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


    “不錯,朕今年要一舉收複中原燕雲!”趙成武堅定的說道:“如今皇家兵工廠已經擴大產能,隆武三年六月末,各大營都可以全部裝配燧發火銃,板甲也早早發放各部裝備,如今又有錢有糧,可謂兵精糧足,是時候該北伐了。”


    王大文想開口,卻知道皇帝心意已決,一時間又不知道該說什麽。


    趙成武看在眼裏,解釋道:“如果不趁著滿清不得人心北伐,隻怕將來安穩日子過久了,士兵反而厭戰,那就適得其反了,至於北方到手後治理一事,有司盡快準備。”


    正所謂亂世出強軍,如今江南一統,人心思定,軍屬家裏分的田地,少的二三十畝,多的上百畝,農忙時請佃戶耕種,不少人成為了地主,時間一長,誰還有心思去戰場玩命?


    這事非常急,不能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皇帝既然心意已定,大臣們也不再反駁,這便是開國之君自帶兵馬的威望。


    “遵旨!”


    南京郊外一處村莊,方大牛今天下了值,和同僚從城裏租了一輛驢車,買了大包小包的東西往家裏趕。


    一個婦人帶著兩個五六歲的娃兒,早就在村口翹首以待,看到方大牛後,心裏頓時歡喜,那兩孩子掙脫了婦人的手,蹦蹦跳跳的奔跑過去。


    “爹爹……”


    方大牛父愛泛濫,將一兒一女抱了起來,這個親一口,那個親一口,哈哈大笑道:“我家娃兒乖得很咧,來看看爹爹看你們娘仨帶了啥好東西。”


    其他士兵家人也早早迎了上去,家人團聚各自歡喜暫且不提,那方大牛驅趕驢車到家後,將東西卸下,一旁媳婦也搭了把手,看到一個袋子裏裝滿了一個個帶刺的水果,不禁疑惑問道:“當家的,這是何物,怪沉的。”


    方大牛一愣,接著哈哈大笑道:“這東西叫榴蓮,吃的,別看氣味難聞,吃起來賊香。”


    說罷,取下一個用短刀切開,一股榴蓮味散開,兩個孩子瞪大眼睛,忘了咽口水死死盯著榴蓮肉。


    “饞蟲。”婦人寵溺的說了一句,卻也被榴蓮的奇特死死吸引住目光。


    方大牛取出果肉,一一遞給家人,自己也吃了一塊,露出滿足的笑容。


    “哇,好吃。”男孩邊吃一邊盯著袋子裏剩下的,倒是母女倆慢嚼細咽的,一邊吃一邊驚喜。


    “都是安南產的水果,咱們大漢可沒有這玩意。”方大牛吃完,又將大包小包的取下放在地上,打開後從裏麵取出半扇豬、小半袋銀子,還有不少黃金。


    “當……當家的,”婦人捂住嘴,醒悟過來也連忙捂住兒女的嘴,失聲道:“你……上哪弄這些玩意,這般貴重的東西,怕不能買上千畝地?”


    方大牛得意的挺起胸膛,解釋道:“你就放心吧,這東西是朝廷打賞的,還有些是在安南得到的,幹淨的很咧,這些錢財,足夠咱們一家生活十年無憂。”


    女人破涕為笑,驚喜道:“當真啊?出一次遠征,咱們倆就發財了?”


    方大牛點頭感歎道:“是啊,誰能想到,富貴來的這麽容易,老子當兵多年,從來就沒遇到過這種美差,還是大漢朝廷好啊,你是不知道,其他營的人看到我,那眼神真是一言難盡。”


    “這財貨已經夠娃兒成人的,還可以給孩子請先生識字,以後能科舉當官了。”方大牛媳婦驚喜的打算,然後說道:“當家的,要不你別當兵了,咱買多些地,安安穩穩的過日子算了,你這一次出遠門,你是不知我有多擔心你……”


    “胡鬧!”方大牛生氣的指著自家媳婦,教訓道:“敗家娘們,別管男人的事兒!朝廷待我們當兵的不薄啊,不但把咱們當兵的當人看,該賞就賞,就連這次從安南得到的財貨,也是借著戰船運迴來的,我方大牛雖然不識字,卻也不是忘恩負義之輩。再拚兩年吧,幫皇帝老兒把北方拿下後,咱就退役,陪你們過日子。”


    方大牛媳婦被訓的沉默流淚,輕聲反抗道:“我就知道……咱們要他皇帝老兒的錢,他想要俺當家的命……”


    “女人你安敢放肆!為夫要好好教訓你一頓!”方大牛牛眼一瞪,使喚兩兒女出門去玩,便把掙紮的媳婦抱起往臥室走去……


    皇宮。


    趙二更掙紮的從戚顏君懷裏離開,跌跌撞撞的撲向趙成武懷裏,嘴裏喊著:“爹爹,抱抱。”


    趙成武捏了捏他的小臉,抱起來親了一口,轉頭對戚顏君道:“你哥早早拿下荊州,並處死鄭四維,如今已經整頓兵馬,準備入川了。他有沒有讓你給我帶話?”


    戚顏君一邊穿針引線,幫趙二更做開襠褲,一邊道:“他還能有啥可說的,還不是老生常談,天天寫信讓我問你,何時準他入川。”


    趙成武聞言一笑,戚顯宗這麽著急,必定是收到清軍入川的消息了。


    不過他可能不知道,川渝百姓的韌勁是何等堅韌,曆史上清軍打了二十年,從順治打到康熙,整個川渝人口都快沒了,才拿下川渝。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等。


    大軍開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輜重物資調配更是繁瑣的工作,不能操之過急。


    不然跟前明堡宗一樣,十幾萬大軍出征,從調配物資輜重到開拔,僅僅用四天,這樣的軍事奇才,不敗才怪。


    這就是帝皇不懂軍事常識的弊端。


    且說閑話,強如祖龍,雖然雄才大略,但沒上過戰場,老將王剪要六十萬滅楚,他不信,李信說要二十萬滅楚,他真信了。


    甚至武功赫赫的武帝,也是如此,早年漢朝以守為主,後來想反擊匈奴,奈何軍中無將,他又無軍旅經驗,不知如何選出對付匈奴的帥才。


    隻能同時命四路將領各自出擊,如伯樂相馬般,要挑出一些能征討匈奴的大將。


    結果四路大軍,迷路的迷路,損失慘重的損失慘重,唯有衛青有所斬獲,脫穎而出,成為帝國雙臂之一。


    他們有試錯的成本,趙成武沒有,甚至連華夏的版圖也隻有一半,一旦失敗,曆史又會重新開倒車,天下危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烽火連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玻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玻璃並收藏明末之烽火連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