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誰是孫可望?”趙成武與李定國說了兩句,便又扭頭看向大帳中的幾個大西軍將領。
“俺!”眾人中,一個麵容黝黑,鷹視狼顧之人抬頭挺胸說道。
孫可望年紀略微成熟,與李定國十歲便被張獻忠收養不同,他在青年時期便被明朝官吏欺壓迫害,對大明有種天生的疏遠。
“又是個猛將!”趙成武眼睛一亮,朝林太監叫道:“與猛將相談,豈能無宴,來人呐,開席!”
趙成武走了過去,拍了拍孫可望的胳膊,笑道:“平東王不要多想,打從爾等入了大帳,朕早便注意你了,隻是看你似乎不善言辭,便留在此時再與你說話,說起來,我們二人經曆相似,應當多多親近。”
孫可望陰鬱的麵容,終於是有些緩和,連忙拱手道不敢。
待大帳中擺上宴席,數百將領齊齊入座,趙成武舉起酒杯,高聲道:“諸位,想必剛才朕與李愛卿的話,大家都聽到了!”
“朕自從三年前南京稱帝,重立大漢,建元隆武,便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訴世人,朕欲開拓進取,令四夷臣服!”
“今日與安西王之言語,也是朕欲同大家說的,非止李定國之安西王,孫可望之平東王,劉文秀之撫南王,艾能奇之定北王!
待滅亡滿清,漢軍鐵蹄所到之處,日月所照之地,各處不是漢土?到時候大帳中的諸位,無論文武,凡是功勳卓著之輩,皆可封王!”
嘩!!!!!!
眾將聞言,皆是興奮不已,有喜形於色的,有不動聲色的,也有磨刀霍霍的,更有擔心不已的!
便是一向貪生怕死的錢謙益,也驚的手一抖,拽著兩根半白的胡須,驚詫良久。
利益動人心弦,在場眾人沒有一個是易與之輩,然則,當巨大的驚喜掉落眼前,還是有不少人無法矜持住,看向上座天子的目光,愈發的火熱。
“陛下……慎重啊!”張煌言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拱手提醒道:“陛下此舉類於周天子分封諸侯王,百年之後,弊端盡現,還請陛下三思!”
“愛卿的話若放在太平盛世,自然不為過!”趙成武笑了笑道,心中卻想到,如今漢軍陣營中,不止有忠貞營,還有大西軍,成分太過複雜,倘若不下點猛藥,如何能贏?
“然如今,東虜肆虐,漢人不得苟活,若是眾位卿家人人舍生忘死,以驅逐東虜為己任,朕又豈會舍不得區區王爵?”
“若是有幸驅逐東虜,恢複華夏,便是後來有人欲反朕,那也定然是朕做了什麽天怒人怨之事,怪不得他人!
就比如這大好河山,本就不是一家一姓所有,這肉爛在鍋裏,不還是自家的肉嗎?”
張煌言呐呐無言半響,終於是坐迴了座位,不再發聲勸誡。
“諸位,隨朕一同舉杯!”
趙成武舉起手中酒杯,抽出鋼刀,劃破手指,鮮血滴落於酒杯中,異常豪邁。
他決然道:“朕今日在此滴血立誓,天地為證,方才所說,言之鑿鑿,若背信棄義,天下共逐之!
同樣,今日爾等也須向朕立誓,不破東虜,誓不南歸,倘若有人無軍令而臨陣退卻者,棄我同胞者,必遭千刀萬剮之劫!”
“陛下敞亮,俺艾能奇誓死不渝!”一個渾身酒氣的漢子把手伸向了酒杯。
“對俺胃口!陛下要是跟咱們說什麽忠孝禮儀,俺怕是第二天拍拍屁股就走,今日俺聽您的!”
“……”
大帳中滿懷激蕩,人人站立起身舉杯,用刀刃割開手指,滴血立誓道:
“今日臣等在此立誓,不破東虜,誓不南歸,倘若有人無軍令而臨陣退卻者,棄我同胞者,必遭千刀萬剮之劫!”
果然,跟這些大老粗,你不能隻說道理,還得是功名爵祿才是最重要的,與民族大義無關,隻是人性,實乃人之常情。
趙成武微笑著示意大家安靜,接著說道:“不過,封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還需諸君努力。如今清軍勢大,我軍雖士氣高昂,但仍需謹慎行事。”
他看向孫可望,繼續道:“平東王,你曾多次與清軍交戰,經驗豐富。今後還望你與大夥齊心協力,共同抗敵。”
孫可望拱手施禮,“臣等必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厚望!”
酒過三巡,趙成武站起身來,“今日酒宴,既是慶功,也是鼓勁。望諸君牢記今日之誓言,奮勇殺敵,早日實現朕之宏願!”
眾將紛紛響應,一時間,大帳內氣氛熱烈,豪情壯誌直衝雲霄。
…………
“咳咳……”多爾袞一邊咳嗽,一邊處理公文,他此時不僅是清軍統帥,還是朝中的攝政王,一天睡不夠兩個時辰,感覺隨時都要倒下一般。
“哥,身子骨愈發瘦弱了……”多鐸在一旁不忍道,他雖然殺人如麻,卻對這個哥哥卻十分懼怕,生怕他拿川渝戰事來訓斥他,於是裝模作樣的關心道。
多爾袞捂著嘴咳了兩下,才抬頭道:“臭小子,少裝模作樣,你這般關心俺,可是怕俺一旦西去,他們會拿你開刀?”
多鐸額頭冷汗直流,擦了擦擺手道:“哥,你這什麽話,弟弟關心哥哥,不是人之常情嗎?何必扯到那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上……”
“哼哼!”多爾袞隻是冷笑兩聲,便問道:“現在說這些,確實有些不著邊際,朝廷裏那些不安分之人,時刻想著伸手要權!
咳咳……可是,他們心裏哪怕想的要死,隻要這一仗贏了,大清就依舊是大清,他們就不敢嚐試,隻能老老實實的給大清當狗!”
一個政權的崛起,又豈是一個兩個英明之主便可決定的?
事實上,自從努爾哈赤死後,給子孫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恰恰是一批敢戰的八旗貴族。
這批貴族到了皇太極手裏,使八旗正式脫離了部落的模式!
而皇太極吸收大量的明朝降官,降官們帶去了漢人先進的行政製度,更是使得這個剛剛脫離部落模式的勢力,正式邁入了政權的階段。
所以,多爾袞明知道朝中的漢人,頻頻朝槍杆子伸手,也隻能警惕,而不是像努爾哈赤一樣,屠刀一揮就完事,畢竟,大清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政權了,比趙漢還成熟。
“俺!”眾人中,一個麵容黝黑,鷹視狼顧之人抬頭挺胸說道。
孫可望年紀略微成熟,與李定國十歲便被張獻忠收養不同,他在青年時期便被明朝官吏欺壓迫害,對大明有種天生的疏遠。
“又是個猛將!”趙成武眼睛一亮,朝林太監叫道:“與猛將相談,豈能無宴,來人呐,開席!”
趙成武走了過去,拍了拍孫可望的胳膊,笑道:“平東王不要多想,打從爾等入了大帳,朕早便注意你了,隻是看你似乎不善言辭,便留在此時再與你說話,說起來,我們二人經曆相似,應當多多親近。”
孫可望陰鬱的麵容,終於是有些緩和,連忙拱手道不敢。
待大帳中擺上宴席,數百將領齊齊入座,趙成武舉起酒杯,高聲道:“諸位,想必剛才朕與李愛卿的話,大家都聽到了!”
“朕自從三年前南京稱帝,重立大漢,建元隆武,便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訴世人,朕欲開拓進取,令四夷臣服!”
“今日與安西王之言語,也是朕欲同大家說的,非止李定國之安西王,孫可望之平東王,劉文秀之撫南王,艾能奇之定北王!
待滅亡滿清,漢軍鐵蹄所到之處,日月所照之地,各處不是漢土?到時候大帳中的諸位,無論文武,凡是功勳卓著之輩,皆可封王!”
嘩!!!!!!
眾將聞言,皆是興奮不已,有喜形於色的,有不動聲色的,也有磨刀霍霍的,更有擔心不已的!
便是一向貪生怕死的錢謙益,也驚的手一抖,拽著兩根半白的胡須,驚詫良久。
利益動人心弦,在場眾人沒有一個是易與之輩,然則,當巨大的驚喜掉落眼前,還是有不少人無法矜持住,看向上座天子的目光,愈發的火熱。
“陛下……慎重啊!”張煌言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拱手提醒道:“陛下此舉類於周天子分封諸侯王,百年之後,弊端盡現,還請陛下三思!”
“愛卿的話若放在太平盛世,自然不為過!”趙成武笑了笑道,心中卻想到,如今漢軍陣營中,不止有忠貞營,還有大西軍,成分太過複雜,倘若不下點猛藥,如何能贏?
“然如今,東虜肆虐,漢人不得苟活,若是眾位卿家人人舍生忘死,以驅逐東虜為己任,朕又豈會舍不得區區王爵?”
“若是有幸驅逐東虜,恢複華夏,便是後來有人欲反朕,那也定然是朕做了什麽天怒人怨之事,怪不得他人!
就比如這大好河山,本就不是一家一姓所有,這肉爛在鍋裏,不還是自家的肉嗎?”
張煌言呐呐無言半響,終於是坐迴了座位,不再發聲勸誡。
“諸位,隨朕一同舉杯!”
趙成武舉起手中酒杯,抽出鋼刀,劃破手指,鮮血滴落於酒杯中,異常豪邁。
他決然道:“朕今日在此滴血立誓,天地為證,方才所說,言之鑿鑿,若背信棄義,天下共逐之!
同樣,今日爾等也須向朕立誓,不破東虜,誓不南歸,倘若有人無軍令而臨陣退卻者,棄我同胞者,必遭千刀萬剮之劫!”
“陛下敞亮,俺艾能奇誓死不渝!”一個渾身酒氣的漢子把手伸向了酒杯。
“對俺胃口!陛下要是跟咱們說什麽忠孝禮儀,俺怕是第二天拍拍屁股就走,今日俺聽您的!”
“……”
大帳中滿懷激蕩,人人站立起身舉杯,用刀刃割開手指,滴血立誓道:
“今日臣等在此立誓,不破東虜,誓不南歸,倘若有人無軍令而臨陣退卻者,棄我同胞者,必遭千刀萬剮之劫!”
果然,跟這些大老粗,你不能隻說道理,還得是功名爵祿才是最重要的,與民族大義無關,隻是人性,實乃人之常情。
趙成武微笑著示意大家安靜,接著說道:“不過,封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還需諸君努力。如今清軍勢大,我軍雖士氣高昂,但仍需謹慎行事。”
他看向孫可望,繼續道:“平東王,你曾多次與清軍交戰,經驗豐富。今後還望你與大夥齊心協力,共同抗敵。”
孫可望拱手施禮,“臣等必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厚望!”
酒過三巡,趙成武站起身來,“今日酒宴,既是慶功,也是鼓勁。望諸君牢記今日之誓言,奮勇殺敵,早日實現朕之宏願!”
眾將紛紛響應,一時間,大帳內氣氛熱烈,豪情壯誌直衝雲霄。
…………
“咳咳……”多爾袞一邊咳嗽,一邊處理公文,他此時不僅是清軍統帥,還是朝中的攝政王,一天睡不夠兩個時辰,感覺隨時都要倒下一般。
“哥,身子骨愈發瘦弱了……”多鐸在一旁不忍道,他雖然殺人如麻,卻對這個哥哥卻十分懼怕,生怕他拿川渝戰事來訓斥他,於是裝模作樣的關心道。
多爾袞捂著嘴咳了兩下,才抬頭道:“臭小子,少裝模作樣,你這般關心俺,可是怕俺一旦西去,他們會拿你開刀?”
多鐸額頭冷汗直流,擦了擦擺手道:“哥,你這什麽話,弟弟關心哥哥,不是人之常情嗎?何必扯到那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上……”
“哼哼!”多爾袞隻是冷笑兩聲,便問道:“現在說這些,確實有些不著邊際,朝廷裏那些不安分之人,時刻想著伸手要權!
咳咳……可是,他們心裏哪怕想的要死,隻要這一仗贏了,大清就依舊是大清,他們就不敢嚐試,隻能老老實實的給大清當狗!”
一個政權的崛起,又豈是一個兩個英明之主便可決定的?
事實上,自從努爾哈赤死後,給子孫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恰恰是一批敢戰的八旗貴族。
這批貴族到了皇太極手裏,使八旗正式脫離了部落的模式!
而皇太極吸收大量的明朝降官,降官們帶去了漢人先進的行政製度,更是使得這個剛剛脫離部落模式的勢力,正式邁入了政權的階段。
所以,多爾袞明知道朝中的漢人,頻頻朝槍杆子伸手,也隻能警惕,而不是像努爾哈赤一樣,屠刀一揮就完事,畢竟,大清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政權了,比趙漢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