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二年十二月,漢軍何必勝部從韶州直搗德慶,連下英德、清遠、連江、肇慶,兵臨廣州。


    何一德部稍慢,於十二月末才登陸潮州,破東莞,與何必勝部會師廣州城下。


    羽鳳棋、馬承祖、撒之浮見漢軍勢大,據城而守,加上城中豪紳陳子壯募得一萬青壯,兵力達到五萬人,是漢軍兩倍之多。


    廣州城高牆厚,何必勝不肯硬攻,便對何一德說:“兵法有雲,五倍而圍之,如今我軍兵少,可命人邀戰,敵眾甚多,必輕我,可一戰而勝!”


    何一德聽罷,當下領命,親自騎馬到西門下,耀武揚威的對著城頭叫罵。


    “城上無膽鼠輩,敢不敢出來跟你爺爺一戰?”


    “帶鳥兒的就下來,看不把你們人頭擰下來當夜壺!”


    城頭一陣騷動,許多明軍受不得激,紛紛請戰。


    馬承祖和撒之浮對視一眼,不為所動,馬承祖嗤笑一聲,道:“漢軍果然想激我出城,我等豈會中計?”


    撒之浮哈哈大笑,道:“聽說那何必勝從福建打到廣州,一路上搜山檢海,攻無不破,他哪裏想到會在咱們這裏碰到了鐵板?今日便讓他耗光糧草,自退離去”


    “老頭休得囂張,我來殺你!”


    他兩人話音剛落,哪料聽見城門突然打開,一個身穿棉甲的將領,揮舞著厚背開山刀,騎馬奔馳而出。


    馬承祖看到那人,當即驚愕一陣,撒之浮反應快些,抓著城朵大叫道:“羽老弟,快迴來,不可中計!”


    羽鳳棋脾氣暴躁,哪裏肯聽,直奔何一德殺去。


    “那麽多人就隻有一個帶把的!”何一德哈哈大笑,騎馬掉頭離開,羽鳳棋騎馬緊追不舍,兩人一追一逃,越來越遠,哪怕站在城頭,也看不到了。


    撒之浮恨恨將拳頭砸在牆壁,歎了口氣,道:“羽老弟危也!”


    馬承祖也是無奈搖頭,沒一會,兩人抬頭看去,隻見遠方一匹馬孤零零往迴走,馬背上多了一具無頭屍體。


    那老馬識途,竟然將羽鳳棋的殘屍帶了迴來。


    “羽老弟!!!”


    “羽將軍!!!”


    城頭一片驚唿,不少士兵被激的麵紅赤赤,紛紛請求出城,跟漢軍野戰。


    馬承祖和撒之浮一合計,再不出戰,軍心大亂,反而不利於守城,於是留下陳子壯帶領一萬青壯守城,他們二人率領守軍主力出城應戰。


    “咚咚咚……”


    兩軍在城外擺開陣勢,連綿數裏,馬承祖和撒之浮仗著兵多,率先出擊。


    “殺!!!”


    明軍軍陣並不嚴整,他們多是衛所兵,可廣州商業繁華,衛所兵並不熱衷種地,反而熱衷於撈偏門,不少人保持了些許戰鬥力。


    “舉槍!!”


    漢軍有數千人裝備了燧發火銃,列隊整齊,待明軍接近後齊齊舉銃。


    “開火!!”


    “砰!”“砰”“砰!”……


    密密麻麻的火銃接二連三的開火了,缺乏防禦力的明軍紛紛被擊中,如同割麥子一般倒下。


    “啊!丟你鹵味!!”


    “頂唔住啊!”


    漢軍僅僅兩個齊射,就擊潰了兩個明軍軍陣,何一德見機不可失,帶著數十個親衛騎兵,發起了衝鋒!


    “兒郎們!隨我衝散他們!”


    何一德一馬當先,身後數十親衛緊隨而至,明軍潰敗之勢已顯,明軍其他軍陣見到漢軍騎兵衝陣,有的還能舉起火繩槍反擊,有的把長矛、腰刀一丟,頭也不迴的跑開……


    “玩完了!!”


    撒之浮麵色蒼白,自知已經無力迴天,悲涼一歎,自刎於軍陣當中。


    “事不可為,快逃命!”


    馬承祖則帶著數十親衛,在江邊尋了幾艘船,搖搖晃晃的消失在江麵上。


    漢軍擊敗明軍守城主力後,城中陳子壯再也堅持不住了,打開西門,迎接漢軍入城,至此,廣州光複。


    廣州捷報被快馬加鞭,日行百裏的速度傳到南京。


    “廣州光複了!”


    趙成武將廣州捷報遞給了王大文,笑道:“至此,南方一統,朕後顧之憂已無。”


    王大文撫著下巴胡須,賀喜道:“恭喜陛下雙喜臨門,不但添了兩位皇子,還一統南方,真是可喜可賀。”


    趙成武哈哈大笑,在一個月前,後宮妃子相繼臨盆,為老趙家添加了兩位新成員,取名趙三更、趙四更。


    “不過……何一德私底下上了一道奏章,說安南囂張跋扈,屠戮邊民,請朕發兵,你覺得他這個建議如何?”


    何一德是個廝殺漢,奏章也直白的很。奏章裏的意思,總結起來就是: 安南人不服王化,地好糧多,速來!


    趙成武看到奏章的時候也是一驚,本想著南方平定,便讓老將軍頤養天年,哪裏知道這老頭對耕地這麽熱衷。


    王大文將奏章看了一遍,道:“奏章裏說安南糧食一年三熟,如今我大漢雖然戰無不勝,可境內依然有千萬流民,如果能將安南的糧食運迴來,可緩解朝廷不少壓力。”


    趙成武也動了心思,豪紳們的抄家銀剩下不多了,得留著打張獻忠、揍滿清,如果拿來安置流民的話,統一全國的戰略就得緩緩幾年,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滿清不是木頭,不趁著他們現在圈地,在北方不得民心,一鼓作氣滅了的話,恐怕要重現宋遼對峙的局麵。


    這怎麽行?!


    “嗯!除了南糧北運,亦可北人南運,千萬流民無處安置,正好安南合適,不如將安南去人留地,換我大漢百姓耕種,如此十年後,安南乃我大漢之心腹也!”趙成武問道。


    “善!不過正所謂師出有名,安南在前明乃不征之國,恐怕引起不少非議,不如明日朝會,待朝臣商議,再做決定?”王大文對那些安南蠻子的生死存亡,也不太放在心上,嘴裏滿是對華夏圈以外的人種,存在歧視。


    “好!就這麽辦!明日朝會,大夥一起商量商量,整理個章程出來。”趙成武拍了板,王大文應是後,告辭離去,連午飯也不在皇宮吃了。


    唉,手底下各忙各的,怎麽我這麽閑?


    【感謝‘愛琴的高達’‘喜歡小玉米的薑瑤’送的禮物,我按趙成武的頭,讓他給你們磕一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烽火連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玻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玻璃並收藏明末之烽火連城最新章節