姓幹些什麽,卻又不得其門而入!


    渾渾噩噩數十年,今日聽陛下一番言語,方才知道,朝聞道夕可死,臣願為陛下執旗,隨陛下一同看看,那人人如龍的盛世!”


    “好!你我一言為定,一起看看那人人如龍的盛世!”


    隆武四年三月剛過,寒冬已經快過去了,南京文武班子早就得了旨意,開始北上,便是皇後戚顏君與一眾貴妃皇子,也早早出發!


    眾人沿途所見,無不是一片男耕女織的景象,中原各地已經從戰亂中走出,開始恢複生產!


    東華門。


    趙成武看著戚顏君,她一手牽著一個男娃,都不過四歲年紀,那雙烏溜溜的眼睛盯著趙成武一動不動,想撲上來卻又不大放的開,看的人莫名心酸。


    趙成武歎了口氣,一年多了,出征在外,竟然是叫自己孩子也未得見一麵,父子都生分了,實在心有愧疚。


    “二更、三更,”趙成武蹲下張開雙手,朝著那兩個男娃溫和道:“快來爹爹這,讓爹抱抱!”


    兩個孩子猶猶豫豫的扯著戚顏君的袖子,在趙成武這一聲“爹爹”中,終於是忐忐忑忑的走了過來!


    趙成武一手一個,抱了起來,哈哈大笑道:“兩個兔崽子,才一年不見,你們怎麽不認得爹爹了?!”


    二更、三更興高采烈,一人扯著趙成武的頭頂的皇冠,一人拍著他的額頭,調皮得很!


    “陛下還知道你們父子已經一年多不見了,真是父子情深!”戚顏君在一旁早就眼淚汪汪,一邊強忍著,維護著國母的威儀,隻是一雙眼眸裏,早就滿是欣喜。


    趙成武放下兩個娃兒,走了過去牽住戚顏君的手,說道:“你我夫妻之間,我知你的不易,你也知道我的難處,何必說些氣話,走,迴家!”


    那頭蘇中則也跟其他兩個妃子說說笑笑,走了過來,趙成武歎了口氣,隻得繼續周旋一番!


    按道理,他這般三心二意,換做彼時彼刻,早就罵聲一片了,然則,此時乃1649年,落在眾女眼裏,那是妥妥的深情!


    常韻詩、江麗華也同樣一人牽著一個男孩,趙成武也不厚此薄彼,抱起四更、五更,一邊開心的哈哈大笑,逗弄了一會孩子,便擦了擦二女的眼淚,眼中滿是深情。


    “莫哭,莫哭,且隨夫君走,咱們迴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烽火連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玻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玻璃並收藏明末之烽火連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