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聽說了嗎,漢軍不議和,還斬殺了使者……”


    “切,這算個屁的新聞,軍營裏早傳遍了,不然爾等以為,朝廷為何征召我等擴充綠營……”


    “原來如此,那咱們得機靈些,莫為東虜送了性命……”


    “別說了,巴海那頭瘋狗來了……”


    漢軍斬殺使者的消息如同風一般,傳遍了北京城外的綠營大營。


    無數綠營士卒私底下議論紛紛,有人說殺得好,漲漢人誌氣,有人說滿清使者被斬,戰事不遠矣。


    “漢狗放肆!”


    這事一傳二,二傳四,不知怎麽的就傳到了八旗兵老爺們的耳中,統管北京綠營的梅勒章京巴海聽後大怒,點了幾十個戈什哈,到處在大營內抓捕散播謠言者。


    巴海居高臨下的看著剛才幾個議論紛紛的綠營兵,冷笑問道:“爾等倒是繼續說啊!?”


    幾個綠營兵端人飯受人管,也不敢出言頂撞,紛紛跪下低頭不語,周圍已經陸續圍了不少綠營士卒,在一旁默默看著。


    “嗬,怎麽不繼續說了,剛才不是說的很盡興嗎,啊!?”巴海話音一落,便抽出鋼刀,指著一個綠營兵問道:“你說,是誰給你飯吃,又是誰給你地方住,又是誰給你衣服穿?”


    “是……是大清朝廷……”那綠營兵顫抖著身子說道。


    “答得好!”巴海點頭道:“既然爾知道恩出於大清,為何還要散播謠言動搖軍心,可是欺俺手中鋼刀不利?”


    綠營兵低頭沉默一會,生怕巴海的刀子落下,導致人頭不保,便爭議道:“好叫將軍知道,奴才也不是不懂知恩相報的道理。


    隻是朝廷下台圈地法令,一群八旗爺把奴才家裏頭的幾畝地給占了,這才導致妻兒活活餓死。


    如今奴才為求苟活,不得已才從征入伍,當這埋了地裏頭見不得祖宗的勾當!”


    “放肆!”巴海羞憤的麵色通紅,辯解道:“圈地令是朝廷的政令,豈是爾等豬狗也能議論的,給俺死去!”


    巴海惱羞成怒,揮刀想要將這個狼心狗肺的奴才一刀劈死,卻不曾想,那綠營兵一個驢打滾躲過了這一刀。


    不僅如此,那綠營兵心一橫,反手抽出腰刀,向巴海劈來。


    “直賊娘!今日我不活了,八旗狗受死!”


    “不服從管教的東西,你也配殺俺?”巴海身經百戰,乃天聰十年,皇太極親自任命的梅勒章京。


    因為是皇太極心腹之故,一直被多爾袞安排在遼東駐守,此番清軍損兵折將,不得已才將他調遣入關統領北京綠營。


    他戰功赫赫,一身武藝又何止是這綠營小卒能比,隻是輕身一讓,便躲過了綠營兵的刀刃,反手一刀將綠營兵劈開了肚子。


    “啊……”綠營兵倒在了地上,捂著開膛破肚的下身哀嚎翻滾不止,一雙眼睛裏充滿了絕望和恐懼。


    巴海並沒有上前補刀,隻是冷眼旁觀,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讓周圍的綠營兵們看看,反抗大清的下場!


    “將軍,王小虎已經活不得了,不如一刀結果了他吧……”邊上的一些綠營兵於心不忍,開口道。


    “是啊將軍,他等漢人命不值錢,一刀殺了便是,何必如此羞辱,您不怕有人不高興,那姓張的可還在大帳內耍酒呢!”見群情洶湧,一個戈什哈擔心事情鬧大,也輕聲提醒道。


    “哼,一個漢人罷了,一錢漢,隨之死!誰敢多言?”


    巴海一邊說著些侮辱漢人的話,一邊提著鋼刀,朝著周圍的綠營兵們警告道:“三條腿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奴才到處都是,都給我仔細聽著,再有人敢私底下造謠生事,下場猶如此人!”


    他說罷,揮刀就要了結那哀嚎的綠營兵。


    “住手!”一道憤怒的聲音從人潮裏傳來。


    巴海扭頭看去,隻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將從分開的人潮中緩緩走來,一張臉冰冷的猶如冷鐵。


    “原來是張將軍……”巴海殺意收斂,堆起一絲笑容道。


    “動搖軍心的確該處於軍法……”張存仁一邊打著酒嗝,一邊看了看地上痛苦哀嚎的綠營兵,又看了看巴海,從親衛手中接過一把點鋼槍,指著巴海道:


    “然則,巴海你千不該萬不該,說出‘一錢漢,隨之死’這等侮辱我漢人之語,便是先帝也不曾敢讓老夫聽到這等話語,你算什麽東西,竟然敢大言不慚,欺我漢人男兒無人嗎?”


    “今日,老夫便要學學那高敖曹,殺了你這狗東西!”


    說罷,隻見那張存仁麵色漲紅,眼神迷離,顯然已是醉意上頭,但手中那杆點鋼槍卻是被他猛然一抖,瞬間寒芒閃爍,如毒蛇出洞一般,直直地朝著巴海刺去!


    巴海見狀,心中暗叫一聲不好,他反應極快,身形一閃,便如同泥鰍般靈活地鑽進了洶湧的人潮之中。同時,他嘴裏還不停地嚷嚷著:“張老將軍,您先消消氣,聽我給您解釋啊,我剛才真的隻是一時口不擇言,絕無冒犯之意啊......”


    然而,此刻的張存仁早已被酒精衝昏了頭腦,哪能聽得進去半分?


    隻見他手舞足蹈,口中大聲叫嚷著:“休要狡辯!今日定要讓你嚐嚐本將軍長槍的厲害!”


    說話間,他手中的長槍更是如疾風驟雨一般,接連不斷地向著巴海藏身之處猛捅過去。每一次出手都帶著唿唿風聲,令人膽寒心驚。


    而巴海則在人群中東躲西藏,狼狽不堪。但他仍未放棄解釋,繼續高聲喊道:“來人呐......快來人呐!張存仁這老東西又喝多了,開始耍酒瘋啦......大家快攔住他呀!”


    隻可惜,周圍眾人皆被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不知所措,竟無人敢上前阻攔,一時間,現場亂作一團。


    攝政王府內,多爾袞聽聞了綠營大事,連忙召集心腹商議,一時間,書房裏站滿了一個個滿清大臣,文武皆有。


    “巴海大腿被張存仁捅了兩個窟窿,這事有點難辦啊……”多爾袞一臉不悅的開口說道。


    上官鉉見多爾袞並無其他處置的想法,便附和道:“張存仁是先帝器重的大將,雖是漢人,然則為我大清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在漢軍八旗中也是頗有聲望,不可重處……”


    張存仁原為明朝寧遠衛(今遼寧興城)副將,1631 年(天聰五年),清太宗皇太極攻打大淩河,他隨總兵祖大壽一同投降清朝,仍舊授為副將。


    1636 年(崇德元年),清太宗設立都察院,張存仁被任命為都察院承政、一等梅勒章京。


    他又多次上疏為清朝破明錦州、鬆山等出謀劃策,後來,他更是與祖可法上疏建議給奴仆參加科舉的名額,企圖抬高漢人地位,從而掌控一定權力,但被皇太極駁迴。


    1644 年(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後,張存仁與固山額真葉臣兵進山西,奪取六府、二十四州、一百三十一縣,攻克太原城,可謂是戰功赫赫也不為過。


    “如此……便派人訓誡一番吧。”


    多爾袞不耐煩的說道,心中卻已經隱隱察覺,這內中緣由怕是不簡單,以張存仁為代表的漢臣,已經開始排斥八旗將領,企圖掌控綠營兵權了。


    誰說漢人弱了,他們皇太極時開始,到現在為止,都開始磨刀霍霍,準備倒反天罡,想從八旗手裏拿兵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烽火連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玻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玻璃並收藏明末之烽火連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